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和汉武帝有何差距?秦朝国运终不能持久

秦始皇和汉武帝有何差距?秦朝国运终不能持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578 更新时间:2024/2/7 15:41:39

很多人都喜欢把秦始皇和汉武帝拿出来做比较,毕竟两位都是能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皇帝。不过对比秦朝和汉朝的命运,秦朝存在的时间简直太短,这也是因为秦始皇在最后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导致秦朝走向衰败。秦始皇固然有他伟大的一面,但也有顽固、固执的一面,他把自己的生死看的太重,或许是因为秦始皇不舍这片天下,毕竟能完成全国统一的壮举,这份荣耀不是轻易就能舍弃的。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伟大领袖的这句诗词,虽然贬低了秦皇汉武在文学上面的成就,但是也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秦皇汉武在其他方面的成就。正因为如此,所以秦皇汉武经常被后世拿出来比较,毋庸置疑的是秦皇汉武都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最为杰出的帝王,但是秦始皇和汉武帝究竟谁更领先一筹,却很难下定论。

有人说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功绩是任何帝王也无可比拟的,也有人说汉武帝驱逐匈奴保护了边疆安宁,他们两位的功绩各有千秋。而过错也各不相同,秦始皇因为焚书坑儒,苛捐杂税被后世批文暴君,汉武帝因为晚年李陵案,和滥用奸臣被后世批为昏君。

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功过上面,都是功劳很大但是过错也不小,如果单单凭借功过去比较他们两位谁更伟大,是永远没有答案的。但是在一个问题上面,秦始皇却远远比不上汉武帝英明,这也导致了秦朝的二世而亡,和汉朝天下的长久,那究竟是什么事情呢!

众所周知秦国灭亡的一个最大原因,就是胡亥赵高篡权,赐死了扶苏蒙恬,而之所以胡亥和赵高能够轻易得逞,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秦始皇在太子之位上面游离不定,他一方面信赖长子扶苏,又一方面疼爱胡亥,至死也没有立太子之位。

细观中国的历朝历代,发生大的动荡和起义,都是因为在王位的交替过程当中,所以新老皇帝的交替过程,向来都是一个王朝最薄弱的时候。为了害怕君主的意外身亡,而导致皇权旁落,所以历史很早就有了指定太子的规定,一旦皇帝驾崩,太子就成了唯一最合法的继承人。

在选定太子的时候,历朝历代最习惯沿用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立长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也成为了每个王朝的潜规则,一旦有人试图想打破这个规定。那么不仅仅会引起政局的动荡,更有甚者会造成朝堂中的杀戮,给别人可乘之机。

秦始皇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就是自己太不愿意死了,他不仅不愿意死,更不允许百官议论生死,而太子是为了皇帝死以后做的打算,如果皇帝不愿意死,谁敢提立太子的事情,所以这就是秦始皇至死也没有立太子的原因,也是秦国灭亡的一个关键因素。

而反观汉武帝,虽然晚年他昏庸无道,滥用奸臣,因为巫蛊之乱汉武帝处死了自己的长子刘据,本来长子刘据是太子,也是汉武帝最信任的儿子,但是处死他后,汉朝的太子之位也因此一直空缺。这时的情况和秦始皇所面临的情况一模一样,众多儿子互相争立太子之位,也导致汉武帝大怒谁也没有立。

汉武帝人生的最后关头,他并没有糊涂,他知道太子之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在他去世前两天,他下诏立自己最小的儿子刘弗陵为太子,这时的刘弗陵只有五岁,为了防止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吕后篡权的事情重演,他又处死了太子的母亲,去世前一天他为太子找了三位辅政大臣。

正因为此,汉武帝去世后,汉朝内部并没有发生什么动荡,刘弗陵理所当然的继承了王位。同样是面对生死,汉武帝要比秦始皇坦然明智的多,在这么重要的事情上面他没有糊涂,他还是以祖宗的江山为重,而秦始皇称帝以后,想的都是自己能够永做皇位,祖宗的江山社稷他完全没有兼顾到。

