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点兵为什么要多多益善?

韩信点兵为什么要多多益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652 更新时间:2024/2/7 15:39:40

说到韩信点兵其实也还是很有故事的,话说这个韩信本来就非常的厉害,那么他因该对于点兵不是要去人数的吧,应该要求质量的,但是这个韩信就不是这样的,韩信点兵的时候表示真的要多多益善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背后深沉次的原因又是什么?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

多多益善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而这个淮阴侯就是韩信。

韩信是楚国淮阴人,出身贫困,老娘死了都没有地方埋,自己吃饭成问题,经常去当地跟他关系不错的派出所所长家里蹭饭,结果那个所长媳妇饭做好了就在被窝里吃,等韩信去的时候,人家早就吃完了,就这样的韩信平时还在腰间悬着宝剑,到处晃荡,向外展示他是士人,而不是普通百姓,而当当地泼皮欺辱他时候,骄傲的韩信居然也能受得了胯下之辱。

秦末天下大乱之后,韩信投靠了项羽,项羽封他为校尉。可是韩信向项羽提出建议,项羽不以为然,对于项羽而言,他自己的军事才能已经足矣。于是觉得才能得不到施展的韩信转投刘邦,但是刘邦也不重视他,不过萧何发现韩信是个人才,向刘邦举荐,刘邦仍然不以为意,眼见得不到重用,于是韩信再次逃走。

萧何得知韩信逃亡,来不及禀报刘邦就去追赶韩信,这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最终再次向刘邦推荐韩信,萧何认为韩信是难得的将才“国士无双”,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

韩信指挥汉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夺取关中。而后在刘邦带领主力攻击项羽老巢的时候战败,韩信受命攻击降而复叛的魏国、赵国,韩信带领少数兵力在井陉口“背水一战”大败陈余,攻灭赵国,随后臣服燕国,并突袭齐国,击败龙且带领的楚国援军,将魏国、赵国、燕国、齐国等悉数拿下,并在关键时刻谢绝了项羽提出或者助楚灭汉或者中立与楚汉之间的政策,而是坚定的支持汉王刘邦,这极大的改变了楚汉此前他提出封王的要求,让刘邦不爽,但是韩信实力很强,于是刘邦分封韩信为齐王。项羽被灭后,刘邦再次突然进入韩信军营,夺走韩信的兵权。后来有听说齐国是形胜之地,足以图王霸之业,不应该封给异姓王,于是将韩信改封为楚国,韩信本是楚国人,也算是衣锦还乡,韩信也没有表现出不满。

可是刘邦对韩信仍然充满戒心,后来有人密报韩信谋反,刘邦忧心忡忡。最终听取陈平的建议,刘邦假装视察云梦泽,而按照惯例,皇帝驾临,诸侯王应该前去拜见,于是韩信轻车简从前去觐见刘邦,结果被生擒回长安,最终韩信谋反查无实据,韩信虽然出得了监狱,但是被降为淮阴侯。

有一次刘邦与韩信聊天,刘邦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

“十万”韩信倒是直言不讳。

“那你能带多少兵?”刘邦继续问韩信

“多多益善”也就是韩信的意思是“我带兵的越多越好,你刘邦最多只能带十万兵”

听闻韩信回答,刘邦笑了,继续问道:“你既然如此厉害,为何被我所擒”

“你虽然不善于带兵,但是善于管理带兵的将领(善将将而)”韩信回答道,刘邦听后大笑了事,对于韩信的回答还算满意。

事实上在秦末汉初,韩信的单兵武力值肯定不是最高的,史料甚至没有韩信冲锋陷阵的记载。但是能够统领大军,无论敌人强弱,他都能够在对敌作战中进行良好的调配,于是他总是以优势兵力攻击对面之敌,而且他本人也鄙视将领个人的武勇。所以他的对手陈余、龙且、项羽实际上都不是一般人,但是都无一例外的败于韩信之手。

而他的老上司,也是老对手汉高祖刘邦也承认,“连军百万、攻无不取,战无不胜”的将领只有韩信,这也是对韩信在那个通讯落后时代,能够做到统领百万大军协调一致,攻必取、战必克,无论逆境顺境都能够大杀四方的杰出军事能力的认可。

所谓的多多益善,能带更多的兵是韩信军事能力的表现,不是韩信在具体的战斗中追求的目标。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什么诛杀山东人?朱元璋真的这样做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在当皇帝之前,做过很多职业,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属于社会底层的人,所以他能看到的东西就很多,但是受到的欺负也就很多,这也是他日后严惩贪官的原因,他想要给百姓创造一个清明的生活环境。不过据说朱元璋上位之后,曾经下令诛杀过山东人,这件事情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朱元璋又为什么要杀掉山东人呢?朱元璋是明朝开

