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博物馆镜子为什么都是反面

博物馆镜子为什么都是反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496 更新时间:2024/2/11 21:01:10

我们在餐馆历史博物馆的时候,但凡是遇到了古代镜子的展览,全都是以镜子的背面展示给人们的,那么为只展示背面呢?很多人说那是因为这些镜子很多都是古墓里出来的,是古人的陪葬品,同时还与风水有关,所以在博物馆中展示镜面对人会有些不妥,会让参观者感到心里不舒服,而且也比较诡异瘆人。不过小编在这里要说的是,以上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不但误导了读者观众,也对这些被放在博物馆里展出的古代镜子不公平。

破镜难圆的成语与镜子的材质有关

说到铜镜的历史,其实是很古老的,早从古代能够开采铜矿制作各种铜器以来,镜子就已经出现了。

镜子在西周以前比较少见,仅有贵族才能享有,但大约在东周以后开始逐渐普及,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很普遍出现在日生活当中,到了汉代已经是生活用具当中重要的一环。

古代的镜子的材质大都是青铜(少量是红铜,明代以后有黄铜),青铜来自铜、锡、铅的合金。

古人在很久以前就已经知道,青铜配比的铅锡比例越高,材质越坚硬,而且金属本身的色泽也越白(铜的含量越高,颜色则显得发红暗沉)。而铜镜则希望它的色泽越白越好,如此磨亮后拿来照镜子才会好看,这是为何古代的镜子都是高铅锡配比的缘故。

高铅锡配比虽然可以获得色泽好看的镜子,但这种情况的青铜虽然坚硬耐磨,但也是非常易碎的。即便是铜合金,不小心掉到地上,可是会应声碎裂的,成语破镜难圆就是在描述这种情况。

铜镜的材质是金属,所以很沉重,一般来说直径10公分的镜子,大约重达600到800公克,而超过10公分的镜子很常见,算是很笨重的日用品之一。

古人在使用镜子时,会有个斜斜的木架子,把镜子放在架子上使用,若更有钱的人或是贵族则是使用漆器制作的架子。

不管怎么说,这镜子玩意儿并不是随手拿来拿去的东西,它被放置在桌榻炕几上,作为整肃仪容时的辅助工具。

镜子的背面通常有个突起的把手叫做纽、镜纽,这个纽上都有个小洞用来穿绳子,其用意很简单,当需要拿起镜子时,背面的镜纽穿的绳子就派上用场了,方便手持固定,免得不小心把镜子给打碎了。

镜子的背面才是重点这是铸造年代的证据

镜子的材质是青铜,每个朝代铸造铜镜的材质大同小异,所以根本无法从材质去判断确切铸造年代。

镜子的正面想当然耳都是打磨平滑,要不然要怎拿来照人啊?

比较有趣的是,古代的镜子尺寸都不是很大,大多数直径不超过20公分。但也不是因为技术不到位所以无法做大号的镜子。主要是因为它是金属的,很沉重,越大的越重,搞一个巨大的镜子重得要死根本就搬不动,这样的镜子也失去了它应有的实用性。

但镜面的尺寸不大,用来照人时无法显示全貌,只能照个眼睛鼻子而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古镜的镜面常见打磨成微微的凸面镜的样子,虽然这样照人时有点变形,但变成广角镜,可以轻易照出整脸。

博物馆展出铜镜当然都是以背面的装饰纹样示人,因为镜子的正面根本就没啥好看的。

不过,镜子背面的装饰花纹与样式却是很关键,因为每个朝代铸造的镜子各有其习惯性的样子。

比如说,战国到汉代由于羽化登仙的升仙思想(早期宗教形式),习惯使用云气纹配上星点作为装饰,这种镜子被称为星云镜。

西汉晚到东汉大概是因为博弈(赌博)的风气很盛,所以常见到用“六博”的棋盘作为装饰,这种镜子被称为博局镜,而老外因为上面有3个图样很像是英的L、T、V这三个字母,所以也叫它LTV镜。

唐代开始流行花鸟纹(日本人称为唐草),而且镜子的铸造也更花俏,常见到唐镜的外缘不再铸造成圆形,而是呈现花瓣状,甚至有方形的。

此时典型的唐镜以八瓣葵花花鸟纹镜为代表。

但此同时,由于丝路贸易的兴盛,所以也开始出现各种外来的装饰纹样,受到中亚文化影响的海兽葡萄纹镜更是唐代著名的镜种。

唐代以后,由于铸造工艺的进步,铜镜的装饰花纹越来越繁复,样式也越来越多变。但不管怎么说,每个时代的镜子有一定的样貌与装饰纹样,这是鉴定铜镜的关键因素,也是欣赏铜镜之美的看点。

