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戚继光是如何抗击倭寇的?

戚继光是如何抗击倭寇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152 更新时间:2024/1/31 11:21:59

说起戚继光,相信大家都比较耳熟了,他是是我国明朝著名的抗倭民族英雄,是抗倭名将。他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在沿海肆虐的倭寇。确保了人民的安全。是祖国的历史功臣。那么戚继光是如何抗击倭寇的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这个故事吧。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朝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着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明世宗时期,东南沿海防卫空虚,倭寇乘机侵犯,祸害空前严重起来。倭是我国古代对日本的称呼。明朝初年,就有一批日本海盗,来到中国沿海一带,从事杀人抢劫的勾当,他们被叫做倭寇。不过,那时,明朝国力强盛,军队战斗力强,社会政治较安定,入侵的倭寇很快被消灭,所以没有造成很大的灾难。而嘉靖年间的倭寇,危害了沿海半个中国。

一些地方贪官、恶霸、奸商、罪犯等,纷纷勾结倭寇,使得倭寇在浙江、福建、广东沿海肆意烧杀抢掠。公元1553年,大批倭寇在海盗头子汪直、徐海等的引导、率领下,在浙江、江苏登陆,窜扰崇明、上海、台州、温州、宁波、绍兴等几十个城市。

朝廷不得不派官员和军队去围剿。虽然明军在名将俞大猷的指挥下,打过一些胜仗,可是,朝廷听信当地奸商与贪官污吏的诬陷,先后处死两任抗倭有功的大臣朱纨与李天宠、张经,逮捕俞大猷。又昏庸地派严嵩党羽赵华祭祀东海海神,祈求保佑驱逐倭寇。倭寇的气焰更加嚣张。

朝廷不得已,在公元1555年秋天,从山东沿海将抗倭将领戚继光调到江浙,任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控制倭寇经常出没的军事要地。

与戚继光并肩作战的着名的抗倭将领有谭纶和俞大猷。谭纶后来成为戚继光的顶头上司,对戚继光的军事活动给了很多支持。

一到浙江,戚继光就与俞大猷一起在龙山所围剿登陆的倭寇,三战三捷。但戚继光从实战中,发现原来的明军纪律不好,训练不精,士气不旺,素质不高。有次战斗结束时,一个士兵拎着颗人头来报功,另一个士兵却哭哭啼啼跟着来到,诉说:“这是我弟弟,受伤还未断气,就被他割了头……”又有个士兵拎着人头来请赏,一查,被杀的竟是个十几岁的无辜少年。

两个杀人冒功的罪犯被处死了,可他们的行为震动了戚继光:这样的士兵怎么能打败倭寇?他决心练一支新的、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军队。经过多次请求,他终于获得上级批准,亲自到浙江义乌招募新兵。那些刁滑的、怕死的、染有流氓习气的人,他都不要,而精选了三千个壮实胆大、吃苦耐劳、动作灵便的农民与矿工,组成了一支全新的军队。

戚继光经过短短几个月的训练,就将他们打造成一支纪律严密、训练有素、武器精良、作战勇敢的队伍。这支军队所到之处,老百姓都拎着食物开水欢迎他们,称他们为“仁者之师”。戚继光带着这支战斗力很强的队伍,转战在浙江、福建的抗倭战场,取得许多辉煌战果。倭寇将戚继光称为“戚老虎”,民众将他们称为“戚家军”。

公元1559年,戚继光会合谭纶的军队,开到台州,清剿流窜台州的倭寇。他们一路打了许多硬仗,将倭寇驱逐到太平(今浙江温岭)的南湾。倭寇占据了海岸边的高山,负隅顽抗,箭和石头像雨点一样飞向明军。戚继光与他的弟弟戚继美在阵地前指挥。他俩拿起弓箭,一人一箭,嗖地飞出,正好射中两个举旗呐喊的倭寇头目。其他倭寇吓得向后退缩,戚家军便一阵喊杀,冲上山顶。倭寇向海边退去。哪知后面是绝路,他们不是被杀死,就是掉进海里淹死。

浙江的倭寇被剿得差不多了,戚继光又奉命带军队进入福建清剿。戚家军到福建后的第一战是横屿之战。横屿是宁德城东北海中的一座小岛,周围环水。水浅不能行大船,水退后又泥泞不便行走。岛上有倭寇老巢,一千多倭寇在这里盘踞了三年,当地官军从不敢去进攻。

戚继光派人探明岛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水道、潮流的特点,制定了进攻方案。他让每个士兵各带一捆干草,来到横屿对岸,等天黑退潮,将干草抛到水中,铺出一条路。大军强行登岛,发起强攻,三百多倭寇被歼灭,二十九人被俘,淹死在海上的有六百多。戚家军大获全胜。

