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仁宗死后,为什么辽国皇帝也痛哭

宋仁宗死后,为什么辽国皇帝也痛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312 更新时间:2024/1/20 13:14:20

历史上在很多朝代,周边都还有一些其他的国家,他们之间经常存在各种矛盾,所以战争也总是难免的,比如宋朝时期就有西夏,有辽国,还有后来的蒙古。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别国的皇帝死了,自己国家的人应该不会有什么感触才是,顶多也就是发发感慨,但是在历史上,宋仁宗死后,辽国竟然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十分难过,皇帝痛哭不已,这是为什么?

北宋嘉祐八年(1063)三月二十九日半夜,在位四十二年的宋朝第四位君主赵祯在东京开封城福宁殿逝世,庙号仁宗。

当日,仁宗皇帝“饮食起居尚平宁”,不想入夜初更时分,“忽起,索药甚急,且召皇后”,等到皇后来到福宁殿时,仁宗已无法说话,只能用手指着自己的心口。皇后急召医官“诊视,投药、灼艾”,但已没什么用。三更时分,仁宗与世长辞。

次日,四月初一,仁宗的养子赵曙即皇帝位。是为宋英宗

北宋著名的大学者邵伯温当时才七岁,与父亲邵雍居住在西京洛阳。多年之后,邵伯温仍记得清清楚楚:当仁宗皇帝龙驭上宾的消息传到洛阳时,“城内军民以至妇人、孺子,朝夕东向号哭。纸烟蔽空,天日无光”。大家都悲从中来,沉痛悼念仁宗皇帝。邵伯温的舅父王元修自京师过洛,告诉邵雍:“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邵氏的友人周长孺赴四川剑州普安县就任,行走于乱山之间,但见“汲水妇人亦戴白纸行哭”。

举国都在悼念去世的仁宗皇帝。邵伯温及其亲友看到的祭奠活动,都是民间自发的,并不是官方组织的。人们完全发自内心地怀念一位仁厚的君主,为他的逝世感到悲伤。

仁宗在位时,大宋与大辽已经约为兄弟之国,宋王朝有国丧,照例要遣使前往辽国告哀。当宋朝使臣抵达辽国境内,发现“燕境之人,无远近皆聚哭”。辽道宗耶律洪基得悉宋仁宗驾崩,抓着宋朝使者的手号恸:“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之后,辽国将宋仁宗皇帝赏赐的御衣下葬,造了一座衣冠冡,“严事之,如其祖宗陵墓”。

耶律洪基原名“弘基”,因避宋朝皇室先人赵弘殷之名讳,才改名“洪基”。宋辽双方互避名讳,是当时的礼仪,如辽圣宗曾“欲迁一官,见本名犯真宗讳,因怒曰:汝充教坊首领,岂不知我兄皇讳字?”辽圣宗口中的“我兄”,便是指宋真宗。又如天圣四年,宋朝派韩亿出使契丹,祝贺辽圣宗的皇后生辰,因辽太祖阿保机汉名带“亿”字,宋仁宗便让韩亿暂时改名韩意。

说起来,耶律洪基对宋仁宗是相当崇拜的。他当太子时,曾经混在辽国入宋使团中,暗暗观察宋国。不过,宋朝雄州边境早已得知消息,飞报朝廷,仁宗知道辽国使团中有一位太子,便召他入禁中,“俾见皇后,待以厚礼。临归,抚之曰:‘与汝一家也,异日惟盟好是念,唯生灵是爱。’”

嘉祐二年秋,耶律洪基已经继位。他请仁宗赏赐一幅画像。面对这一奇怪的要求,宋朝大臣都向仁宗皇帝说:陛下不可将自己的画像交给辽人,因为万一辽人有“厌胜之术”,诅咒皇上,如何是好。但仁宗说:我诚心待辽人,他们必不会这么做。派遣御史中丞将自己的画像送到辽国。耶律洪基“盛仪卫亲出迎,一见惊肃,再拜”,比我们得到偶像的签名照还要激动。他还跟众臣说:“真圣主也。我若生中国,不过与之执鞭捧盖,为一都候耳。”

耶律洪基的心里,似乎有一个仁宗情结。直到元祐年间,距仁宗逝世已过去多年,耶律洪基对仁宗“追慕犹不忘”,跟使辽的宋朝大臣说:“寡人年少时,事大国之礼或未至,蒙仁宗加意优容,念无以为报。自仁宗升遐,本朝奉其御容如祖宗。”说着,忍不住又哭了。

仁宗的陵墓为昭陵。许多年后,宋人经过昭陵,仍然想起仁宗皇帝的仁德,对这位君主念念不忘,题下一首诗:“农桑不扰岁常登,边将无功更不能,四十二年如梦觉,春风吹泪过昭陵。”

北宋末发生靖康之变,宋室南迁,金人攻陷宋朝的国土后,立降金的刘豫为皇帝,建立傀儡政权“大齐”。这个刘豫,是个骄奢淫欲的人渣,为了搜刮到更多的民间膏脂,打起了掘坟盗墓的主意,特别设立一个盗墓机构——“淘沙官”。《宋史·刘豫传》说他“分置河南、汴京淘沙官,两京冢墓发掘殆尽”,连北宋诸帝的陵寝也被他盗挖、焚毁。惟独对安葬宋仁宗的昭陵,金人与刘豫不敢下手。

