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坚为什么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有过哪些惊人的功绩?

杨坚为什么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有过哪些惊人的功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057 更新时间:2024/1/23 16:12:52

隋文帝杨坚可能是最被人低估的一位皇帝,实际上杨坚有很多良政都影响了之后的朝代。杨坚家原本是西魏北周的贵族,后来杨坚承袭父爵,升至大司马。581年,杨坚自立为帝,改国号“隋”,并一举灭陈,完成全国统一。此后杨坚修订律法,开始了他的改革之路,使得南北都能够适应新的制度。杨坚最大的贡献之一,便是采用了三省六部制,从而减轻人民负担。下面就为大家讲讲杨坚究竟还有哪些功绩,一起来看看吧。

01

说起中国古代有作为的皇帝,人们自然会提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明太祖朱元璋、康熙大帝等人。可是,在西方学者的眼里,中国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皇帝却是名气不是很大,往往被我们忽视的隋文帝。

隋朝本身就延续时间就不长,只有4代,38年。而提起隋朝人们又大多只记得开凿大运河,三次下扬州的隋炀帝杨广。对于在位24年的开国之君,才能出众,政绩卓著的隋文帝反而知之甚少。

隋文帝杨坚出身于关中豪门世族,他的祖上曾经出过西汉丞相、东汉太尉和北魏司马。到了杨坚的父亲杨忠这一辈,正值南北朝时期,中国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而北方经历北魏到东魏、西魏,再到北齐、北周。

杨忠在北周文帝宇文泰还是西魏权臣时,就是其手下得力干将。后来官至柱国大将军,被封为隋国公。而杨坚又娶了北周重臣、西魏时期就是军事贵族“八柱国”之一的孤独信的女儿独孤伽罗为妻。

传说杨坚出生的时候“紫气充庭”,其母吕氏还曾梦到有青龙在腹中盘踞。杨坚生下后,目光明亮外射,手中还有一个奇诡的王字。

这些当然都是后来的迷信附会之说。不过杨坚长相奇特大概是真的,据说南朝陈后主见到他的画像后非常害怕,连说不想见到此人。

杨坚小时候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气质,他性格深沉,特立独行少言寡语。以至于后来进入太学读书的时候,即使是跟他十分亲密的人也不敢随便戏弄他。当时手握西魏朝政大权的宇文泰看见少年杨坚也是赞不绝口。

因为其父杨忠的功劳显赫,杨坚15岁就被授为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16岁时,被西魏恭帝拓跋廓封为骠骑大将军。

02

557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废掉西魏恭帝自立,建立了北周。作为北周的开国重臣,杨忠多次率军打败老对手北齐的军队,攻取20多座城池,自然受到重用。他被授予柱国大将军等要职,封为随国公。

568年杨忠去世了,27岁的杨坚承袭了随国公的爵位。周武帝宇文邕将杨坚的长女杨丽华聘为皇太子妃,与杨坚成了儿女亲家,也对他愈加器重。

齐王宇文宪曾经对宇文邕说:“杨坚的相貌非同寻常,我担心他不会久居人下,必须尽早除掉他。”内史王轨也对宇文邕说,杨坚貌有反相,将来皇太子宇文赟很可能并非社稷之主。

宇文邕听了却很不高兴地说:“帝王自有天命在,旁人又能奈何!”杨坚听说这个事情后十分害怕,从此行事更加小心,谨言慎行,以免遭到猜忌。

在北周消灭北齐,统一北方的战争中,杨坚功劳卓著。他曾率领三万水军,在河桥大败北齐的军队。杨坚跟从周武帝亲征,平灭北齐后,晋封为柱国。他还先后被任命为定州总管和亳州总管。

03

周宣帝宇文赟即位后,杨坚的女儿杨丽华成了皇后。杨坚也升任柱国大将军,大司马,大后丞等职,日益位高权重起来。这让宇文赟也对这个老丈人不放心了,而且非常忌恨。宇文赟竟然愤愤地对杨丽华说:我一定要将你们杨家灭族!

一次杨坚被招入宫中议事,宇文赟事先对侍卫们交代,如果看到杨坚的脸色稍有异样,就杀掉他。没想到杨坚进宫后神情自若,脸色平静,就此躲过一劫。

杨坚深知自己在朝中处境凶险,难以安身。于是想出一个保全自己的策略,他主动向宇文赟要求离开京城,去外地任职。宇文赟便也顺水推舟,外派他去亳州任总管。如此一来双方都放心了。

杨坚当然是心怀野心的,表面的忍让只是韬光养晦之策。他的幕僚劝他趁着去主政亳州,干脆起兵造反,夺取北周江山。杨坚只不过认为还没有到动手的时候。

事情的发展也是让人始料未及。这个宇文赟本是个无能的家伙,他沉湎酒色,暴虐荒淫,懒得过问朝政。才当了一年皇帝就嫌烦了,索性下诏将皇位传给6岁的长子宇文阐。自称天元皇帝,才21岁的年纪就退居后宫,吃喝玩乐当“太上皇”去了。

