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温只是一个小混混,他是怎么成为皇帝的

朱温只是一个小混混,他是怎么成为皇帝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765 更新时间:2024/2/20 11:04:50

朱温,作为唐王朝的终结者,他的人生一直以来也受到很多人的关注。他的出身并不高,家里情况非常普通,后来又参加农民起义,给摇摇欲坠的唐王朝又抽掉了一些砖瓦,尽管归附唐朝,立功受封,然而后来又再一次反唐,这一次可算是太彻底了,唐朝被推翻,朱温成为新朝的皇帝,建立起了后梁。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朱温是如何从一个混混变成皇帝的吧。

说起五代十国的这个乱世,大家都知道这是中国历史上十分混乱的一段战乱时期。群雄割据,战乱频发。五代十国的第一个国家是后梁,后梁的开国皇帝是朱温,也正是朱温灭亡了唐朝,才正式宣告了五代十国乱世的开始。

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朱温本来就是一个小混混,从小家境贫寒,可以说是没有任何背景势力。那么,他是如何一步步的从一个小混混成长为一个国家的开国皇帝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分析一下后梁开国皇帝朱温的奋斗历程,来分析他成功的原因吧。

朱温的成长历程其实和明太祖朱元璋是挺相似的。两人都是底层百姓出身,靠着自己的打拼奋斗一路成长为了开国皇帝。

1.跟随黄巢起家,继而投靠唐朝

朱温年轻时候跟随母亲寄居在地主刘崇家打工。不过朱温很明显不甘于打工的生活,于是他跑到社会上成了一个光荣的混混,打架斗殴都是家常便饭。

唐末的时候,发生了黄巢叛乱,朱温见在社会上不好混了,便跑到了黄巢麾下成了一个士兵。不过朱温长的勇武有力,作战又不要命。很快的便得到了黄巢的赏识。

朱温在黄巢的麾下逐渐得到了重用,甚至成为了黄巢的心腹。黄巢对他委以重任,甚至让他承担了长安的防守重任,这可是绝对心腹才能承担的职责。

不过好景不长,黄巢势力很快开始走下坡路,眼看着就要被朝廷剿灭了。生性狡猾且有谋略的朱温心里开始有了自己的算盘,他仔细分析了当时局势,认定黄巢马上就要完蛋了。于是朱温果断地投靠了自己的敌人——唐朝。

客观上说,朱温当然是对不起黄巢的。但在那个乱世,生存就是唯一的王道。唐朝对于朱温的投诚很是兴奋,特意给他赐名“朱全忠”。这个名字对于以后亲手灭亡了唐朝的朱温来说,真的是很讽刺。

朱温的反叛对于黄巢是致命的,很快黄巢便被剿灭。而朱温也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乱世生涯,有了自己的根据地——朱温成了宣武军节度使,驻守汴州。

2.第一大割据势力的成长过程

这个时候的朱温,虽然已经摆脱了自己社会最底层的身份,但依然是上不了台面的。他分封的汴州早已经千疮百孔,而且四面都环绕着众多豪强,哪一个都是朱温惹不起的。

朱温夹杂在一群虎狼之间,应该是每天提心吊胆的。但是朱温生性狡猾,而且极有战略眼光和政治智慧。他依靠着自己的高超的军事能力和政治能力,在这一片豪强中四面玲珑,远交近攻,竟硬生生的打拼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朱温踏出自己的第一步是向秦宗权开刀。朱温巧妙的借用了邻居朱瑄的实力对付秦宗权,在边孝村一战彻底击垮秦宗权,正式占领了河南的地盘。这个时候朱温才终于有了自己稳固的地盘。

朱温占据了河南,他要想在中原有所作为,就必须拿下自己北边的魏博军和东边的武宁军。朱温再次发挥了自己天才的政治能力,他并没有强行对魏博军出战,而是先打掉了魏博军的门户黎阳,然后就对刚上任的罗弘信不断施加压力。

果然,罗弘信承受不了这种压力,乖乖的向朱温求和。就这样,朱温仅仅动用了自己的政治策略,就得到了战争也不一定能打赢的魏博地区,打开了自己通向河北的局面。

当然,朱温不仅仅是有政治外交能力,他的军事能力也是很了不起的。他几乎是倾巢而出的进攻徐州,硬碰硬的几乎全歼了徐州的精锐,彻底掌控了徐州。

自此,朱温终于成长为了这个乱世中的一方豪强。他是真正完全依靠自己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一步步的打拼出了自己的势力。

3.代唐建梁

成长起来的朱温开始显露自己的野心了,他不在甘心屈服于已经濒临崩溃的唐朝之下。他完全控制了唐昭宗,掌握着最高的权利。即便他还需要留着唐昭宗来逐步铲除反对自己的人,但唐朝已经名存实亡了。

