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绍如何做了这几件事,官渡之战结果会改变吗?

袁绍如何做了这几件事,官渡之战结果会改变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19 更新时间:2023/12/9 12:01:42

在中国古代的战争史当中,有很多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中三国时期曹操和袁绍的最后一场大决战——官渡之战,现在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它是曹操一统中原,成就千秋霸业最关键的一战,而袁绍集团也在这一场战争中一蹶不振。

袁绍当时是北方最大的军阀势力,但从军事和经济实力来说,曹操根本不可能是他的对手,当时的绝大多数人也都很不看好曹操,甚至连曹操的很多部下都暗中向袁绍投降。但是,结局却出现了很大的反转,袁绍可以说是拿了一手好牌,最后却打得稀烂,从此将北方霸主的地位让给了后起之秀的曹操。

袁绍之败,跟客观因素没有太大关系,完全是让自己的性格所致。袁绍手下的人才虽然比不上曹操,但是尚有沮授田丰等重要谋士,张合、淳于琼等重要武将。倘,中国历史就会没有曹魏、孙吴、蜀汉了。

三国时期纷纷扰扰将近一个世纪,最终政权归于司马氏,建立了晋朝。后来又有五胡乱华,南北朝并立。这些乱世的一个重要的源头,就是因为袁绍的失败,因为一开始袁绍是最有希望统一全国的一个诸侯,他如果能够做到下面几点,恐怕就不会有后来数百年的分裂。

第一点,根据《三国志,袁绍传》记载,田丰曾对袁绍提过很多建议:北上攻取公孙康的辽东,以辽东为后备军事基地。在这里广招兵士,囤积粮草,训练士卒,建立一支强大的后备军事基地。然后在广纳贤才。让天下不同类型的人才都在自己的麾下,为自己效力。让他们各抒己见,各展其能,从中来提取对自己发展有用的建议。

最后再休养生息,轻徭薄赋。不能让自己轻易的大兴土木,征召男子来为自己修建宫殿,陵墓。减低或增加服兵役男子的年龄,降低服兵役男子的人数,让他们能够在家好好的农桑。减免冀州,青州,幽州,并州百姓的税赋。鼓励农桑,让四州百姓有饭吃,有衣服穿。用几年时间,让处于年年征战的河北地区的民生经济,慢慢得到恢复。

第二点,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写道:献帝带着国舅董承、少府孔融、国丈伏完和自己的妃子伏寿等王公大臣及后宫妃子,被李傕挟持着到长安,郭汜手中逃到东都洛阳来避难。中途经过袁绍的领地黎阳,汉献帝遣使臣去冀州府让袁绍来救驾。他却不仅仅不见汉献帝所派去的使臣,居然还把汉献帝所派去使臣给赶了出去。

这件事被袁绍的谋臣,郭图知道后就去向袁绍进言。郭图对袁绍言道:汉朝虽然没有往日的强盛,不能号令天下诸侯但它毕竟是正统王朝,天下百姓心里还是有这个王朝的。如果主公这样做不去尊奉天子,必定会遭受天下人民的唾骂,到时候人都会反对你,所以诸侯都会讨伐主公。所以说你现在必须去救驾,帮助天子讨伐逆贼。

重新拯救汉室于危难之中,天下百姓必定会对主公心存感激。而且主公可以将天子掌握在手中,到时候主公就可以假借天子的名义征伐各路诸侯。到时候主公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平定天下,成功名之大业。主公就可以改朝换代,成帝王之大业也。没有想到袁绍听到郭图的这番话却置之不理,没有去黎阳,也没有去救汉献帝。结果曹操把汉献帝赢到了许昌,他便开始,挟天子以令天下诸侯的权力了。

第三点,根据《三国志.刘备传》记载:在曹操与刘备交战之时,刘备几次邀请袁绍攻打曹操的许昌。切断曹操的后路,没想到袁绍不听刘备的。只顾在家里面跟自己的娇妻美妾一起饮酒作乐。结果曹操把刘备打败喽,尽收徐州之地。让曹操实力大增,能与自己抗衡了。

第四点,袁绍如果能够结合当时没被消灭的诸侯之力。让他们分散曹操的力量,消耗曹操的能力。

第五点,袁绍若能与袁术摒弃前嫌共同联盟抵抗曹操的话,让袁术联合江东孙坚一起攻打宛城,合肥等地,让曹操首尾难顾。这样曹操的力量必定会大大降低,就可以消灭曹操。曹操也就不会得到天下。

第六点,袁绍若能打通西域,结交西域各国,他们借用他们强大的骑兵,扩充自己的军队,让跟自己联手来共同抵抗曹操,这样曹操肯定会必败无疑的。

袁绍若能在广袤的河北地区积蓄兵马,囤积粮草,建立一支强大的后备军事基地。还能够唯才是举,任用贤能。把不同的人才都纳入自己的麾下,让他们各抒已见,各尽其能。听取不同人才的意见。让自己不再独断专行,偏听偏信,广纳众人之言。再轻徭薄赋。减低的老百姓赋税,让当时的河北地区的经济恢复起来。最后再能够看透趋势,顺势而为去结交当时的所有的诸侯,联合他们的力量,让他们分散和消灭曹操的力量。

