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人都是怎么喝茶的?茶文化和其他朝代有什么区别?

元朝人都是怎么喝茶的?茶文化和其他朝代有什么区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227 更新时间:2024/2/7 15:54:23

中国的茶文化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虽然“茶”这个字是在唐朝才被发明,但有说法是说早在秦汉时期,当时的百姓就已经会饮茶了。其实古人喝茶的方式还有茶的种类都十分繁多,各个朝代的茶文化也不相同。元朝时期,因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生活在了一起,这也使得当时的茶文化呈现出了多元的一面。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元朝人都是怎样喝茶的,和其他朝代又有哪些区别呢?

作为游牧民族的蒙古人,由于把奶酪、肉类作为主要食物,通常需要通过饮茶帮助消化,加之中外交通发达,外来茶品的引进,使元代的茶文化呈现异彩纷呈的局面。

元代茶的生产和饮用虽然基本沿袭宋制,但饮茶方式和文化内容却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景象。

首先,元代在茶饮习俗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上层社会沿袭宋朝的抹茶法,皇室所需茶叶仍以龙团凤饼为主,继续由贡焙生产进奉,只是宫廷皇族更喜欢的是加料茶饮,茶叶烹煮时可加进各种辅料。

其次,以香花、果品等入茶的饮茶习俗。利用茶叶的亲异味性,使茶叶吸收花、果品的清香芬芳,这种方式加工制作的茶,不断被普及饮用,是元代茶文化的一特点。

元朝吸收中原原有的一些钨茶方式,结合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形成具有蒙古特色的茶饮品。这种茶饮既可饮用,又可食用,不仅受到蒙古贵族的欢迎,而且还流传到汉族和其他民族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元代茶文化。

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提到了元代人饮用的传统的和新发展的茶品种。金子茶:“系江南湖州末茶。”即王祯《农书》所记末茶。

范殿帅茶:“系江浙庆元路造进茶芽,味色绝胜诸茶。”《元史》卷九四《食货志二》,亦称“范殿帅茶”。

燕尾茶:“出江浙江西。”这是熊蕃所指茶芽中的第三品“中芽”。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茶芽有数品……次曰中茶,乃一芽带两叶,号一枪两旗。”一枪两旗,形似燕尾,故名。

玉磨茶:用上等紫笋与苏门炒米各50斤,筛净后一同拌和,入玉磨内磨成茶。炒米是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喜爱的方便食品,可见玉磨茶是北方游牧民食物与南方饮物结合的一种宫廷饮料。

炒茶:“用饭锅烧后,以马思哥油、牛奶子、茶芽同炒而成。”“马思哥油:取净牛奶子,用打油木器不停捶打,取浮凝者为马思哥油,今亦云酥油。”炒茶是元代蒙古皇帝专用的奶茶,是今蒙古人喜欢的奶茶的前身。

此外,还有紫笋雀舌茶、川茶、藤茶、香茶、兰膏、西番茶等18种茶叶。

与友人相处时,待客常常以茶助兴,这已成为元朝时一种生活礼节,迎客送茶,饯行送茶,也用茶叶当作礼物互相馈赠。

民间元代人风靡用沸水直接冲泡的方式喝茶,饮茶时还常与饭食、酒、瓜果等相伴,这在很多诗句中都可以看到。

元好问在《野谷道中有怀昭禅师》有云:“广汤翻豆饼银丝滑,油点茶心雪蘂香。”

广周权在《访友》中说:“从容饭雕胡,屡沦粟粒茶。”

杨允孚在《滦京杂咏一百首》中写道:“营盘风软净无沙,乳饼羊酥当啜茶。”

元代虽然属于少数民族统治,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还在,煎茶法在一些文人雅士之间仍有保留,而扫雪烹茶这种文人雅士心目中的风雅之事,也依然流行。

元代的名茶虽然与宋代大体一致,但其制茶工艺发生了一点变化,茶从宋代的华丽精致中回归自然简朴,茶具也有了脱胎换骨之势,从宋人的崇金贵银、夸豪斗富的态势进入了一种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茶具艺术境界,对茶具去粗存精、删繁就简,为陶瓷茶具成为品饮场中的主导潮流开辟了历史性的通道。

元代茶具,倡饮散茶,唐宋以来的炙、碾、罗、煮等造茶器具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由于朝廷贡茶未废团饼,抹茶法在上层社会仍有一定的存在空间,因此,一些前朝茶具依然在使用之中。

喝散茶,节省了备茶过程的许多繁文缛节,也大大简约了所需茶具。元代人已开始将采摘和加工茶叶的器具排除在茶具之外,此时常用的仅有执壶(贮汤冲泡)、高足杯(碗)、盏、盏托、碗(饮具)、盖罐(贮茶具)等。

在元代人的文学作品中,偶尔还能见到描述烹点末茶和使用唐宋茶器的诗篇。耶律楚材是契丹皇族子孙,精通汉学,爱茶。他在《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中写道:“积年不啜建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碧玉瓯中思雪浪,黄金碾畔忆雷芽。”“玉杵和云春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红炉石鼎烹团月,一碗和香吸碧霞。”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建溪茶(武夷产饼茶)的无限思慕之情,以及对昔日烹点新茶场景的美好回忆。诗中出现的“碧玉瓯”“黄金碾”“玉杵”“红炉”“石鼎”等均是烹点末茶的茶具。

