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当了皇帝之后,是怎么对待其他藩王的?

朱棣当了皇帝之后,是怎么对待其他藩王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461 更新时间:2024/2/11 15:08:41

朱棣本身就是一个藩王,只是因为朱允炆削藩的手段触及到了藩王们的利益,朱棣便起兵,不能坐以待毙,否则他也就没有活路了。然而朱棣起兵最终成功登基称帝之后,其他藩王还是存在,而他也从藩王升级到了皇帝,那么面对自己曾经那些兄弟们,但是现如今他坐到了皇帝的位置上,又会怎么去对待那些藩王们呢?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六月,朱元璋驾崩,朱允炆登基,立即开始着手削藩,周王、代王、齐王、岷王等先后被废为庶人,或圈禁南京,或迁往边疆,湘王被逼全家自杀。

次年七月,燕王朱棣宣布靖难以“清君侧”,起兵造反,三年后攻入南京,朱允炆不知所踪,朱棣靖难成功,登基为帝。

朱棣当了皇帝后,同样面临当年他侄子朱允炆的困境:天下藩王太多,权力太大,于朝廷不利。那么他又是怎么做的呢,是不是也削藩了呢?

明面上,朱棣当然不能削藩。因为他就是曾经要被削的藩王之一,并以朱允炆身边的齐泰黄子澄等人为奸臣,意图谋害皇室亲族(即削藩),需要铲除的名义起兵的,他这时候也削藩岂不是打自己的脸。

明初拥有兵权的藩王是拱卫中央朝廷的重要组成部分,反之藩王也是最高统治者皇帝的重要威胁。因为藩王较之皇帝是属于血缘最近的,可以说是皇位的有力继承者,所以明初的藩王是一把双刃剑。因为藩王这个巨大威胁,建文帝朱允炆继位以后不惜大动干戈的削藩,结果削藩失败被叔叔燕王朱棣赶下了皇位,从此不知所踪。燕王朱棣由此上位,是为明成祖。朱棣毕竟出自藩王,他登以后是如何削藩的呢,接下来宋安之来说说。

如果说建文帝是霸道的赤裸裸削藩,那么朱棣就是温柔一刀的削藩了。明成祖朱棣初为燕藩,本非皇位之主,后起靖难之役逆袭成为新皇。身为曾经藩王中的一员,可以说是最懂藩王了,因此朱棣就开始了对症下药恩威并施了。接下来宋安之来说说朱棣的温柔一刀。有了建文帝朱允炆霸道削藩失败的经验参考。

朱棣篡位登上皇位以后,先将被建文帝削的五位藩王恢复了身份,还将建文帝囚于南京或者封地的藩王恢复了自由。表示大家都是自己人,都是亲兄弟,我上来了保证不会动你们的,我们来一起享天下。初步安慰了这些藩王受伤的心灵以后,朱棣开始露出了大灰狼的一面。首先藩王开始不得干涉地方任何的军政事务,不得结交地方官员。没事不得擅自离开封地。当然还有好的一面就是提高了藩王的经济特权。

也就是说朱棣用经济特权换取了藩王的军政大权,使藩王成为了圈养享受的高级动物。同时朱棣起事的燕藩属于是明初九大边疆有实权的藩王,因此朱棣迁都于北京,自己来亲守边疆,填补这个真空。(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接下来尽徙边疆五王于内地,不再使其镇守边疆,韩王和沈王尚未之国,所以韩王改平凉,沈王改洛州。

辽王由建文时期已徙封荆州,遂仍之。谷王改封长沙。宁王改封南昌,使其基本上处于内地监视之中。对于藩王的三护卫兵权,朱棣并没有明确要求解除,而是通过这样那样的事情来剥夺。比如说朱棣的同母弟周王朱橚,朱棣在位的永乐十八年,有人指控周王谋反,当然有可能是朱棣授意指控的。周王在次年被召到北京,朱棣把这件事告诉了他,吓得周王“顿首谢死罪”,朱棣表示不再追究,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既然哥哥朱棣这么够意思,那么周王也不傻,他回到封国后,主动将自己的三护卫献还朝廷,也就是说将兵权给放弃了,以示自己没有谋反之心。

就这样朱棣在用经济特权换取藩王军政大权的主题思想之下,藩王威胁中央朝廷的问题被完美的开始解决着。朱棣之后,经过在位十个月的十月天子明仁宗以后,到了孙子明宣宗时代,藩王问题彻底解决。从此藩王成为只享受不用承担责任的藩王,成为明朝皇帝一直提防的对象。到了最后明朝皇帝终于是实现了杜绝藩王威胁的目标,奄奄一息的明朝也只是亡与外人党争之手,朝廷乱哄哄的内斗,最后竟然让区区跳梁小丑李自成消灭了明朝。

