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写的是什么花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写的是什么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063 更新时间:2024/1/24 13:52:23

说到这个古人描写这个世间的玩物都是会用诗词的,最近小编就看到一句这个什么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诗句,这一看就应该是写花的,那么这到底是写的什么花呢?这个问题也非常值得讨论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一起来分析分析!

1、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写的是什么花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写的是:桂花。并不是其他的什么牡丹啊,其实就是指的桂花!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哦,是桂花,桂花,桂花。

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这句词描述的是:浅碧、深红在诸多颜色中虽然非常的美妙,但是,这些美妙的颜色,对于桂花来说,并不是必须的,因为桂花浓郁的香气和温尔雅的体型,已经能够促使桂花成为一流的名花,那么颜色如果淡一些,又又何妨呢?

2、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全诗

《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 〔宋代〕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深 一作:轻)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阑 通:栏)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全诗赏析

这首《鹧鸪天》词是一篇盛赞桂花的作品。在李清照词中,咏花之作很多,但推崇某花为第一流者还仅此一篇。它与《摊破浣溪沙》同为作者与丈夫居住青州时的作品。

作为供观赏的花卉,艳丽的色彩是惹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此篇的上片正是抓住桂花“色”的特点来写的。“暗淡轻黄体性柔”,“暗”“淡”“轻”三字是形容桂花的色是暗黄、淡黄、轻黄。“体性柔”说这种花的花身和性质。

“情疏迹远只香留。”这种树多生于深山中,宋之问诗:“为问山东桂,无人何自芳。”李白诗:“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所以对人来说是迹远而情疏的,可是它的香却不因此而有所减少。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作者以为,浅碧、深红在诸颜色中堪称美妙,然而,这些美妙的颜色,对于桂花来说,却是无须添加的。因为它浓郁的香气,温雅的体性已足使她成为第一流的名花,颜色淡一点又有什么要紧呢?

上片围绕“色”与“香”的矛盾展开形象化的议论,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美学观点。对于“花”这个具体的审美对象来说,“色”属于外在美的范畴,“味”属于内在美的范畴,作者以为色淡味香的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足见作者对于内在美是很推崇的。

下片的“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是紧承上一片的意思写的。梅花,虽然开在早春,开在百花之前,而且姿容秀丽,仪态万千。但是,面对着“暗淡轻黄体性柔”的桂花,她却不能不生嫉妒之意;菊花,虽然开在深秋,独放百花之后,而且清雅秀美,幽香袭人,但面对着“情疏迹远只香留”的桂花,她也不能不掩饰羞愧之容。于是,正值中秋八月开放的桂花便理所当然地成为花中之冠了。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骚人”指的是屈原。屈原的《离骚》上多载草木名称,独独不见桂花。宋代的陈与义在《清平乐·咏桂》中说:“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意思和此词大体上是一致的,皆以屈原的不收桂花入《离骚》为憾事,以为这是屈原情思不足的缘故。

就全篇来说,这首词的笔法是很巧妙的。全词自始至终都象是为桂花鸣不平,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的幽怨之情。

词中正面描写桂花的,只有开头两句。仅此两句便把桂花的颜色、光泽、性格、韵味都写尽了,为后面替桂花“鸣冤”、“正名”做好了铺垫。

作者之所以推崇桂花为第一流的花朵,是因为她十分注重桂花的内在美,十分欣赏桂花的色淡味香,体性温雅。所谓“何须浅碧深红色”,言外之意是,只要味香性柔,无须浅碧深红;如果徒有“浅碧深红”便不能列为花中第一流。为了推崇桂花,作者甚至让梅花生妒,使菊花含羞。其实,作者的咏梅、咏菊之作是不少的,这两种花,论颜色,论风韵,确实不在桂花之下,她们的“妒”和“羞”恐怕还是因为她们没有桂花那样浓郁的芳香吧?最后,作者更直接谈及咏桂与情思的关系,她以非凡的艺术家的胆量和勇气指责屈原的当年不收桂花入《离骚》是“情思”不够的缘故。至此,作者既为桂花“正”了“名”,又抒发了自己的一怀幽情。实际上,那“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的桂花,正是作者傲视尘俗,乱世挺拔的正直性格的写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绿帽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我国朝代的称号,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汉经学、晋清淡、唐乌龟、宋鼻涕、元糊涂、清邋遢,(另一说为臭汉、脏唐、宋不清、元迷糊、明邋遢、清鼻涕),这些称号基本上都是赋予给那些各个朝代的文人士子。其他朝代不好说,但唐乌龟这一称号确实是恰如其分,上至君王下至朝野,当乌龟成了时尚,甚至丧失人伦的君主也屡见不鲜