我以前说过,一代君主的身后赞誉,不在于一二个友邦给予多么隆重的哀荣,而是连敌国也表达出由衷的尊敬与哀悼。这样的君主,历史上即使不是绝无仅有,也是凤毛麟角。宋仁宗是其中的一位。

仁宗生前,只是一名相对平庸的君主,没有什么雄才大略,也没有什么丰功伟业,但为什么人们会深切悼念他,尊敬他,纪念他?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鲁国为何突然被楚国所灭?鲁国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鲁国建于公元前1043年,亡于前249年,总共历时794年。鲁国在鲁恒公到鲁僖公时期最为强盛,还一度和春秋霸主齐国争夺东方的控制权。其实鲁国的面积并不大,和齐国、楚国、晋国这些大国相比,鲁国简直就是个小型国家。但或许正是因为鲁国四周都有强敌,反而激发了他的求生欲,鲁僖公时期对阵强大的楚国和晋国丝毫不

  • 东林党真的误国吗,怎么评价东林党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东林党和阉党,这在明朝末年一直都是敌对的两个势力,天启皇帝时期,魏忠贤代表的阉党一直压着东林党,而崇祯继位之后直接铲除了魏忠贤,阉党自然也没有放过。可是原本他以为的局面并没有出现,魏忠贤这个不“忠贤”的人死了之后,曾经被打压的东林党得以喘息,可是明朝依旧不可阻止地走向了灭亡。

  • 司马家打下的天下,为什么叫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晋朝其实大家都知道的,那就是这个朝代是司马懿家族打下来的,但是小编就想问了,为什么司马家打下的朝代要叫晋呢?而不是叫什么司马呢?或者其他的魏啊什么的?其实这个还是挺有说法的,下面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跟随小编揭秘分析看看吧!首先要明白,晋朝是通过“禅让”取得帝位的,而不是通过

  • 玄武门之变生死存亡,为什么不见秦琼身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的,那就是玄武门之变这件事情其实还真的是挺可怕的,其实就是生死存亡的阶段了,其实大家也都知道的,很多著名历史人物都轮番上场了,尉迟恭啊什么的,但是唯独却不见秦琼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秦琼到底是干嘛去了,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秦琼也参

  • 孙殿英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孙殿英想必大家都知道的,他虽然是一位军阀吧,但是最后大家懂的,为了筹集军费,竟然把慈禧的墓给炸了个底朝天,慈禧毕竟也是一位太后啊,那么最后这个孙殿英的下场是什么样的呢?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当年的东陵盗宝案是民国一桩丑闻,1928年十二军长孙殿英盗掘清东陵后为逃避惩罚,

  • 汉初三杰为什么只有张良善终,韩信和萧何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汉初三杰”作为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开国功臣,跟随刘邦一起创立了汉朝,不仅在当时,对后世来说也是功不可没。但是面对功臣,尤其是开国功臣,皇帝的心思就各异了,毕竟是跟随自己一起创立王朝的人,有很大的功劳,所以封赏是必须的,但同时也会担心他们权力过大威胁到自己,所以削权甚至是杀掉也都

  • 刘备不在诸葛亮实力原形毕露,面对“菜鸟”司马懿都难以获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建立蜀汉后,立诸葛亮为丞相,可见当时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已经达到了最顶峰。不过换个角度来看,当时刘备也没后备人选了,只有诸葛亮的资历是最深的。如果庞统和法正还在的话,这个丞相之位肯定就不是由诸葛亮来做了。可能有人会说,要不是诸葛亮,刘备最后根本就不可能建立自己的政权,还当上皇帝,那真相真是如此

  • 汉武帝封禅的时候为什么带霍去病的儿子,不带自己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封禅,一向都是古代封建社会皇帝所做的非常大也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这也就是为什么刘备两个儿子一个叫刘封一个叫刘禅,就会被很多人解读为刘备也有称帝的心思。虽然事实未必如此,但是毕竟这个巧合实在让人难免想多。而像是封禅这样的大事,如果皇帝要带人,想来应该也是自己看中的儿子之类的重要人物,可是汉武帝封禅的时

  • 大明军队依靠什么打败蒙古铁骑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蒙古铁骑把宋朝打成了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最终又把南宋灭亡,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非汉族人统治的朝代,元朝。蒙古军队也被称为蒙古铁骑,元朝时期的中国领土疆域更是历朝历代当中最大的,然而这样一个强大的军队,为什么最后还是败在了大明军队?大明军队又是依靠的什么,才能够打败如此强悍的蒙古铁骑呢?至正二十年

  • 同治皇帝怎么死的?真是死于花柳病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同治皇帝是清朝第十位皇帝,在位共13年时间,不过同治皇帝在19岁时突然驾崩,死因一时成谜。后传同治皇帝是死于天花或者花柳病,不过同治皇帝小小年纪怎么会得天花或者花柳呢?不过根据古书记载,同治皇帝的私生活的确不是很检点,但也有把他的死因归结到慈溪太后身上的说法。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同治皇帝究竟死于哪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