到了最后,朱温连掩饰都懒得做了。他直接逼迫着唐哀帝禅位。公元907年,朱温正式称帝,建都洛阳。经过十几年的拼杀,他终于达到了自己人生的顶峰。

毫无疑问,朱温不是一个好人。他是乱世中的一代枭雄,为了达到自己目的不择手段,先后背叛黄巢和唐朝廷。但这是一个战乱频发的乱世,只有心狠手辣的枭雄才能生存。而朱温凭借着自己的实力,一步步的从一个社会底层的小混混,成长为了掌握中原最大疆域的开国皇帝,无疑也是很了不起的。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民国算一个朝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民国其实大家都知道它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但是有人说了这个时期不算是一个朝代,那么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民国到底算不算手一个朝代吧!1911年10月9日,在距离清王朝的中枢北京1100余公里的武昌突然响起了一声爆炸,惊动了所有人。1911年10月10日,武昌的一声枪响惊醒了所有人,也拉开

  • 秦国灭六国统一时,哪个国家对秦国威胁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等一系列改革后,国力日益强大。等秦始皇上位以后,正式制定了灭六国统一天下的策略,当时秦国的确非常强盛,但也不是说有100%的把握能够完成统一,其中赵国和楚国带给秦国的压力最大。所以秦国的初步策略便是将其他各国相互之间孤立起来,以免他们相互结盟,那秦国的计划实行起来就困难无比

  • 乾隆为什么要凌迟处死尹嘉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乾隆其实还真的是一位明君了,一生都在为国为民治理国家,但是乾隆好像仔细的分析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了,《四库全书》算一样,还有平定叛乱。这些我们也不多说吧,我们说说乾隆晚年的一件事情吧,话说乾隆在晚年竟然下令凌迟处死了尹嘉铨,而尹嘉铨当时还是一位退休的人,那么当时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

  • 李隆基宠爱武惠妃,为什么不让她的儿子李瑁做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李隆基宠爱武惠妃,也就是寿王李瑁的母亲,而这个寿王李瑁,正是杨玉环最开始的丈夫,也就是被李隆基抢了妻子的那个可怜人。李隆基与杨玉环的故事,千百年来已经有无数的传说了,而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寿王李瑁。李隆基非常宠爱武惠妃,那么对寿王又怎么样呢?如果李隆基很宠爱李瑁,那他又为什么没有把李瑁立为太子?1.武

  •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王杨卢骆,初唐四杰,这几个人的大名一直流传到今天,其才学才气自然也是相当的,在当时的影响力也不小。其中,写下著名文章《滕王阁序》的王勃,更是令人敬佩,据说他六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了,而且《滕王阁序》也是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写的,的确是自幼聪慧。然而就在写完这篇文的第二年,年纪轻轻的王勃就死了,他这短暂的一

  • 历史上并没有烽火戏诸侯,那为什么诸侯不去救周幽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流传了千百年了,而很多人也都信以为真,真的认为西周就是因为荒唐的周幽王宠爱美人而断送江山,褒姒也成了人们所说的“红颜祸水”。但是这就和现如今把很多责任全部推给女性的言论和思维是一样的落后迂腐。其实在历史上,烽火戏诸侯究竟是否真有其事

  • 战国七雄韩国是最弱的,为什么还能支撑两百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七雄,虽然说是战国时期最厉害的七个国家,但是在七个国家之中自然也还是有强有弱。强者如楚国、秦国自然不用多说,但是弱者,例如韩国,它是六国之中第一个被灭掉的,然而它也还是与其他六国并肩而行存在了两百多年。为什么韩国这么弱,却还是可以在残酷的环境之中支撑两百多年?韩国能活那么久的原因是什么?在中国古

  • 年羹尧为什么被杀?雍正赐死年羹尧真相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年羹尧是清朝汉族名将,号称“年大将军”。年羹尧的官场之路并不是从武将开始,而是从文臣当起。后来年羹尧平定西藏叛乱,立下大功,得到了雍正皇帝的宠信。但年羹尧的下场却是被雍正皇帝赐死,雍正皇帝究竟为何要杀年羹尧呢?其实一般皇帝杀功臣无非也就一个原因,就是此人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或者权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什么还能打败燕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此战之后,基本上就已经可以确定,赵国在战国历史上的时间不长了。赵国受到秦国如此严重的打击,照理说,应该是非常颓败的,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趁火打劫,或许赵国也会支撑不住。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面对燕国的打劫,赵国竟然还能将燕国打回去,这是为何?为什么经历了长平之战的赵国,还能这么厉害呢?战国中后期,

  • 三国中最好色的英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在中国没有人不知道的。在三国那个乱世的年代里,可以说是有着无数的英雄豪杰,青年才俊。不过说起好色的三国英雄,想必很多人都猜到了。没错那就是曹操了,他一生娶了14位妻妾,这还是有记载的。那么本期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曹操当年有一句名言,他说:我征战多年,女人不能&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