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维北伐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为何只有姜维坚持北伐?

姜维北伐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为何只有姜维坚持北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689 更新时间:2024/2/21 22:32:21

诸葛亮去世以后,姜维主动扛起了继续北伐的大旗,虽然成效有限,但姜维如此坚持诸葛亮的事业实在令人佩服。姜维原本并不是蜀国人,而是魏国人,诸葛亮将他招来以后,没想到他竟然对蜀汉如此忠心,到了最后亡国之时还想如何能够复国。当然,姜维北伐时的兵力和诸葛亮当年的兵力根本无法相比,所以指望姜维能所有突破基本上是不太现实的。姜维北伐遇到的最大困难究竟是什么呢?

三国历史进入后期时,活跃在建安年间的枭雄、名将们相继陨落,三国历史的主线成为了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决。诸葛亮和司马懿似乎是命运中的宿敌,诸葛亮总是技高一筹,司马懿却又能安稳对应,直到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五丈原前诸葛亮薨逝,三国历史进入了末期。

三国晚期的魏蜀之战的焦点是蜀汉姜维和魏国邓艾的对决,他们分别是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学生、继承者。令人感慨的是,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北伐的大计被朝廷放弃,一直坚持北伐魏国的居然是两个投降的魏将——姜维和夏侯霸。姜维入蜀后,其母亲曾经写信让他回来,姜维回信说到“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可见姜维的雄心大志。

姜维27岁时,就已经在诸葛亮的提拔下拜为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如此高官显爵让姜维死心塌地的效命,也让姜维站在了风口浪尖上。诸葛亮在政治上的继任者蒋琬费祎都是北伐战略的反对者,此时的姜维北伐掣肘重重,规模总不超过万人。

蜀汉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春,费祎被人刺杀,朝中再没有人能够压制姜维。次年姜维便被加督中外军事,率领数万人出陇西,魏将李简举城投降。姜维大军进围襄武(今甘肃陇西南),大破魏将徐质,乘胜拔临洮三县,大获全胜。

延熙十八年(公元255年),姜维与车骑将军夏侯霸出狄道,大破魏永州刺史王经于洮西,魏军死者数万。次年,姜维被升为大将军,成为了蜀汉将领之首。但同时,蜀后主刘禅为了平衡,又封了其他名号的大将军,这就加剧了军中将领互不服从、协调失灵的局面。

内部不平,而在外部,姜维宿命中的对手——邓艾出现了。邓艾出身贫寒,因其政治才能被司马懿赏识,进入朝廷,后来又成为了曹魏西部战线对抗蜀汉的主要将领。姜维与邓艾之战仿佛是诸葛亮与司马懿之争的延续,不过这一次,司马懿被朝中猜忌的命运却降临到了姜维头上。

蜀汉炎兴元年(公元262年),魏军下定决心彻底解决蜀汉问题,分为三路大军大举南下。邓艾率领西路三万军牵制姜维,诸葛绪率领偏师包抄姜维后路,而钟会大军十二万浩浩荡荡三路南下取汉中。姜维上表建议派张翼廖化率军以防不测,却被宦官黄皓拦下,终于酿成大祸。

关键时刻,姜维率军摆脱东西两路大军的钳制,主力及时撤回剑阁,挡住钟会大军,可谓力挽狂澜。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邓艾出其不意,从西部率军走过阴平七百里无人小路,绕过剑阁天险直达成都城下,蜀后主接受投降,并命令姜维投降。孤臣姜维在三国最后的时刻坚持着一点希望,十一次北伐,大胜两次,小胜三次,平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为自己的理想拼搏到了最后一刻,真乃大丈夫也。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曹无伤为何要向项羽告密,小人物曹无伤竟引发了鸿门宴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楚汉之争,这一场发生在刘邦和项羽之间的争斗,人们对于它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而要说这个,鸿门宴也是历史上非常经典的一次宴会。然而在鸿门宴之前,身为项羽叔叔的项伯却站在了刘邦一边,身为刘邦将领的曹无伤却去给项羽告密。这个曹无伤是何人,他在楚汉的历史上虽然只是一个小人物,但却也是引发鸿门宴的关键人物之一。