因为秦始皇没有立太子,所以导致了秦朝的二世而亡,也因为汉武帝死前立了太子,大汉天下才能存在数百年。所以在看待生死,和立太子这件事情上面,秦始皇是永远比不过汉武帝的,这也是他们两个人之间最大的差距。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韩信死后萧何说了什么?萧何此举是不是为了自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韩信是萧何追来的,最后断送韩信性命之人也是萧何,不禁令人唏嘘。很多人说,最后萧何帮助吕后除掉韩信是为了自保,那历史上真是如此么?或许有这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是萧何跟刘邦之间的信任也出现了危机。刘邦对于萧何的信任,正好处在张良韩信中间,如果萧何走错一步就会断送自己的前途。韩信死后,萧何也是痛哭并且说出

  • 吕布死后,好人妻的曹操为什么没有霸占貂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好人妻,这在《三国演义》当中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基本上曹操身边的原本都是其他人的妻子,战败之后都被曹操虏来。但是在书中还有一个绝世美女,吕布的妻子貂蝉。这个人虽然在历史上不存在,但是在小说当中也是存在的,可为什么一向好人妻的曹操却没有把貂蝉收来?以《三国演义》的角度出发,曹操这样做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 南北朝时期,是如何形成三国鼎立局势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期。全国被分成了南朝和北朝,到了后期南方以陈朝为首,北方则是北齐和北周共存,又形成了一个三国鼎立的局势。当时北方政权是将汉族和鲜卑族进行了融合,鲜卑皇帝主动提出要进行汉化,而有些汉人则进行了鲜卑化,这种改变如果仔细研究的话,还是挺有意思的。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北齐和北周

  • 曹操不怕被人骂,但是为什么要杀了骂他的孔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在很多人眼中,曹操一向都是一个什么都不怕的人,他不担心天下人对他的看法,骂他的人很多,他也都不放在心上,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但是在这众多骂他的人当中,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三四岁就懂得谦让的孔融。孔融长大之后经常和曹操对着干,但是曹操为什么对其他骂他的人都不在意,偏偏最终要杀了孔融?孔融究竟是因何而死?

  • 脾斯麦号被击沉前的最后一夜是怎样的?一位幸存者的回忆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著名的军舰,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会想到纳粹德国的脾斯麦号战列舰了。这艘战列舰完全的体现出了德国人的强大工业制造技术,愣是挨了好几百发炮弹才最终沉没的。但是大家有没有相关,在脾斯麦号战列舰被击沉的最后一个夜晚,船上的德国水手们是怎样渡过的呢?现在我们就跟着一位脾斯麦号上的幸存者冯.

  • 杨炯为什么说“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初唐的杨炯其实还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话说他是初唐四杰啊,但是这个杨炯却非常的低调,话说他有说一句话叫“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着这些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题目所述原文出自《新唐书·;文艺传.上》

  • 南京大屠杀之后南京残存的市民是如何生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南京大屠杀,这个是我们中国人的血泪史,同时也是反映出了日本人的残暴与恶行。南京大屠杀造成了南京30万军民的死亡,那是南京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然而大家有没有想过,南京大屠杀结束后,残存的南京市民又是怎样继续生活的呢?毕竟生活还是要继续的,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在正常的印象下,南京大屠杀以后

  • 唐朝建立之后,帮助过李世民的徐茂公怎么不见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徐茂公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这个人还是很厉害的一个人,而且对于李世民来说就是一位副将,帮助过很多李世民,而且也十分的给力,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自打唐朝建立以后,这个徐茂公就不见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感兴趣的可别错过了!这个李绩,

  • 诸葛亮犯过哪些错误?一生四错用人能力不及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在演义中几乎已经快成为神了,到了后期北伐才多了几分正常人的感觉。实际上,诸葛亮也就是一位普通人,不可能方方面面都做到完美无缺,肯定也会犯过错。有人说诸葛亮在蜀汉共有四错,分别是容错一人、信错一人、杀错一人和看错一人,那让诸葛亮犯错的四位人物究竟是谁呢?这次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其实诸葛亮有才不假

  • 为什么“靖康之难”会让北宋突然倾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靖康之难”其实在历史上还是比较著名的,大家多多少少听说过,话说有的人说了,那就是这个“靖康之难”其实让北宋突然颠覆灭亡了的,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是怎么回事吧!靖康之难为什么导致北宋灭亡,其中是有着多方面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