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逵与武松打虎作者怎样刻画的

李逵与武松打虎作者怎样刻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308 更新时间:2024/2/19 21:09:10

《水浒传》相信不少朋友们都有看过了吧,在故事当中,李逵杀了四虎,武松打了一虎。武松打死这一虎可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死的,而李逵基本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杀死了老虎一家四口。打罢老虎,武松浑身散架,想把老虎提起来,手脚却“都苏软了”。李逵却跟杀了几只猫一样,掩埋了老娘,还爬到另一座岭上,在泗州大圣祠借宿了一宿。

无论从与老虎搏斗的过程,还是所毙老虎的数量,以及体能的消耗,武松都不是李逵的对手。假如以对战老虎的事来比较,武松还真的干不过李逵。仿佛,四个武松都打不过一个李逵。

1、武松、李逵分别面对的是什么样的老虎

以对战老虎而言,真的需要四个以上的武松才能打得过黑旋风吗?且让我们回到文本中,看看这两人是如何与老虎厮杀的。

《水浒传》中,总共有四处写到了老虎。第一次是洪太尉在龙虎山遇到的那只白额锦毛虎,毫无疑问,这只虎楔出来的是锦毛虎燕顺。此处不说文本背后的隐喻,单说《水浒传》中的老虎,也就是纯写为野生动物的山中之王。

第二次,就是景阳冈被武松打死的那只老虎,这只虎,施耐庵也做了交代,说是一只白额吊睛猛虎。

然后,就到了沂岭惨遭李逵灭门的四只老虎。这四只虎又是什么品种的虎呢?施耐庵其实也写得很清楚。李逵先杀了两只小老虎,又把腰刀插进了母大虫的粪门。那母大虫负痛逃跑,李逵正待要追赶时,一阵风过,书中写道:“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

哎呀,这只公虎竟然跟武松在景阳冈打死的那只虎是一个品种,都是《水浒传》中最凶残的伤人大虫。也就是说,李逵杀了四只白额吊睛猛虎,武松才打死一只。谁更厉害?

后来,解珍解宝兄弟在登州城外射死了一只老虎。这只老虎施耐庵没写明是那种老虎,但从登州府限期捕杀大虫的文告来看,这只虎也是一只伤人的猛虎,因而,惊动了登州知府,像阳谷县令那样,责令猎虎捕杀。

想必,这也是一只白额吊睛猛虎吧。武松、李逵、解珍、解宝都是山东人,即便有朋友一定要把武松争到河北去,那只白额吊睛猛虎却争不去,武松跨省追杀,在山东境内打死了这只猛虎。所以,同是山东境内的猛虎,当然也就是一个大家族了。

江西信州的猛虎则不同,除了白额这个老虎的标识外,这只猛虎是锦毛虎,只是吓吓洪太尉而已。大概这只虎是张天师驯化了的,或者是幻化出来的,不吃人。

李逵杀了四只白额吊睛猛虎,自然要比打死一只同品种老虎的武松要牛得多,解珍、解宝则根本没有跟老虎交手,是一支自动触发的药箭把老虎射杀了。

那么,是不是可以依据与老虎过招的经历与数量来衡量武松、李逵之间的实力呢?

2、施耐庵极其渲染武松打虎

《水浒传》中有个大家都认同的“武十回”,专写武松的故事。“武十回”深入人心,武松的英雄形象就此确立,数百年来屹立不倒。究其原因,便是“武松打虎”。以前,如果没读过《水浒传》而知道武松的,恐怕就只记得这个故事了。后来更精彩的武松杀嫂,反倒只记下了武大郎、潘金莲,这里头似乎没武松什么事。

李逵在民间也是深入人心的一个梁山好汉,同样在以前,没读过《水浒传》的人,说起李逵,只知道一句话:打不死的李逵,李逵干了些什么,几乎无人记得。说李逵的这句话,其实是从评书说程咬金那里套用过来的。说句实话,这两句大人骂小孩的话,我都“享用”过。

李逵杀虎无人知,武松打虎美名传,这是为什么呢?

