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马超投靠刘备之后,就变得默默无闻了?

为什么马超投靠刘备之后,就变得默默无闻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151 更新时间:2024/1/23 6:57:23

马超也是三国时期一员大将,曾经杀的曹操也惊骇,直言说如果马超不死,自己将会死无葬身之地,这个时候的马超是非常厉害的。然而在经历了人生巅峰之后的马超,就走向了低谷,而且这个低谷就像是断崖一样,下去了就再也没有起来过。而这段时间,正是马超投靠刘备之后的时间。那么为什么马超在投靠了刘备之后,就变得这样默默无闻了?

正所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属于自己的骄傲时刻,同样也有属于自己的落幕夕阳。如:曹操人生巅峰缘于官渡之胜,人生失意缘于赤壁之败;刘备人生巅峰缘于益州、汉中之胜,人生失意缘于夷陵之败。

同样,马超人生巅峰缘于潼关战曹操,曾一度杀的曹操割须断袍,惊的曹操急呼:“马儿不死,吾无葬地。”。然而,之后便是一路失意。细说的话,马超的得意期从16岁到36岁,有20年如日中天的得意时光;失意期从36岁至46岁,经历了10年的失意岁月。

再看看刘备,从23岁开始创业到了47岁,依旧寄人篱下于荆州新野栖身,前半辈子的失意期长达24年之久,而得意时日却只有10年。也就是说,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没有那个人的一生都处于得意的辉煌阶段,同样也没有那个人的一生一直处于失意的落寞之中。

然而,这一过程中,马超想要在人生的底谷从振昔日荣耀,而掌握其命运的主子刘备将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刘备没有这样的机会,马超同样也等不到这个机会,只能在落寞孤寂中画上了人生的句号。

或许,这就是马超投奔到刘备麾下一直默默无闻的一个原因吧。这时,可能有人会说,马超薄凉无情,高傲自大,不屈人下,而且是个小人,难以驾驭,反复无常等。因此,遭到刘备的猜忌,才将其冷落。理由可能如下:

一是马超过往身份太污

据《三国志》记载,曹操为了控制雍凉之地,将马超全家扣为人质。但是,马超对此依旧不为所动,悍然发动兵变,最终造成包括其父马腾、其弟马休和马铁等三族数十百口皆被曹操所杀。后来,其逃离冀县时,妻儿尽皆被杀;逃离汉中时,依旧将家眷扔在了城中。

由此可见,马超确实为薄凉无情之人。但是,仅凭这一点,素有识人用人之能的刘备,真的会将马超这员虎将弃之不用吗?答案是,当然不会。

君不见,刘备也多次丢下妻儿独自逃生,难道世人就会说其薄凉无情吗。重点是,马超投靠刘备之时,身边仅有亲信马岱一人,又无自己的嫡系部队,就算给予其统兵之权,也没有造反的实力。

同时,以刘备的用人之能,难道不会想到,将马岱调离马超身边,另派亲信副将做监军吗。如此,马超就算怀有二心,也难有反叛之力,刘备又为何要猜忌不用呢?

二是马超高傲自大,心存小人之志

据《三国志》记载,马超投靠刘备之时,由于曾经也为诸侯出身,所以经常称呼刘备的字“玄德”,似有不敬之意。因此,关羽、张飞心下不忿,皆有欲除马超之心。有一日,关羽、张飞皆立于刘备身后,邀马超前来赴宴。应约前的马超再次称刘备的字“玄德”,关羽、张飞则怒拔利刃,欲杀马超,被刘备所阻。因此,后来马超每次相见刘备,皆如坐针毡,再也不敢以“玄德”相称。

但是,令人疑惑的是,关羽一直镇守荆州,从未到达成都,又如何会发生同张飞立于刘备身后欲杀马超一事呢?

另据《三国志·彭羕传》记载:一日彭羕前来马超府中做客,当酒至半酣之时,其向马超吐露心迹,言自己给刘备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却不被其所用,也下甚是怨恨。事后,马超立刻向刘备如实汇报了此事。

因此,许多人认为马超不但生性薄凉、高傲自大,而且还是个小人。

实事虽是如此,但却是马超的明智之举。正所谓:交浅言深,乃为不智。马超作为新投之人,本来就同彭羕非亲非故,其却向自己吐露如此机密之事。曾为一方诸侯的马超,难道会因此将彭羕引为同病相连的兄弟看待吗?不但不会,反而更会引起马超心下生疑,不会是刘备遣来试探自己的吧。

所以,马超做出了自己认为明智的选择。虽然,确实误会了彭羕,但是彭羕却不该这个时候来找马超说这样的事情。综上分析,以刘备的识人之明,这些更不会成为刘备不用马超的理由。

那么,究竟还有那些缘故才造成了投靠刘备的马超,默默无闻落幕的。

其一、刘备地盘太小,难有用武之地

公元219年,刘备蜀中称帝之时,可谓人才济济,文有诸葛亮、法正、糜竺、伊籍、马良等大才,武有关羽、张飞、黄忠、魏延、赵云、陈到、李严、颜严、霍峻、孟达向宠黄权等大将。

而当时真正被刘备重的大将仅有两人,即:镇守荆州的关羽和镇守汉中的魏延。也就是说,张飞、黄忠、赵云、陈到、颜严、李严等多为刘备建功之才,皆无可供镇守之地,更何况新投的马超呢。

但是,如果刘备真有机会攻取雍凉之地,无论是白马义从出身的赵云也好,或是在西凉之地有“神威天将军”之称的马超,绝对会迎来自己人生的另一个春天。

其二:生命时日过短,难有展露抱负之机

公元214年马超投奔刘备,公元222年病逝,相随不到8年时间。然而,在这期间,除汉中之战中黄忠斩杀夏侯渊立有大功;关羽镇守荆州时,曾败曹仁、水淹七军、擒于禁、杀庞德威振华夏外,其余将领均无过多出彩之处。

所以,新投的马超默默无闻也就很好理解了。如果,马超有幸能够多活个十年、二十年,难道在蜀汉北伐的过程中,就没有一展伸手的机会了吗?

