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白马之盟的内容是什么?白马之盟最后被谁打破?

刘邦白马之盟的内容是什么?白马之盟最后被谁打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777 更新时间:2024/1/22 15:05:51

白马之盟是刘邦和当时的大臣们共同制定的一项盟约,规定以后只有姓刘的人才能称王,一旦有异性称王,便会被天下人群起而攻之。刘邦当年再跟项羽争天下的时候,分封了一些异姓诸侯王,但是等刘邦击败项羽统一全国后,他们认为异姓诸侯王始终难以信任,最后刘邦又找了各种理由,将这些异姓诸侯给除掉,并与群臣立下白马之盟。但刘邦可能没想到,自己定下的盟约却被自己的皇后给首先打破。

刘邦自从公元前209年在沛县起兵,与天下诸侯一起,历时三年而灭秦,封为汉王后,又历时四年多而亡楚,消灭了最大最强的宿敌项羽,从此统一天下,登基称帝,是为汉太祖高皇帝。

汉高帝统一天下前后,曾大封异姓为王,不但长沙王非刘姓,其他还有多位并非姓刘。即帝位前封了六个异姓王,即位后又封了两个异姓王,所以,汉初非刘姓的王多到八位,他们分别是: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韩王信、梁王彭越、赵王张敖、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闽粤王亡诸。

在即帝位前分封六个异姓王,对于刘邦来说,都是时势的需要、被迫的结果。比如楚王韩信。当时,楚汉战争处于对峙期,刘邦与项羽在荥阳一带展开拉锯战,为了牵制项羽,刘邦安排大将军韩信“空手套白狼”,让手无一兵一卒的韩信去开辟北方战场。就是在这种艰难情况下,韩信背水一战,誓死北伐,连续平代、伐赵、降燕、灭齐,为刘邦在与项羽的拉锯战中抢夺了先机和胜算,一贯傲气的刘邦也不得不老实承认:“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所以,韩信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功劳和地位,在平定齐地后,韩信自认为其功足可封王,但他心里有了这个想法后,又考虑刘邦的感受,因此修书一封,以“齐人狡诈、不易训服”为由,请求刘邦封自己为假齐王,以威慑齐地武装,同时也可镇住南边的楚军。对于韩信来说,自己功劳既高,要求也合理。但对于刘邦来说,却就不是这样了,“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他真的准备要拿韩信开刀了。在张良、陈平的劝说下,才强忍怒火,封了韩信为齐王。后来考虑到齐地的重要,又调他去楚国,为楚王。这可以看出刘邦封韩信为王内心是极不情愿的。

其他几位异姓王的分封,有的是为了开辟疆场,有的是为牵制项羽,有的是为稳定一方,但诸多理由中,均有这种不情愿或者时势需要的理由在内,甚至在他登基后分封的长沙王吴芮和闽粤王亡诸,也是为了稳定而不得不采取的措施。都有着内心的无奈。正因为是无奈之举,他在坐稳帝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清除异姓王,先后翦除燕王臧荼、楚王韩信、梁王彭越、韩王信、淮南王英布等,其他未翦除的异姓王,则是因为他们对政权和自己的帝位没有构成威胁。

关于“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一语,出自《史记·吕太后本纪》中高陵之语,《本纪》记载说:“太后称制,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王陵。王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这就是刘邦与大臣所谓的“白马之盟”。“白马之盟”说起来就两点:第一,国以永存,施及苗裔。第二,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之所以与大臣们共立此誓,是因为刘邦在翦除诸位异姓王后,对刘氏的天下是否能稳定、是否能万代千秋没有底气,让他们不会受到功臣的压制。加上吕后一族势力渐大,他担心自己的江山改姓,遂与诸位股肱之臣盟誓,以确保刘氏江山的稳固。而刘邦此举也开了屠戮功臣的先例。

在两汉期间,除了吕雉要封诸吕,王莽当“假皇帝”和曹操当魏王之外都被严格地遵守,因此可见此盟约对汉代皇帝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