武松打虎,大概是书中最为精彩的情节之一,施耐庵不惜笔墨,从头至尾细细道来,几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而且,从景阳冈脚下的“三碗不过冈”酒店开始,就开始做铺垫了。

施耐庵先以喝酒展示了一个与柴大官人庄上完全不一样的武松,连喝十五碗酒,完全把武松的英雄豪情展露无疑。而当店家告诉武松,山上有一只猛虎,已经伤了三二十条性命,武松仗着酒劲根本就不信。

武松不信,店家非要说有,这就勾起了读者的兴趣了。接着往下看,情节步步推进,仿佛一部悬疑剧,施耐庵紧紧扣住了读者的阅读欲,把细节渲染得极为精致。

武松毫无顾忌地往景阳冈上走,看到大树上写着的冈上有猛虎的警示,武松犹自不信。武松不信,大概读者此时应当信了,就看武松接下来会干什么。

说话间,武松来到了一座山神庙前——注意,但凡好汉们要干那惊天动地的事情,几乎都会出现寺庙之类的符码,李逵杀虎前后,不是也去过泗州大圣祠吗?

在山神庙前,武松看到了阳谷县的告示,才知道冈子上果然有猛虎。此时,武松也有点害怕了。武松想折返回酒店,又怕店家笑他。于是心怀侥幸,硬着头皮上了景阳冈。

假如武松没在冈子下喝酒,即便是在山神庙前看到了告示,恐怕也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只不过,武松急忙赶路,一口气走过景阳冈,那就不一定会有武松打虎了。

偏偏武松喝下的十五碗大酒,此时发作了。武松昏昏欲睡,便躺在了一块大青石上。朦胧中,一阵腥风吹来,昏暗中,那只白额吊睛猛虎直扑醉眼朦胧的武松。

武松“阿呀!”了一声,翻身而起,投入了打虎战斗…………

施耐庵极其渲染武松打虎的前情细节,元比李逵杀虎要精彩得多。通过这些细节的铺垫,无疑也交代了这只白额吊睛虎就是《水浒传》中最凶猛的老虎,不仅阳谷县有文告,附近的猎虎、百姓更是谈虎色变。

而且,这只猛虎已经伤了几十条人命,武松踏进阳谷县地界,似乎就开始遭遇到了老虎的威胁。因而,武松打虎的难度肯定要大于李逵。

3、大虫武功高强,武松搏命打虎

渲染足够,接下来就是武松打虎了。施耐庵又是活灵活现的描写了一段打虎的故事,仿佛亲身经历一般,也让读者“身临其境”。

半醒半睡的武松,大概是被那一阵腥风吹醒,睁眼一看,那只“又饥又渴”的大虫早向自己扑来。武松提了哨棒,只一闪,便闪到了老虎的身后。此时,大概有的读者有点放心,武松手里有武器呢。

武松闪到了老虎身后,老虎怎么办呢?施耐庵在此写得很俏皮,说“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细细品味这句话,想想武松站在老虎背后,老虎心想,这厮如何这般闪得快,去哪儿了呢。是不是很逗?

老虎看不见武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这只老虎端的厉害,凭感觉便知武松就在它攻击范围之内。老虎厉害,武松更厉害,又是一躲,便躲开了老虎这一掀。

老虎没掀着武松,气得不得了,大吼一声,犹如晴天打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够吓人的吧。

大虫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接着使出了第三招,“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老虎动作奇快,武松更是反应迅捷,又是一闪,闪到了一边。

这时,施耐庵又作旁白,解说道:

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这等于是现场直播呢。施耐庵一定见过老虎搏斗,此人身居皇宫,什么样的把戏没见识过?否则,又如何写出如此生动逼真的场景,又如何知悉老虎这三招拿人的绝活呢?

三招使尽,便轮到武松动手了。等到老虎像打套路拳那样,重复再做一遍动作时,武松举起哨棒,使尽平生力气,从半空中劈向老虎。可惜,武松一棒打在了枯枝上,哨棒打得对折。

假如这一棒劈到了虎头上,恐怕这只大虫早就开瓢呜呼了。施耐庵偏不让武松轻易得手,还要继续展示其生平绝学,让武松赤手空拳地打死这只“武功高强”的白额吊睛猛虎。

老虎躲过一劫,心有余悸,但是,老子毕竟是老虎:这厮竟敢劈杀俺。于是,老虎更加气愤,兽性大发,再次扑向武松。

老虎要拼命了,武松不敢怠慢,往后退了十步远——施耐庵计算得真精准,恰好是老虎扑到武松跟前,前爪搭在了武松身边。说时迟,那时快,武松丢掉了半截哨棒,双手抓住了老虎的顶瓜皮,死死地把虎头按在了地上。

