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没带诸葛亮,为何诸葛亮会遭到弃用?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没带诸葛亮,为何诸葛亮会遭到弃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795 更新时间:2024/2/7 15:51:37

夷陵之战不仅对蜀汉非常重要,更是对整个三国后期的走势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如此重要的战役,刘备为什么没带上诸葛亮呢?很多人说,那是因为诸葛亮遭到了刘备的弃用。虽然刘备从汉中之战开始,就有意培养新人上位,但还不至于到了弃用诸葛亮的地步。还有人说,可能是因为诸葛亮反对刘备伐吴,所以刘备就不带诸葛亮一起去了。如果真是这样,未免也有些太小看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情义,他们都不属于如此鸡肠小肚之人。实际上,刘备不带诸葛亮正是为了蜀汉的未来着想,如果刘备不在了,也只有诸葛亮能够扛起指挥蜀汉的重任。只是谁也没想到夷陵之战刘备竟然会如此惨败,诸葛亮不建议刘备攻吴,那是因为忌惮曹魏,而不是担心刘备会输给孙权。但最后的结果是让诸葛亮感到十分内疚。

其实站在刘备的角度思考,不带诸葛亮是最保险的。如果他和诸葛亮同时葬身沙场,那蜀汉的未来就不好说了。当时刘备因关羽的死感到痛心疾首,但伐吴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拿回荆州,如果刘备丢了荆州,等于这么多年的辛苦经营,又回到原点了。也没办法继续按照《隆中对》的策略,两路分兵北上。所以夷陵之战的最终目的是荆州,帮关羽报仇只能排在其次。刘备和诸葛亮都非常清楚这点,而且以当时蜀汉的国力来说,就算和吴军正面交锋也完全不会处于劣势。

可惜造化弄人。夷陵之战刘备几乎是以全军覆没的结局败下阵来,也是让诸葛亮大吃一惊。根据诸葛亮此前的预计,刘备和东吴的兵力相当,都在五万左右,刘备就算输也能重创东吴。所以他担心的是曹魏会趁机南下,这样蜀汉和东吴都有危险。谁知最后被重创的只有刘备,东吴守住了荆州而且兵力也没损失多少。这样一来,三国的平衡被彻底打破,蜀汉再次成为了最弱势的一方,诸葛亮也是没办法,只能主动找到孙权要求恢复盟友关系,防止曹魏的进攻。

当时如果刘备带上诸葛亮,就一定能打赢夷陵之战么?首先我们要明白,蜀军为何会如此惨败。刘备伐吴犯了一个兵家大忌,就是以怒兴师,恃强冒进,因为前期占据了小点优势,就大举进攻,反而进入了自己不熟悉的地形。而陆逊善于诱敌,后发制人,把刘备大军吸引到对自己有利的地形后,就开始把控战场上的节奏。最后刘备陷入被动,还依然采取强攻,只能吞下失败的苦果。

如果诸葛亮在,或许能在关键时刻劝住刘备,不要过于冒进。但每一步都深思熟虑的话,双方势必会陷入一个僵持的局面,那对于蜀军来说最后还是会陷入被动。所以夷陵之战不是刘备带上诸葛亮就能打赢这么简单的,把诸葛亮留在大本营,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董卓手下的大将有谁,除了吕布还有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董卓身为汉末时期一个巨大势力的领头人,手下也称得上算是强将如云了,当时的董卓实力强悍,然而却作恶多端,品行非常恶劣,其他各路诸侯都想要将他一句灭之,这才有了《三国演义》当中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情节。那么,董卓当时手底下究竟有哪些大将?我们所熟悉的很多时候也就是只有吕布一个人,但其实除了吕布之外还有