而在圈养的温柔乡之下,曾经明太祖朱元璋政治布局下用以拱卫中央朝廷的藩王是一代不如一代,南明四位皇帝皆是藩王出身,不只是没有力挽狂澜,还内斗不止,大敌当前弘光与潞王争皇位,隆武与鲁王内乱,绍武与永历内斗,错失了很多大好时机,最后狼狈的退出历史舞台。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朝太子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看看你能不能坚持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在古代,太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作为将来的皇帝,现在的储君,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太子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毕竟将来是要治理国家的,而合格本身就很难了,更不要说再往上成为一个更优秀的太子,那可就是难上加难。我们一起来看看清朝时期作为太子的皇子,他的一天究竟是怎样度过的?这样或许你就不会再相信清宫剧里面

  • 商鞅为什么被车裂?秦国想要变法成功商鞅必须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在秦国提出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国力日益强盛,最后成为战国七雄之首。不过商鞅的下场却十分惨烈,不仅被处刑车裂,秦惠文王还下令诛杀商鞅全家。曾为秦国立下大功的功臣,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呢?实际上商鞅提出的变法触及到了旧贵族的利益,但因为商鞅有秦孝公这个靠山,所以变法才能

  • 七星灯续命原理是啥,揭秘七星灯续命科学依据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说道七星灯续命其实大家也都知道的,这个玩意还是非常的神奇的,话说可以续命12年啊,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是真的吗?这个真的能续命吗?其实这个也是很有说法的啊,那么这个七星灯续命到底是个什么原理呢?还有最后这个七星灯续命到底有什么科学依据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的情况吧!诸葛

  • 蜀汉二十八臣都有谁,揭秘蜀汉二十八臣有哪28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道蜀汉二十八臣都有谁,这个话题也还是挺有意思的,其实小编听说是听说过的,但是具体是那二十八位就不太知道了,但是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小编下面就给大家带来这个问题的揭秘情况,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个蜀汉二十八臣都有谁吧,看看这个蜀汉二十八臣到底是那28个人,对这个感兴趣的网友一定不要错过了,欢迎跟

  • 揭秘蜀国后期小五虎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蜀国后期的小五虎将其实这个事情还是很有意思的,毕竟我们熟悉的一般都是熟悉的三国前中期的,对于蜀国后期的历史知道的也不多的,那么话说这个三国时期的蜀国后期是有“小五虎”将这一说的,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揭秘蜀国后期小五虎又分别是谁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

  • 孙尚香回东吴为什么带走阿斗?孙尚香最后下场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孙尚香是孙权的妹妹,后来嫁给刘备为妻。不过史上对于孙尚香的解读一直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认为孙尚香只是孙权派来监视刘备的;也有人觉得孙尚香是真心看上了刘备,还曾助他逃过一劫。实际上无论是在正史,还是野史,对于孙尚香的记载都不算多,甚至连真实姓名都没有,一直都被称作孙夫人,孙尚香的名字则是出自戏曲《

  • 宋高宗杀了岳飞,为什么后来又为他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岳飞一直都被看作是死的很冤的一位英雄豪杰,历史名将,而秦桧的铜像也一直都跪在岳飞墓前不得起身。不过秦桧即便是想要杀掉岳飞,不经过皇帝的允许认可同意,他也是不可能做得到的。不过既然宋高宗已经杀掉了岳飞,为什么后来又亲自为他平反呢?宋高宗是不是知道岳飞的冤情,那为什么最初还是选择了杀掉他?1.坚持议和路

  • 被朱元璋收养之后,后人为明朝守江山的小乞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开始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当过和尚,甚至还做过乞丐,小的时候因为贫困也被欺负过,但是最终却成为皇帝,再也没有人敢欺负。而朱元璋也曾经收养过一个小乞丐,因为看到这个小乞丐就好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一样,他不忍心,于是将这个孩子收为自己的孩子。而这个孩子长大之后一直在为朱元璋四处

  • 长孙无忌为什么能排在凌烟阁首位?一代功臣下场却惨遭冤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凌烟阁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所以命阎立本在凌烟阁描绘了二十四功臣的画像摆在阁内,可惜后来这个阁楼毁于战乱,二十四功臣的画像也没能保存下来。其中长孙无忌位列凌烟阁首位功臣,为何长孙无忌能获得如此殊荣呢?长孙无忌和李世明是布衣之交,晋阳起兵后,长孙无忌便开始跟随李世民征战四方,

  • 凤雏看透刘备假仁义是真的吗?凤雏落凤坡死也是自杀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凤雏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是真的不简单的,从小就在当地十分的有名气,也十分的有才气,话说没有人能和凤雏比的,但是千好万好,这凤雏却死得很早,其实按照凤雏的聪明才智,真的不至于这么早就死在落凤坡的,所以很多人就怀疑这个凤雏根本就不是意外被敌人杀死的,就是自己自导自演的,话说是凤雏看出了刘备的假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