老虎哪曾吃过这等大亏,当然要拼命挣扎了。武松哪里肯松手?“尽气力纳定”虎头,然后,双脚直往老虎的面门、眼睛上猛踢——这可是武松平生绝学“玉环步”、“鸳鸯脚”呢。

老虎这下更是气坏了,咆哮着,前爪在地上刨了一个坑。恰好,武松就把老虎的嘴按进了土坑里,让它呼吸困难,不再咆哮求饶。

接着,武松腾出右手,挥起铁拳,在老虎的头上狠狠的打了五七十拳。这顿胖揍,只见老虎的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战斗大概到此就结束了,施耐庵又响起了“画外音”,解读道: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挡着一个锦皮袋。

打虎英雄就此诞生,武松凭借一身武艺,一身神力,打死了一只《水浒传》中最凶猛,武功最高强的白额吊睛猛虎——打虎英雄美名流芳百世。

武松打虎如此艰难,李逵又是如何与老虎战斗的呢?

4、李逵泄愤,持械杀虎

毋庸多说,李逵是因为老娘被老虎吃掉了,这才挎了口腰刀,提了杆朴刀,循着血迹,上门泄愤报仇的。

从细节来看,施耐庵似乎有意为李逵杀虎准备了道具。李逵果然是先用朴刀杀了两只小大虫,又是一刀扎进了母大虫的粪门。

李逵杀三虎的场景,施耐庵也是有意设计。书中说,李逵先找到了两只小老虎,顺手就劈杀了一个。另外一只则逃进了洞里。李逵挺朴刀追进了老虎洞,又毫不费力的杀了虎弟。

杀了虎兄虎弟,李逵却躲在在虎洞中观察。此时,母大虫回来了。这只母大虫似乎也有点武艺,也想先用尾巴剪一剪。于是,那母大虫把屁股对着李逵,铁棒似的尾巴伸进洞里,坐着就进来了。

这不是找死吗?看来,这只白额吊睛母大虫武艺太低了,简直就没入门呢。于是,李逵很从容的拔出腰刀,狠命的捅进了母大虫的粪门中,连刀把都没进去了。

母大虫惨叫一声逃走了,后来,便死在了山石之下。

李逵杀掉的最后一只,确实是白额吊睛大虫。书中写得十分明白,早在虎洞中李逵就放下长柄朴刀,用腰刀杀了虎妈。此时,虎爸气急败坏地扑来,李逵刀长,一招就砍在了虎爸的下颌。只这一刀便结束战斗,虎爸也是大吼一声,惨死在了虎妈的近边。

论武艺,沂岭四虎加起来恐怕还不及景阳冈猛虎的一半。虎兄虎弟尚未成年,毫无战斗力,李逵杀这两只小老虎,比杀猫还容易。虎妈愚蠢至极,根本就没施展大虫拿人的招数,便死于非命。

虎爸恐怕比李逵更愣,没看清对手便扑向了手持长杆利刃的对手,同样是找死。

如此结束战斗,施耐庵也没心思做“现场直播”,更没有送给李逵武松那般评价。武松打虎是“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李逵则仗的是两把利刃。谁更勇猛,不言自明。

对比两场与老虎的搏杀,景阳冈的大虫何等武艺,何等虎威。武松打虎,又是何等的迅捷,闪转腾挪,如幻影游动,搞得老虎晕头转向,气急败坏。

武松又是何等智谋,先避其锋芒,躲过老虎扑、掀、剪三大拿人绝招,施耐庵简直是以“曹刿论战”,写了一场武松与老虎之间的斗智斗勇。最终,武松完胜。

武松又是何等的神力,竟然能把老虎按在地上,让这只武功高强的猛虎动弹不得。一顿老拳,活生生地将老虎打死。老虎在武松的手下,竟然气得咆哮着在地上刨坑。武松也是一肚子火气,你小子还敢咆哮,老子让你吃泥巴。

打人还不准别人哼哼,这就是武松。伤人伤虎,这就是“天伤星”。

李逵杀四虎,一则老虎没啥本事,而且,是一家子傻虎。李逵一口腰刀,一杆朴刀,太占强了吧。虽然杀了四虎,与武松相比,还真算不得好汉。所以,民间哪里知道黑旋风还跟老虎有这样的过节?

