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灭六国其他国家为什么没能合纵抗秦?齐国选择了怎样的对秦策略?

秦灭六国其他国家为什么没能合纵抗秦?齐国选择了怎样的对秦策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381 更新时间:2024/1/16 12:08:10

秦国能够灭六国最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打破合纵抗秦的局面,让其他国家不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张仪此前就曾出使各国破解了合纵抗秦的局面,还使得各国变的连横亲秦。实际上秦国采取的策略也很简单,就是远交近攻,再多给点好处,毕竟小国只有站队的份,只要将他们力量最强大的一方击败,小国自然会臣服。那齐国当时选择了怎样的对秦策略呢?或者能为你提供一些思路,明白当时为什么大家都不联合抗秦了。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变法图强,便下令招贤。商鞅自卫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最终由秦始皇嬴政剪灭山东六国,建立了秦朝。

在战国末期,秦国在消灭韩国、魏国、赵国、楚国、燕国这五个诸侯国的时候,齐国一直没有派兵救援其他五国,也即抱着一种“坐视不理”的态度。对此,在很多人看来,这是秦国“远交近攻”策略的影响,所以齐国才对其他五国“见死不救”。不过,在笔者看来,齐国这么做的原因远不止于此。

首先,《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在战国中后期,范雎见秦昭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抨击穰侯魏冉越过韩国和魏国而进攻齐国的做法。他主张将韩、魏作为秦国兼并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齐国等保持良好关系。由此,在秦国消灭山东六国的过程中,“远交近攻”的策略被一直执行,促使秦国得以步步蚕食魏国、韩国、赵国这三晋的土地,乃至于最终剪灭六国,建立秦朝。而在“远交近攻”之外,魏国、楚国、赵国的所作所为,也是齐国选择保持中立的重要原因。

在战国中期,特别是齐闵王在位时,齐国的疆域达到了巅峰,除了山东省一带,齐国的疆域还扩大到今河北省、河南省、江苏省、安徽省一带。对于这一时期的齐国,已经和秦国平起平坐了,甚至齐闵王还和秦昭襄王并称为“东西二帝”。但是,乐毅率领五国大军讨伐齐国,虽然经过田单复国,但是齐国依然因此而元气大伤。不过,更为关键的是,对于魏国、楚国、赵国这三个国家,还在战国后期蚕食齐国的疆域。比如赵国来说,赵惠文王十九年(公元前280年),赵将赵奢伐齐,攻取麦丘(今山东商河西北)。

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廉颇向东攻打齐国,破其一军。即便是长平之战后,赵国依然向齐国进攻,继续攻占齐国的疆域。对此,赵国本来是内陆型的诸侯国,但是,通过对齐国疆域的蚕食,赵国在战国后期都快打到大海边了。同时,就魏国来说,魏安釐(xī)王在位期间,派兵攻打齐国,拿下了齐国五都之一的平陆。至于强大的楚国,在长平之战后消灭了齐国旁边的鲁国,还攻占了齐国在今山东省南部的疆域。由此,到了战国后期,因为赵国、魏国、楚国这三大强国的蚕食,导致齐国的疆域不断缩水。

最后,非常明显的是,在战国后期,齐国自然对赵国、魏国、楚国等诸侯国十分不满了。在此基础上,秦国和赵国展开长平之战,赵国向齐国借粮,自然遭到了后者的拒绝。并且,在秦始皇嬴政消灭韩国、魏国、赵国、楚国、燕国这五国的时候后,齐国也选择了坐视不理。对于齐国的选择,诚然不是一种目光长远的表现,因为唇亡齿寒的厉害关系,在秦国消灭了山东五国后,齐国自然不能独善其身。

但是,从感情上来说,魏国、赵国、楚国对于齐国的兵戎相见,自然也是促使齐国导向秦国的重要原因。换而言之,山东六国因为各自的利益瓜葛,始终无法齐心协力的对抗秦国,这是秦始皇能够一统天下的关键。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山国为什么是战国第八雄,中山国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七雄,这是一个我们相当熟悉的称谓,战国时期虽然诸侯国众多,但是最厉害的就是这七个国家,他们之间打打杀杀的,最后一个秦国结束了这个乱世。然而有人注意到,在《国家宝藏》第二季中,王劲松告诉我们,当时还有一个国家,被认为是“战国第八雄”,这就是中山国。那这个中山国到底是什么来头