如果能够上面几点,袁绍绝对不至于被曹操打败,甚至很有可能成为统一天下的一代雄主。但可惜的是,袁绍此人心胸和器量太小,而且还不能用人,在乱世中占据了这些毛病,早晚会成为别人的垫脚石的。

更多文章

  • 俗语“说曹操曹操到”,居然有下半句,为何无人敢提及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操曹操到,曹操,历史解密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出现过一些各种各样的风云人物,这期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个东汉末年的时代人物,而且也是大家经常提及,我们巧合见面的一种调侃,他就是一代枭雄——曹操。而提及他的最常见的俗语就是“说曹操曹操到”。后面还有一段话,但是却无人敢提,这是什么原因呢?曹操我们大家都知道,他是汉王朝

  • 南北朝时期,西魏为何能快速从弱国变成强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西魏,南北朝,历史解密

    隋朝疆域最大时,据说达到467万平方公里,是东方第一强国。就在并不遥远的五十多年前,隋朝的前身(北周)的前身西魏,还是个在风雨飘摇中让人看不到希望的小国。公元534年,“累世强盛”的北魏帝国,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轰然倒塌。权臣高欢和北魏最后一个皇帝孝武帝元脩(元修)翻脸,改立北魏孝文帝的曾孙元善见为帝

  • 割股充饥的主人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割股充饥,历史解密

    割股充饥的主人公是介子推。清明节的由来就跟当年介子推割股充饥救重耳的故事有关。介子推是春秋时期的贤臣,当初晋文公重耳被父兄的人追杀,经常饥肠辘辘。介子推不忍看重耳受饿,就偷偷在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给重耳煮汤喝。晋文公重耳是春秋霸主之一,不过当初他被人追杀,在外面过了十几年颠沛流离的生活。这十几年的时

  • 东汉为什么会出现很多外戚干政的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东汉,历史解密

    两汉四百年,外戚干政频发,且有太监干政,最后导致皇帝大权旁落,州牧变成诸侯。如果说唐朝亡于藩镇割据的话,那么说汉朝亡于外戚干政也不为过。西汉先是有吕氏专权,差点几十年就要了刘氏江山,最后王政君掌握朝政大权,重用外戚,王氏五个兄弟先后称侯,号称“王氏五侯”,侄子王莽,更是厉害,阴谋篡汉成功,改国号新。

  • 揭秘:唐代名将郭子仪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郭子仪,唐朝,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的是唐代有一位名将叫做郭子仪,郭子仪一生征战于沙场,为唐朝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郭子仪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将领,他在当时的唐代当中有着很显赫的地位,他受到皇帝的器重,连百姓都非常敬重和佩服他。而郭子仪行事却是比较低调的,他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想要太过于声张,有些人觉得非常奇怪,想要知道这些为什么?

  • 新儒学有着怎样的发展?对中国有着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新儒学,儒学,历史解密

    阶段划分现当代新儒学思潮形成于五四运动前后东西方文化问题论战和“科学与人生观”论战期间,这也可以视为这一思潮发展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思潮发生在抗战时期及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大陆。第三阶段思潮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第四阶段思潮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海外,改革开放

  • 明朝驸马欧阳伦:走私茶叶,被朱元璋直接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欧阳伦,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驸马就是皇帝的娇客,身份非常特殊。比如说明朝的驸马,每年可以拿着两千石的俸禄,同时还享受大片田产,此外还经常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赐,而明朝正一品官员的年俸不过1044石。但人的欲望是无穷,驸马依仗着于皇帝的特殊关系,经常违法取利,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话说自唐宋以来,中原王朝就利用茶叶与西部的少数民族进

  • 牛二和刘邦同样都是无赖,为何结局截然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邦,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说到刘邦之所以能够成功,好多人把理由归结为刘邦具有无赖的性格,脸皮厚,做事情不计后果,狠心肠等等。与项羽相比,说刘邦无赖一点也不为过。项羽俘获了刘邦的父亲,便用杀刘邦的父亲来要挟刘邦。要是平常人,对手使这么一招早就慌了神,不由要低声下气求对手手下留情。可刘邦是无赖,自然出招非平常人所能想到,他不慌不

  • 刘备称帝究竟合不合法呢 真相却是这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蜀汉,刘备,刘备,历史解密

    刘备称帝究竟合不合法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将皇位禅让给了自己,建立了“魏国”。从礼法上讲,皇权正统已经由“汉”过度到了“魏”,大汉王朝已经不存在了。而且,聪明的曹丕并没有杀掉汉献帝,而是奉汉帝为山阳公,安置在河内郡

  • 吕布自己武力第一,为什么没有三分天下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吕布,三国,吕布,历史解密

    “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吕布被人们熟知,是因为他的绝世武功。吕布一直被认为是三国第一武将,所谓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不过,吕布和这些武将的身份有所不同,吕布是一流武将,同时还是一方诸侯,是“主公”,类似孙策。其他的人,再强如关、张、赵,都是打工的。吕布天生神勇,具有一定的号召力,手下也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