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表为什么不敢北上和曹操一战?

刘表为什么不敢北上和曹操一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795 更新时间:2024/1/17 0:21:28

说到刘表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人还是挺可惜的一个人,他在三国时期其实可以说拿的牌都比谁的都要好,手下兵多将广的,但是这个刘表就是有点太安于现状了,话说他那么厉害为什么却不敢北上和曹操一站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事情一起来探讨揭秘看看吧!

江汉沃土,四战之地,带甲十万,坐观天下而不动,即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刘表并非不敢北上和曹操作战,曾经北上在南阳与曹操发生过冲突,双方互有胜败,虽然刘表是以守代功,但是曹操当时也确实奈何不了刘表。至于说北上吞并曹操,刘表确实没有这个想法。

有人说性格决定成败,刘表多疑少断不足以成大事。前半句我很认可,后半句不敢苟同。刘表之败,在于性格与时代不相符。

颇具雄才

刘表年少时知名于世,名列“八俊”。公元190年“单骑入荆州”,到207年病逝,期间恩威并著,招诱有方,使得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又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先杀孙坚,后又常抗曹操。

雄踞荆州近十余年,占据四战之地而未被攻占,刘表之才智可见一斑。试问一个多疑之主又怎么会又如此格局气魄,将匪乱连连、边患四起的江汉之地治理的海晏河清呢?说多疑,袁术那才叫多疑,说无断,袁绍才是无断,两者都不过十年就湮灭了。

那么刘表的失败在于哪里呢?

性格决定命运

从刘表的成名之路和治理荆州的政策,可以看出其颇有合纵之才,甚喜文脉养民,在军政上以守为攻,不求远征。这是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

往好了说是安宅正路、不喜征伐;往坏了说是偏安一隅、故步自封。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300多年后有一位虎踞河北的豪雄,同样“不思进取”,后来迫于形势不情不愿的去支援其他势力,最终兵败身亡,这个人叫窦建德;又过了800多年,有一位占据江浙、安徽北和山东部分地区的雄才,同样“安于一隅”,坐观成败,最终被吞并,这个人叫张士诚。

这三个人都有几点明显的特质,相对比较仁义,治下百姓安定、财力雄厚、兵精将猛,不喜远征,他们在有足够的实力自保之后,都选择稳固自己的领地,不参与天下纷争。然而乱世就如鼎中沸水,怎么可能安得一隅清净呢?

刘表拥有这种安逸的性格,可能是自身原因,也可能是后期的无奈。刘表年老时溺爱庶子,更无斗志,荆州虽然表面上一片祥和,实则暗流涌动,如果可以向天再借五百年,刘表自然有信心镇住宵小,之后坐观群雄争霸,适时出手也未尝不可。然而自身油尽灯枯,子孙不及自己远矣,这时算再打江山,经历不允许,子孙也守不住,还不如安之若素、听天由命呢。

其实不光是刘表,乱世之中豪雄如云,到最后只有一根独木桥,又有几人能走过呢?乱世需要那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情,需要“一览众山小”的情怀,需要“唯我独尊”的霸气,而不需要“坐看庭前花开花落,笑看天边云卷云舒”的闲情。

因此,刘表不北上讨伐曹操,主要是因为性格使然,缺乏四下征战之心,其次后继无人,无以为继。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是古典文化扎根在士大夫脑海中形成的处事哲学,然而这是治世的安身之法,是君子无为不争的情怀,完全不适合乱世。

乱世有乱世的法则,“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刘表的错误在于,站在什么位置,就应该做相应的事情,否则就会被拥护者抛弃,被敌人消灭。

尹禾有诗云:

少而有为称八俊,单骑入荆笑风云。

功在民安边匪定,君愿风雨我赏晴。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什么杀掉伏皇后,只是因为她谋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伏皇后,是东汉末期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的皇后,汉献帝我们知道,算是一个傀儡一样的皇帝,而在面对曹操的时候,他也还是束手无策无能为力。伏皇后名义上是被曹操以谋反的罪名处死的,曹操竟然能够处死皇后,可见他的权力究竟大到了何种地步。但,伏皇后真正的死因,真的是所谓的“谋反”吗?1.