所以,博物馆展出铜镜当然都是以背面的装饰纹样示人,镜子的正面实在没什么好看的。

因为用来照镜子的正面都是完全打磨成镜面平滑,经过了千百年后,原本光可鉴人的正面都因为金属氧化而变黑(锡氧化)、变绿(铜氧化),早已失去镜子本身应该有的功能了。

虽然氧化层可以打磨掉,让镜子再度恢复光彩,但博物馆的功能是为了保存文物,打磨镜子等于是硬生生地把镜子剥掉一层皮,这对文物来说是个不可回复的物理性伤害,所以维持原状是最好的做法,这也是博物馆不给大家看镜子正面的原因之一。

所以,古代的铜镜都是欣赏背面的,与风水忌讳一点关系都没有!请各位别再被误导了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哪些地方的福字要正着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马上就要迎来2021年春节了,相信很多朋友都会给家里布置一些福字和春联。不过关于贴福字还是有很多讲究的,不少年轻朋友都会被一个问题所困扰,那就是到底哪些地方的福字是要正着贴,哪些地方的福字又要反着贴呢?那下面就和各位讲讲福字的正确贴法,也希望大家能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利利,阖家安康。有需要的话就赶快来看

  • 崇祯上吊的大槐树为什么要用铁链子拴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644年3月17日,此时的北京城已是火光冲天,在第二天的夜里,崇祯帝与太监王承恩上了煤山。苦苦等待数日的吴三桂援军始终是没有来,而此时的农民军已经攻到了彰义门,对此崇祯只能哀声长叹。当夜他返回皇宫,赐死周皇后和袁贵妃等妃嫔数人。19日,李自成正式杀入北京,崇祯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却无一人前来,

  • 黄利辉泰国真实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2020年7月23日,对传说中的泰国食人魔细伟的干尸进行了火化,并且举行了葬礼。得知该消息后,曾经带领当地50多位村民一起联名要求为细伟伸冤的巴蜀府thabsakee县thabsakee镇9村(细伟居住务农并作案的地方)村民普莱萨迪表示,他们没想到细伟火化的事能获得许可。虽然他与细伟不是亲戚,但他们

  • 细伟真的吃小孩吗,真的吃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2020年7月23日的12点30分,泰国“食人魔”细伟个干尸活化仪式在暖武里府Bang PhraekTai寺庙举行。泰国惩教署署长纳拉警上将作为仪式主席,寺庙住持及镇内官员佛教事务方主席,春武里府邦广中央监狱的监狱长及众工作人员等约计50余人参与仪式。1、细伟吃人事件细伟原名

  • 慕容复怎么谁都打不过,和乔峰齐名却成为众人出气筒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北乔峰、南慕容”,早期和乔峰齐名的慕容复为何会沦落为众人的出气筒呢?很多观众看完《天龙八部》后都不明白,慕容复到了后期基本上是谁也打不过,还直接被段誉给逼疯,只能接受复国大计失败的现实。当然,慕容复一生也是比较的苦,出生后就背起了家族使命赋予他的压力,导致慕容复除了想办法复

  • 三国鼎立是哪三国,三国皇帝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三国时期的一些非常出名的事情,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而且三国鼎立在当时也是影响非常大,那么这个三国鼎立是哪三国呢?想到底有什么非常经典的事迹呢?三国的皇帝又分别是谁。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的好奇,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三国鼎立是哪三国一、魏国魏国(213年5月 —

  • 女娲下半身为什么是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女娲真身吓死3万人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女娲根本就不存在,她的真身也都是由人类想出来的。只是很多朋友不理解,女娲下半身为什么是蛇,而上半身是人呢?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不过蛇在古代的确有着比较特殊的含义,或许第一个创造女娲形象的人便是受到了蛇的影响,因此才把女娲的下半身描述成蛇。这次就来跟

  • 云南鲜花饼原料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近年来鲜花饼一直广受各位食客的欢迎,其中云南鲜花饼最为出名。在云南,鲜花饼已经是最经典的点心之一,而鲜花饼的历史已有百年之久,据说还曾受到过乾隆皇帝的钦点。很多小伙伴喜欢吃鲜花饼,但对其中的原料并不是很了解,那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跟大家讲讲有关鲜花饼在制作方面的小知识,还有具体做法以及品牌推荐。如果你

  • 大量牛羊肉储存时怎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有很多人都在打年货,但是这个牛羊肉其实买多了也不好存储,买少了也不怕不够吃,所以这个存储方法就成了关键,所以这个囤了大量的牛羊肉过年用,存储时最好怎么做呢?这个问题还是很有讲究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期待大家加入了!1、大量牛羊肉储存时怎么做大量牛羊肉储存时最好是:分装成一顿量冷冻。

  • 怎么储存过年囤积的大量牛羊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过年其实很多时候会打年货,有的会买很多这个什么牛肉羊肉的,那么也有人要问了,这肉买多了不能随便放那儿了,要存储起来了,那么囤了大量的牛羊肉过年用,储存时最好怎么做呢?这个问题值得学习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1、怎么储存过年囤积的大量牛羊肉其实过年大量牛羊肉最好的存储办法就是:分装成一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