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裕为什么要杀司马家?司马家为何被灭?

刘裕为什么要杀司马家?司马家为何被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455 更新时间:2023/12/14 22:31:47

晋朝之后,就是一个混乱的南北朝,不过实际上晋朝也安定不到哪去。而晋朝的覆灭,是毁在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的手里的。而刘裕面对之前的司马家族,采取的政策就是杀,不单单是司马懿的后代,甚至天下所有姓司马的人,都被刘裕盯上了,都不肯放过他们,以至于他们无辜躺枪,不得不出逃。那为什么刘裕对于司马家有这样大的仇恨呢?

在中国封建历史上有一句俗话说得非常好,这句话叫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个朝代的崛起那就意味着另一个朝代的没落。而在朝代更替的过程当中,难免就会出现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的场景。而且这里面,对于末代君王来说,可以说是世界末日一般了。不过那时候我们中国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因此对于末代皇帝一般也都会给他们一线生机,哪怕就是当家畜一样圈养起来,也很少对他们下毒手的,就算是下毒手,一般也是对当事者下手旁人不问,以显示自己的仁慈。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例外的,这个例外导致了上一个朝代的王族全部被赶尽杀绝,甚至只要跟这个家族沾点边的,那也是一律格杀无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被灭绝的皇族。而这里面拿刀的就是刘宋开国皇帝刘裕,而被当做案板肉的皇族就是司马一族。那么这里就产生了一个疑问,司马懿后代被刘裕灭族是原因到底是什么?究竟是多大的仇恨让刘裕一定要灭绝司马氏这支皇族呢?要知道就算是清朝代明这样杀戮严苛的朝代,朱家皇族也是留有后人的。刘裕是不是和司马一家有什么深仇大恨呢?

这点要从刘裕灭司马一族说起,刘裕本来是隶属于司马东晋的将领,东晋末年,平民出身的刘裕掌握利用东晋朝廷自相残杀政权夺利的机会掌握了北府兵,当他北伐到了黄河边上和北魏对峙的当口,刘裕突然转头回京并取代了东晋皇帝,然后对司马氏开展了大规模屠杀,司马全族被杀绝,成为古代史上唯一被灭族的皇族。晋朝灭亡后,刘裕建立了南朝的刘宋政权,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从这里可以看出,刘裕想灭绝司马一族这个想法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刘裕之所以要把司马一族杀光,其实道理很简单。首先一点,那就是上辈子的恩怨。汉献帝被曹丕逼迫退位之后,刘备就扛起了汉室宗亲的大旗,但遗憾的是在刘备去世刘禅上位之后,却又被司马氏给击灭。汉室就此灭亡。这种灭国之恨一直笼罩在汉室后裔的脑瓜子里,而刘裕一直以汉室宗亲后裔自居,因此刘裕杀司马一族这里面有泄寺恨的嫌疑,而且这样一来,他也安抚了汉室残余势力的情绪,以此获得刘氏势力和百姓的支持。

其次,刘裕是平民出身,属于政治爆发户,在讲究出身讲究门阀的时代就显得根基太浅太薄弱,因此诛杀司马氏有靠复辟赢得基础的本意,再加上刘裕的地位其实也不很稳固,当时的士族虽然表面表示了顺从,但心里面并不是真心拥戴刘裕,他们只是慑于刘裕的实力和威望上。面对满朝的士族门阀,刘裕心理肯定会有一点自卑。

因此刘裕很担心自己如果哪天死后,没人震慑了的门阀会借机发难,拥戴司马皇族复辟。因为这样的教训在前朝太深刻了,所以灭掉司马族,就是一种政治正确性,也是一种必要了。

刘裕建宋后,大肆屠戮司马家,不光是司马懿的后人,所有姓司马的都难逃一劫,逼的南朝部分司马氏不得不放弃相对安定的环境举族北迁,甚至还有远逃海外的。刘裕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刘裕杀光司马家,最大的原因还是巩固统治。司马家先祖司马懿和他的两个儿子可是如雷贯耳,刘裕虽然代晋建国,但是谁又能保证司马家的后人会不会出一两个堪比先祖的人物?

而且刘裕称帝时已经五十七岁了,古代年近花甲的人又能活多久?但是他长子刘义符也才十四岁。继承者年幼,自己又快不行了,刘裕为了能让儿子接手一个稳定的国家,不惜对东晋皇室斩草除根。

另外也有为祖先报仇的因素在里面,三国时期司马懿的后人首先灭亡蜀汉政权,汉朝的国祚从此断绝。刘裕是汉朝宗室后裔,对此也是耿耿于怀的了,对司马懿的后人下手也在情理之中的。

其实刘裕并没有马上杀害晋恭帝,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感觉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而自己的儿子宋文帝刘义隆只有14岁,担心自己死后,儿子不能掌握政权,被东晋的后裔反攻倒算,可能死无葬身之地,于是下决心杀死已经被废为零陵王的晋恭帝。421年,刘裕指使手下人毒杀晋恭帝,这个司马德文不想喝毒药,怕死后不能转世,士兵们只好用被子闷死了他。这也够奇葩的了。