  • 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什么没有反目,其实司马懿早就安排好了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司马师和司马昭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这两个人的,他们都是司马懿的好儿子啊,但是不过感觉他们两个都是有野心的人,特别是司马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事件其实大家是知道的,但是最近大家也看到了,那就是这两兄弟好像并没有为了权力反目成仇啊,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又得从司马懿的教育说起,所以到底是怎么讲的欢

  • 宇文化及的弟弟,为什么要追随李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宇文化及,这个名字在历史上可没有什么好名气,虽然隋炀帝最终是被他所杀,结束了一个暴君的统治时代,但是他自身同样也不是什么好角色。隋末唐初时期,各路起义人士,或说反叛人士,结束了隋朝这个短命的王朝,但最终胜利的还是李渊,建立起了唐朝。让人不解的是,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智及,他却跟随李渊开创唐朝,成了唐朝

  • 孙策以几幅铠甲平定整个江东,青梅煮酒时曹操为何不承认他是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时期的孙策其实从后世看他还是很有实力的一个人的,话说其实他最开始只有几幅铠甲,但是最后还是评价一己之力平定了整个江东,所以也算是真英雄了,大家也知道曹操这个人,其实曹操搞过什么青梅煮酒,但是那个时候他并不承认孙策是英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我认

  • 诸葛亮七擒孟获后说了什么?诸葛亮擒孟获真正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不过诸葛亮七擒孟获背后还隐藏了一个大秘密。当时诸葛亮身上背负的压力巨大,刘备的离世对蜀汉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诸葛亮制定了北伐的计划打算以攻为守,防止曹魏趁势大局出兵。不过此时南方孟获却发动判断,诸葛亮只能先平定南乱在北伐,其实七擒孟获这个故事也是有点夸张了,如果

  • 安史之乱吐蕃打到长安,为什么又撤兵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安史之乱,给唐王朝带来的是非常严重的后果,原本的盛世因此消失,走上了巅峰的唐朝也开始走上了下坡路。而趁着这一次的叛乱,其他部族也有些蠢蠢欲动,吐蕃就曾经出兵,一直打到了长安,可是令人感到很奇怪的是,一路打过来之后,吐蕃在长安并没有待太久,又径直撤兵回去了,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吐蕃在这样关键的时候要

  • 清朝的大内侍卫有什么不同?大内侍卫需要遵守的六大禁忌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大内侍卫相当于清朝时期皇亲国戚的专属军队,职责是保护皇帝和皇室成员们的安全还有财产。既然是直接对接的皇帝,大内侍卫的选拔条件肯定就比普通士兵严格很多,而且还要经过重重考验,才能获取最后的信任。如此看来,想当上大内侍卫并不容易,因为除了要通过残酷的筛选,成为大内侍卫后还要遵守六大禁忌,只要犯了其中一条

  • 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用马谡守街亭,派别人不行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因为街亭的失守而失败了,出师不利,马谡也因此被斩首,浩浩荡荡的北伐惨淡收场,想来诸葛亮心中也是很遗憾很心痛的吧。只是,当时诸葛亮为什么会派马谡去守街亭?他明明也有很多其他的更合适的人选,为何还是要派马谡去呢?诸葛亮明明不放心马谡,特意派了王平一同前往,既然如此当初又为什么要挑选马

  • 汪伦是谁,为什么李白要给他写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李白的诗作,很多都是非常有名的,比如一首《赠汪伦》,就把“友情”写的十分深刻,时隔一千多年,也能感受到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感情之深,令人羡慕不已。不过,这个汪伦又到底是谁,他和李白之间有过怎样的故事,为什么李白会写出这样一首诗送给他呢?汪伦在历史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和李白又

  • 越国为什么不是战国七雄,战国时期越国在干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越国,这个国家很多人都很熟悉,一个卧薪尝胆,就让越国跟随勾践扬名千年。吴越两国之间的争斗,一直都有,而勾践和夫差只是争斗当中的一部分。经过了卧薪尝胆之后攻破吴国的越王勾践,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也着实让越国扬眉吐气,但是为什么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中却没有越国的影子?这个时候的越国在做什么,为何没有跻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