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子牙活了多少岁?揭秘姜子牙的真实年龄

姜子牙活了多少岁?揭秘姜子牙的真实年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813 更新时间:2024/2/3 21:49:18

说到姜子牙其实大家都知道的,他被誉为是老来拜相,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年纪很大的时候才出来做丞相的,那么这个姜子牙到底有多大呢?话说很多人都说有接近139岁啊,大家要知道其实在商朝时期,生产力低下,能活过20来岁就非常不错了,姜子牙却活了139岁,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下面不妨依据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姜子牙。看过《封神演义》的朋友,对姜子牙这个人物肯定不陌生,他师从元始天尊,法力高强,帮助周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定立封神榜,可以说后世天庭的公务员大多都是他提携的。

要说姜子牙最出名的典故要数姜太公钓鱼了的故事了。话说姜子牙京都朝歌人,年逾古稀,大半生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属于典型的干啥啥不成,吃啥啥没够的人生失败者。在朝歌实在混不下去了,迫于生存的压力,决定去新兴国家周国去碰碰运气。

此时的周国郭军周文王刚从朝歌的大牢里被放回来,还损失了一个儿子,心里各种不服,决定要招贤纳士,奋发图强。姜子牙听说后,想去试试,可是人生地不熟的也没人引荐,而且年纪又大,连人力资源的面试都过不了,怎么办?姜子牙想来想去想了一个办法——造势,让文王来见我不就的了吗。于是他每天在渭水边上,披上蓑衣钓鱼,但是他得标新立异啊,于是别人钓鱼用弯钩,他钓鱼用直钩,还离水面三尺(要不谁看得见是直钩啊),往来的人看见新鲜,觉得这人脑子有病,便一传十十传百,终于传到了周文王耳朵里。文王也是充满好奇,决定去看看,结果被姜子牙一通忽悠,就上钩了。当然了姜子牙也是有真才实学的,后面帮助武王伐纣,建立周朝等等事迹就不啰嗦了,大家都知道。

下面我们要认真讨论一下姜子牙这个人物。姜子牙名姜尚,字子牙,别号飞熊。姜子牙是公认的中国文化吧“百家之宗”,他所著的《六韬》流传于世,后世军事家孙武鬼谷子诸葛亮等都学习并吸收了《六韬》的精华。

姜子牙绝对是名门贵族之后,要知道在当年奴隶制时代,读数绝对是贵族的事情,那个时候纸张还没有发明,书籍都是竹简,那是相当昂贵的,老百姓怎么可能负担得起。

姜子牙七十出山辅佐文王,也是值得商榷的,要知道在奴隶制社会,人的寿命普遍不长,姜子牙的年龄不得不让人产生怀疑。

首先姜子牙有个女儿,叫邑姜,后来嫁给了周武王,并当上王后,如果姜子牙七十多才认识周武王,那他的女儿怎么也得四十多了吧,周武王怎么可能要?

其次,据史料记载,牧野之战时,姜子牙可是亲自站上战车,上阵杀敌的,如果他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儿,跨上战车冲锋的一刻,就先把己方的气势弱得不要不要的,知道的是来打仗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来碰瓷的呢。

最后战国史书《竹书记年》指出齐太公吕尚死于周康王六年,即公元前1015年,我们假设姜子牙活了80多岁,牧野之战到周康王六年间隔约31年,姜子牙在牧野之战时大概是五十多岁,再往前推十几年,他遇到周文王时,应该是四十多岁。

所以,结合史料和逻辑推断下来,姜子牙出山时年龄为40多岁,一生共活了80多岁,比较合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唐朝疆域达到什么程度?世界上排第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众所周知,我国的唐朝是做强大的时期,非常繁华强盛。不仅仅只是国力强大,百姓安居乐业,而且张骞还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为国外和唐朝的文化、经济、政治交流提供了捷径。相信小伙伴们都已经非常了解唐朝的疆域地图了,我们能看到唐朝的疆域都已经到了现今中东阿富汗和伊朗地区了,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公元656年

