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孙权称帝的时间最晚?有什么原因?

为什么孙权称帝的时间最晚?有什么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948 更新时间:2024/2/3 21:49:10

三国时期的时间划分,很多人都在这件事情上有争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开始就划分进三国时期了。但是如果要更加严格一点,等到孙权称帝的时候,才能算是三国的开端。不过孙权称帝的时间非常晚,比另外两个国家都要晚了很多年,那为什么曹丕刘备先后都称帝了,但是孙权却等到多年之后才终于称帝?孙权称帝那么晚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三国志》记载,曹丕220年称帝,刘备221年称帝。既然是三国鼎立,那么魏蜀吴三国的情况应该都是差不多的。可为什么曹丕、刘备一前一后称帝后,孙权却直到229年才称帝呢?要知道,那时候,刘备已经于223年去世,曹丕也已经在226年去世,无论魏蜀,都已经是第二代皇帝了,孙权怎么会那么沉得住气呢?

我认为,孙权之所以迟魏蜀近十年才称帝,主要有以下原因。

1.孙权没理由称帝

无论是曹丕还是刘备,称帝都言之凿凿,理由充分。

曹丕不是他要当皇帝,是汉献帝刘协“禅让”给他的。曹丕已经连续不断“推辞”过好多次了,但是刘协坚决不同意,坚决要把皇位禅让给他,说他具有丰功伟绩,说他曹家具有丰功伟绩,说曹家占有德行,该当皇帝。说“黄龙”出现了,这是祥瑞之兆,正是改朝换代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曹丕实在“推辞”不过,只好同意,接过“江山”这副沉重的胆子,扛在肩上,咬牙坚持往前走。

刘备之所以称帝。是因为他“听说”曹丕已经把汉献帝刘协给害死,夺取了汉朝的江山。这种情况,刘备怎么可能接受呢?难道刘汉家就没人了吗?当然不是,还有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呢!

刘备一生都在为恢复汉朝江山呕心沥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是刘备的崇高理想。可是,皇帝刘协已经被曹丕这个奸贼给杀了,江山也被曹丕这个奸贼给夺去了,要还于“旧都”,显然暂时是办不到的。因此,只能另建“新都”。

当然了,另建“新都”,并不是他刘备想当这个皇帝,而是要担这个“道义”。毕竟皇帝已经没了,只有他称帝,重新树立一个皇帝出来,天下人才有主心骨,才有继续前进的方向。

可是孙权有什么呢?既没有皇帝把皇位“禅让”给他,他又不是刘汉家的后人,甚至连皇亲国戚都不是,他怎么可能称帝呢?

2.孙权没胆量称帝

当时,曹魏的家业最雄厚,蜀汉的势头最猛,孙权一样也不占。如果他不称帝,那么曹魏和蜀汉会捉对厮杀,打得不可开交。孙权其实只需要坐山观虎斗,等他们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坐收渔翁之利就可以了。

但如果孙权紧跟着也称帝,那么,无论是曹魏,还是蜀汉,就有可能调转枪头针对他。曹丕说,我的皇帝是刘协禅让的,你称帝,你就是藐视我的权威,就是造反,我当然得打你了!刘备说,我称帝是因为我是刘家后人,我不过是继承皇位而已。你有什么资格称帝?你称帝,不是造反吗?我当然要打你了。

孙权不称帝,大家都不会注意他。一称帝,大家都会转过来打他。本来一个打他,他都够呛,现在两个都打他,他怎么是对手呢?

事实上,孙权在曹丕称帝后,由于关羽在荆州咄咄逼人,孙权立刻就对曹丕上表称臣,想借曹丕的力量来对付刘备。也正是这样,他还打赢了夷陵之战。而夷陵之战后,他立刻又向刘备求和,避免刘备对他进行报复。

在如此复杂的形势下,孙权怎么可能称臣呢?

3.孙权没必要称帝

曹丕之所以要称帝,是想坐稳正堂盟主的位置,表明江山有代谢,他已经是新的王朝的皇帝了,借此威服天下。刘备之所以要称帝,是必须发表刘家人的声音,表明刘家的江山并没有断绝。而这个表明,是有利于他召集天下有识之士,和曹魏对抗的。

孙权称帝,能得到什么呢?什么也没有,所以,他完全没有必要称帝。

那么,孙权有没有称帝的心思呢?当然是有的。直到差不多十年的时候,那时候,蜀汉已经和他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而且蜀汉诸葛亮已经于228年提兵北伐,和曹魏较上劲了。也就是说,他就算称帝,也没人有精力再搭理他这事了。这时候,他就理直气壮地称了帝。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寇准是怎么死的,揭秘寇准的结局为什么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寇准大家应该都认识他,他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功绩还是非常大的,但是这个人的结局却不怎么样,话说最后好像死的非常惨,那么寇准到底是怎么死的呢?他的结局到底有多惨呢?下面跟小编一起来揭秘这个问题。北宋一代名相寇准,曾得到了宋太宗、宋真宗两代君主的信任,可谓是位极人臣,权倾朝野。特别是在辽国南侵,北宋危机

