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宓的天辩之对完整版解析

秦宓的天辩之对完整版解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765 更新时间:2024/1/25 22:14:13

说到天辩之对可能很多网友并不知道这个是什么,这个其实就是形容一场三国时期的辩论的,而主角就是我们也不太熟悉的秦宓了,说到这个人可能有的人就用印象了,其实还是挺厉害的一个人的,那么这个秦宓的天辩之对到底是个什么事情呢?前后的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啊!

秦宓天辩之对简介

《三国演义》里描写了许多应对,但多是纵横之说、权谋之策,而真正文人之间的辩难,大概只有第八十六回“难张温秦宓逞天辩破曹丕徐盛用火攻”里秦宓与张温的“天辩之对”了。两人一问一答,互掉书袋,为本国力争政治上的正统地位,非常精彩。

秦宓天辩之对发生的背景

“天辩之对”的发生背景是诸葛亮主政后开始推行“联吴抗曹”政策。他派邓芝出使吴国,成功达成吴蜀联盟。张温受吴国派遣入川答礼,受到了蜀汉高规格招待,于是渐渐骄傲起来。故事就发生在张温离去时蜀汉的欢送宴上。

秦宓天辩之对原文

原文是:“孔明殷勤劝酒。正饮酒间,忽一人乘醉而入,昂然长揖,入席就坐。温怪之,乃问孔明曰:‘此何人也?’孔明答曰:‘姓秦,名宓,字子敕,现为益州学士。’温笑曰:‘名称学士,未知胸中曾学事否?’宓正色而言曰:‘蜀中三尺小童,尚皆就学,何况于我?’温曰:‘且说公何所学?’宓对曰:‘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通;古今兴废,圣贤经传,无所不览。’温笑曰:‘公既出大言,请即以天为问:天有头乎?’宓曰:‘有头。’温曰:‘头在何方?’宓曰:‘在西方。《诗》云:“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头在西方也。’温又问:‘天有耳乎?’宓答曰:‘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无耳何能听?’温又问:‘天有足乎?’宓曰:‘有足。《诗》云:“天步艰难。”无足何能步?’温又问:‘天有姓乎?’宓曰:‘岂得无姓!’温曰:‘何姓?’宓答曰:‘姓刘。’温曰:‘何以知之?’宓曰:‘天子姓刘,以故知之。’温又问曰:‘日生于东乎?’宓对曰:‘虽生于东,而没于西。’此时秦宓语言清朗,答问如流,满座皆惊。张温无语,宓乃问曰:‘先生东吴名士,既以天事下问,必能深明天之理。昔混沌既分,阴阳剖判;轻清者上浮而为天,重浊者下凝而为地;至共工氏战败,头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缺: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天既轻清而上浮,何以倾其西北乎?又未知轻清之外,还是何物?愿先生教我。’张温无言可对,乃避席而谢曰:‘不意蜀中多出俊杰!恰闻讲论,使仆顿开茅塞。’孔明恐温羞愧,故以善言解之曰:‘席间问难,皆戏谈耳。足下深知安邦定国之道,何在唇齿之戏哉!’温拜谢。”

秦宓天辩之对赏析

《三国演义》的这段是根据《三国志·蜀书·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里秦宓传记部分内容进行改编的,史书上的问答和演义里的差别不大,这里就不录原文了。因为演义里描写得比较精彩,我就根据小说的描述进行赏析,个别情景或与正史有些出入,诸位莫怪我胡诌啊。

