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为什么诛杀山东人?朱元璋真的这样做过吗?

朱元璋为什么诛杀山东人?朱元璋真的这样做过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822 更新时间:2024/1/24 16:19:50

朱元璋在当皇帝之前,做过很多职业,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属于社会底层的人,所以他能看到的东西就很多,但是受到的欺负也就很多,这也是他日后严惩贪官的原因,他想要给百姓创造一个清明的生活环境。不过据说朱元璋上位之后,曾经下令诛杀过山东人,这件事情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朱元璋又为什么要杀掉山东人呢?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这些年来,坊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朱元璋的故事。其中之一就是说:朱元璋当年在当乞丐讨饭时,受过山东人的歧视。后来,朱元璋当皇帝后,便命令徐达对山东人大开杀戒。

我在网上搜索了很久,发现这种说法的源头之一是2009年出版的一本图书《扯下帝的遮羞布》。作者叫“晓风残月”,可能是网名。

书里提到:

“想当年,他讨饭的时候,经过山东地界次数多,受到的歧视也多。等他坐拥天下后,就命令大将徐达攻打山东,不管男女老幼,一律杀光,狠狠地出了当年的一口恶气。此后,山东地界一度人荒,不得不从外地移民。现如今,山东好多地方的人,一问祖宗,他们会说,远在他乡呢。”

这里的“他”,指的当然就是太祖朱元璋了。

在山东一带民间还流传着朱元璋大开杀戒的细节:

“平民出身的朱元璋做了皇帝后,派兵屠杀山东人。杀完第一遍后唯恐有遗漏者,带兵人便在清晨、傍晚登上山头四处瞭望,发现哪里有炊烟,便断定那里还有生存者,便再去屠杀。如此反复三遍,直至将山东人杀光。其原因是当年朱元璋在山东讨饭时,山东人不肯舍施予他,常使他饿肚子。”

在经过几番杀戮后,山东被杀得“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荒草萋萋,狐兔之际满道,惟不见人之踪影”。

你看,人物有名有姓,细节栩栩如生,故事完整无缺,还很符合逻辑,一定是真实的历史吧?

我们且从头说起。

朱元璋是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父母都是穷苦农民。1343年,濠州发生罕见旱灾,大致出现大饥荒。朱元璋父亲、母亲、大哥都在这场大饥荒中死去,只剩下朱元璋和儿歌侥幸地活了下来。为了活命,朱元璋被迫与二哥、大嫂和侄儿分开,来到位于凤阳南6公里处的於皇寺(皇觉寺)当了一名和尚。然而,於皇寺“僧多粥少”,就打发朱元璋等人云游化缘——说白了,就是乞讨。那时候,朱元璋年仅16岁。

在那以后长达3年时间,朱元璋在各地流浪、乞讨,还进入过山东地面。显而易见,山东也遭遇了灾荒,饥饿现象也实有发生。推想而知,一定有贫困的家庭,在朱元璋乞讨时拒绝施舍。可是,仍然有不少山东老百姓对朱元璋很好。否则的话,朱元璋哪里能活着离开山东?

其中,朱元璋来到山东青州益都时,有一个叫崔迪的人收留了朱元璋,让朱元璋过了一段安稳日子。朱元璋对崔迪感激不尽,当皇帝后,将崔迪召到官府当官,官至正六品的左赞善。后来崔迪称病告退,朱元璋还赏赐“白金文绮龙头拐杖”“一品服色”等,表示格外的恩宠。

明朝嘉靖年间编撰的《青州府志》记录如下:

“崔迪,字惟吉,益都人家,世业儒,通晓经史,长于理学。至正末,高皇帝(朱元璋)曾尝幸其家,迪敬事焉。洪武初,召授青州府儒学训导,转益都教谕,擢左春坊、左赞善。谢病归乞,以教谕终其身。赐之诰命,白金文绮龙头招杖,一品服色,以宠异之。”

元朝末年,山东的确出现“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荒草萋萋,狐兔之际满道,惟不见人之踪影”现象。可是,这并不是朱元璋滥杀的结果,而是连年战乱的结果。

从南宋末年开始,山东就成为多灾多难的地方。金国军队、蒙古军队都曾经在山东等地烧杀抢掠,祸害百姓。与此同时,山东等地又接二连三遭遇灾荒、瘟疫,使得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以至于“十室九空”。到了元朝,山东等地又成为各路农民起义军和元朝军队激烈战斗的战场。

