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森塔战役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结果如何?

森塔战役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896 更新时间:2024/1/20 12:00:17

在古代欧洲从16世界开始一直到18世纪,虽说在海外已经有了非多的知名地,但是仍然有一个近在咫尺的敌人,让欧洲感到忌惮,那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到了17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对于欧洲的圣战已经打了300多年。而就在这300多年中,有一场战役是欧洲人搓板了奥斯曼土耳其的野心,那就是森塔战役。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这个战役吧。

森塔战役Battle of Zenta,大土耳其战争中,1697年9月11日在塞尔维亚南部的森塔东边的蒂萨河,奥地利青年将领萨伏依的欧根亲,以一个果断的突然袭击,击溃了正在渡河的奥斯曼帝国军队,以不到2000人的伤亡造成了对方2.5万的死伤。

16、17世纪,虽然欧洲人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广泛的海外殖民征服,但是仅在咫尺的敌人却一直令欧洲恐惧。至17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对全欧洲的圣战已经进行了300个年头了,东欧的大片领土已经臣服于新月的旗帜之下,哈布斯堡王朝治理下的神圣罗马帝国,也是某种意义上全欧洲的中心,直接暴露在土耳其的铁蹄与大炮面前。

1683年,哈布斯堡欧洲联军在成功解除维也纳之围后,西欧永远解除了被穆斯林征服的危险,东欧似乎也赢来了重回基督怀抱的希望。1683年~1688年,哈布斯堡帝国在匈牙利、塞尔维亚和特兰西瓦尼亚的一系列攻城战中取得了辉煌成功,占领了大片领土,一时间似乎赢来了一个新的十字军东征时代。但当帝国与法国的战争将哈布斯堡更多的兵力调往西线后,土耳其人卷土重来。他们重新征服了塞尔维亚、马其顿和特兰西瓦尼亚大部,之后再次挺进匈牙利,攻陷了其都城贝尔格莱德。1697年,随着欧洲大同盟战争的结束,哈布斯堡皇室将兵力调往东线,军队由刚上任的帝国陆军元帅------萨伏依的欧根亲王全权指挥。

欧根亲王于1697年7月5日在匈牙利集结了他的军队。他7万人的军队中只有35000人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由于帝国的战争经费已经耗光,欧根亲王不得不自己借钱来支付士兵们的工资,以及医疗保障(神圣罗马帝国没有属于国家自己的常备军,军队全部由作战技巧高超但索价不菲的职业雇佣兵组成)。这支哈布斯堡的军队由德意志人、奥地利人和匈牙利人组成。残存的匈牙利王国在关键时刻提供了一支20000人的部队。来自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的优秀轻骑兵们亦加入了帝国联军。

当得知土耳其苏丹穆斯塔法二世率领其大军进入贝尔格莱德时,欧根亲王精选了50000人(1.6万骑兵和3.4万步兵,60门炮)去迎战奥斯曼的8万大军(90门炮)。7月18日,欧根亲王在可鲁特村再次整训他的军队。8月,欧根土耳其人发送了战书,战书约定双方在派特罗法瓦丁进行一次野外会战,但是被土耳其人拒绝了,土耳其希望用一些列的攻城和城防战来打这次战争。这是16、17世纪西方战争的特点,由于近代早期西方防御工事技术的革命,使得城堡极难被攻克,交战双方往往都希望利用坚城来削弱对手的力量。只有当一方认为自己可以稳赢的时候,才会主动寻求野战,而此时另一方必然会躲在各城中来避免野战。虽然这个时代的经典野战很多,但是和无数的攻城战比起来,野战可以说是小几率事件了,变成了可遇不可求之事。所以递交战书这种古老的方式是每个求战将领的必然选择----虽然这在大部分情况下会被直接无视。

在一次小规模冲突中,帝国骑兵意外的俘虏了土耳其的将领卡弗尔帕夏。得知帝国军队逼近后,穆斯塔法二世放弃了对赛格德城堡的围攻,决定退守泰梅什堡。欧根亲王则大胆的放弃辎重急行军,希望在土耳其人退入城堡之前发动一场野战。

1697年9月11日,向城堡撤退中的奥斯曼大军试图从桥上渡过提塞河(多瑙河支流),他们并不知道帝国军队正在以寻常行军数倍的速度急速逼近。当奥斯曼军渡河到一半时,帝国军队从他们背后突然出现,60门大炮齐声轰鸣,拉开了战斗的序幕。

伴随着炮击,大批的帝国龙骑兵纵马至奥斯曼营地前,然后下马射击,他们像步兵一样排成整齐的线列进行排枪齐射。留守在营地的奥斯曼军队在壕沟后面进行火力还击,虽然土耳其人人多枪多,但他们的自由射击无法抵挡帝国军队的排枪齐射,他们很快溃败,后撤时拥挤在桥上,同河对岸回来的援兵撞到了一起,寸步难行,场面混乱不堪。欧根亲王命令所有大炮对着桥上轰击,霎时间桥面上血肉横飞,土军伤亡惨重。看到时机成熟,欧根令左翼的骑兵发动冲锋,他们击溃了奥斯曼军队的右翼,穿过营地,占领了桥头。这导致土耳其人的退路被完全封死,已成瓮中捉鳖之势。

