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到底怎么样?为什么很多人都怀疑?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到底怎么样?为什么很多人都怀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399 更新时间:2024/1/15 20:21:19

诸葛亮的才能,很多人因为《三国演义》的神化,认为他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神仙一般的人物,但也有人从后期诸葛亮的表现认为,他并不擅长军事,他的长项在于处理内政,而且这种说法还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认为诸葛亮的确政治能力比军事能力更强。这种结论是又是如何得出来的?为什么会认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不如政治才能?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

或是陈寿的《三国志》对诸葛亮的评价来了一句“将略非所长”,或是诸葛亮一直未曾独领一军,或是诸葛亮未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或是诸葛亮的五次北伐又皆以失败而告终等因素,也许一些世人便以此为由,认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不堪大用。

事实真是如此吗?当然不是。

1.陈寿对诸葛亮的评语,我们是否解读有误,从而怀疑其军事才能

陈寿在《三国志》中曾这样评价诸葛亮:“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大意就是:诸葛亮在统军上,善于管理军队,但在作战时却不善于使用奇谋;在管理国家上,善于内政治理,但在打仗上却不是其所长。如果对手是个大才,且兵力占优,其便没有可胜之法。因此,诸葛亮统兵一来,并没有取得什么好成绩,兴复汉室也就更加困难了。

从表面看,确实令人感到诸葛亮长于治理内政,并不善于领兵打仗。

实事真是如此吗?其实不然。因为,或许很多人在解读这个问题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那就是,什么是其所长,什么是其所短,又是拿什么样人物来进行参照比对的。非常明显,皆以诸葛亮自身来做比对。

以此来看,陈寿对于诸葛亮的评价应当非常中肯与客观。以诸葛亮自身来说,其政略成果,确实要比军略所取成果更加出色。

但是,就算如此,也并不能证明其治军之能就弱于当时曹魏军事人杰司马懿、东吴军事人杰陆逊。

后来,作为历史记录者的陈寿,所记载之事,均是以当时所发生的事件(也许是表面现象)为依据,进行记录,很少参杂推策、臆测这样的观点。之所以,陈寿认为诸葛亮不善奇谋,应该是因为诸葛亮未曾采纳魏延“子午谷奇谋”所断吧。

然而,纵观历史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在诸多的历史事件背后,依然隐藏着诸多难以破解的真相之迷。所以,当历史上发生了诸葛亮否定魏延“子午谷奇谋”之后,蜀国也确实丧失了一次攻取曹魏的大好良机(成败难料,国运豪赌的良机)。若以次为依据,陈寿评价诸葛亮不善奇谋,也是非常符合历史真相。然而,通过诸葛亮接手蜀国军政大权以来的所作所为来看,其当时否定魏延“子午谷奇谋”,并不似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也并不能证明诸葛亮就不善奇谋。

正所谓: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当魏吴蜀三国鼎足之势已成时,处于国力绝对弱势的蜀国,面对国力、军力强势的魏、吴两,可有施展奇谋大战之机。

此外,如果怀疑诸葛亮的军事才能,那就证明其与同时期的军事人杰司马懿、陆逊相比,是有一定差距的。那么,一直以来,为何诸葛亮敢于北伐,而司马懿、陆逊却不敢率兵侵犯蜀国之境呢。同时,从陈寿《三国志》将诸葛亮和军事奇才陆逊同列一传,就不难看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应该不会弱于陆逊才是。

同时,陈寿作为一名旁观者,又无从军经历,更无朝廷高层任职经历,就事论事(表相)看待诸葛亮所经历之事,就非常的正常了。所以,李安溪曾持反对意见:“武侯实仁义节制王者之师,寿以为短于奇谋,此其识见之差,非有所怼憾。”

因此,后世的唐太宗和李靖也对诸葛亮的治军之能,给予极高评价,并将其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史兵家并列,入选“武庙十哲”。