  • 嘉靖帝和万历帝近60年不上朝,为何还能稳坐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一共276年时间,其中嘉靖帝和万历帝不上朝执政的年份就有将近60年。嘉靖帝在位45年,万历帝在位48年,这爷孙两都算是明朝在位最久的皇帝之一,为何他们当了皇帝后将近一大半的时间都不上朝务政呢?嘉靖帝大概有20几年没上朝,期间沉迷修道成仙,然后重用佞臣,淡化了上朝的工作。其实嘉靖帝在刚上位时还是挺

  • 李自成拥有百万部队为何打得过明军,打不过清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他灭了明朝却输给了清军。很多人不解,李自成发展到巅峰期手下有百万部队,仅花了两个月就拿下京师,为何最后还会不敌只有数十万军力的清军呢?实际上李自成最后战败,导致功亏一篑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他入住京师后所采取的执政策略,还有部队的战力都具有很大偏差。他能够击败明军,也是因

  • 刘伯温要挖诸葛亮墓地却被吓跑?诸葛亮墓上刻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被称为神机妙算,但后人刘伯温并不服。传说刘伯温为了证明自己比诸葛亮更厉害,便想找到诸葛亮的墓挖之。诸葛亮做出的贡献只是三分天下,但刘伯温可是帮助朱元璋统一了全国,也是因为刘伯温有着这样的功绩所以让他有了这样的想法。不过当他找到诸葛亮墓后,却被墓上刻的字给吓了一跳,这墓碑上究竟写了什么呢?其实这

  • 为什么说明朝公主最惨?源于朱元璋的一条规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公主”,在很多人想象中,就是自小锦衣玉食,受到宠爱,泡在蜜罐里面长大的人物,不愁吃穿,而又因为是皇帝的女儿,更是不愁嫁,嫁的人也都是达官显贵。其实这只是人们想象中的公主罢了,真实情况下,公主一般都会成为政治工具,她们的婚姻也都是政治联姻,没有几个能够幸福的。而在明朝,公主们

  • 孙承宗为什么被罢官?孙承宗能挽救明朝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孙承宗是明末著名军事家、教育家和诗人。孙承宗曾当过明熹宗的老师,也是明末文坛的领袖之一,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在明朝与后金的交战中,孙承宗临危受命,不负众望,统领十一万军队收复了失地四百余里。期间袁崇焕等武将也是由孙承宗培养出来的,当时孙承宗在朝中的地位已经非常高了,但此后他却主动提出要罢官,这究竟是为

  • 曹魏五子良将谁的职位最高?五子之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蜀国的五虎上将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曹魏的五子良将则在知名度方面会略逊一筹。但是比较双方的实力,或许五子良将还更强一些。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各个都是能独自领兵的将领,五虎将方面可能赵云和黄忠的领兵能力要差些。那曹魏的五子良将究竟谁的职位最高呢?很多人会觉得前将军张辽肯定是五子之首,不过实际上真

  • 白起为什么是人屠?白起究竟杀过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秦国大将白起,或许这个名字在当时,只要一被提起来,就能让很多人闻风丧胆。白起有一些外号,诸如“杀神”“人屠”,重点都在白起杀人很多这件事情上。最为出名的大概就是长平之战了,赵国四十多万大军,不仅是战争中死亡的,战败之后作为俘虏,也都把他们给杀了

  • 宋朝老丈人是怎么挑选女婿的?读书人只是基本要求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今年过年回家,想必又有不少朋友被各种亲戚逼问,有没有谈朋友或者何时结婚的问题,好像这已经成了每年的惯例。其实现代人和古人相比,结婚生子的年龄已经往后推迟了许多,在古代可能刚20出头的男性就要当爹了,和现代的节奏完全不一样。这也是因为现代婚姻早已不存在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为什么有人说朱元璋是中国第一罪人?朱元璋为何不得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作为历史上少有的穷苦出身的皇帝,而且还是从底层一点点做上来的皇帝,他的经历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朱元璋因为见惯了元朝官员欺压百姓,所以上位之后坚决反对腐败,对贪污的官员严惩不贷。但是这样的皇帝,却还是被一些人认为是“中国第一罪人”。朱元璋究竟还做了一些什么事,为什么会有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