  • 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关系图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蒋宋孔陈”其实在现在人如果不太知道民国历史的话,会发现这几个人都还是比较的陌生的,但是不要紧的,这几个人还是挺有意思的,挺给力的,话说这几个人是民国时期的四大家族,竟然是四大家族,那么大家也都应该知道的,那就是这些人应该还是挺给力的,而且话说这四大家族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 秦桧杀了岳飞,为什么没杀韩世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南宋时期,国家处于危难之中,然而作为抗金名将的岳飞,最后却落得一个冤死的下场,原因之一,就是他的主张与秦桧、宋高宗的议和主张不同,岳飞是主战的,而且以实际行动来证明。但是,当时的主战派并非只有岳飞一个人,还有比岳飞更加积极的韩世忠,但是为什么秦桧只陷害了岳飞,却没有对更积极的韩世忠下手呢?韩世忠与岳

  • 孙权谥号为什么叫“大皇帝”?刘备和曹操都不敢这么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皇帝在去世以后,基本上都会得到一个谥号,用来表示他生前的成就。今天就来为大家讲讲,刘备、曹操和孙权三人的谥号各是什么。刘备的谥号叫“汉昭烈帝”,昭:容仪恭美曰昭;烈:有功安民曰烈。曹操虽然没当过皇帝,但对于生前功劳很大的人同样也能得到谥号,曹操的谥号叫“武皇帝

  • 秦始皇死后,为什么要秘不发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死后,秦国基本上也就气数尽了,赵高联手丞相李斯,害死了长公子扶苏,扶立胡亥,可是胡亥本身就不是个什么适合当皇帝的,还不是赵高一手掌控朝局。但在此之前,秦始皇刚死的时候,原本按照一般规矩,自然就是昭告天下,下葬,然后新皇登基,这才是一个王朝延续的正确做法,但是为什么他们要秘不发丧?李斯为何不按照

  • 诸葛亮为什么要废廖立?廖立和诸葛亮有什么恩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廖立是蜀汉后期的谋臣之一,刘备死后,立诸葛亮和李严为托孤大臣。廖立认为自己的地位应该不低于诸葛亮和李严,因此内心感到十分的不平衡。其实廖立并不算蜀汉的一位大人才,但他始终自恃其才,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后来廖立还公然批评刘备先前的一系列策略,荆州、夷陵之战的失败都是因为刘备在决策上的失误。不过这些策略

  • 秦昭王为何一定要杀了白起,白起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一代名家白起,可谓是一生不曾有过败绩,只要有白起在的地方,秦国都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拥有这样一员大将,在战国那个时代,那就是非常重要的军事人才,对整个国家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然而白起最终还是被秦昭襄王所杀,为何会是这样的结局?君王杀大将,很多都是因为大将功高震主,威胁到了君主的地位,白起难

  • 朱元璋觉得朱标不像他,为什么还会立他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有很多皇帝,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都会想要在众多儿子当中选择一个很像自己的,也许是因为他们相信,既然自己能够坐拥天下江山,那就只有像自己这样的人才能够继续坐稳江山。所以,如果自己的嫡长子和自己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面不能保持一致,就很容易让自己感到不满。不过,朱元璋其实也觉得朱标不像自己,然而却还是

  • 汉和帝刘肇开创永元之隆,为何在历史上存在感不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汉和帝刘肇是东汉第四位皇帝,汉章帝刘炟废太子刘庆后,立刘肇为新任皇太子。但刘肇上位时只有10岁,所以由窦皇后垂帘听政。刘肇在位一共17年,虽然从时间上来看并不长,但刘肇亲自处理朝政后,将窦氏戚族一举消灭,还将东汉国力提升到了最巅峰的时刻,史称“永元之隆”。汉和帝刘肇有如此之高

  • 清朝皇帝大婚有哪些礼仪?民间六礼变两礼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古人结婚嫁人讲究六礼,那皇帝结婚又有哪些礼仪呢?可能很多人会觉得皇帝结婚的流程会更加复杂,其实很多皇帝在登基以前就取了老婆,等上位后也就和皇后一起参加登基仪式就可以了。而其他的妃子后宫是没资格单独为他们举办婚礼的,所以我们在影视剧中,好像很少看到皇帝大婚时的场景,就是因为皇帝娶妻太早。那下面就以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