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成功临死之前,为什么要杀掉自己的妻子儿子

郑成功临死之前,为什么要杀掉自己的妻子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631 更新时间:2024/2/27 10:03:19

说到郑成功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自动想起下一句“收复台湾”。历史上,郑成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民族英雄,他生于明朝末期,也一直都把自己当做是明朝人,对于后来夺取政权的清朝是一直非常抵抗的。只是,郑成功死前却做了一件让人很疑惑的事情,他要杀掉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古代社会,妻儿尤其是儿子,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郑成功要这样做?

郑成功能够以民族英雄的身份载入史册,最主要的事迹应该是他在1661年12月20日打跑了侵占台湾的荷兰人。郑成功对民族的贡献毋庸置疑,可在当时他掌握军队力求反清复明,仍然是清朝掌权者的眼中钉肉中刺。

康熙刚登基不久,鳌拜采纳郑氏降将黄梧提出的"平贼五策",先迁移走了沿海的居民,毁掉了船只,然后在1661年11月24日杀掉了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还把郑家的祖坟挖了个底儿朝天。

背叛者或许心有愧疚,可动起手来却往往比原本的敌人更加残忍。郑成功强忍着悲痛完成了收复台湾的壮举,可忍耐不仅不会让痛苦消失,反而会在心灵的角落酝酿的更加浓郁,任何一颗火星都可能引爆理性的世界。

在几百年前跨越海峡的征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脱离战争的阴影后水土不服的问题凸显了出来,士兵们人心惶惶思乡的情绪越来越浓。再加上南明政权败亡永历帝已经逃到缅甸,眼看着清军就能腾出手来集中力量打击郑军,郑成功当时可谓是又痛苦又忧愁。

大概就在这个时候,郑成功的大儿子从思明州传来消息说自己和侍妾陈氏生了个儿子。隔辈亲,亲又亲。传宗接代是一个大事儿,郑成功听说自己可以抱孙子了非常高兴。

每一个生命来到世界都要历经千辛万苦,生命的花朵值得用心灌溉温柔以待。郑成功以此为福兆下令犒赏三军,压抑的气氛顿时缓和了许多,一时间大家都仿佛沾上了几分喜气。可一件事终究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在这喜大普奔的氛围中郑经的正妻唐氏早已经怒火中烧。

郑经跟唐氏的关系相当差,他曾在自己的诗集东璧楼集里写过一首《妒妇歌》,诗歌里写道:妒妇口舌利,发声愚夫起。巧言皆正理,存心最狼毒。若见婢妾辈,眉发上倒触。轻则发怒詈,大则加篓梏。甚至施异刑,死生立迫促。

郑经和侍妾平时眉来眼去,唐氏已经喊打喊杀了。现在有了孩子直接就炸毛了,据说当时唐氏直接下手想把孩子除掉,吓得郑经赶紧藏到了其他地方。谁家孩子谁心疼,郑经心疼自己的孩子,唐氏的爷爷唐显忠也心疼自己孙女。

唐显忠当时是南明隆武政权的兵部右侍郎,也算是有一定声望的官宦世家。为了给孙女出气,据说唐显忠给郑成功写书信,公开指责郑经与弟弟的乳母私通生子,郑成功不敬不责罚反而大加赏赐,治家不正凭什么治理国家?

郑成功不管是治家还是治军都非常严格,唐显忠这颗火星引爆痛苦彻底摧毁了郑成功的理性。看到书信后郑成功气塞胸膛脸,立即派人去了思明州。《清史稿》列传中记载:康熙元年,成功听周全斌谗,遣击豹,豹举军入广州降。恶锦与乳媪通,生子,遣泰就杀锦及其母董。

在封建社会虽然有三父八母的说法,可陈氏只是郑经弟弟的乳母,并不是他本人的乳母。这事儿在明朝的历史中并不少见,严格来说并不是什么重罪。郑成功为了这事儿不光要杀死郑经,连自己的原配夫人都要杀掉。显然是怒火上头,蒙蔽了心智。

愤怒总是以愚蠢的行为开始,最终为错误的结果悔恨不已。得到军令的郑泰是郑成功的堂兄,他没有直接执行命令。郑泰跟兵部尚书洪旭上商议后得出结论,不能杀害夫人和少主。

于公来说郑成功现在怒火攻心,这道冲动的命令极不合理。于私来说清军势大,郑成功随后十有八九会舍弃大陆的地盘,让留守沿海的将领迁入台湾。跨越海峡一旦生病在当时很容易死掉,很多将领都不愿带着家人过去。比起未来可能遇到的危机,人们往往更在乎眼前的困境。

这些留守沿海的将领需要郑经这个名义上的首领活着,为他们承担延误军令的责任。郑泰等人提议杀掉郑经的侍妾和儿子,请求郑成功收回命令。只是郑成功心意已决,再次派遣使者前来行刑。内部的分歧,总会引起外部的觊觎。很快就有流言说,郑成功打算把留守在厦门的将领全部杀掉。危机袭来谁都不愿意坐以待毙。

