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之前,李渊是如何对待李世民的

玄武门之变之前,李渊是如何对待李世民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865 更新时间:2024/2/20 2:57:26

李渊李世民这对父子,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了,李渊还在位的时候,立下的太子原本是长子李建成,也是轮不到李世民的,但是李世民偏偏就发动兵变夺取了太子之位,李建成也被杀掉了。那么在玄武门之变之前,李渊对待李世民又是什么样的态度?难道是李渊的态度激起了李世民的不满吗?或者还有其他什么原因呢?

公元626年的农历六月初四这一天,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下伏兵,射杀亲生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武力逼宫父皇李渊,最终如愿夺下龙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是李渊的第二子,采用弑兄逼父的手段夺嫡一直被非议,而李渊在玄武门兵变之前,对这位野心勃勃的儿子有所怀疑吗?

在《新唐书》中有这么一段历史:李世民在任陕东道行台尚书令之时,因淮安王李神通有功,赏赐良田数十顷,而李渊宠妃张婕妤之父欲图良田,让张婕妤吹枕边风,李渊应允赐给张父。但李神通受田在前,不肯让出,李渊责备李世民说:“我诏敕不行,尔之教命州县即受”。意思是,我的命令没人听,你的下属倒是很快执行。言语之间,分明是对李世民日益壮大的势力不满。

李渊对李世民的不满,还有一段《旧唐书》历史可以明证。李世民在山东收募精兵良将和文臣谋士为秦王府私用,李渊曾经跟亲信大臣裴寂抱怨:“此儿典兵既久,在外专制,为读书汉所教,非复我昔日子也。”感叹李世民拥兵自重,已经不是当初的乖儿子了。

李世民当然不只是口头责备而已,他杀掉和李世民交好而与裴寂对立的刘文静,安排李元吉当李世民经营山东时的副手,把李世民的地方实权交予李建成,后来执意留李世民在长安,不让他去洛阳,也是担心李世民在洛阳集结力量,趁机壮大。

这一切,都说明了李渊对李世民早有觉察,并且作出努力消弱李世民的势力。但另一方面,李渊个性大度豁如,对儿子有深切的父爱。当时匈奴实力强劲,大唐政权初定,也需要李世民这么一位能征善战、才能出众的将才。种种原因,让李渊对李世民采取了敲打点醒,教化为主的策略。

然而,李建成太子党和李世民秦王党矛盾已经白热化,到了不可控的地步。李世民先发制人,铤而走险发动玄武门之变,首鼠两端的李渊最终吞下苦果。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易牙烹子,为什么还被称为厨师的祖师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在意一个人的行为道德,而不是只看他的外表,就好比评选四大美女,也许汉成帝皇后赵飞燕比其他美人更美呢?但是因为她品行不端,祸乱后宫,所以后来就把她从中除名。而历史上被厨师界封为祖师爷的,是春秋时期一个叫做易牙的人,但令人惊讶的是,易牙曾经把自己的儿子杀掉烹饪,为什么这样的人还会被称为

  • 万历皇帝一共有多少年不上朝?明朝灭亡万历皇帝有多大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万历皇帝朱翊钧十岁继位称帝,是明朝在位最久的皇帝。万历皇帝在位初期,由内阁首辅张居正处理朝政,此后张居正进行了多项改革,为万历年间开了一个好头。但是,等万历皇帝长大后,却开始不务朝政,似乎厌倦了朝中党派的权利之争,此后选择二十多年不上朝。而他身边又缺乏像张居正这样的能臣,导致明朝国势开始走衰,不光是

  • 历史上真有神行太保吗,不是戴宗而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神行太保”戴宗,靠着一双脚打出名气,日行八百里堪比千里马,说的再玄乎一点,戴宗差不多就是一个“瞬移”技能,只不过听起来比瞬移还要靠谱一些。不过,戴宗毕竟只是《水浒传》虚构而来的一个人物,历史上自然是没有这号人的,但是历史上却真的有一个类似神行太保的人

  • 大唐三绝是什么,大唐三绝指的是哪三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经常会听到有人说“大唐三绝”,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唐朝时期非常著名的三个好到“绝顶”的“东西”。那你又知道这三绝是哪三绝吗?其一就是李白的诗歌,这一点一直到现在我们也都不否认,很多人最开始接触诗歌,背的都是李白的诗。其二就是张旭的

  • 东周为什么分为春秋与战国,春秋战国有什么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周朝,很多人对它的印象都是“一个长达八百年的王朝”,这与后世的封建王朝相比,实在是天壤之别。然而周朝先后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被分为人们熟悉的春秋和战国,而且春秋战国一般都是连在一起说的。那么,这两个名字又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东周会被分为两个时代?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又有什么

  • 高平陵之变时,为什么曹爽轻易就投降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高平陵之变,对于三国时期的曹魏来说,是一次改天换地的政变,从此之后魏国表面上还是姓曹,但实际上已经流的是司马家的血了,改姓司马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不过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曹爽当时明明手中还有皇帝和兵权,结果却轻易就放弃了反抗,选择了投降,这是为什么?曹爽这样就放弃,难道真的不怕司马懿会杀了

  • 朱元璋称帝之后,是如何封赏自己的亲戚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历史上也是一个传奇人物,从一个平民做到皇帝,中间也是经历了无数的坎坷磨难,而其中的辛苦和喜悦,心境的变化,也只有朱元璋自己本人才能够体会了。我们也知道有句话叫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朱元璋最后成为了皇帝,那他的亲戚们肯定也不会闲着,自己家里出了一个皇帝,肯定有人出来找上门来,多远的

  • 除了战国七雄,战国时期还有四个大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七雄,每每谈到战国时期,基本上都是这七个国家的历史,给人一种战国就只有这七个国家的错觉。实际上,战国七雄只是战国时期最强大的七个国家,而又因为他们的强大和争夺天下,占据了这一时代的主流,所以人们才更多的提起他们,真实的战国时期远远不止这七个国家。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四个大国强国,一起来看看都是哪些

  • 赵国拥有精锐骑兵,为什么还是打不过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的赵国,可以说是很有机会能与秦国争天下的,赵国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使得军队的面貌焕然一新,赵国吸收了游牧民族的优点,拥有了精锐的骑兵,军事力量大大增强,还一举灭掉了其他的小国扩展自己的领土。然而,就算是拥有这样一个精锐骑兵,赵国为什么还是没能打得过秦国?是赵国自身不够,还是秦国太强大

  • 百里奚为什么是五羖大夫,百里奚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百里奚身为春秋秦穆公时期秦国的一代名相,他的经历也是非常与众不同的,历史上他被称为是“五羖大夫”,所谓的“五羖”,意思是五张黑羊皮,百里奚的身价就是五张黑羊皮。这也是奇事一件,身为秦国名相,怎么就会才值几张羊皮?百里奚的这个典故是怎么来的?作为秦穆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