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维本是曹魏降将,为什么能独揽蜀汉的军权?

姜维本是曹魏降将,为什么能独揽蜀汉的军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138 更新时间:2024/2/7 19:42:44

说到三国时期的姜维其实大家也应该有一点的了解的,那就是这个人其实在蜀汉的后期还是非重要的,也算得上是撑牌面的人物了,但是如果熟悉姜维的人会发现,那就是姜维其实最早是在曹魏当权的,最后投降到了蜀汉了,那么作为降将,他为什么能做独揽蜀汉的军权的呢?下面就着这件事情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因为姜维本身就是忠诚之士。

姜维作为一个降将,首先要看姜维是为何投降。曹魏对待姜维不薄,因为姜维父亲立功战死,所以姜维直接封了官。蜀军攻打过来,当时大部分郡县都响应蜀军,而姜维并没有响应,但是姜维的上司马遵认为姜维也会跟随其他郡县一起反叛,所以才拔兵逃走,而姜维追过去的时候,马遵军已经不给开门了,各处都不愿意接受姜维,姜维被逼无奈才投降给了诸葛亮。

而诸葛亮当时斩了马谡,全军撤退,正是用人之时,姜维此时加入也是时机选的对,所以得到了重用。

你想想,在魏国时被各种猜忌,然后到了蜀国被礼遇,姜维能不感谢吗。所以姜维怀着感恩的心,战战兢兢,慎重对待丞相派的每一次任务,并且以师事之。

说起降将,在三国的历史上出现了非常多,但是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那个原曹魏天水郡的中郎将,后降蜀汉的姜维,历史上对此人的争议也是甚大,有人说他乃叛徒,当不得真英雄,小花对此荒谬说法极不认同,在我看来他乃是真正的大丈夫伟英雄。

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维北伐总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

后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对姜维北伐,而宦官黄皓弄权,姜维杀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祸,后司马昭五道伐蜀,姜维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与钟会一同被魏军所杀。

之所以姜纬为蜀国拼命,小花认为有两点:

一是诸葛亮对其的信任和重用让姜维铭记于心。

二是作为一个将,姜维心中已无国别之分,一心效力建功,无论身处哪国都能做到敢死敢拼为国效力

姜维本身就是秉承忠义孝信的义士,人品方面没的说,而且还文武双全,得到了诸葛亮的欣赏。还有一点尤为重要就是他有一颗匡扶汉室的雄心,在三国志中姜维传记载着:姜维曾说其祖祖辈辈食汉禄,说明他内心深处还是想报效国恩的,尽管曾是魏将,在内部被怀疑打压,也没有施展能力的大平台。

当时又加上蜀国自身条件所限,老将凋零,人才匮乏,诸葛亮本人也知天命,一心想找一个人才传授衣钹,以延汉祚。

姜维的出现让诸葛亮看到了希望,人品、谋略、诚心无可挑剔,于是将压箱底的八卦阵都交给了他,可谓是尽心栽培,还担当重任,诸葛亮死后姜维做了大将军成为蜀汉军事指挥上的一把手,而姜维本身也并没有让诸葛亮失望,九伐中原,为国捐躯,谱写了一代英雄的悲歌。

姜维等人发觉后,追到上邽,马遵却紧闭城门不让他们进去。姜维等人只得一同奔往冀城,冀城也闭门不纳。姜维等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到诸葛亮那里去投降。

由此可见,姜维的投降,责任完全在于马遵,他生性多疑,胆小如鼠,无端猜疑,造成了姜维的投降蜀军。当时正赶上蜀将马谡街亭失守,诸葛亮率西县一千多户人家和姜维等人返回蜀中。从此姜维与其母失散。诸葛亮任命姜维为仓曹掾,加授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这一年是魏太和二年、蜀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这一年,姜维二十七岁。诸葛亮给留府长史张裔、参军将琬写信说:“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其人,凉州上士也。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后迁中监军征西将军。

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334年),诸葛亮去世。姜维返回成都,担任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各军,进封平襄侯。

姜维因受诸葛亮知遇之恩,从此死心塌地为蜀汉尽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这就是古书上说的“人之相知,贵相知心。”人的相知不在认识时间的长短。有的人相识多年,还像新认识的一样;有的人偶然相遇,感觉就像交往多年的知己一样。故人的彼此相知,贵在互相知心。这是姜维死心塌地为蜀汉尽忠的原因。

并不存在什么已经是降将就不能再投敌的问题。刘禅投降之后,姜维已经算是投降魏国了,若不是一心为汉,领个闲职了此一生怕也不是什么问题。而姜维最后的选择是宁可身死也要力求汉室复明。我觉得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大概就是“士为知己者死”吧。

