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忠贤为什么被称为九千九百岁?他究竟靠什么上的位?

魏忠贤为什么被称为九千九百岁?他究竟靠什么上的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455 更新时间:2024/2/27 10:03:33

魏忠贤应该算是中国古代史上最著名的太监之一了,不过魏忠贤会出名是因为他的臭名昭著,而不是说做了什么利国利民的好事。明熹宗时期,魏忠贤因为得到了朱由校的宠信,从而正式展开了他的上位之路。朱由校天生对木匠情有独钟,时长不理朝政,魏忠贤乘此机会专断国政,在朝中的地位等同于皇帝,还被称为九千九百岁。其实在历史上,能让宦官上位,基本上都和皇帝的懒惰不务朝政有关,碰巧魏忠贤又是一位小人,并没有给明朝的发展带来积极向上的作用。

魏忠贤之所以能够把控明朝朝局数年,背后的原因较为复杂,有皇帝的用,制度的不健全,以及激烈的党争等因素。魏忠贤原名魏进忠,本为一市井之徒,后“与群少恶搏,不胜,为所苦,愤而自宫”,万历十七年其被挑选入宫,在明朝国势整体下滑的时代大背景下,通过各种手段算计一步步走向他的权力巅峰。

魏忠贤初进宫时在当时掌握东厂,司礼监秉笔太监孙暹名下管理甲字库,后通过贿赂等手段获得了后来即位的明熹宗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的办膳太监的职位,此间其还和朱由校的乳母客氏相勾通,这使得他有机会和时间和朱由校建立起感情,并深获其信任,以至于朱由校在临终前仍称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可以说皇帝的昏庸懒政和对他的完全信任是魏忠贤最大的依仗。

明代为管理皇室内务设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等十二监,其中又以司礼监为首,司礼监设秉笔太监一职,其主要职责是记录皇帝口述后交内阁票拟,再由其转交皇帝批复。这可以看作是为牵制内阁权力的一种设计,但当皇帝昏庸懒政之时就给了秉笔太监较大的操作空间。不幸的是明熹宗朱由校正是这样一个皇帝,史载其“不好静坐读书”并且对木工有着广泛的爱好,常“自操斧锯凿削,即巧工不能及也”,“终日营造,成而喜,喜不久而弃,弃而又成,不厌倦也”。魏忠贤则常常利用皇帝专心营造之时上表奏事,皇帝此时无心理政,则指示曰:“肤已悉矣,汝辈好为之”,长期如此,则实际上给了其矫传皇帝旨意、延缓甚至扣押大臣奏章的权力,魏忠贤也利用这一便利在朝中扶植势力,打击异己,其势力极盛之时可谓满朝尽皆阉党。

在魏忠贤之所以能够把控朝局,明末的激烈的朝堂党争和丧失气节的官员对其的主动依附也是重要的原因。朱由校在位期间魏忠贤和东林党人的斗争趋于白热化,这使得朝堂中许多与东林党人不和的官员或为魏忠贤主动招引,或为形势所皆依附于魏忠贤之下。如在魏忠贤网罗的党羽中即有所谓的其中著名的有所谓“五虎”、“五彪”、等称谓,文臣武将一应俱全,其党羽又相互勾通,一时阉党可谓遍及天下,魏忠贤也被称为九千岁。天四年,东林党人副都御史杨涟上奏本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状,其奏本被驳回,朱批曰:“一切政事皆朕亲裁,内宫事严密,外廷何以知道”。此后又陆续有东林党人上疏弹劾魏忠贤,但尽皆不了了之,由是魏忠贤愈发恃宠而骄,并对东林党人恨之入骨。天启五年魏忠贤将东林党人左光杨涟、左光斗等人诬陷下狱,并且大肆搜捕东林党人。天启六年,魏忠贤又杀害了高攀龙、周起元、周顺昌等东林党人,东林书院被限期全部拆毁,主要东林党人几被赶尽杀绝。除去对手的魏忠贤彻底的把控朝政大权,各地生祠遍布,走向其权势巅峰。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公孙瓒拥有精兵10多万,为什么打不赢袁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公孙瓒和袁绍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两个人了,其实公孙瓒也算是一位有拿到好牌的人,最厉害的时期是手下了拿了10万多精兵了,但是最后大家也知道了,那就是他输给了袁绍了,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呢?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吧吧!公孙瓒讨伐幽州张纯丘力居叛乱起家,因作战勇猛,在军中有威望