山西大同西郊,元代道士冯道真壁画墓中出土的《童子侍茶图》壁画是反映元代民间饮茶习俗的重要文物证据。壁画描绘一个头梳双髻、身着袍服的童子在庭院中奉盏(带盏托)侍茶的场景。童子身后左侧的桌上是备茶的一应茶具,有成叠扣放的瓷盏、叠放的盏托、冲泡茶汤的大碗、贮放散茶的盖罐等。这一场景与宋、辽壁画墓中的备茶图明显有别,往日习见于宋、辽人茶室中的加工、烹点饼茶的器具如碾、罗、风炉、汤瓶等均不见踪迹。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杀掉黄皓,宦官黄皓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汉末三国时期,也都有宦官存在的身影,造成东汉覆灭蜀汉灭亡,宦官也得负一部分的责任,比如十常侍之乱,还有蜀汉的黄皓。不过,诸葛亮经常教导刘禅要远小人,为什么他没有直接把黄皓杀了呢?黄皓在当时是怎么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为何其他人都对他没办法,而是等到蜀汉灭亡之后,司马昭才把黄皓杀了,黄皓最后又是怎么死的?

  • 宋仁宗赵祯究竟有多仁慈?被逼立嗣也没痛下杀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宋仁宗赵祯被很多人称为是历史上最仁慈的皇帝,那他究竟是有多仁慈呢?最近热播的历史剧《知否》中有一个片段,因为宋仁宗年迈无子,所以朝中百官逼宋仁宗过继宗室子,让他早点决定皇位的继承人。百官敢在朝堂之上逼迫皇帝,在历史上也是少有,虽然宋仁宗被气的差点喷出一口老血,但他并没有惩罚任何一位官员,而是把自己多

  • 樊哙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刘邦所杀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樊哙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不会陌生了,他是当年刘邦手底下的一员大将,可以说是刘邦的左膀右臂了,是西汉时期的开国元勋,也是当时西汉的大将军。在灭秦以及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他为刘邦立下了赫赫战功,最后将刘邦送上了帝位。那么樊哙最后是怎么死的呢?有传言说是刘邦将樊哙给杀了,那么这是为什么呢?现在我们就一

  • 清朝灭亡后,十二个铁帽子王都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铁帽子王是指可以无限世袭的爵位,清朝一共有十二位永不会降等级,还能一直世袭下去的铁帽子王。根据清朝的封爵制度,铁帽子王的地位和待遇是所有爵位中最高的,比亲王还要高一级。在清朝开国初期,就分封了八位铁帽子王,他们都属于开国功臣。后来又封了四位铁帽子王,是因为他们护国有功,所以单独册封的。那在清朝灭亡后

  • 汉中之战,曹操为什么会败给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汉末时期,曹操与刘备,我们现在看着,是他们都属于那个时代的英雄豪杰,风云人物,但是刘备毕竟不管从哪一个方面来讲,都是有些比不过曹操的,家世、实力,他们虽然出身不同,但是也算是同一类人。汉中之战时期,刘备的实力远远不如曹操,但为何曹操最终还是败给了刘备?刘备当时又是有什么样的优势,能够将曹操打败呢?1

  • 袁崇焕在民间是什么神?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大家也知道袁崇焕这个人其实还是很有意思的,因为他真的很强,在民间深受大家的老百姓的喜爱,话说这位叫袁崇焕的最后还被民间的人被呼唤为神了,那么老百姓都叫袁崇焕是什么神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好吧,好像被封为“大话王”。袁崇焕是英雄,有三次大捷,袁崇焕死

  • 如果把刘协换成刘彻,汉朝还会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刘彻,被称为是千古一帝,他的能力自然是有目共睹的,把汉朝发扬光大,使得“汉”这个字,成为我们民族的名称,一直延续至今。而汉朝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活得有实在是有些窝囊了,最后还不得不退位禅让,结束了大汉四百年的历史。如果,我们把刘协给换成刘彻,那么面对最终那个乱局,刘彻能

  • 历史上商容真实死亡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商容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这个人还是挺厉害的,话说他对纣王也是一点也不喜欢这个人的,毕竟这个商容经常性的争对纣王,也不是针对,就是进谏了,纣王不喜欢这样的,所有商容的结局并不好,但是在《封神榜》和真正的历史上,关于商容的死亡原因还是有很大差别的,那么具体怎么说呢?我们继续往下看!在《封神榜》里面商容

  • 商容和老子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商容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的,那就是他其实还是很厉害的,纣王时期那就是厉谏纣王,虽然被贬,最后在周武王那又得到了很高的褒奖,所以这个商容还是挺有意思的,其实大家好像也有听说过这个商容好像和老子是有关系的,商容和老子的对话让人十分的好奇,那么这个商容和老子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他们对话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

  • 云南沐王府是被谁灭了?明朝削藩为何没除掉沐王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大家在看《鹿鼎记》时,一定会记得一个叫沐王府的地方。韦小宝其中一位老婆沐剑屏就是沐王府的君主,那这个沐王府到底是什么来头呢?沐王府位于云南昆明,而且统治整个云南有上百年的时间,沐王府的藩王并不属于明朝皇室宗亲,但在明朝削藩的时候,沐王府却存活了下来。在云南称霸这么多年,朝廷也没管他,为什么明朝个代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