  • 夷陵之战蜀汉只损失了5万人,为什么之后就一蹶不振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夷陵之战其实大家也都知道,简直就是蜀国的一个转折点,自从夷陵之战之后,感觉蜀国就完全是一蹶不振了,但是话说蜀国在夷陵之战只损失了5万人啊,怎么就会出现一蹶不振的情况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再来一起分析揭秘看看是怎么回事吧!夷陵之战虽然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但是此战是蜀汉和东吴恩怨激化的结果。因

  • 揭秘安庆绪为什么要杀安禄山,其实并不是为了帝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安庆绪为什么要杀自己的亲生父亲安禄山这件事情也还是很有说法的,话说古代人杀父亲这件事情,那只有争夺皇权了,这个是最多的,其他的都不多见的,这个安庆绪也杀了自己的父亲安禄山,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安庆绪杀安禄山好像并不是为了帝位皇权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件事情一起来分析揭

  • 秦始皇灭六国之战中,哪一个国家是最难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灭六国完成全国统一,一共花了十年时间。那在这十年时间中,哪一个国家是最难被灭的呢?实际上还是老牌强国楚国,虽然楚国不是秦国最后一个被灭的国家,但整个过程十分吃力。秦始皇当时信心满满,认为仅用20万兵力便能拿下楚国,结果只在初期取得一次小胜,此后20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这也是统一战争中极为少见的惨

  • 史上存在感最低的托孤大臣,干了8年就被贬为庶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这位史上存在感最低的托孤大臣,就是由刘备钦点的李严!可能很多人对李严都没什么印象,毕竟蜀汉出名的人物实在太多,而且和他同为托孤大臣的还是诸葛亮,这就更加让李严黯淡无光了。不过李严当托孤大臣好好的,为什么会被贬为庶民呢?这要就从诸葛亮发动北伐开始说起了。当时诸葛亮好不容易对阵魏军占据了一丝上风,但后方

  • 宋高宗为什么杀岳飞?是担心迎回二圣后皇位不保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岳飞被杀,是很多人心里的一大遗憾,原本岳飞还在的时候,就已经快要完成收复失地的愿望了,但是就在达成愿望的前夕,却被宋高宗召回京城,有去无回。然而其实宋高宗要杀岳飞,也是非杀不可,为什么要这样说?宋高宗只是因为担心岳飞收复失地之后迎回二圣,而自己的皇位就保不住了吗?事情真的就只有这么简单,没有别的原因

  • 明实亡于万历是谁说的?明实亡于万历出处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明实亡于万历”这句话是出自《明史·;神宗本纪》,原文记载为“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岂不谅欤。”等于是把明朝的灭亡都推到了明神宗身上,不过这句话说的真有道理吗?明神宗朱翊钧的确不是一位勤政的皇帝,还曾20多年不上朝,导致国家内部几乎停

  • 赵匡胤在位十几年,明明有儿子为什么一直不立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宋太祖赵匡胤,很多人都能想到“黄袍加身”,赵匡胤虽然也算是夺了自己老板的天下,但是对待老板一家子还有后人,那确是非常好的,根本没有想过要斩尽杀绝。而赵匡胤在位有十多年的时间,而且自己明明也是有儿子的,却为什么一直都没有立太子,结果被自己的弟弟夺了皇位呢?赵匡胤不立太子的根

  • 韩信指挥六大经典战役,暗渡陈仓只是小试牛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韩信是初汉三杰之一,也是西汉最有能力的军事家。实际上韩信的军师才能,在古代一度被认为是兵权某家的代表人物,还被称为“兵仙”。韩信早期也是怀才不遇,在项羽手下一直得不到重用,后来转投刘邦才开启了自己的人生巅峰。而且刘邦和项羽征战时,刘邦多数时间都处于劣势,这就更加凸显出韩信的强

  • 齐闵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对齐国有多大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齐国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一直都算传统强国之一,虽然经历了姜姓吕氏和田齐两个时代,但齐国依然保持了强大的竞争力。其中齐闵王可以说是对齐国贡献最大的国君之一,公元前301年齐闵王正式继位,后来爆发齐秦争霸,齐国在函谷关大败秦国。在战国初期,齐国就击败魏国从而称霸天下,此后还曾战胜强大的楚国,在齐闵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