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被杀张良为什么没有劝阻?张良更害怕步韩信后尘

韩信被杀张良为什么没有劝阻?张良更害怕步韩信后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692 更新时间:2024/1/20 5:51:40

张良韩信萧何并称“初汉三杰”。早年,张良在鸿门宴上力劝刘邦卑辞言和,这才使得刘邦能够全身而退。此后又多次利用奇谋帮助刘邦赢得了楚汉战争,最后一统天下建立汉朝。晚年的张良并不迷恋权位,选择明哲保身,实际上张良还是担心自己会步了韩信的后尘。有很多人还会问,韩信被害时张良为什么不劝阻,实际上当时的情况张良已经没有说话的份了。张良身体一直就不是很好,等刘邦天下初定后,张良就以多病请辞,在家闭门不出。张良是一位对自己前途十分敏感的人,他懂得何时应该迎难而上,而是应该退居二线,所以刘邦和异姓王之间的斗争中,张良很少参与,皇室内部出现的各种争权夺势,张良也都是能避就避。

刘邦晚年曾有更改太子人选的打算,准备废掉吕后之子,改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为新任太子。这件事还在朝中引起群臣起谏,但刘邦依然没有悔改的意思,吕后肯定不会坐以待毙,于是去找张良商量解决之策。张良也觉得太子之位不便轻易更改,也忌讳废长立幼,但光用嘴说可能很难产生效果。所以就让吕后去请“商山四皓”,只要“四皓”出山必定可以让刘邦回心转意。

果然如张良所料,刘邦在见过“四皓”后便放弃了更换太子的想法。此后吕后也是更加敬重张良,同时也欠了张良一个人情。按理来说,张良帮了吕后这么大一个忙,等吕后之子上位后张良肯定还会被重用。但张良却没有这样想,依然决定辞让,张良为何内心如此不安呢?其实就是因为他亲眼目睹了韩信、彭越等有功之臣的悲惨下场。

帝王之心不是一般人能够揣测的,可能今天还让你笑,明天就让你哭了。所以张良担心这些人的命运会在自己身上重演,所以自觉告退,专心静居修道。其实张良和韩信的交情肯定也不浅,看到建国功臣最后是被自己人害死,内心难免生出一股凉意。如果他帮韩信说话,会让吕后的境地变的十分尴尬,可能他自己也会被视为异己,搞不好就一并被铲除了。

总之张良的性格决定了他虽然具有王佐之才,但适应不了尔我诈的朝堂斗争。所以明哲保身对于张良来说,应该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刘光世一打仗就跑,为什么还是中兴四将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一些并列的将领,比如“战国四大名将”“中兴四将”等等,都会习惯性地认为这些大将,作战能力一定很强,为人也一定非常好,正直忠诚,否则不会被列入进来。但是却有一个人颠覆了这种认知,那就是中兴四将之一的刘光世。因为中兴四将其中还有岳飞,所

  • 蜀国武将排行榜前50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蜀国的武将,其实大家都知道啊,什么赵云,张飞,关羽,还有什么姜维,还有什么黄忠,马超,反正是多了去了,那么有的人就想了,如果拿蜀国的武将做一个排名的话,排名前50的蜀国武将又都是谁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1、关羽2、张飞3、赵云4、马超5、黄忠6

  • 秦宓的天辩之对完整版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天辩之对可能很多网友并不知道这个是什么,这个其实就是形容一场三国时期的辩论的,而主角就是我们也不太熟悉的秦宓了,说到这个人可能有的人就用印象了,其实还是挺厉害的一个人的,那么这个秦宓的天辩之对到底是个什么事情呢?前后的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啊!秦宓天辩之对简介

  • 刘邦为何叫沛公,当时不是没有沛县这个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刘邦为什么叫沛公其实也还是挺有话说的,因为这个说话还是挺有意思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刘邦叫沛公,但是当时并没有沛县这个地方啊,那么这个刘邦又为什么要叫沛公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县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行郡县制以后才有的,而秦

  • 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不主动出击?曹操是如何丧失主动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最为关键的一场战役,最后吴蜀联军以弱胜强战胜了曹操,也为日后三国鼎立的局势奠定了基础。不过赤壁之战曹操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优势,而且兵力更是多于吴蜀四倍以上,为何最后还会惨败而归?最让人想不通的是,曹操竟然是被对方打了个先手,为什么曹操没有选择主动出击呢?实际上,曹操手中的主动权是一步

  • 墨家为什么会消失?揭秘墨家消失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墨家是我国古代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当中的一种,而且墨家思想基本上就是与儒家在对着干,墨家追求的,都与儒家是相反的。不过后来,儒家被统治者推上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他的流派也就逐渐消失了,但是很多消失的流派都是一些小众化的,但是墨家并不是小众,可为什么最终墨家也消失了,而且还那么彻底?墨家消失

  • 清朝灭亡之后,溥仪的七个妹妹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溥仪,他是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我们也会称他为“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经历了封建社会的清朝末年,清朝灭亡之后的民国时期,还有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时期,也算是一段非常传奇的经历了。而溥仪后面还有七个妹妹,她们自然都是清朝皇室的成员,那么,这七个妹妹分别都是什么结局呢?她们的

  • 汉朝和亲为什么只嫁不娶?是因为皇帝看不上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和亲政策起源于汉朝,目的是为了和北方少数民族达成一种政治联姻,好让双方握手言和,增进友谊。不过汉朝和亲基本上都是只嫁不娶,这究竟是为何呢?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也有很多不同的答案。有人觉得是皇帝不想破坏皇室的血统,或者是皇帝看不上,还是比较心仪本国的姑娘。其实这些说法也都有一定的道理,从汉朝到清朝,各个朝

  • 揭秘秦二世胡亥为什么没有杀子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秦二世胡亥其实大家也知道的他为了皇位把自己的兄弟姐妹们全部杀干净了,其实很多人都不太理解为什么会这样,但是在皇权面前这些其实真的不算什么,古代为了皇权父亲都可以杀,何况兄弟姐妹,就是这样的一个情况下,话说这个秦二世胡亥却没有杀自己最大的对手扶苏的儿子,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不妨就着这个问题

  • 清朝为什么没有倭患?清朝没有倭寇根本原因是日本不强啊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倭患其实就是指的倭寇,也就是日本侵略中国的那些人,倭患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细心的网友会发现,那就是话说在清朝好像并没有什么倭患出现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大家想想也差不多知道答案了,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