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看时间的叫什么名字?不仅能计时还能分节气

古代看时间的叫什么名字?不仅能计时还能分节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161 更新时间:2024/2/10 4:10:29

现在,我们全球人类每天计时使用的都是24小时制,但在古代就完全不是这样了。古代不想现代是有24个小时,当时一天只有12个时辰,一个时辰就等于现在的两小时。不过计时好说,那用来看时间的仪器他们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这放在当时可是一个大工程。当然并不是每个朝代看时间的仪器都一样,有些计时仪器不仅能看时间,还可以分节气,这就非常高级了,那古人究竟是怎么做的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钟表是我们现代人司空见惯的时间工具,几乎每家都会有一个钟或手表,发展至今天,钟表越来越小型化,各种奢侈表,名表充斥着市场,电子钟也大行发展,极大的方便了人们。

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更夫打更,“天干物燥,小心火烛”都成更夫的代名词了,打更其实就是报时,晚上七点打“落更”,“二更”为晚上九点,“三更”为晚上十一点,“四更”为凌晨一点,“五更”为凌晨三点。更夫是如何知道几点打更的呢?得益于他们的计时工具,大多是滴漏和线香。除了通过滴漏、燃香等来计时,古人还发明了日晷、圭表、水运浑动仪、水运仪象台等。这些计时器相辅相成,与时俱进,为古人提供更为准确的时间。

先来了解一下我们经常听到的日晷,日晷又称“日规”,是最早的计时工具之一,日晷本意是指太阳的影子,故而它的计时原理也和太阳有关,通过太阳投影的移动方来确定并划分时刻,由晷面和晷针组成,晷面上刻有刻度。日晷上面的刻度并不是都相同的,因为不同的纬度太阳光的照射时长不同。因此,日晷有水平式日晷、赤道式日晷、子午式日晷以及卯酉式日晷等等。

最常用的是水平式日晷,因为刻度盘采用水平的而得名,指针的倾斜度需根据当地纬度来确定,适合低纬度地区使用。赤道式日晷的刻度盘是等分的,指针朝北固定,指针垂直于刻度盘,常用于赤道附近的纬度,不同纬度范围都会有相应的日晷。

圭表是我国最古老的计时器,《周易》中就有记录,它的原理也和日晷一样,利用太阳射影来计时,日晷还是在它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算是一家亲了。

圭表中的“表”是指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圭”则是正南正北方向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圭表可以计时还可以用来测定节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劳苦人民的一天最真实的写照,所以掌握节气变化对古代农民来说尤其重要,夏至日行极北,正午时刻表影最短,冬至日行极南,正午时刻表影最长;春分和秋分太阳出没于正东西,正午时刻表影适中,进而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

圭表在古代还有一些象征意义,古人崇尚“至信为时”,也就是诚信,作为测量时间的圭表自然是被认为是诚信的表征。作为臣子、妻子都得恪守圭臬法则,“臬”是表的另一个名称。奉行“男子之蘖"和"女子之蘖",核心就是为人臣,为人妻必须诚信、忠诚。

圭表、日晷都是我国古到人民根据”立竿见影”的效果来发明出的计时工具。但这两种的计时工具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它们需要太阳,一年365天,总不能天天大太阳吧?假如没有了太阳,比如碰上阴雨天、夜晚,日晷、圭表就失去了作用,这时一种突破太阳光限制的计时工具-----漏刻应运而生。

据记载,西周时候就已经有了漏刻,所谓“漏”就是壶,可用来装水亦可泄水,前者为受水型漏壶,后者为泄水型漏壶,“刻”即是记有刻度的箭。它的原理是利用水从漏壶中滴出,水位下降,壶中的箭刻也下降,从而确定时间或滴水进壶中,水位上升,箭刻上升来指示时间。

早期都为泄水型漏刻,受水压力的影响较大,水位高时,水滴下落过快,水位低,水滴下滴过慢,造成误差。后期的受水型漏刻以恒定的水量注入漏壶,提高了记录时间的精度。为了能使滴水更加均衡,古人还创造性的采用多级漏壶以来平衡水的流速。水漏刻的发明是古人克服大自然条件限制的重大进步,但水是一种流体,存在多种形态,受到温度和空气湿度影响,这些参数的改变都会影响记录的精度,白天和夜晚需分别参照日晷和星宿来调整。

在学会运用水流动来计时的基础上,以水作动力的计时器也问世了,相传东汉张衡的浑天仪就是用水作动力,可以准确记录日出星辰。唐朝的僧一行梁令瓒设计了第一代水运浑天仪,它可以模仿天体运动,也可测定时间,据《新唐书·天志》记载,浑天仪上装有日、月两个轮环,以水击轮,令其自转,浑象转一周即为一天,日便环转1/365周,仪上还装有两个木偶,分别击鼓报刻,这时一个设计十分精妙的机械,媲美现在的挂钟一样准点报时,简单来说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机械时钟,比西方要早六百年。

有了这么一个开端,后面的发明自然是接踵而来,北宋的苏颂等人发明了水运仪象台,相比水运浑天仪,它的齿轮机构更加复杂,精度也更高,意义最大的是在仪器上装有一擒纵机构----“天衡”,这一机构可以让齿轮由连续运转转为间隔运转,即减少了机械疲劳,又提高了精度,一举两得。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利用水作动力制造了大明殿灯漏,它可以“一刻鸣钟、二刻鼓、三钲、四铙"的自动报时。