刘邦的本意是巩固自己家的政权,结果没想到这种做法反而导致了刘姓诸侯王坐大。吕雉刚死,济北王和淮南王就先后作乱。到了汉景帝时期更是发生了“七国之乱”,可以说刘邦此举的结果反而是适得其反。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勾践消灭吴国之后,越国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勾践卧薪尝胆灭五国,这段历史几乎人人都能说得出来,人们感叹于勾践坚定的毅力和决心,钦佩他的作为,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勾践花了近二十年的时间,终于把那个让自己的国家遭受耻辱的吴国灭掉,抓住春秋时期的尾巴,也成为了一代霸主。然而人们总是把故事说到这里就结束了,成为霸主并不是勾践的结局,也不是越国的结

  • 朱棣为什么要抓捕尼姑,朱棣抓尼姑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一直以来,都有一种人群比较特殊,那就是出家人,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尘世间的人遭受了一些事情,或者无奈之下进入佛门,成为和尚或者尼姑。按理说这也没什么,人各有志,人生的选择不同,没理由去说什么。只是在明朝明成祖朱棣时期,他曾经大肆抓捕天下的尼姑,究竟事出何因,尼姑怎么会惹到朱棣,朱棣抓她们是为什么?本来

  • 孙权抓住关羽之后,杀掉关羽到底对不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身为蜀汉刘备的大将,而刘备与孙权之间,又有联合抗曹的联盟,毕竟魏国最为强大,如果不联合起来,很难做到某一个国家与魏国争斗,实力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孙权却对关羽下手了,他把关羽抓了起来,而且别的什么也没做直接杀掉,这对刘备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但是孙权又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杀掉关羽的事情到底对不

  • 战国七雄中,各国最厉害的武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七雄,对于这战国时期最强的七个国家,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战国的历史,也是秦国的发家史和其他国家的没落史。不过,国家虽然没落了,但是并不代表这些国家并没有好的臣子。白起我们知道,他算得上是战神一级的人物,那么除了他,其他各国的最厉害的武将又是谁?这些人你是否都知道?一起来看看吧。战国时期简称战国

  • 刘禅当了最久的皇帝却一事无成?他想挽救汉室却有心无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刘禅是三国时期在位最久的皇帝,一共在皇位上待了41年。不过在这41年间,要说刘禅为蜀国或者汉室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可能就是尽量避免太早被其他两个国家给灭亡。很多人都觉得刘禅扶不起,丝毫没有继承刘备当年想要匡扶汉室的决心,就算当了皇帝也没有任何作为。其实在诸葛亮死后,蜀国谁来当这个皇帝可能都是一个结

  • 白起怎么死的?战国第一武将最后却被秦昭王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也是帮助秦国完成统一的大功臣之一。白起一生征战沙场三十余年,被他打下的城池70余座,歼灭敌军将近百万人数。白起一生当中最有名的一次战役便是长平之战,对赵国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歼灭战,也为当时的秦国重创了一个最有威胁的敌人。白起可以说为秦国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为什么最后白起却被秦

  • 戚继光是如何抗击倭寇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戚继光,相信大家都比较耳熟了,他是是我国明朝著名的抗倭民族英雄,是抗倭名将。他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在沿海肆虐的倭寇。确保了人民的安全。是祖国的历史功臣。那么戚继光是如何抗击倭寇的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这个故事吧。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

  •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自古帝王多薄情”是我国从古至今都认同的一名言。皇帝大多都会允诺出许多的甜言蜜语,但是却依旧是改变不了花心的本质。杨贵妃可以说是历史上一个传奇的女子,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那么杨贵妃与唐玄宗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

  • 如果三国时期是刘邦,那么能否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刘备,名义上讲还是刘邦的后人,而刘邦能够在秦末的农民起义当中脱颖而出,取得最终的胜利,建立起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汉朝,但是刘备却没能把四分五裂的势力统一起来,重新延续汉朝的光辉。那么,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在三国时期,出现的不是刘备而是刘邦,那当时的情况会怎么样?三国最终又是否能够被统一起来呢?如

  • 蔡伦是太监吗?蔡伦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提到蔡伦,大家首先都会想到他发明了造纸术。不过实际上造纸的技术并不是蔡伦最先发明的,准确的说蔡伦是改进造纸术的人。不过这次我们要聊的不是蔡伦造纸,而是他一生很少被人提及的经历故事。蔡伦是东汉人士,从小就被选入宫中当太监,蔡伦进入皇宫没几年,身上的才华便展露无遗,这也让他的地位提升的很快。不过蔡伦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