  • 巴图鲁是什么意思?鳌拜为什么被称为满清第一巴图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巴图鲁”是一句满语,意思是勇士,英雄,为满洲传统封号之一。从明朝女真就开始使用“巴图鲁”这个称号了,等清朝建立后,“巴图鲁”则专门用来封给战功显赫的人物。而被称为满清第一巴图鲁的,正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物鳌拜。可能有很多朋友都是

  • 魏延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魏延幕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还是有不少人关注这个地方的,毕竟这个地方和诸葛亮还是有一点的关系,当然了这些也都是后世的一些人慢慢艺术加工形成的,在三国时期应该是没有相关的说法的,魏延虽然在蜀国鞠躬尽瘁但是结局却不好,好在蜀国当时还是有明白人,但是后来还是因为年代的原因墓慢慢消失了,那么下面我们就着这些

  • 凿壁偷光的匡衡,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凿壁偷光,这是一个我们从小听到大的故事,西汉时期的匡衡发奋读书,什么样刻苦艰难的环境都不能阻挡他学习的心,最终终于成为西汉的丞相,这个励志故事读来着实让人感动。不过成为丞相是故事最终的结局,却不是匡衡人生的结局。那么,在登上了人生的巅峰之后,匡衡怎么样了?他做了丞相之后,又经历了些什么事情?1.得汉

  • 明朝妖书案真相是怎样的?妖书案背景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妖书案在明朝期间发生过两起,第一次妖书案的起因和东林党之争有关,第二次妖书案表面是因立太子而起,但实则另有隐情。第一次妖书案因为神明宗还有各种忌惮,也不想因此把事件闹大,主要也没给朝中造成太大的影响,所以也就置之不问了。但第二次妖书案的影响就要大的多了,甚至还威胁到了皇权,实际上这些都和东林党争有关

  • 历史上的狄仁杰为何不用给武则天行跪拜礼?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狄仁杰,想必很多人都看过《神探狄仁杰》了,多多少少对他都是有着一定了解的了。从古至今,关于狄仁杰的故事已经有着无数的版本诞生了,但是不管怎样,狄仁杰的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形象是一直都没有变过的。可以说是与包青天都成为了后世敬仰的神探。说起狄仁杰的妻子,可能很多人也关注过,不过遗憾的是,他妻子的形

  • 周朝曾经同时出现两个天子,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历史上除了割据时期,统一时代的天子、皇帝那都只会有一个,这也是不需要考虑的,如果有两个皇帝,那岂不是会闹翻天了。但是就在周朝,西周灭亡之后,竟然同时出现了两个周天子,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两位周天子分别是谁,两位周天子难道都是正统吗?当时的诸侯又是怎么对待这件事情的?1.二

  • 魏忠贤为什么被称为九千九百岁?他究竟靠什么上的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魏忠贤应该算是中国古代史上最著名的太监之一了,不过魏忠贤会出名是因为他的臭名昭著,而不是说做了什么利国利民的好事。明熹宗时期,魏忠贤因为得到了朱由校的宠信,从而正式展开了他的上位之路。朱由校天生对木匠情有独钟,时长不理朝政,魏忠贤乘此机会专断国政,在朝中的地位等同于皇帝,还被称为九千九百岁。其实在历

  • 公孙瓒拥有精兵10多万,为什么打不赢袁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公孙瓒和袁绍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两个人了,其实公孙瓒也算是一位有拿到好牌的人,最厉害的时期是手下了拿了10万多精兵了,但是最后大家也知道了,那就是他输给了袁绍了,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呢?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吧吧!公孙瓒讨伐幽州张纯丘力居叛乱起家,因作战勇猛,在军中有威望

  • 陈庆之是不是南北朝第一名将,第一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南北朝,历史上一个非统一的混乱的时期,南朝与北朝并立,相互之间也必然会有很多征战。征战靠的是兵力,靠的是武将,所以武将在这一时期也就非常重要了。很多人认为,陈庆之当属南北朝时期的第一名将,事实果真是如此吗?陈庆之有什么能力能够当的起这个称呼,如果他不是第一名将,那么还有谁会是最厉害的呢?在南北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