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卫青死后,汉武帝为何要诛杀卫家人?

历史上卫青死后,汉武帝为何要诛杀卫家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793 更新时间:2024/1/16 15:34:33

卫青,西汉时期一代名将,在抗击匈奴方面有非常卓越的贡献,而当时除了卫青,另外一位名将就是霍去病。卫青还是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同时还是汉武帝的姐夫,这样的亲族关系可谓是联系紧密。然而,就在卫青死后,卫氏一族也没有得到好的结果,汉武帝将卫氏诛杀,这又是为何?汉武帝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卫氏族人?

首先说明的一点是:卫青未死前,已开始受汉武帝冷落。而卫氏家族兴衰与一个人的关系最密切,这个人就是卫子夫。

还要说明的是:汉武帝非昏君,虽有“巫蛊之祸”昏招,但也借此改变了汉朝立国后“外戚干政”的传统,对有汗马功劳的卫氏家族没有斩草除根,使卫氏家庭血脉得以延续。

1、卫青生前就开始受到冷落

为什么会受冷落?这与霍去病崛起关系密切。二人原本为舅甥,卫青用兵持重稳健,霍去病用兵迅猛凌厉,汉武帝从内心来说更欣赏霍去病的用兵策略。

《汉书》对此有记载:“是岁元狩四年也。春,上令大将军青、票骑将军去病各五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去病……青之与单于会也,而前将军广、右将军食其军别从东道,或失道。大将军引还,过幕南,乃相逢。青欲使使归报,令长史簿责广,广自杀。食其赎为庶人。青军入塞,凡斩首虏万九千级……去病骑兵车重与大将军军等,而亡裨将。悉以李敢等为大校,当裨将,出代、右北平二千余里,直左方兵,所斩捕功已多于青。”

《汉书》记载的这次战争发生在汉元狩四年春,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各领5万骑兵、步兵等总共10万人征伐匈奴,渴望深入敌阵建功立业的“敢死队”都跟随了霍去病。这次战争卫青所部是主力,由李广、孙贺、赵食其(yiji)、曹襄等组成强大的“将军级团队”。结果自然是匈奴大败,但单于逃脱,追击200多里没有追上,杀敌1.9万多人并获得匈奴积蓄的军粮等。但这次战役中前将军李广、右将军赵食其获罪,原因是他们从东面进军却迷路,战役结束才与卫青汇合,李广因此自杀,赵食其被贬为平民。霍去病带着同样多的军马,但手下没有副将,只任用李敢等作副将。他率部追击2000多里兵锋直指匈奴左贤王军队,斩杀和俘虏敌人的功劳超过卫青。

此战卫青虽胜,但折损大将李广,赵食其被贬,追击200里就停步。霍去病在没有副将情况下追击匈奴2000多里,与匈奴左贤王军队兵锋相接,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封狼居胥”由此上演……两相对比,可见卫青用兵的保守、指挥的失当等问题。对此汉武帝也有评价:“票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允之士,约轻赍,绝大幕,涉获单于章渠,以诛北车耆,转击左大将双,获旗鼓,历度难侯,济弓卢,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执讯获丑七万有四百四十三级,师率减什二,取食于敌,卓行殊远而粮不绝。”

是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出征,带着俘获的敌兵,深入大漠,活捉单于大臣章渠,诛杀北车耆王,转攻左大将双,缴获军旗战鼓。越过难侯山,渡过弓卢水,抓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在狼居胥山祭天,在姑衍山祭地,登山眺望翰海。抓获俘虏70443人,汉军伤亡仅十分之二(按领兵5万计算伤亡1万人)。而且夺取敌人的军粮,行军极远而粮草供应不断。

此战后霍去病获得极大封赏,史载“军吏卒为官,赏赐甚多。而青不得益封,吏卒无封者。”所部官兵升官和受赏很多。卫青没有加封,手下官兵也没有受封。“自是后,青日衰而去病日益贵。青故人门下多去,事去病,辄得官爵。”此后,卫青权势曰益衰落而霍去病日益显贵。卫青许多旧友和门客去投靠了霍去病,并得到官爵。

通过本次战争的记载,可以看出汉武帝面对横空出世的天才将军霍去病宠爱有加,而卫青显然已受到冷落。那么,仅是一场战争就可使对匈奴从无败绩、七战七胜的卫青被冷落吗?问题自然没有这么简单!