在形成包围之势后,帝国的步兵线全线压上,冲进了奥斯曼营地。双方展开了残酷的肉搏战。奥斯曼的耶尼切里近卫军经是西方最好的步兵,即使在17世纪末也还算的上是最好的之一,但是在近代欧洲量产训练的大规模优秀步兵面前,有限的耶尼切里显得太单薄了,其他广大土耳其普通军队和附属军队在欧洲兵面前不堪一击。战斗演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在营地中心,来不及逃走的土耳其官员亦被杀死。最终土耳其军队在包围圈中被杀死2万人,另有数千人在渡河逃走(只能游泳)时被淹死。战后统计帝国军队只有429人死亡,1598人受伤;而战利品包括87门大炮,苏丹的后宫,珠宝和国玺。

由于会战失败,奥斯曼土耳其人被迫求和,1699年签订了卡尔洛夫奇条约,奥斯曼帝国须割让特兰西瓦尼亚、摩里亚、波多利亚及几乎整个奥斯曼匈牙利,几乎丢掉了整个中欧。这是土耳其人第一次割让占领地。战败者穆斯塔法二世开始改革,但不出5年就被废黜。而战胜这欧根亲王则晋升为伯爵,开始了他光辉灿烂的军事生涯。这是一场伟大的胜利,它标志着欧洲军事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至高无上。从此以后的十字军不止对向了伊斯兰,更踏遍了整个世界。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朝和明朝都是重文轻武,为什么明朝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重文轻武,这样的毛病在我们看来简直就是不把国家安危当回事一样,然而,在古代,宋朝的重文轻武却并没有给明朝一点教训,到了明朝时期照样还是重文轻武。不过,同样的政策,明朝整体看上去又比宋朝更强大一些,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明朝比宋朝究竟强在了哪些方面,为什么明朝要更强一些呢?太平天子唐明皇宠幸杨贵妃,不理朝

  • 燕云十六州什么时候夺回来的?燕云十六州为什么威胁北宋200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燕云十六州可能大家还不太熟悉,不知道是哪。其实燕云十六州就是今天的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后晋开国皇帝因为反对唐朝,所以借助契丹的力量建立后晋政权,但条件是要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所以后来辽国的边境已经扩展到了长城沿线,关键是后来中原的几个朝代都没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到了北宋时

  • 世界"医学之父"伊本·西拿对世界医学做出了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人人都说中国古代的医学是非常发达的,出现了非常多的杰出医学和药学的人才。然而在世界上,除了中国,阿拉伯中东地区也出现了非常的多医学名人。今天小编要介绍的这位一些奇才就是来自于中东地区的塔吉克人,他就是被称为世界“医学之父”的伊本·西拿。为何会如此高度的这样评价他呢?现在我们就

  • 西游记白龙马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迷上了什么《西游记》觉得这部演义也还是挺有意思的,其实最后的结局也真的挺有趣的,都当了什么佛了,但是有一个人身世却十分的成迷了,这个人就是大家所知道的白龙马了,白龙马其实是人变的,所以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话说也被封为是菩萨了,那么到底是什么菩萨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白

  • 刘备为什么把都城定在成都而不是荆州?隆中对是怎么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刘备把都城定在成都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四川山地居多易守难攻,所以曹魏和东吴很难带兵攻入成都。但成都这个地方离荆州实在太远,导致后来荆州被夺,根本来不及从益州调兵,算是战略上比较严重的失误。不过这一切也不能全怪刘备,因为当年诸葛亮制定的隆中对,已经把成都定位都城了,打算两路并进攻入曹魏。不过诸葛

  • 青岛的名字是哪个朝代确定的?青岛名字演化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青岛是很多人度假的首选地,因为青岛气候一年四季都比较均衡,最关键的一点是青岛靠海,满足了很多人对大海的向往。不过你知道青岛这座城市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么?其实青岛的名字是在明朝时期才确立的,当时的山东还不是一个比较发达的地方,不过沿海城市天生水资源丰富,所以青岛也是一座非常适合居住的城市。下面就为大家介

  • 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不出兵攻打日本?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日本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日本是现在很厉害的一个岛国,同时,现在的日本也是一跃成为了世界强国,而在古代的时候日本其实是一个很落后的朝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的日本综合国力都不强,在很多时候日本都是在刻意的去模仿其他国家,而正是因为日本喜欢学习,会仿照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也是使得日本的发展有

  • 复活节岛的历史是怎样的?有着什么样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地球的四大海洋中有着无数的小型岛屿,很多岛屿上都有着一些很神秘的东西存在。但是说起最神秘的岛屿,那一定就是男太平洋上的一座孤独的岛屿,复活节岛。因为就在这个小小的岛屿上就有着浓缩版的人类文明的进程。现在就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回到关于这座小岛的神秘历史进程中走一走吧。根据考古发现以及自该岛被发现以来的

  •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为什么还是不得人心?项羽有一点始终比不过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项羽灭秦后,提出了分封十八路诸侯的政策,但这些诸侯非但没有感谢项羽,反而还提出了很多异议,最后项羽还亲自出兵平定叛乱,给了刘邦十足的发育时间。为什么项羽此番举动还是不得人心呢?因为项羽的思维实在太固化了,秦始皇都已经废掉了分封制,改为郡县制,结果项羽又回到了分封制,所以肯定是不得人心的。而刘邦却在郡

  • 中国哪个朝代的统一是由南向北完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大部分的朝代都是由北向南统一的,不过有这么一个朝代却完成了由南向北的统一,他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其实古代的北方,放到今天的全国地图来看也不算北方了,主要是当时并没有把草原给算进来,但一般都还是从洛阳往南进行统一,那为什么朱元璋能打破这样的规律呢?主要还是因为朱元璋的策略得当,而且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