其实,施耐庵写武松打虎,还隐藏着一层意思。

大虫拿人是三大绝招,后来,武松醉打蒋门神,同样是三大绝招:先用手虚影一影,然后就是“玉环步”、“鸳鸯脚”。赤手空拳作战,武松绝对不会让敌人在自己手下走过三招。

如此,武松比老虎还厉害。如此,李逵比得过武松吗?

当然,两场与老虎的搏杀寓意不同,原本也是不能类比的——这是题外的话。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传国玉玺和兰亭集序哪个更有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当中,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有非常的多,其中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在其中,并且这两个文物都有着相同之处,那就是不知道踪迹在哪。那么问题就来了,很多人就会想了,若是这两个东西找到了话,那么哪个会更加有价值呢?1、和氏璧传国玉玺本来面目是我们所熟悉的和氏璧,最早

  • 汉族是中国的原始民族吗,如何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如今我们中国的主题民族是汉族,但是大家直到汉族是怎么形成的吗?汉族是否是中国最原始的民族呢?其实答案并不是的。汉族其实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产物,在最早的时候是没有汉族这个说法的。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讲一讲汉族是如何形成的,看看中国的原始民族到底是哪个民族。1、从炎黄蚩尤开始才将中华逐渐联

  • 百家姓为什么没有“肖”姓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都知道,“肖”这个姓在我们中国还是非常常见的,甚至比很多百家姓里面的姓要多的多。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字,却没有出现在百家姓里面,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肖”姓没有被纳入百家姓呢!下面就喝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百家姓为什么没有“肖&rdqu

  • 谏官和言官有什么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谏官和言官的区别,其实小编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并不知道,以为这两个官是一个官,但是其实并非如此了,这两个区别还是非常的大的,所以具体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继续来揭秘分析看看。1、言官言官在古代是一些官职的统称,这些官职就是负责监督与负责上谏的官职,其实

  • 孔融儿子说了八个字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孔融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只是性格过于气盛,喜欢抨议时政,并且言辞都很直接,所以容易得罪人。孔融和曹操注定水火不相容,所以他的结局也是十分悲惨,被曹操灭了全家。当时孔融的孩子都很小,但他的儿子继承了孔融的智慧,他的一句话更是让曹操感到胆寒,不敢将他继续留着,怕日后会成为隐患。孔融儿子到底说了什么,会让

  • 2000多年西汉铜镜仍光可鉴人,长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拥有者5000年的历史,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董是不计其数,没意见都代表着一个时代,每一件也证明了一个时代的存在。近日,位于陕西省的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的西汉大型墓葬群当中出土了80余件西汉时期精美的铜镜。虽说已经过去了有2000对年的历史了,但是这些铜镜依然是光可鉴人。1、大堡子墓出土铜镜大堡子墓

  • 马皇后死后,为什么朱元璋没有立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一、开国夫妻情深意重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是贫苦出身,在少年时就历经了磨难,他先是父母双亡,然后不得已当上了和尚,但是当上和尚又没多久就去四处化缘,跟叫花子差不多,后来朱元璋就投靠了红巾军,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这才逐渐的崭露头角。而马皇后也是同样苦命的人,在出生没多久母亲就去世,父亲为了躲避仇杀结果客死他

  • 招果洞遗址推测出4万年前古人食谱有25种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以前在看一些这个古人的诗词的时候,就非常的向往古人的生活,觉得他们生活非常的悠然自得,但是随着对历史的了解,我们又发现大部分古代人还是比较悲惨的,经常性的吃不饱,所以说到古人就想到了吃不饱,但是其实很多时候事情没有绝对了,话说在4万年钱,古人的食谱就已经有25种肉了,那么这个说法具体情况是什么呢

  • 薛家被武则天灭门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小说演义中,薛丁山一家被武则天灭门,导致薛家军就此覆灭,那历史上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吗?其实这些并不是真的。薛丁山的原型人物是薛仁贵的儿子薛讷,薛讷并没有被武则天处死,薛家也没有遭受灭门。实际上在唐朝历史中,薛家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而把薛家带到如此高度的人就是鼎鼎大名的薛仁贵。大家只要了解了薛仁贵的

  • 谏官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谏官是干什么的比较感兴趣,大家也都听说过这个谏官,但是具体是什么,具体是干什么事情的都不太知道,所以很多人有疑问,其实大家不要有疑问了,今天小编就简单的给大家来说说,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学习一起来分析看看。1、谏官是什么谏官就是古代一种的官职。2、谏官是什么意思谏官顾名思义,就是说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