2、卫子夫在卫青死的10多年前就开始失宠

卫氏一门的荣耀都跟卫子夫有关,她可谓汉武一朝中卫氏外戚的支柱。原本是汉武帝大姐平阳公主歌女的卫子夫,因绝色美貌得到宠爱,并且因皇后陈氏(成语金屋藏娇中的女主角)无法生育,而卫子夫被“大幸”、“尊宠日隆”后生下三女一男,最终被册封为皇后。

卫子夫得宠直接促使卫氏家族的兴旺,卫青和长子卫伉、次子卫不疑、幼子卫登、霍去病、霍嬗等6人封侯,卫青还娶了汉武帝同胞姐姐平阳公主。卫氏因卫子夫名闻天下,时人唱道:“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生儿子的别高兴太早,生女儿的不要生气,你要看到卫家因为一个女人而“霸天下”!

卫子夫的儿子刘据被立为太子后。元朔六年(前123年),王夫人成为汉武帝新宠,被盛宠15年的卫子夫由此失宠。随后又有李夫人、尹婕妤、钩弋夫人得到宠爱,卫子夫彻底被遗忘。当然,史书中曾记载虽然卫子夫失宠,卫青和霍去病又早亡,卫子夫也一直受到汉武帝的信任。不过,作为大汉皇帝,汉武帝并非不知道外戚的厉害。在冷落卫子夫的同时,是不是也有意同时冷落卫青?因此,我们不得不来说一说汉朝外戚的那些事。

3、汉武帝意图改变“外戚干政”的传统

汉朝的建国与外戚密不可分,吕后一家始终是刘邦平定天下坐江山的重要力量。正是因为忌惮外戚的势头,刘邦曾立誓言:“非刘氏不王,若有亡功非上所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不是姓刘的不能称王,谁要是以自己有功为借口提出称王侯,天下人共诛之!刘邦把刘氏子弟全部封王,分封到各地为刘家看守天下。

但等刘邦一咽气,吕后就开始“上位”,临朝称制,行皇帝职权,追封已故的大哥为悼武王,二哥为赵昭王,随后封侄子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侄孙吕通为燕王,追父吕文为吕宣王,封女儿鲁元公主的儿子为鲁王,封二哥的儿子为沛侯,封外甥为扶柳侯,封其妹吕媭为临光侯……吕氏大有取代刘氏的势头。

等到了吕后咽气,吕氏外戚被灭后后,众臣议立新帝,都说外戚吕氏有野心、非忠良之辈,而刘邦嫔妃薄姬有仁心、良善,所以迎立代王刘恒为帝(汉文帝),尊刘恒生母薄姬为太后,史称薄太后。虽然薄太后被后世称“母德慈仁”,没有太过干政,但仍封了自己的弟弟薄昭为侯,出任车骑(jì )将军。在汉朝,车骑将军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与三公同列。最重要的是,掌管着京师的卫军。

史书有一个关于薄昭之死的记载,从中可看出外戚的权威。史载:汉文帝推行新政,受到以薄昭为首的皇亲国戚阻挠。将军钟毓奉命外出平叛,在太原把薄昭的侄子薄贵斩杀。薄昭把凯旋的钟毓抓捕起来,威逼对方认罪无果而斩于自家屋前。汉文帝于是下旨处斩薄昭。薄太后闻讯后找到儿子,痛斥皇帝无情无义……当然,最终薄昭没有逃脱处罚,自杀了事。但由此看出,皇舅爷的威势有多大,竟然可以把奉命外出平叛的将军抓起来私下处斩。

外戚与汉朝的藕断丝连没有因吕后而消亡。薄太后死后又出现一个跨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的女人——窦皇后、窦太后、窦太皇太后。熟知汉武历史的人们应该知道,这位喜好黄老之学的太皇太后,在汉武帝初登皇位时二人没少发生冲突。史书曾记载如下:