此后,戚继光又在牛田、林墩、平海卫、仙游、兴化等地打了好些大胜仗。公元1566年,戚继光剿灭了占据广东福建交界处的南澳岛、与倭寇相勾结的海盗吴平。这时,骚乱东南沿海数十年的倭寇,总算被消灭光了。

于福建福州于山有一座戚公祠,这是福州人民为了纪念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而设立的纪念祠。如今,戚继光是爱国的象征,是民族的象征。戚继光的形象以深深地刻在广大百姓心中。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自古帝王多薄情”是我国从古至今都认同的一名言。皇帝大多都会允诺出许多的甜言蜜语,但是却依旧是改变不了花心的本质。杨贵妃可以说是历史上一个传奇的女子,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那么杨贵妃与唐玄宗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

  • 如果三国时期是刘邦,那么能否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刘备,名义上讲还是刘邦的后人,而刘邦能够在秦末的农民起义当中脱颖而出,取得最终的胜利,建立起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汉朝,但是刘备却没能把四分五裂的势力统一起来,重新延续汉朝的光辉。那么,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在三国时期,出现的不是刘备而是刘邦,那当时的情况会怎么样?三国最终又是否能够被统一起来呢?如

  • 蔡伦是太监吗?蔡伦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提到蔡伦,大家首先都会想到他发明了造纸术。不过实际上造纸的技术并不是蔡伦最先发明的,准确的说蔡伦是改进造纸术的人。不过这次我们要聊的不是蔡伦造纸,而是他一生很少被人提及的经历故事。蔡伦是东汉人士,从小就被选入宫中当太监,蔡伦进入皇宫没几年,身上的才华便展露无遗,这也让他的地位提升的很快。不过蔡伦此后

  • 朱元璋为什么要废掉丞相职位?丞相的职责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丞相职位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武王是第一位设立丞相制度的人,但此后丞相的地位每况愈下,直到明朝初期,朱元璋上位后彻底废除丞相制。为什么到了朱元璋这里,他要彻底废除丞相呢?这就要我们从丞相的职责开始说起了。丞相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被称为百官之长,是皇帝手下的最高行政官。丞相的责任除了辅佐皇帝,还要管

  • 古代如何对待赌博,李清照为什么喜欢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的文人墨客,除了他们留给我们的诗词歌赋,锦绣文章之外,也是有很多趣闻轶事,使得这个在纸上的文字形象,更加的鲜明生动。古代有非常多的才女,李清照在其中更是非同寻常的一位,她并不是一般人眼中的那种“乖乖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真实的李清照简直算是“狂野&rdqu

  • 刘邦想立刘如意为太子,为什么不让戚夫人当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西汉的第二位皇帝刘盈,乃是刘邦嫡长子,仅仅是凭借他的这个身份,成为太子当然不是什么难事。然而我们知道,刘邦曾经因为宠爱戚夫人,所以想要把刘盈的太子之位收回来,给戚夫人所生的刘如意,但最终还是被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过,刘邦从始至终,好像都没有想过,刘如意成了太子,那戚夫人呢?为什么他没有想过让戚夫人去做

  • 三国中有哪些敌人却是亲戚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在三国时期,那种既是敌人又是亲戚的现象并不少见。例如诸葛亮家里的三兄弟,他们就分别效力三个不同的国家,可能一般人很难想象既然是兄弟为什么不能效力于同一个国家,可能还是因为他们心中的志向不同吧。而且当时会选择投靠像刘备这种毫无背景的人,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而且也像是一种赌博,如果刘备最后没能崛起,或

  • 清朝人一年四季都有哪些娱乐休闲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我们现代人很难想象,古人在一个没电、没网络、没手机的年代生活是不是每天都无聊死了。其实古人的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当中那么枯燥,而且可能比我现在会活的更像一个“人”。手机和网络会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可算不上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而在古代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肯定是会更加有趣的。那

  • 蚩尤被黄帝所杀,刘邦为什么要祭祀蚩尤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蚩尤,提到这个人物,很多人都会想到他与黄帝之战,最终被黄帝所杀,而又是因为黄帝与炎帝,才构建了我们后世这些文化的基础,我们也将自己称为“炎黄子孙”。不过,现如今的人们对于蚩尤的看法,或许和古人有所不同,现在一般都把蚩尤当做反派,而古代却并非如此。刘邦就还曾经祭祀过蚩尤,但他为

  • 陈宫明知吕布名声不好,为什么还要跟着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吕布在汉末时期,名声的确是不怎么样,《三国演义》中把他说是“三姓家奴”,真实的历史上,吕布也是一个反复无常,声名狼藉的人,在汉末诸侯当中,就数吕布名声最差劲。然而即便是如此,他的手下还是有不少人心甘情愿地追随他,比如著名的谋士陈宫,而且他还是背叛了曹操,来到吕布身边。为什么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