  • 街亭之战马稷究竟有没有用错战略?我们都错怪马稷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一出祁山,就因马稷街亭失守,导致出师不利。历史上,将街亭之战的失败,归结于马稷刚愎自用,擅自违抗诸葛亮的命令,在山上据守等于自断水源,马稷也是犯下了一个十分低级的错误。不过马稷虽然自负了一点,但他并不傻,不可能在如此重要的战事中完全凭借自己的性子行事。其实在南山据守也是经过马稷一番深思熟虑才得

  • 刘邦死后戚夫人也被害死,为何刘邦没替戚夫人想条后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戚夫人是刘邦最宠爱的一位妃子,还差点为了戚夫人更换太子人选,要不是吕后找张良商量对策,找来“商山四皓”估计刘盈太子位就不保了。等刘邦去世后,吕后立刻对戚夫人发难,不仅将她关入大牢还做成了人彘,最后折磨致死,下场十分凄惨。刘邦既然宠爱戚夫人,为什么他生前没帮戚夫人安排一条后路呢

  • 秦灭六国楚最无罪什么意思?这句话是谁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秦灭六国,楚最无罪”是项羽谋士范增说的。根据史记上的记载,范增曾对项梁说:“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那这句话究竟什么意思呢?其实这句话等于是把楚国当时的处境重新定义了一遍。

  • 兰陵王戴面具为何还是四大美男之一?戴面具竟是为了士兵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兰陵王高长恭是古代四大美男之一,而且知名度应该也是最高的。不过兰陵王平时打仗喜欢戴面具,为何一位美男子还要戴面具呢?其实背后的说法还挺多的,其中一个说法是说兰陵王戴面具就是为了不让己方士兵因为他的颜值分心...总感觉这样的说法略显夸张。不过兰陵王在当时的确是北齐皇室少有的俊才,下面就为大家简答介绍下

  • 如何评价介子推被烧死,也不出山辅佐晋文公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有很多传统节日的由来,是和一些历史人物有关的,比如端午的屈原,清明节的介子推等。其实纪念介子推的最开始并不是清明节,而是寒食节,但是后来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清明收取的寒食节的习俗,就只剩下清明节了。而之所以纪念介子推,是因为他虽然割下自己的肉给晋文公吃,但是却不愿出山辅佐晋文公,宁肯被烧死。

  • 周礼中的五礼是指的哪五礼?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从古至今,一直被誉为礼仪之邦,可见礼仪在中国的地位是多么重要的。早在我国古代西周时期,咱们中国的礼仪文化就已经非常的发达了,其礼仪制度《周礼》被后人们封为“古制”,影响着中国世世代代几千年。在《周礼》当中,对于礼法做出了详细的解释,并且制定了礼仪的基本结构,主要划分为了五

  • 周礼中所说的六艺是指的哪六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3000多年的的周王朝时期,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中讲究六艺,这在《周礼》中也有着详细说明。这所谓的六艺指的就是贵族子弟必学的六种基本技能,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在《周礼·保氏》中记载到:“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 松赞干布死后,文成公主过的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文成公主入藏,是唐朝时期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公主前往其他国家和亲,目的无非就是保证两国暂时的和平,毕竟只有和平才能够带来好的发展,虽然作为和亲公主,她们的命运都还是很悲惨的,前往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要在那里过一辈子,生活习俗完全不一样。而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之后,松赞干布却没有她活得长,那么在松赞

  • 当年孔子要求恢复周礼,为何墨子却不同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在人类的历史上,从古至今都有着一个不变的定律,那就是符合统治者需要的就会被保留下来并且加以宣传。若是威胁到了统治阶级利益的,那肯定就会受到无情的摧毁。才春秋末期,我国著名思想家孔子一直都是主张恢复“周礼”的,因为他出生于春秋末年,又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所以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