  • 北宋三大奸臣蔡京,童贯,高俅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有看过《水浒传》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蔡京,童贯,高俅这三个可是北宋时期出了名的三大奸臣。这三个人可以说是每天都在一起,而且很多梁山好汉都是被他们三个给害惨了!那么这三个小人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最后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是蔡京,让人吃惊的是这个让人恨得牙痒的大奸臣,是当时北宋顶尖

  • 白澳政策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白澳政策”,其实指的就是“白人至上的澳大利亚”政策,主要是反对外来有色人种的移民,同时针对澳大利亚本土原住民实行种族灭绝政策,以此来保证白人来澳大利亚境内的绝对优势地位。在“白澳政策”下,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人是唯一被白人

  • 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元宵节这一天会非常热闹,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其中不少一直流传至今,例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划旱船、舞狮等。只不过现在各种习俗参与的人是越来越少,导致能看到的活动并不多。当然,现代人和古代人的生活节奏完全不同,所以不可能按照古代的方式进行。元宵节的变化可能是最大的,古代元宵是一个

  • 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多少,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几代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军迷朋友们来说,每一次提起与军事有关的武器装备、战争、史实等,往往都会比较专注于事物的本身,而忽略了其背后所蕴藏的一些东西。无论是各型武器装备,还是正义或非正义的战争,会牵扯到军人和无辜生命的伤亡,巨额的经济损失和巨大的破坏。因此,我国古代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提出“不战屈人之兵&rd

  • 武朝是哪个朝代,武朝背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很多观众看到武朝,会想到是不是武则天创造的朝代。历史上,武则天创建的朝代叫武周,武周存在的时间只有15年,皇帝也只有武则天一位。《赘婿》中的武朝并非武周,其实从各个设定来看,很容易就能推测出武朝是一个虚构的朝代,在历史上并不存在。宁毅拥有现代人的思想,他自然不会接受封建制度。《赘婿》的故事核心还

  • 赵匡胤结义五兄弟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赵匡胤的结义无兄弟的事情,话说就是在这个华山的结义无兄弟了,那么这无兄弟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他们的下场到底是好是坏呢?这个问题什么的也都非常有意思了,也是非常值得探究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学习学习!有一件事情要先给大家说下,这个赵匡胤结义的并不是

  • 赵匡胤是哪个朝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赵匡胤是哪个朝代的,这个问题看起来比较小儿科吧,但是很多人喜欢学习的还是很想知道的,小编到了很大都不知道这个赵匡胤到底是那个朝代的,所以学习永无止境吧,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1、赵匡胤是哪个朝代的宋朝2、赵匡胤在哪个朝代宋朝3、赵匡胤是

  • 一言九鼎的来历,秦王为什么只带回了八个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一言九鼎这个成语,就是说话算话,分量很重的意思。但是这个一言九鼎的九鼎是什么来历呢?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对此很多朋友应该都是比较陌生的。但是在秦王灭了周朝之后,为什么只带回来了八个鼎呢?其中一个到哪去了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一言九鼎的来历相传,夏朝初年,

  • 正月初八传统习俗是什么,放生祈福还是喝腊八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正月初八这一天是有怎样的传统风俗呢?到底是要放生祈福,还是喝腊八粥?其实在古代初八这一天也是十分热闹,有这样一句话叫:“大年初八,顺星散灯花”。顺星节是传统节日之一,而且民间传说初八这一天还是谷子的生日,因此也是谷日节。古代人非常重视农业,所以都会祈福今年粮食能有个好收成。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