  • 姜维为什么甘愿弃魏从蜀?诸葛亮唯独对他寄予厚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不理解姜维为什么要弃魏从蜀,明明曹魏比蜀汉要更加强大,为何姜维还要给自己选择一条困难模式呢?实际上姜维加入蜀汉的时间只有短短35年,但姜维却对蜀国做到了绝对的忠诚,哪怕朝中要将他卸职,剥夺兵权,姜维也没有选择叛变。为什么姜维对每况愈下的蜀汉还能保持如此忠心?其中诸葛亮对他一生的影响起到了至关重

  • 刘弗陵的皇后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刘弗陵其实很多网友应该不怎么认识,但是其实这些都不是太要紧的,因为他的前面有汉武帝刘彻,还有戾太子刘据,之后就汉废帝刘贺了,还有汉宣帝刘询,所有很多人对汉昭帝刘弗陵还是挺陌生的,但是其实汉昭帝刘弗陵对话汉朝也还是挺有贡献的,所有还是很值得讨论的一个人了,最近不少人问刘弗陵的皇后是谁?刘弗陵到底有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有什么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现在常说去“见周公”,意思就是去睡觉了,因为有一本解梦的书借用了周公的名,这个说法也是孔子最先提出来的。但是,如果你以为周公只会解梦,那就真的是小看他了,解梦对他来说只是副业,众多副业的一个,他的主业,就是辅佐周王建功立业。而在这里,汉末时期的大枭雄曹操,有一句很著名的诗

  • 清朝六部尚书和总督谁的品级权利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六部尚书和总督比品级的话,六部尚书稍稍占据一丝上风。毕竟六部尚书属于在中央任职的官员,而总督要被派往全国各地。但尚书虽在朝中,能做的事毕竟有限,而总督就算完全的实践派了,所以历史上出名的总督总比尚书要多。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在清朝时期六部尚书和总督究竟谁的权利会更高一些,如果遇到分歧究竟该听谁的呢?下

  • 明朝时期哪个省最富有?如今被分成三个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的巅峰时期,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军事等方面,放在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当然每个国家总有几个区域相对全国来说会更加发达,那明朝时期,究竟哪个省份的综合实力最强、最富有呢?今天就为大家简单讲讲这个问题。明朝对于全国省份划分和我们现在的省份是完全不同的,当时一个省要比现在的一个省大得多,所以从数字

  • 东汉已经改进造纸术,为什么人们还用竹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造纸术,纸的出现一直都被认为是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习惯,非常重要。而东汉时期,蔡伦已经改进了造纸术,也就是说,纸的制造变得更加简单方便,而且造价也降低,但是我们在很多三国题材的影视剧中还能看到大量的竹简,而不是纸,这是为什么?难道是电视剧的不考究吗?并非如此,今天就一起来看一看,真实历史上,为什么在造纸

  • 朱元璋到底做了什么?使得蓝玉对他不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的历朝历代中,只要是朝廷中出现了悍将,那么这个朝代绝对可以将边境地区侵扰的乱贼打的是屁滚尿流。如此以来大将的作用就格外的显得重要了。在明朝朱元璋统治的时候,就出现过一位深受皇帝重视的大将军,他的出现给明朝带去了一段长时间的安定,就连边境地区一直侵扰不断的少数民族政权都被镇压下去了,他就是大将军蓝

  • 三国时期真正白手起家的主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古代,真正能够白手起家,赶出一番伟大事业的人寥寥无几,绝大多都是有着世族豪强的背景的。在古代的三国时期,能够成为一方诸侯的人,也是大多数或多或少都有着背景的。比如袁绍,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满天下,而且自身也颇有名望;再比如刘虞、刘焉和刘表,那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而其他的诸侯,也都有各种各样

  • 李世民去世后,李治是如何处置李世民后宫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在古代,新任皇帝一般都会把上任皇帝的后宫就地解散,给她们另外安排别的职务。但如果让新任皇帝看上某位后宫的话,皇帝也能将她加入到自己的后宫当中,不过一般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比较小,毕竟传出去并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在唐朝时期,武则天就曾是李世民的才人,后来却成为了李治的皇后,甚至是唐朝皇帝,当时李治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