正所谓:天意弄人。任何一个人,想要成功的条件可能需要一大堆,如:天时、地利、人和。然而失败,一个小小的疏忽,可能就会遭致大败。幸运者,可能还有翻身之机;不幸者,便只能抱恨终身了。

同时,正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典故所言,一个人有多高的巅峰辉煌,相伴相随的打击也将会有多么的严重。因为,人生最容易犯错的阶段有两个,一是大喜,容易得意忘形;二是大悲,容易意气用事。因此,历史的车轮出奇的相似,如:袁绍、曹操、孙策、刘备等一代枭雄,不都是在人生的巅峰时刻折戟沉沙的吗?

所以,一个人得意之时,切莫忘形,反而更应慎重梳理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或许即将上演的人生悲剧便会消除。同样,一个人失意之时,也切莫意气用事,错上加错,当静坐自省,或许未来将会是另一个艳阳天。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司马欣怎么死的,揭秘司马欣真正死因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司马欣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不简单的,话说这个司马欣被刘邦恨到骨头里面去了,所以这个司马欣应该是做了不少让人觉得绝望的事情的,那么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个司马欣到底是怎么死的吧,话说这个司马欣的真正死亡原因也还是很有趣,所以感兴趣的网友也别错过了!司马欣是程柏休父的后裔,在秦朝做到了长史,话

  • 清末女首富慈禧干女儿周莹,在历史上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在女性地位并不高的古代,清末的周莹可以说是一个例外,曾经就有以周莹为历史原型创作的电视剧,播出之后也是深受好评。而周莹有两个非同寻常的身份,一个是“清末女首富”,另一个就是“慈禧干女儿”。这两个身份无论说出哪一个,都足以让人羡慕不已,都能写出好几本书来

  • 文景之治指的是哪个皇帝?文景之治算不算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时由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的这段时期。汉朝初年,全国并没有从此前的战乱当中调整过来,所以这两位皇帝为了恢复人口,提振经济,采用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大大缓解了百姓的压力。而且对周边国家也不再轻易出兵,避免无谓的消耗国力,所以文景之治也被称为是初汉的一段盛世。汉文帝虽然贵为皇帝,但

  • 钱谦益投降过为何却比宁死不屈的马士英名声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钱谦益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人,这个人呢其实是投降了清兵的,而马士英其实是一直坚持到最后的,也就是宁死不屈的,但是最后大家也知道了,那就是这个钱谦益其实名声是要好过马士英的,那么这到底是为啥呢?下面我们不防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这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想名声好,得娶个好老婆。钱谦益,作

  • 赵高为什么要杀秦二世?赵高杀秦二世有什么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赵高拿着假的秦始皇遗诏,颠覆了整个秦宫,扶立的胡亥为秦二世,又杀光了秦始皇的子女们,最让人可惜的就是本该继续发展秦朝的扶苏了。但是胡亥成了皇帝之后,可以说是对赵高言听计从,实际上的掌权者就成了胡亥,但是为什么赵高最终还是要杀了秦二世胡亥?胡亥的死对于赵高来说又有什么好处呢,难道他就可以做皇帝了吗?大

  • 汉成帝刘骜怎么死的?真的是因为马上风而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汉成帝刘骜是怎么死的这个话题还是挺有意思的,话说汉成帝刘骜是因为马上风而死的,其实大家如果对马上风了解的话,会发现这个马上风其实还是很有意思的,让人忍俊不禁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汉成帝刘骜到底是怎么死的,是否是因为马上风而死,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感兴趣

  • 为何说姜维好可怜?悲情英雄生不逢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说道姜维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其实在蜀国的后期还是真的挺厉害的,可以说集合了一人之力算是又延续了当时蜀汉的生命,但是姜维却一直被说成是悲情英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为何说姜维是悲情英雄呢?而且还有人一直觉得姜维十分的可怜,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姜维这个人其实说悲情还真的是

  • 商鞅从秦国出逃,为何其他各国不愿收留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正是因为商鞅变法才变得强盛起来,不过秦孝公去世后,商鞅地位不保,反被秦国旧贵族追杀。此后商鞅打算逃离秦国,投靠魏国,但魏国并没有收留商鞅。商鞅曾帮助秦国强大,为什么魏国还不愿拉商鞅一把呢?实际上,商鞅变法的成效当时并没有立即显现出来,而且商鞅和魏国还有私怨。最后商鞅无奈只能起兵反抗,最后兵败被处

  • 李世民有鲜卑族血统4分3,汉族血统4分1,那么李世民到底属于不属于汉族?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李世民其实大家都知道,没他就没有唐朝,但是其实如果对李世民有很多了解的人会发现,其实李世民是有鲜卑族血统4分之3的,而汉族血统只有4分之1,那么这个李世民到底是属于汉族还是鲜卑族呢?其实这个问题很明感,下面跟随小编一起再看看具体是怎么说的吧!对于这个问题,宋朝的朱熹曾提出过:“唐源流

  • 康熙第一次看到十岁的弘历,为什么一眼就选中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要培养一个继承人,要考虑的东西其实有很多,不单单是他的出身,还有他的品行、思想、作为等等各种方面,有时候外貌也要纳入考虑范围,如果长得太歪,或者受到过什么伤害导致看上去没有威严,那也是不行的。然而历史却总会有意外,比如康熙第一次看到只有十岁的弘历的时候,就决定要把这个孩子当做未来的继承人了,虽然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