不过他福并没享多久,第二年就因为纵欲过度,健康恶化。一次外出时突发疾病,回到宫内连话也说不出来,后事都来不及交代便一命呜呼了。

04

此时,杨坚的机会来了。

小皇帝需要有人辅佐,几位大臣的意见不一,权衡之下,选择了外戚杨坚。

如此一来,让杨坚捡了个便宜,重新进入朝廷成为辅政大臣。

位高权重之后,杨坚开始实行他擅权的脚步。他首先把矛头对准了那些手握重兵的北周宇文皇室诸王。

580年,杨坚找了一个借口,将宇文泰的五个儿子:赵王宇文招、越王宇文盛、陈王宇文纯、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等五个藩王统统召回,其实就是将他们限制在京城,免得他们割据一方,对自己构成威胁。

杨坚的专权揽政让一些地方大员忿忿不平。北周重臣、相州总管尉迟迥是宇文泰的外甥,战功显赫,在朝野有着很高的威望,自然也被杨坚视为障碍。他以给周宣帝宇文赟会葬的名义征调尉迟迥回京城。

尉迟迥觉得杨坚在图谋篡位,于是率先举兵讨伐杨坚。接着便有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等人相继起兵响应,很快便积聚起几十万大军。其它地方的军政大员也纷纷起兵。

杨坚急忙派兵征讨尉迟迥,他任命上柱国韦孝宽为主帅。老将韦孝宽被称为是南北朝第一名将,他率军先是在山西沁水打败叛军,最后将尉迟迥围困在邺城,攻破城池后,尉迟迥自杀身亡,手下部众也都被捉拿处死。

其它方面,在各路征讨大军的打击下,司马消难逃往南陈,王谦被部下杀死。不久,各地的反叛先后随之平息。

平乱成功,使得杨坚的威望大增。此时,被拘禁在京城的诸王,当然也不愿坐以待毙,他们密谋由赵王宇文招设家宴,请杨坚前来,然后在赵王府中杀掉他。

宇文招做了充分的准备,叫他的儿子宇文员、宇文贯等人佩刀站在他的左右,又把刀刃藏在帷席之间,还在后面埋伏许多甲士。可是在杨坚赴宴时,宇文招却错失了下手的机会。

不久,杨坚就以谋反的罪名将五个藩王及其儿子们杀掉。加上之前被捉拿斩首的宇文泰的孙子、雍州牧毕王宇文贤,北周皇室势力基本被清洗殆尽。杨坚夺取北周江山已经没有了阻碍。

581年,杨坚由隋国公晋封为隋王。群臣以周静帝宇文阐年幼,无力主政为由,请求杨坚取而代之。如同历史上多次上演的一幕:9岁的小皇帝此时只有乖乖让位,当月就下诏宣布禅让,不久也免不了被害死。杨坚假意谦让一番,便即位称帝了,改元“开皇”,定国号为“隋”。

05

杨坚建立隋朝后,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他“每旦听朝,日昃忘倦,居处服玩,务存节俭,令行禁止,上下化之。”成了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杨坚由此开始了他辉煌的“开皇之治”,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多个第一次。

开皇二年,隋文帝杨坚认为旧长安城屡经战乱,已经破败不堪,于是在城东南龙首山建设了一座大兴城。新的都城东西对称,雄伟壮观,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繁华都市。

鉴于之前币制混乱,隋文帝推行币制改革,铸造标准的五铢钱,禁用古钱和杂钱,使货币得到统一。还规定以古尺一尺二寸为一尺,以古斗三升为一升,以古秤三斤为一斤。在全国执行起统一的度量衡制度,推进了商业的发展。

在政治方面,隋文帝恢复了汉魏时期的体制,确立了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尚书省下属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制。这种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体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被一直沿袭使用到清代。

他对地方行政机构也进行简化,通过废郡,实行州县两级制。不仅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也节省了开支,减轻了百姓负担。

隋文帝还下令制订了《开皇律》,废除车裂、枭首等残酷刑罚。规定凡判处死刑,须经“三奏”才能处决的死刑复奏制度。同时,他还整肃吏治,惩治贪腐。

隋文帝还实施了一项伟大的改革,他废除了始于春秋时期、东晋尤为盛行的门阀士族制度,开创了以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使得广大庶民百姓得以参与政治,并由此影响了中国后世上千年。

他还实行轻徭薄赋,鼓励农桑,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隋文帝通过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使得国力日渐强盛。隋朝的人口显著增加,百姓衣食逐渐富足,经济繁荣达到历代最高峰。那时天下粮仓充实,以至于“府藏皆满,无所容,积于廊庑。”

隋朝初年,北方突厥势力强大,隋文帝对来自突厥的侵犯,进行了坚决的还击。东突厥可汗在开皇四年上表称臣,尊杨坚为“圣人天可汗”,表示愿意作为藩属,永世归顺。

公元588年,隋文帝以晋王杨广为尚书令,派遣50万大军,兵分三路挥师南下,开始讨伐南陈的战争。第二年,攻占了陈朝的都城建康,在皇宫后殿的枯井中俘获了陈后主和他的两个宠妃,灭亡了南方的陈朝,统一了全国。