《三国演义》描写秦宓的出场是“称醉而入,昂然长揖,入席就坐”。在重要的外国使节的欢送宴上,先已喝得有些醉了,直接闯进来做个长揖,不因迟入而告谢,也不等人招呼就找位置坐下喝酒了。在十分看重“礼”的古代,这是很失礼的表现,特别是在这个国家招待重要外宾的场合,可能会引起外宾的不满而引发外交纠纷。但诸葛亮对秦宓的行为却是听之任之,不以为怪(当然,三国晋魏时期的“名士”有此风尚,时人多所涵容也有可能)。这是小说为烘托秦宓的高才辩给和特立独行作的文学描写,说明他的才华得到诸葛亮的肯定,对这种小过失予以宽容,同时也是为引起张温对秦宓的注意而做的铺垫。果然这种反常的现象让张温关注到了秦宓,便问诸葛亮这是什么人。诸葛亮介绍了秦宓的姓名官职,说是学士。学士是魏晋时的礼官,相当于现在国务院秘书局负责典礼、文案的秘书,须极有才华的人才能胜任的。张温在吴国是以才华著名当世的,可能他没有听过秦宓的名字,不知道秦宓在蜀国也是很有才名的(也可能故意装作未闻其名,有意贬低),便开玩笑地说“名称学士,未知胸中曾学事否”。这是巧用谐音,讥讽秦宓不懂礼仪。因学士职责之一就是典礼顾问,若才学不足,不知古礼,怎能胜任这个职位?以此延伸,就是说蜀汉所任都是寻常庸碌之辈。前文说张温受到蜀汉厚待,渐滋骄傲,这种暗语嘲讽以为蜀中无人的态度就是表现之一。于是秦宓才正色回应说“蜀中三尺小童,尚皆就学,何况于我”,意思是蜀地好学成风,才识遍地,暗示张温不要轻视蜀汉。同时这句话也是一个挑战宣言,说蜀中儿童尽皆入学,不知吴境能否一比。张温听了自然要接受比试,于是先问秦宓所学。秦宓把自己吹了个遍,总之就是才华绝世,天上地下没有不知道的。那秦宓是否真有他所说有这么高的才华呢?只从文学才情角度看,的确是有的。但张温肯定不会相信了,就主动出击,要出题目考秦宓。下面我就对他们的辩答进行逐句解析。

第一回合:张温问:“天有头乎?”秦宓答:“有头。”张温问:“头在何方?”秦宓答:“在西方。《诗》云:‘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头在西方也。”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形的天哪有头尾?张温劈头就问天有没有头,又追问头在何方,可谓刁钻。那秦宓不愧是才高八斗,应声就引用《诗经》诗句回答了这个难题。“乃眷西顾”出自《诗经·大雅·皇矣》,这是赞美周文王的诗。原文较多,这里只录上下有关章句(下面介绍其他诗文皆同此):“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顾,此维与宅。”意思是“上帝厌恶商王不道,憎恶他占据大位,于是转而眷顾西岐,从此天意常在文王之所。”秦宓引用该诗不但巧妙地回答了张温的提问,还有很深的政治隐喻。蜀汉在西南,吴魏在东北,用此诗是以刘氏为西岐,孙曹为殷商,天意在蜀,汉室当兴。其时刘备已丧,当是文王,则刘禅为武王,能发扬父业,取商而代之;而曹丕孙权则是商纣,多行不道,为天厌弃,如今虽强而终将被有道(蜀汉)灭亡。

第二回合:温又问:“天有耳乎?”宓答曰:“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无耳何能听?”

张温见秦宓说出天有头的道理来,又问天有耳朵吗。天当然没耳朵,但秦宓又引诗文,硬是证明了天有耳朵。他先说天处在高位,却能倾听位卑事物之声。又援引《诗经·小雅•鹤鸣》诗句,原文是“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稍作翻译:“鹤在深远之水泽中高鸣着,声音上达于天。”“皋”是指湖泽之水漫出流向低洼之处形成的沼泽。“九”指沼泽自外往内数足有九重。“九皋”喻指沼泽深远。《鹤鸣》诗之要旨,是劝谏周宣王要广求贤士。诗中以鹤比喻隐遁的贤士,虽然他们在野不仕,但就像鹤在九皋中鸣叫人们仍然都能听见一般,盛名闻达于朝廷。周宣王是周厉王之子,厉王荒诞失国,而宣王即位后能举贤任能,西周得以中兴。东汉自桓灵以降,昏乱丧政,至献帝竟被曹魏篡位。蜀汉自称继承汉统,引用以这篇描写周宣之事的诗来答复,政治隐喻是成功的。而且诗文有“声闻于天”句,刚好契合张温提问。若非诗经了然于心,是无法做到如此自由之化用的。

第三回合:温又问:“天有足乎?”宓曰:“有足。《诗》云:‘天步艰难。’无足何能步?”

