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为什么要凌迟处死尹嘉铨?

乾隆为什么要凌迟处死尹嘉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334 更新时间:2024/1/19 9:08:13

说到乾隆其实还真的是一位明君了,一生都在为国为民治理国家,但是乾隆好像仔细的分析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了,《四库全书》算一样,还有平定叛乱。这些我们也不多说吧,我们说说乾隆晚年的一件事情吧,话说乾隆在晚年竟然下令凌迟处死了尹嘉铨,而尹嘉铨当时还是一位退休的人,那么当时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本应凌迟处死,家属缘坐,但为了表示皇上的大度,决定"加恩免其凌迟之罪,改为处绞立决,其家属一并加恩,免其缘坐"

尹嘉铨,河北人也,举人出身,官至大理寺卿,居九卿之列。

尹嘉铨是当时颇有名望的道学家,学富五车,各种写书出书,非一般人能与之比拟,照正故事发展,退休之后告老还乡,安享晚年岂不乐哉……

然而清朝的文字狱等残酷,虽然乾隆皇帝曾说“朕从不以语言文字罪人”,但从后来发展看,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就问你怕不怕?

话说,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尹嘉铨已离休回到老家河北博野,当年四月,乾隆西巡五台山回跸保定,在此举办了一场接驾盛典,想要参加的人数不胜数,这种高档饭局,参加一次回来都够吹上一年,更能为祖上增添光彩。放在现在,如同各路大咖汇聚一堂,那发出来的朋友圈都金光闪闪的。

可惜尹嘉铨没有得到这个机会参与本次饭局,心有不甘的他派出自己的三子给皇帝上了两道折子(要命的折子啊)。若事成,不但能参加盛典,还能为自己博取孝子的名号,一举双得。

第一封:请谥!

说自己的老父亲,江苏学政尹会一,不知皇帝您还记得不?当年您曾夸奖家父乃孝子一名,还特赐诗一首,现扔挂在家里墙上,如今老父已过世三十年,不知可否为老父追封谥号,“恳伏乞皇上睿鉴施行,臣不胜激切待命之至。”

乾隆听罢已稍显不悦:“与谥乃国家定典,岂可妄求?此奏本当交部治罪,念汝为父私情姑免之,若再不安分家居,汝罪不可逭矣。”这里乾隆已经很不愉悦了,谥号乃国家定典的大事,你上来就要求朕赐予,简直是对谥号的亵渎。

第二封:从祀!

这道折子彻底激怒皇帝,尹嘉铨要将自己老父的灵位放在孔子祠堂供世人祭拜。孔子乃圣人,千百年来无人出其右,提这样的要求真的合适吗?也就怪不得当即批示:竟大肆狂吠,不可恕矣。

想要治罪,仅凭两道折子貌似说不过去,这不难,满清文字狱在乾隆这块已经达到顶峰,炉火纯青,六百里加急命文字狱专家英廉负责督办本案,火速查抄尹家所有文字书籍。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何况尹嘉铨古稀之人,一次次的提审,大刑伺候,实在无可置辩等语,叩头痛哭,矢口不移!

搜罗出尹嘉铨所有著述中一百三十多处悖逆文字,例如尹嘉铨称他父亲尹会一与张伯行等为"孔门四子",这是要逆天的节奏?称父母死为"薨",可知此乃皇家御用字体,岂容僭越?

乾隆是高寿的皇帝,在七十岁时曾写了一首得意之作《古稀说》,从此古稀相当于朕。而杜甫的名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已经被贴上乾隆的商标,一经注册,防盗必究,后果很严重的。偏偏尹嘉铨在自己的序中也自称古稀老人,简直触犯龙颜,逆了龙鳞。

英廉等人办事效率极佳,速度极快。最后奏疏皇帝,报告了尹嘉铨的罪证及刑审情况,最后建议将尹嘉铨凌迟处死,家产全部入官,所有书籍尽行销毁,其缘坐家属,男十六以上者皆斩,余人给付功臣之家为奴。

要知道判决轻了,君认为徇私枉法,那只有自己背锅,好人皇上来演!