自从西晋灭亡开始的270多年分裂的局面就此结束。隋朝成为秦汉之后,又一个结束长期分裂,乱世混战的朝代。

在西方历史学者眼里,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皇帝:“他成功的统一了经历数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政府官员,为国家选拔了一批批非常得力的人才”。

《剑桥中国隋唐史》这样评价:“隋朝消灭了前人过时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在长期政治分裂的各地区发展了共同的文化意识…隋朝的成就肯定是中国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

隋朝的建立者隋文帝杨坚,西方人普遍认为他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在卫报2001年评出的世界百位伟大帝王中,他的排名在中国皇帝中居首位。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元朝人都是怎么喝茶的?茶文化和其他朝代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中国的茶文化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虽然“茶”这个字是在唐朝才被发明,但有说法是说早在秦汉时期,当时的百姓就已经会饮茶了。其实古人喝茶的方式还有茶的种类都十分繁多,各个朝代的茶文化也不相同。元朝时期,因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生活在了一起,这也使得当时的茶文化呈现出了多元的一面。这次就

  •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杀掉黄皓,宦官黄皓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汉末三国时期,也都有宦官存在的身影,造成东汉覆灭蜀汉灭亡,宦官也得负一部分的责任,比如十常侍之乱,还有蜀汉的黄皓。不过,诸葛亮经常教导刘禅要远小人,为什么他没有直接把黄皓杀了呢?黄皓在当时是怎么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为何其他人都对他没办法,而是等到蜀汉灭亡之后,司马昭才把黄皓杀了,黄皓最后又是怎么死的?

  • 宋仁宗赵祯究竟有多仁慈?被逼立嗣也没痛下杀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宋仁宗赵祯被很多人称为是历史上最仁慈的皇帝,那他究竟是有多仁慈呢?最近热播的历史剧《知否》中有一个片段,因为宋仁宗年迈无子,所以朝中百官逼宋仁宗过继宗室子,让他早点决定皇位的继承人。百官敢在朝堂之上逼迫皇帝,在历史上也是少有,虽然宋仁宗被气的差点喷出一口老血,但他并没有惩罚任何一位官员,而是把自己多

  • 樊哙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刘邦所杀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樊哙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不会陌生了,他是当年刘邦手底下的一员大将,可以说是刘邦的左膀右臂了,是西汉时期的开国元勋,也是当时西汉的大将军。在灭秦以及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他为刘邦立下了赫赫战功,最后将刘邦送上了帝位。那么樊哙最后是怎么死的呢?有传言说是刘邦将樊哙给杀了,那么这是为什么呢?现在我们就一

  • 清朝灭亡后,十二个铁帽子王都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铁帽子王是指可以无限世袭的爵位,清朝一共有十二位永不会降等级,还能一直世袭下去的铁帽子王。根据清朝的封爵制度,铁帽子王的地位和待遇是所有爵位中最高的,比亲王还要高一级。在清朝开国初期,就分封了八位铁帽子王,他们都属于开国功臣。后来又封了四位铁帽子王,是因为他们护国有功,所以单独册封的。那在清朝灭亡后

  • 汉中之战,曹操为什么会败给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汉末时期,曹操与刘备,我们现在看着,是他们都属于那个时代的英雄豪杰,风云人物,但是刘备毕竟不管从哪一个方面来讲,都是有些比不过曹操的,家世、实力,他们虽然出身不同,但是也算是同一类人。汉中之战时期,刘备的实力远远不如曹操,但为何曹操最终还是败给了刘备?刘备当时又是有什么样的优势,能够将曹操打败呢?1

  • 袁崇焕在民间是什么神?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大家也知道袁崇焕这个人其实还是很有意思的,因为他真的很强,在民间深受大家的老百姓的喜爱,话说这位叫袁崇焕的最后还被民间的人被呼唤为神了,那么老百姓都叫袁崇焕是什么神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好吧,好像被封为“大话王”。袁崇焕是英雄,有三次大捷,袁崇焕死

  • 如果把刘协换成刘彻,汉朝还会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刘彻,被称为是千古一帝,他的能力自然是有目共睹的,把汉朝发扬光大,使得“汉”这个字,成为我们民族的名称,一直延续至今。而汉朝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活得有实在是有些窝囊了,最后还不得不退位禅让,结束了大汉四百年的历史。如果,我们把刘协给换成刘彻,那么面对最终那个乱局,刘彻能

  • 历史上商容真实死亡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商容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这个人还是挺厉害的,话说他对纣王也是一点也不喜欢这个人的,毕竟这个商容经常性的争对纣王,也不是针对,就是进谏了,纣王不喜欢这样的,所有商容的结局并不好,但是在《封神榜》和真正的历史上,关于商容的死亡原因还是有很大差别的,那么具体怎么说呢?我们继续往下看!在《封神榜》里面商容

  • 商容和老子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商容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的,那就是他其实还是很厉害的,纣王时期那就是厉谏纣王,虽然被贬,最后在周武王那又得到了很高的褒奖,所以这个商容还是挺有意思的,其实大家好像也有听说过这个商容好像和老子是有关系的,商容和老子的对话让人十分的好奇,那么这个商容和老子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他们对话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