2.刘备在时,诸葛亮未有独领一军之机,是否存在军事才能不足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诸葛亮跟随刘备出隆中,当时刘备仅有新野一地暂为屯军栖身之所,麾下已有关羽、张飞、赵云、陈到糜芳关平刘封等能征善战之将,且并无四方征战之机。也就是说,已有那么多的大将闲在那里,等待立功的机会,又怎么可能轮到刚刚加入的“新兵”诸葛亮独领一军呢。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后,刘备麾下诸将终于等到了立功的机会,关羽、张飞、赵云等将分别取得荆州长沙、零陵、南郡(有一半是暂借东吴的)等五郡之地。这一过程,诸葛亮也不可能有机会独领一军。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至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刘备夺取西川之时,根本就是亲自带队,诸葛亮自然也无独自领军的机会。

这时,刘备新得西川,最需要的不是征战领军之人,而是治理内政的大能。毫无疑问,这样的重担便压到了诸葛亮的身上。因此,诸葛亮同样无独自领军之机。

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至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汉中之战暴发,又是刘备亲自带队,最终夺取汉中。随着刘备地盘的迅速扩张,内政事务自然也随之猛增,诸葛亮则更加的分身乏术,那来的独自领军机会。

后来的夷陵之战,同样是刘备亲自带队,诸葛亮坐镇成都中枢,主持全局,再失统军之机。

最重要的是,诸葛亮跟随刘备期间,不可能不进行工作分工。结果,当然是刘备负责征战,诸葛亮负责大后方的稳定以及钱粮所需。这一局面,同当初张昭跟随孙策时的情形十分相似。

所以,并非诸葛亮没有过独领一军的机会,就说明其军事才能弱。也正如韩信跟随项羽之时,虽然没有独自领军的机会,难道就证明其没有军事才能吗。

3.诸葛亮五次北伐失利,是其军事才能不足之过吗

公元228年(建兴六年)春至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2月的6年中,诸葛亮率领蜀汉军队,向曹魏政权发动了五次北伐战争,结果却并无建树。

就因为这些,难道就要怀疑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吗?虽然发生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事件,但是答案依旧是否定的。

只要细细分析一番当初的北伐经历,就不难看出诸葛亮的军事之能到底如何。

先说说诸葛亮是否具有军事奇谋之能。其首次北伐,便运用虚实的“声东击西”之计,扬言进军眉城,实则兵出祁山。沙场老将曹真便为其计所惑,被其一举全据祁山地利。之后,诸葛亮又运用奇计,射杀曹魏开国元勋、沙场大将张郃以及猛将王双。因此,当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原本司马懿打算趁机追击,当有人提到张郃、王双之死时,司马懿果断停止追击。可见,司马懿对诸葛亮有多么的忌惮。事后,当司马懿观察诸葛亮的扎营之所时,也不由大为感叹“天下奇才也”。

同时,作为诸葛亮人生的老对手司马懿,为何被后世冠以“忍者神龟”的称号。还不是因为在诸葛亮的北伐战争中,司马懿死活坚守不出的结局吗。想想,以当时曹魏军力之盛,又占有以逸待劳的防御优势,竟然还被诸葛亮围困大营不敢应战。无奈之下,才使用离奸之计,致使幼主刘禅不明真相将其招回成都,方才得以脱困。

由此可见,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应该胜过司马懿才对吧。

同时,诸葛亮所著的《诸葛亮·治军第九》记载有:“故军以奇计为谋,以绝智为主。”由此可知,诸葛亮对于奇谋的地位非常看重,又怎么可能不懂奇谋呢。

综上所述,我们不但没有理由怀疑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还要对其军事才能大加肯定才是。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朝八旗当中,哪个地位最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八旗,这些东西大家应该都是有所耳闻的,就算是不知道具体的详细的,但是也都有一点了解。因为现如今清宫剧实在是泛滥,里面多多少少也都会涉及到八旗方面的东西,所以很多人都是有一定的了解的。那么在八旗当中,究竟哪一个的地位是最高的?有人说是正黄旗,那事实当真如此吗?正黄旗究竟是不是八旗中最厉害的一个呢?