  • 陈庆之是不是南北朝第一名将,第一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南北朝,历史上一个非统一的混乱的时期,南朝与北朝并立,相互之间也必然会有很多征战。征战靠的是兵力,靠的是武将,所以武将在这一时期也就非常重要了。很多人认为,陈庆之当属南北朝时期的第一名将,事实果真是如此吗?陈庆之有什么能力能够当的起这个称呼,如果他不是第一名将,那么还有谁会是最厉害的呢?在南北朝时期

  • 梁冀其实势力已经非常大了,为什么刘志还能反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梁冀其实大家都知道在那个时期他的势力是真的大,可以说基本上是稳固了,但是最后刘志却还是能组织部队进行反攻,这就有点让人十分的怀疑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其实到底有什么故事可言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粱冀,东汉著名的梁氏外戚集团首脑,大权臣,掌控东汉军政大权近二十年,皇帝之废立,

  • 郑成功临死之前,为什么要杀掉自己的妻子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郑成功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自动想起下一句“收复台湾”。历史上,郑成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民族英雄,他生于明朝末期,也一直都把自己当做是明朝人,对于后来夺取政权的清朝是一直非常抵抗的。只是,郑成功死前却做了一件让人很疑惑的事情,他要杀掉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古代社会,妻儿尤其是儿子

  • 历史上真实的孙尚香是怎样的一个人?真的像电影里那样与刘备感情很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了解过三国的小伙伴们一定知道孙尚香是谁了,就是那句“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句话中的“夫人”了。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孙尚香的表现是极其忠诚于刘备的,甚至刘备死后,自己也跟着殉情了,属于那种夫妻双方感情非常不错的一对。但是在历史上,真实的孙尚香其实并不是这

  • 曹操为什么起国号叫魏?魏公和魏王有什么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末年曹操独揽朝中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了汉室的实际掌权人。当时汉献帝被迫封曹操为公爵,建国号为“魏”,此后曹操晋升魏公。为什么曹操这里会是魏公,而不是赵公、齐公呢?而且后来曹丕篡位灭汉后,新国号也叫魏,曹操为什么对这个“魏“情有独钟?在历史上有

  • 明朝官员工资那么低,为什么百姓的负担还很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的官员,也是要领工资的,朝廷自然要给每一位官员发放属于他的那一份工钱,但是明朝时期的官员工资,却是历朝历代里面最低的,究其原因还是朱元璋制定下来的规矩,他看惯了元朝贪官鱼肉百姓,所以对贪官深恶痛绝,降低工资标准。但实际上,即便是降低了工资,百姓的负担却不见减轻,这又是怎么一回事,明明是一个好政策

  • 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为什么鸿门宴上要帮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鸿门宴,千百年来一直都是“杀机四伏”的一个代名词,项羽在鸿门设下宴席邀请刘邦来吃饭,但实际上却总是对要不要下手犹豫不决。而在宴会上,项羽的叔父项伯,却一直有意无意的在帮助刘邦,宴会前后也是如此,项伯为什么要这样做?项伯为什么没有站在项羽的一边去帮项羽,却要在他的对立面帮助他的

  • 王敏彤老年采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王敏彤其实大家也应该多多少少听说过这个人的,话说她是清朝末期最美的格格,所以很多人对她还是挺感兴趣的,最近也有不少的网友都说了,王敏彤其实活到了二十世纪了,那么她的晚年也接受了不少采访,而且还有2000年左右的照片,所以当时是什么情况呢?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王敏彤采访王敏彤,原名完颜

  • 苏轼和东坡肉的故事是怎样的?苏轼还发明了哪些菜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苏轼如果不当文学家的话很有可能会是一位美食家,苏轼对于“吃”的要求可谓是很高,能让自己的嘴享福才是人间一大美事。和苏轼最有名的一道菜就是东坡肉了,那他们两者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故事呢?这次就为大家简单做一个介绍。其实和苏轼有关的菜远不止这东坡肉一道,还有几样菜同样是以东坡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