因此,到了明朝建立后,山东等地人口数量还没有得到恢复。

朱元璋为了恢复山东的元气,从人烟稠密的山西等地组织老百姓移民到山东等地。这就是著名的“洪武大移民”。朱元璋还连续豁免山东百姓两年的田租,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让他们能够尽快恢复生产,发展农业。在各种政策的影响下,山东的人口数量增长很快,经济社会进入正常轨道。这怎么都不是一个扬言要“杀光山东人”的人干出来的事情啊。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嘉靖帝和万历帝近60年不上朝,为何还能稳坐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一共276年时间,其中嘉靖帝和万历帝不上朝执政的年份就有将近60年。嘉靖帝在位45年,万历帝在位48年,这爷孙两都算是明朝在位最久的皇帝之一,为何他们当了皇帝后将近一大半的时间都不上朝务政呢?嘉靖帝大概有20几年没上朝,期间沉迷修道成仙,然后重用佞臣,淡化了上朝的工作。其实嘉靖帝在刚上位时还是挺

  • 李自成拥有百万部队为何打得过明军,打不过清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他灭了明朝却输给了清军。很多人不解,李自成发展到巅峰期手下有百万部队,仅花了两个月就拿下京师,为何最后还会不敌只有数十万军力的清军呢?实际上李自成最后战败,导致功亏一篑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他入住京师后所采取的执政策略,还有部队的战力都具有很大偏差。他能够击败明军,也是因

  • 刘伯温要挖诸葛亮墓地却被吓跑?诸葛亮墓上刻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被称为神机妙算,但后人刘伯温并不服。传说刘伯温为了证明自己比诸葛亮更厉害,便想找到诸葛亮的墓挖之。诸葛亮做出的贡献只是三分天下,但刘伯温可是帮助朱元璋统一了全国,也是因为刘伯温有着这样的功绩所以让他有了这样的想法。不过当他找到诸葛亮墓后,却被墓上刻的字给吓了一跳,这墓碑上究竟写了什么呢?其实这

  • 为什么说明朝公主最惨?源于朱元璋的一条规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公主”,在很多人想象中,就是自小锦衣玉食,受到宠爱,泡在蜜罐里面长大的人物,不愁吃穿,而又因为是皇帝的女儿,更是不愁嫁,嫁的人也都是达官显贵。其实这只是人们想象中的公主罢了,真实情况下,公主一般都会成为政治工具,她们的婚姻也都是政治联姻,没有几个能够幸福的。而在明朝,公主们

  • 孙承宗为什么被罢官?孙承宗能挽救明朝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孙承宗是明末著名军事家、教育家和诗人。孙承宗曾当过明熹宗的老师,也是明末文坛的领袖之一,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在明朝与后金的交战中,孙承宗临危受命,不负众望,统领十一万军队收复了失地四百余里。期间袁崇焕等武将也是由孙承宗培养出来的,当时孙承宗在朝中的地位已经非常高了,但此后他却主动提出要罢官,这究竟是为

  • 曹魏五子良将谁的职位最高?五子之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蜀国的五虎上将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曹魏的五子良将则在知名度方面会略逊一筹。但是比较双方的实力,或许五子良将还更强一些。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各个都是能独自领兵的将领,五虎将方面可能赵云和黄忠的领兵能力要差些。那曹魏的五子良将究竟谁的职位最高呢?很多人会觉得前将军张辽肯定是五子之首,不过实际上真

  • 白起为什么是人屠?白起究竟杀过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秦国大将白起,或许这个名字在当时,只要一被提起来,就能让很多人闻风丧胆。白起有一些外号,诸如“杀神”“人屠”,重点都在白起杀人很多这件事情上。最为出名的大概就是长平之战了,赵国四十多万大军,不仅是战争中死亡的,战败之后作为俘虏,也都把他们给杀了

  • 宋朝老丈人是怎么挑选女婿的?读书人只是基本要求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今年过年回家,想必又有不少朋友被各种亲戚逼问,有没有谈朋友或者何时结婚的问题,好像这已经成了每年的惯例。其实现代人和古人相比,结婚生子的年龄已经往后推迟了许多,在古代可能刚20出头的男性就要当爹了,和现代的节奏完全不一样。这也是因为现代婚姻早已不存在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为什么有人说朱元璋是中国第一罪人?朱元璋为何不得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作为历史上少有的穷苦出身的皇帝,而且还是从底层一点点做上来的皇帝,他的经历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朱元璋因为见惯了元朝官员欺压百姓,所以上位之后坚决反对腐败,对贪污的官员严惩不贷。但是这样的皇帝,却还是被一些人认为是“中国第一罪人”。朱元璋究竟还做了一些什么事,为什么会有这样

  • 三国时期真正不怕关羽的名将只有两人,他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我国古代三国时期,那都是很多小伙伴们都喜欢关注的一段历史了,因为在这一段历史当中出现了很多的英雄,很多的名将。然而在这些名将当中,最讲义气的就要属关羽了。关羽是三国著名武将中的其中一个,说起他的战绩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说完的。在整个三国时期,关于为刘备,为蜀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在三国里的武将中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