  • 清朝举人想当官有哪些办法?乾隆皇帝为了他们推出大挑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举人在早期是指被荐举之人,因为在没有科举制度以前,普通人想要入仕当官,基本上只能靠有人为你推荐,或者某遂自荐。从606年隋炀帝设立科举开始,一直到清末慈禧将科举废除,这条普通百姓的晋升之路一共存在了1300年左右,成为入仕途的必经之路。就和我们现代高考一样,想要脱颖而出获得想更多的可能性,参加科举考

  • 天启大爆炸是什么?为什么很少有人提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时期,曾经发生过一场发生在天启年间的,非常神秘的大爆炸事件。这场大爆炸事件被称为“天启大爆炸”,也被人们看作是一场“古今未有之变”。这样形容一次爆炸,让人不由得对这件事情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究竟这次大爆炸事件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会发生爆炸?爆炸的原因

  • 元代的宫廷为什么这么乱?揭秘元朝后宫与僧人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元朝,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朝代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为陌生的一个朝代了,它虽然也和清朝一样,是外来民族建立的朝代,但是名气却远远不如清朝,很多人除了知道“成吉思汗”这个名字之外,甚至连他做过些什么都不了解,更不要说对元朝能有什么了解了。其实,元朝时期的后宫非常混乱,说起来可能很多人

  • 康熙得了天花为什么没死?为什么只有康熙治愈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在古代人眼中,“天花”是一个非常可怕的词,尤其是清朝时期,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解释,天花是一种最为古老的传染病,但同时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如果感染了重型天花,死亡率会高达25.5%,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值,而就在很多人都因为天花而丧命的时候,却有一个人不仅治愈了,最后还当

  • 揭秘蜀汉十四名将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蜀汉十四名将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虽然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是呢如果要具体的说出各个人物的名字的话,想必大家也没多少人能说出来吧,其实这个也还是挺有意思的,小编也说不出,但是关系不大,我们下面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呀,一起来学习一起来分析看看吧!14、孙乾孙乾这个人在历史上出现的频率不

  • 为什么清朝中央集权能达到顶峰?封建制的衰落成主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制朝代,在此期间清朝的中央集权也达到顶峰。其实从历朝历代的发展来看,朝廷加强集权的程度都是越来越大,这也说明了封建制是越来越衰弱。1729年,清军在西北和蒙古军激战,为了能够第一时间处理各项军报,雍正皇帝专门设立了一个军机房,后来改为军机处。等乾隆皇帝上位后,他把总事务大

  • 蚩尤怎么读,揭秘蚩尤的读音和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蚩尤其实大家也应该多多少少知道的这个人的,被誉为是上古魔神,那么如果这样的说的话,这个蚩尤其实就是坏人了,但是真正的情况又是这样的吗?其实也不见得啊,但是我们今天不讨论蚩尤的好坏,我们来看看蚩尤这两个字怎么读吧,还有其实古代人取名都是有语言的,那么这个蚩尤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

  • 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什么不直接传位给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是他最中意的太子人选,为了把朱标培养起来,朱元璋也是花了不少的心思,但是谁也没想到,朱标竟然会病死,这对于朱元璋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打击。然而朱标死后,朱元璋并没有直接传位给自己的其他儿子,而是给了皇孙朱允炆,可是后来朱棣又抢了朱允炆的皇位,要是朱元璋一开始就传位朱棣的话,是不是就会避

  • 桃园结义后刘备为什么总算计关羽?刘备不喜欢关羽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刘关张三人的桃园结义,一直以来都被人们看作是一段佳话,而刘备作为三人当中的大哥,对自己的两个“弟弟”的态度却很不一样,总给人一种他对张飞很好,但是对关羽不怎么样的印象,而且不仅是不好,关键时刻还总是会“算计”关羽。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刘备要这样对待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