沿海的留守将领们囚禁了郑成功派来的使者,联合起来拥立郑经成为平国公,带领军队公开跟郑成功对峙。郑成功听说后狂怒咬指,不久染上疾病愤愤而终。郑成功病逝后,远在大陆的康熙提笔写下挽联,称赞郑成功是海外孤忠。在时代的浪潮下个人的意志是那么的渺小,孤掌难鸣,忠难成功。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孙尚香是怎样的一个人?真的像电影里那样与刘备感情很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了解过三国的小伙伴们一定知道孙尚香是谁了,就是那句“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句话中的“夫人”了。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孙尚香的表现是极其忠诚于刘备的,甚至刘备死后,自己也跟着殉情了,属于那种夫妻双方感情非常不错的一对。但是在历史上,真实的孙尚香其实并不是这

  • 曹操为什么起国号叫魏?魏公和魏王有什么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末年曹操独揽朝中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了汉室的实际掌权人。当时汉献帝被迫封曹操为公爵,建国号为“魏”,此后曹操晋升魏公。为什么曹操这里会是魏公,而不是赵公、齐公呢?而且后来曹丕篡位灭汉后,新国号也叫魏,曹操为什么对这个“魏“情有独钟?在历史上有

  • 明朝官员工资那么低,为什么百姓的负担还很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的官员,也是要领工资的,朝廷自然要给每一位官员发放属于他的那一份工钱,但是明朝时期的官员工资,却是历朝历代里面最低的,究其原因还是朱元璋制定下来的规矩,他看惯了元朝贪官鱼肉百姓,所以对贪官深恶痛绝,降低工资标准。但实际上,即便是降低了工资,百姓的负担却不见减轻,这又是怎么一回事,明明是一个好政策

  • 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为什么鸿门宴上要帮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鸿门宴,千百年来一直都是“杀机四伏”的一个代名词,项羽在鸿门设下宴席邀请刘邦来吃饭,但实际上却总是对要不要下手犹豫不决。而在宴会上,项羽的叔父项伯,却一直有意无意的在帮助刘邦,宴会前后也是如此,项伯为什么要这样做?项伯为什么没有站在项羽的一边去帮项羽,却要在他的对立面帮助他的

  • 王敏彤老年采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王敏彤其实大家也应该多多少少听说过这个人的,话说她是清朝末期最美的格格,所以很多人对她还是挺感兴趣的,最近也有不少的网友都说了,王敏彤其实活到了二十世纪了,那么她的晚年也接受了不少采访,而且还有2000年左右的照片,所以当时是什么情况呢?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王敏彤采访王敏彤,原名完颜

  • 苏轼和东坡肉的故事是怎样的?苏轼还发明了哪些菜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苏轼如果不当文学家的话很有可能会是一位美食家,苏轼对于“吃”的要求可谓是很高,能让自己的嘴享福才是人间一大美事。和苏轼最有名的一道菜就是东坡肉了,那他们两者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故事呢?这次就为大家简单做一个介绍。其实和苏轼有关的菜远不止这东坡肉一道,还有几样菜同样是以东坡命名,

  • 汉景帝为什么被栗姬骂作"老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汉景帝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这个人是一位明君了,而且是大明君,但是这位皇帝也有比较尴尬的事情,话说在汉景帝在位时期,有一位叫栗姬的宠妃,但是却骂了一句汉景帝是”老狗“,我的天,就算是正常的夫妻也不能骂老狗啊,这何况还是皇帝啊,所以也有网友问了,不太明白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 和珅临终嘉庆说了什么?揭秘乾隆为何不敢杀贪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和珅作为清朝最出名的贪官,乾隆竟然还如此宠信他,这不是助纣为虐么?其实乾隆皇帝不杀和珅也是有原因的,经过利弊权衡以后才让人和珅这么多年。不过最后和珅还是栽倒了乾隆的手上,虽然表面是嘉庆上位以后才除掉的和珅,但背地里很有可能是乾隆早就告知过嘉庆。和珅临终前,嘉庆皇帝说了六个字,也是证明了自己缉拿贪官的

  • 朱棣为何拒绝了郑和从西洋带来的侍女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朱棣其实大家也知道的,郑和大家也知道,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大家也听说了,下西洋当然就会带很多好东西回,这其中也包括美女了,话说当时郑和下西洋带了26位西洋美女回了,但是朱棣却做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选择了拒绝,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是为啥哦,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1405年

  • 诸葛亮空城计的真相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三国中的诸葛亮,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名气那是相当的打。他的“草船借箭”和“空城计”,在如今看来也都是非常厉害的军事策略。“空城计”这一集计,诸葛亮在当时运用的非常成功,他的对手司马懿那样一位身经百战的人,都被诸葛亮给欺骗了。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