“天步艰难”出自《诗经·小雅·白华》:“天步艰难,之子不犹。”意思是“天道运行出现散播国运艰难之妖氛很久了,数代周王没有预料到此变化的根由。”《白华》是周人讥刺周幽王褒姒的诗作。“天步艰难,之子不犹”正是讲述褒姒来历的诗句。按照《毛诗注疏》的说法,“昔夏之衰,有二龙之妖,卜藏其漦。周厉王发而观之,化为玄鼋。童女遇之,当宣王时而生女,惧而弃之。后褒人有献而入之幽王。幽王嬖之,是谓褒姒。”(当年在夏朝将要衰亡时,有两条龙妖,一个巫卜收藏了它们的口水。后来周厉王打开藏盒来看,口水变成了一只乌龟。一个少女遇见了它,然后就怀孕了,一直怀了几十年直到周宣王时才生下一个女儿,她很害怕就将孩子抛弃了。这个女婴长大后,褒国人将她贡献进周幽王后宫之中,幽王很宠溺她,这就是褒姒。)周幽王、褒姒是“烽火戏诸侯”典故的主角:周幽王很宠爱褒姒,但褒姒是个冷美人,不爱笑。幽王想了很多办法都难以让褒姒笑起来,最后他采纳了个馊主意,命人点燃烽火台诈作镐京有警,各地诸侯闻报纷纷点齐人马进京勤王,幽王和褒姒在高台上看到各路诸侯奔忙如蚁般,双双笑得前仰后合;又为取悦褒姒而黜退王后申式及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为太子;为免后患还想讨伐申后的父亲申侯。申侯得知消息后先发制人,联合犬戎部落入侵镐京,周国再举烽火,诸侯们都不来了,镐京被犬戎攻破,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古人好将王国兴废迁怒女子,妖魔化她们。因为君主是不能批评的,所以只能通过讥刺君主身边亲近的人或物来“旁敲侧击”,寄希望于当时君主改过或为后世君主镜鉴。而后宫受宠的女子往往就成为牺牲品了。

东汉之亡,自桓、灵二帝就埋下祸根了。连续两任皇帝宠信宦官,疏远忠良,其行与幽王性质接近,导致黄巾大起,诸侯纷立,最终丢了汉室天下。可以说,天行此妖孽由来已久,只是历任皇帝没有引起警觉,终至亡国。秦宓用此典回答,既切合时事,又为“天”找到了脚。

第四回合:温又问:“天有姓乎?”宓曰:“岂得无姓!”温曰:“何姓?”宓答曰:“姓刘。”温曰:“何以知之?“宓曰:“天子姓刘,以故知之。”

张温问“天”的姓氏,不好回答。天并不是人,哪有姓氏?一般人若去考究神话传说,谈什么盘古神仙之类,因是虚无缥缈之事,很容易被张温钻牛角尖问得你哑口无言。秦宓却是另辟蹊跷,以子随父姓是常理,因此由天子姓刘推知天乃刘姓。

虽然孙家一直是汉臣,但曹丕接受汉献帝禅位后,孙权因袭取荆州害怕蜀汉报复,非但没有反对,而且还向魏称臣,接受了曹魏的册封,成为魏朝的“吴王”,即使张温不承认天子姓刘也理直气壮。但现在魏吴交恶,诸葛亮执政后又向吴国抛出橄榄枝,吴蜀重修旧好。张温此行已圆满完成任务,在这个背景下,吴国只能尊重蜀汉的意识形态,他不能因这口舌之争反对当今天子仍是刘姓的说法而有辱使命。

第五回合:温又问曰:“日生于东乎?”宓对曰:“虽生于东,而没于西。”

古人认为日为阳之尊,可以用以指代天子,张温问“日生于东乎”是有明显政治寓意的。刚才秦宓处处示蜀汉为天命所归,张温当然不能示弱,以吴国在东,日出东方,暗示孙吴是天命之所在。没想到秦宓回曰“虽生于东,而没于西”,蜀汉在西,意思是就算你们东吴是太阳,早晚也要在西方落下,暗示蜀汉可吞没东吴。这样一回答,倒将张温一军了。前面说到,张温前来是和蜀汉修好的,有使命在身;而秦宓只是前来饮宴的“学士”,只管逞口舌之能,没有顾忌。张温若是坚持在意识形态上和秦宓争吵,搞不好会得罪蜀汉朝廷,坏了大事,回去不好交待。张温虽有些骄傲,但头脑还是清醒的,分得清轻重,因此打住,不再提问了。