乾隆阅后,为了表示大度,决定"加恩免其凌迟之罪,改为处绞立决,其家属一并加恩,免其缘坐"。

以书罪人、杀人、以人废书、禁书的情形在清代是司空见惯的。最后,尹嘉铨个人的著作也被一并销毁,荡然无存。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隆基宠爱武惠妃,为什么不让她的儿子李瑁做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李隆基宠爱武惠妃,也就是寿王李瑁的母亲,而这个寿王李瑁,正是杨玉环最开始的丈夫,也就是被李隆基抢了妻子的那个可怜人。李隆基与杨玉环的故事,千百年来已经有无数的传说了,而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寿王李瑁。李隆基非常宠爱武惠妃,那么对寿王又怎么样呢?如果李隆基很宠爱李瑁,那他又为什么没有把李瑁立为太子?1.武

  •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王杨卢骆,初唐四杰,这几个人的大名一直流传到今天,其才学才气自然也是相当的,在当时的影响力也不小。其中,写下著名文章《滕王阁序》的王勃,更是令人敬佩,据说他六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了,而且《滕王阁序》也是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写的,的确是自幼聪慧。然而就在写完这篇文的第二年,年纪轻轻的王勃就死了,他这短暂的一

  • 历史上并没有烽火戏诸侯,那为什么诸侯不去救周幽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流传了千百年了,而很多人也都信以为真,真的认为西周就是因为荒唐的周幽王宠爱美人而断送江山,褒姒也成了人们所说的“红颜祸水”。但是这就和现如今把很多责任全部推给女性的言论和思维是一样的落后迂腐。其实在历史上,烽火戏诸侯究竟是否真有其事

  • 战国七雄韩国是最弱的,为什么还能支撑两百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七雄,虽然说是战国时期最厉害的七个国家,但是在七个国家之中自然也还是有强有弱。强者如楚国、秦国自然不用多说,但是弱者,例如韩国,它是六国之中第一个被灭掉的,然而它也还是与其他六国并肩而行存在了两百多年。为什么韩国这么弱,却还是可以在残酷的环境之中支撑两百多年?韩国能活那么久的原因是什么?在中国古

  • 年羹尧为什么被杀?雍正赐死年羹尧真相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年羹尧是清朝汉族名将,号称“年大将军”。年羹尧的官场之路并不是从武将开始,而是从文臣当起。后来年羹尧平定西藏叛乱,立下大功,得到了雍正皇帝的宠信。但年羹尧的下场却是被雍正皇帝赐死,雍正皇帝究竟为何要杀年羹尧呢?其实一般皇帝杀功臣无非也就一个原因,就是此人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或者权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什么还能打败燕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此战之后,基本上就已经可以确定,赵国在战国历史上的时间不长了。赵国受到秦国如此严重的打击,照理说,应该是非常颓败的,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趁火打劫,或许赵国也会支撑不住。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面对燕国的打劫,赵国竟然还能将燕国打回去,这是为何?为什么经历了长平之战的赵国,还能这么厉害呢?战国中后期,

  • 三国中最好色的英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在中国没有人不知道的。在三国那个乱世的年代里,可以说是有着无数的英雄豪杰,青年才俊。不过说起好色的三国英雄,想必很多人都猜到了。没错那就是曹操了,他一生娶了14位妻妾,这还是有记载的。那么本期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曹操当年有一句名言,他说:我征战多年,女人不能&ldqu

  • 明朝发明了哪些火器?明朝火器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火药最先并没有被运用到军事上,而是当做特技表演使用。当时的人们把火药用来制作炮仗,以便曾加节日气氛,在宋朝期间火药更多是被拿来做表演的奇幻材料。直到明朝期间,火药才真正和军事联系到了一起,所以明朝发明了很多厉害的火器,甚至是比清朝初期的火器装备还要强大。下面就为大家介绍

  • 刘裕灭掉晋朝之后,是如何对待司马氏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晋朝虽然结束了三国乱世,但是却一直都是历史上名声最不好的一个王朝,西晋和东晋,之后却经历了一个大乱斗,而这一切自然与统治者脱不开关系。晋朝最后的皇帝晋恭帝被刘裕废掉,刘裕自立为帝之后,他是如何对待晋朝王室司马氏的?司马氏最终的结局是什么,他们受到了什么样的对待?一起来看看这段历史吧。在刘裕以前,对待

  • 姜维北伐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为何只有姜维坚持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去世以后,姜维主动扛起了继续北伐的大旗,虽然成效有限,但姜维如此坚持诸葛亮的事业实在令人佩服。姜维原本并不是蜀国人,而是魏国人,诸葛亮将他招来以后,没想到他竟然对蜀汉如此忠心,到了最后亡国之时还想如何能够复国。当然,姜维北伐时的兵力和诸葛亮当年的兵力根本无法相比,所以指望姜维能所有突破基本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