在魏国一开始姜维只是个靠父亲功绩获得官职的小角色,诸葛亮北伐的时候他连城门都进不去,无奈之下才降了汉。但到了汉以后待遇就不一样了,诸葛亮给别人写信时都大力赞赏了姜维的才能,怕是在姜维面前也多有期待之意。一个在原来国家碌碌无为还几近被放弃的降将,在这里却得到了赏识,这种前后悬殊的待遇恐怕不会不让人动容吧?人生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在这个和平的年代可以有很多选择,但是在那个生灵涂炭的战乱时代,恐怕选择也不多。既然如此,感知遇之恩而报之余生的做法又有何不可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松打虎在现实中,胜利的几率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武松打虎,这是一个在民间家喻户晓的故事情节,《水浒传》当中对这段故事进行了非常细致而让人印象深刻的描写,武松也就拥有了一个“打虎英雄”的称呼。不过这毕竟只是虚构的故事,如果把这件事情放在现实生活当中来,武松打虎胜利的几率究竟会有多大呢?武松究竟还能不能顺利完成打虎这一项任务?

  • 30名日本士兵被救起后,为何又扔回了海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那只能用“变态”两个字来形容。日本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公然违背国际法,对已经投降的俘虏和平民进行虐待后再杀害。他们变态的残暴行为根本就不配称作军人,到更像是一群疯子。日本违背了国家法暂且不说,甚至都不知道如何去尊重一条生命,对于这一点,中国人是有

  •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为什么在古代艺术作品中却十分的少见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大熊猫想必大家都知道的呀,他们就是我们中国的国宝了,这只圆滚滚的小家伙真的是太萌太萌了,但是我们仔细的分析我们中国古代的一些艺术品画作什么的,好像并没有大熊猫的这只国宝的身影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古时候大熊猫也被称为“食铁兽”

  •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秦始皇只会打仗不会治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虽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完成全国统一的皇帝,但他的王朝仅仅存在了14年,所以秦始皇也被认为是只会打仗不会治国。秦朝灭亡的导火索就是因为发生了农民起义,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规模如此之大的农名起义。起义主要还是因为当时人们的赋税实在太重,而且秦始皇又喜欢动用大量人力修建他的宫殿和陵墓,使得当时的百姓

  • 清朝闭关锁国从哪个皇帝开始?闭关锁国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西方与清朝拉开差距,和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有很大的关系,其实当时的清朝皇帝也知道西方有哪些先进的科技产品,只是不重视而已。其实在康熙之前,清朝都还是比较开放的,只是到了雍正年间因为与罗马教廷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导致雍正皇帝最后决定禁止国外传教士到国内进行传教,而且也限制了贸易的来往,所以

  • 嘉庆死后为什么会有万人抬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万人抬棺”,听起来似乎是一件很壮观很神秘的事情,一万个人去抬一个棺材,那得是多大的棺材?但是我们也知道,古代也不太可能出现那么大的棺材,那么这个“万人抬棺”到底是什么样的场景,什么样的情况呢?清朝时期嘉庆皇帝死后就是用的万人抬棺,为什么嘉庆要用万人抬

  • 为什么美国不让以色列加入北约?土耳其都能加入以色列却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土耳其都能加入北约,为什么以色列就不行呢?而且按道理来说,以色列对于美国来说更加重要,而且军事上以色列可能也完全不输土耳其。实际上北约这个组织在当初建立的时候,就是为了限制苏联,而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对于美国来说非常重要,起码在限制苏联这一点上非常重要,所以美国这才让土耳其加入。而让以色列加入北约的话,

  • 真实的战场上会有"三英战吕布"这样的事情发生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三英战吕布”,这是《三国演义》当中一段非常精彩的描写,主角就是刘关张三人和吕布,三对一的打斗,描写得非常精彩,只不过有一个问题,这毕竟只是小说,小说总是存在虚构的,这一段剧情其实也是虚构出来的。不过,小说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真实的历史,那么,如果放在真实的历史当中,三英战吕布

  • 刘封是怎么死的?只是因为没有救关羽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因为刘备一直没有儿子,所以就收养了一个,一直到最后刘禅出生,刘备才最终确定刘禅是自己的继承人。而关于刘封之死,很多人都认为,是因为刘封在关羽遇到劫难的时候,刘封明明可以前去支援,但是他没有,致使关羽死亡,所以才被赐死,不过历史总是没那么简单,刘封真的是因为这件事情而死的吗?《三国

  • 金庸小说中的表哥都是渣男?因为金庸不喜欢自己的表哥徐志摩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金庸读者都会有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在小说中凡是担当“表哥”一角的人物好像都是渣男呢?当然,这并不是金庸先生的无意之举,因为金庸对自己表哥的影响就不是很好。金庸先生的表哥就是大名鼎鼎的徐志摩,其实金庸家族里的名人有很多,算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名门望族了。不过金庸为什么会对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