第六回合:宓乃问曰:“先生东吴名士,既以天事下问,必能深明天之理。昔混沌既分,阴阳剖判;轻清者上浮而为天,重浊者下凝而为地;至共工氏战败,头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缺: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天既轻清而上浮,何以倾其西北乎?又未知轻清之外,还是何物?愿先生教我。”张温无言可对,乃避席而谢曰:“不意蜀中多出俊杰!恰闻讲论,使仆顿开茅塞。”

“昔混沌既分,阴阳剖判;轻清者上浮而为天,重浊者下凝而为地”是古人的宇宙观。古人认为宇宙之初是一片混沌,后来“阴”和“阳”两种“气”(物质)分离开了,质量轻且密度小的“轻清者”上浮成为天,质量重且密度大的“重浊者”下沉而成地。比如《楚辞·天问》说“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闇闇,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淮南子·天文训》载“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昭。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列子·天瑞》述“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等等,都差不多是这个意思,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

共工大战颛顼(也有说是祝融等)的神话传说,很多古籍都有提及,这里不多作考究,大概说一下这个故事:共工是水神,他和颛顼(或祝融,都是火神)争夺帝位,最后被打败了,一怒之下一头撞上不周山,把天柱地维给撞坏了,自此以后日月星辰在西边落下,河川之水流向东方。不周山见《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西北海的外面,大荒的角落,有一座山分裂开不能合拢,名字叫不周山。负子是衍文。)周是完整之意,因为此山不合,不像完整的山,所以称作“不周”。看样子估计是座大火山吧。把不周山当做是“天柱地维”的说法见《列子·汤问》“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淮南子·天文训》里的记述也差不多。

秦宓所说在现代人看来就是神话故事,稍有知识的人都不会当真,但这在古代却是常识,张温当然要承认是有这回事。所以,秦宓才能就此提出难题:天既然是质量轻密度小的物质并上浮着,为什么会在西北方倾陷呢?既然可以上浮,那天外必然有空间,不知道轻清之天的外面,究竟有什么?这个问题的确不好回答,张温一下子被问得哑口无言,只得向秦宓认输,承认错误。经过6个回合交锋,秦宓完胜,张温完败。而诸葛亮劝解说“席间问难,皆戏谈耳。足下深知安邦定国之道,何在唇齿之戏哉!”,虽是给张温台阶下,但也是在理。诸葛亮当年在江东舌战群儒时曾说“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说明自负才学徒有利口和治国安邦之间未必可以划等号的。

考察当时局势,经过吴蜀夷陵之战,蜀汉大败,国力损耗严重,刘备又随之去世,可以说“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只有实行联吴抗曹才能让蜀汉渡过难关。蜀汉迫切需要与吴同盟,这就是张温骄傲的资本。他错误地以为蜀中贫弱,人才稀少,心里有些瞧不起。这时秦宓出来辩倒他,让东吴不敢小瞧蜀汉,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话说回来,张温纵有倨傲之失,可在这种国家接待外交使节的重要场合,秦宓先已失礼,又不顾大局和外国使臣辩难争胜,既已妙答疑难,应见好就收,不该乘胜追击,反过去追问得对方哑口无语,虽得逞一时之快,但如果因此闹出外交纠纷,后果可不是秦宓之类文人所能承担的。幸而张温为人还算正直大度,诸葛亮又善斡旋,才得以相安无事结局。

至此,对“天辩之对”的赏析完毕。

最后,我试着替张温回答秦宓提出的难题:天者轻清而上浮,亦凭于天柱,天柱既折,根本乃失,虽至轻清亦不得不倾也。天地宏大,宇宙广远,轻清之外,复是轻清。

这个回答不算高妙,却不好证伪,庶几可以搪塞过去吧。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刘邦为何叫沛公,当时不是没有沛县这个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刘邦为什么叫沛公其实也还是挺有话说的,因为这个说话还是挺有意思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刘邦叫沛公,但是当时并没有沛县这个地方啊,那么这个刘邦又为什么要叫沛公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县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行郡县制以后才有的,而秦