以水作动力的计时装置,虽然水易得,但在冬天夜晚温度很低,水极易结冰,那岂不是这些计时装置都失效了,纵使古人可把几种计时器结合使用,也不至于影响生活,但终究不是长久的办法,这时古人又采用流沙作动力,明代詹希元发明了五轮沙漏,由沙池、斗轮、减速齿轮组和刻度显示器组成。但五轮沙漏易堵塞,后由周述学改进,《明史·天文志》:“厥后周述学病其窍太小,而沙易堙,乃更制为六轮,其五轮悉三十齿,而微裕其窍,运行始与晷协”,成为六轮沙漏。

古人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计时工具的发明很大程度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是很多现在历法计算的基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松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为什么没有判死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们的理解中,古代一直都有“杀人偿命”这种想法,毕竟人是被凶手杀死的,这样严重的损失要如何弥补,那就只能靠自己的命了。然而,在《水浒传》当中,武松一连杀了两个人,潘金莲和西门庆,但是为什么最终武松却没有被判死刑,而是得以保留住自己的性命呢?武松杀人却得到了这样的判决,这中间

  • 古代辟邪饰品有哪些?15种常见驱魔辟邪物品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在古时候,还没有科学这一说话,很多事情都没法解释,所以人们只能通过一些迷信来解决心中的疑惑。驱魔辟邪其实算是一种比较迷信的说法,因为我们现在也知道,人会有运气好的时候,也有不好的时候,把心态调整好才是最重要的。但在古代,人们还是会选择一些辟邪的饰品,然后佩戴在自己身上,以起到安心的作用。那古人究

  • 黄药师把徒弟赶出桃花岛,为何他们还想回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在金庸的经典武侠作品《射雕英雄传》当中,有这样一位师父,他因为弟子偷盗了自己的武功秘籍,而把他们挑断脚筋赶出去,然而这些徒弟们从始至终都还是想着要回来,对师父一点怨恨都没有。看到这里,你一定知道这里的师父是黄药师,徒弟就是他的几位徒弟了。那么,究竟是为什么他的徒弟们并不想离开,尽管黄药师这样对待他们

  • 历史上最残忍的军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军中有一句古话说的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这就一位着,带兵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粮草,所以在古代战争中,对于粮草的保护是重中之重。有时候后勤部队和粮草所在的位置都不会轻易的告诉军中的其他人。就像中国古代三国时期的时候,官渡之战,曹操面临的是对于自己10倍之多的袁绍军队,最终

  • 古代皇室使用的毒药都有哪些?西方贵族的毒药更令人恐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经常能在各种古装剧中,看到皇室贵族为了陷害他人就在杯中下毒的戏码。实际上这在古代皇室贵族当中的确发生过,而且很难查出真正的凶手是谁。特别是在皇帝的后宫当中,也是各种怨气、嫉妒心最强的地方,下毒的事件屡屡发生,那在当时使用的毒药究竟是什么呢?其实西方也有这样的案例,而且他们所使用的毒药可能更令人恐

  • 张无忌和赵敏也没能走到最后?周芷若最后一个要求究竟提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倚天屠龙记》电视剧版当中,张无忌和赵敏最后终成眷属,而周芷若则选择了退出。不过根据原著当中的描述,《倚天屠龙记》最后有三个版本的结局,而其中两个版本的结局张无忌最后和赵敏究竟有没有在一起都是个谜。甚至还传出过张无忌、赵敏和周芷若三人共同生活的说话,不过感觉是不太靠谱的...那这三人最后到底怎么样

  • 降龙十八掌到底是谁创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降龙十八掌,这个名字一定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了,就算你没有看过金庸的任何武侠作品,但是你也一定知道这一门非常厉害的武功,可以说在所有的武功路数当中,降龙十八掌一定是最为出名也最为厉害的一个。不过,这样一门厉害的武功,最开始究竟是如何诞生的?降龙十八掌是谁创的,它究竟是怎么来的呢?降龙十八掌大家都不陌生

  • 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事件是假的?历史上并没有烽火戏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历史,其实并非都是真实的历史,尽管很多事情都是史书上的记载,但也并不足以为信,史书毕竟都是后人写的,添油加醋或者夸大其词都是存在的,这也就造成了历史上很多“著名”的事件其实都是后人虚构出来的,目的也就是为了抹黑。那么,你都知道哪些历史上虚构出来的事情呢?今天就

  • 羹颉侯什么意思?刘邦为什么给侄子这样一个封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虽然不是什么大文人,但文学方面的事做起来感觉还挺讲究的。等刘邦发迹以后,刘邦的各种亲戚也开始找上刘邦,想要得到一点好处。刘邦也是位重情重义的人,肯定是不会亏待自己亲戚们的,所以也就给点小封号,虽然没什么实权,但听上去也是面子十足。不过刘邦曾给自己其中一位侄子封了一个叫“羹颉侯&rdq

  • 蒙古人是怎么征服吐蕃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蒙古人其实给人的感觉他们真的很厉害,各种铁蹄踏遍四海,征服欧亚,但是在唐朝时期有一个地方叫吐蕃了,所以大家懂的,但是最后也还是被蒙古人给征服了,那么有的人说了这是什么情况,当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到蒙古征服吐蕃的时候,吐蕃早已经不是唐朝时期那个强大的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