消灭了废帝后,刘裕仍然不放心,对司马氏皇室家族开始下手屠杀了。刘裕起家于北府军,他的部下大都是寒门出身,被“门阀士族”压迫已久。既然对司马氏已经下手,为了自身以后的安危,他们积极行动起来,凡是姓司马的都杀,永绝后患。一时间刘宋的国土上司马氏尸横遍野,江南和中原地区的司马氏纷纷逃跑,脱离刘宋的控制区域。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当皇帝之前刘邦的嫂子不给他饭吃,当皇帝后刘邦是怎么对她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当刘邦还是一个落魄的小混混的时候,很多人都看不起他,包括他自己的家里人,他有时候去哥哥家里蹭饭,嫂子都会故意不给他饭吃,很嫌弃刘邦。但是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个平平凡凡的人,最终竟然开创了一个新的王朝,当上了皇帝,这下子当年那些看不起他的人再也不敢惹他了。那么,刘邦当上皇帝之后,又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嫂子的

  • 赤壁之战诸葛亮并不是主角,孙权的作用被严重低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可以说是人们最喜欢讨论的一场战役,作为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吴蜀联军以少胜多战胜了强大的曹操,而且几乎是以完胜的姿态取得最终胜利。曹操只能狼狈逃跑,而周瑜和诸葛亮一战封神。但演义中的赤壁之战,很多内容含有杜撰的成分,正史中的赤壁之战可能并没有这么精彩。诸葛亮也并不是赤壁之战的主

  • 揭秘溥仪和雍正有没有血缘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溥仪大家都知道末代皇帝,也是有说不清的故事,也是非常的悲哀,溥仪距离我们非常的近也是清朝的末代皇帝,大家也知道古代皇帝都是父穿子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溥仪和雍正是不是真的有关系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溥仪和雍正是肯定有血缘关系。爱新觉罗溥仪和爱新觉罗胤禛(雍

  • 宋朝宴会都有哪些规矩?有些菜只能远观不能下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宋朝非常注重文化的发展,各行各业都有着繁杂的规矩。那这次就为大家简单讲讲,宋朝时期的宴会上,都有哪些讲究。宋朝举行宴会,吃并不是第一重要的,环境是否舒适优雅才是头等大事。所以从餐桌的摆放,到菜名、菜品的选择都要下一番苦功,而且有些菜品只能远观不能品尝。现在看来,这样的规定会有些奇怪,吃饭这

  • 慈禧太后一天要花多少钱?换算成人民币是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慈禧太后总是很多人讨论的非常多的一个人物,有关慈禧的话题总是很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这个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掌权的女性。但是虽然史料记载相比之前的很多人要更加丰富,年代也更加靠近现代,但是却还是有不少民间传闻,说的有板有眼的,让人真假难辨。不过慈禧生活奢侈,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毕竟她是太后。那么,慈禧一天

  • 慈禧为什么不称帝?慈禧为什么没有模仿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武则天了,的确,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承认的女皇,正是武则天,她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的精彩了。不过在历史上的其他时期,也有很多女性掌权者,如果说武则天之前的人是因为没有先例,但是武则天之后却有那么多手握大权的女性,其中就包括慈禧,然而为

  • 王允怎么死的?王允连环计之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王允的连环计,其实都是《三国演义》的虚构,真实的王允虽然想办法杀了董卓这个祸患,但实际上并没有貂蝉,更不要说三戏貂蝉,吕布“冲冠一怒为红颜”,为了貂蝉跑去把自己的干爹董卓给干掉了。王允虽然想办法杀了董卓,但是董卓手底下的军队可还活着呢,皇帝只是被解救了一时,却没有被解救一世,

  • 韩信被杀张良为什么没有劝阻?张良更害怕步韩信后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张良、韩信和萧何并称“初汉三杰”。早年,张良在鸿门宴上力劝刘邦卑辞言和,这才使得刘邦能够全身而退。此后又多次利用奇谋帮助刘邦赢得了楚汉战争,最后一统天下建立汉朝。晚年的张良并不迷恋权位,选择明哲保身,实际上张良还是担心自己会步了韩信的后尘。有很多人还会问,韩信被害时张良为什么

  • 刘光世一打仗就跑,为什么还是中兴四将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一些并列的将领,比如“战国四大名将”“中兴四将”等等,都会习惯性地认为这些大将,作战能力一定很强,为人也一定非常好,正直忠诚,否则不会被列入进来。但是却有一个人颠覆了这种认知,那就是中兴四将之一的刘光世。因为中兴四将其中还有岳飞,所

  • 蜀国武将排行榜前50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蜀国的武将,其实大家都知道啊,什么赵云,张飞,关羽,还有什么姜维,还有什么黄忠,马超,反正是多了去了,那么有的人就想了,如果拿蜀国的武将做一个排名的话,排名前50的蜀国武将又都是谁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1、关羽2、张飞3、赵云4、马超5、黄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