  • 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不主动出击?曹操是如何丧失主动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最为关键的一场战役,最后吴蜀联军以弱胜强战胜了曹操,也为日后三国鼎立的局势奠定了基础。不过赤壁之战曹操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优势,而且兵力更是多于吴蜀四倍以上,为何最后还会惨败而归?最让人想不通的是,曹操竟然是被对方打了个先手,为什么曹操没有选择主动出击呢?实际上,曹操手中的主动权是一步

  • 墨家为什么会消失?揭秘墨家消失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墨家是我国古代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当中的一种,而且墨家思想基本上就是与儒家在对着干,墨家追求的,都与儒家是相反的。不过后来,儒家被统治者推上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他的流派也就逐渐消失了,但是很多消失的流派都是一些小众化的,但是墨家并不是小众,可为什么最终墨家也消失了,而且还那么彻底?墨家消失

  • 清朝灭亡之后,溥仪的七个妹妹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溥仪,他是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我们也会称他为“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经历了封建社会的清朝末年,清朝灭亡之后的民国时期,还有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时期,也算是一段非常传奇的经历了。而溥仪后面还有七个妹妹,她们自然都是清朝皇室的成员,那么,这七个妹妹分别都是什么结局呢?她们的

  • 汉朝和亲为什么只嫁不娶?是因为皇帝看不上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和亲政策起源于汉朝,目的是为了和北方少数民族达成一种政治联姻,好让双方握手言和,增进友谊。不过汉朝和亲基本上都是只嫁不娶,这究竟是为何呢?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也有很多不同的答案。有人觉得是皇帝不想破坏皇室的血统,或者是皇帝看不上,还是比较心仪本国的姑娘。其实这些说法也都有一定的道理,从汉朝到清朝,各个朝

  • 揭秘秦二世胡亥为什么没有杀子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秦二世胡亥其实大家也知道的他为了皇位把自己的兄弟姐妹们全部杀干净了,其实很多人都不太理解为什么会这样,但是在皇权面前这些其实真的不算什么,古代为了皇权父亲都可以杀,何况兄弟姐妹,就是这样的一个情况下,话说这个秦二世胡亥却没有杀自己最大的对手扶苏的儿子,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不妨就着这个问题

  • 清朝为什么没有倭患?清朝没有倭寇根本原因是日本不强啊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倭患其实就是指的倭寇,也就是日本侵略中国的那些人,倭患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细心的网友会发现,那就是话说在清朝好像并没有什么倭患出现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大家想想也差不多知道答案了,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倭寇

  • 秦琼是怎么死的?关公战秦琼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秦琼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物,即便是你不知道历史上真实的秦琼,也一定知道作为门神之一的秦琼秦叔宝,每到过年时候都会挑选一些门神画贴在门上,秦叔宝就是我们的门神。而历史上的秦琼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怎么死的?有一种说法叫做关公战秦琼,关羽是汉末三国时期,秦琼是隋朝时期,这两个人怎么可能打得起来呢?秦琼,

  • 骊姬之乱真相揭秘,骊姬姐妹是如何搅乱晋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晋献公击败骊戎国后,骊戎为了求和便把骊姬和少姬一起献给了晋献公。传闻骊姬姿色艳美,很快便得到了晋献公的宠爱,不过骊姬实则阴险狡诈,一直故意博取晋献公的信任。此后骊姬挑拨申生、重耳还有夷吾三兄弟之间的感情,导致申生被迫自杀,重耳和夷吾出逃他国。晋国太子随后改立为骊姬长子奚齐,这便是骊姬之乱,一起来看看

  • 海兰珠怎么死的?海兰珠为何如此受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海兰珠,是孝庄的姐姐,早在海兰珠入宫之前,孝庄就已经进宫,那个时候的孝庄才只有十三岁。而多年之后,二十六岁的海兰珠也入宫了,不过这个时候的她很明显在古代这个年纪已经算是大龄剩女了。不过,即便是“老了”的海兰珠,却还是赢得了皇太极更多的宠爱,甚至超过了孝庄,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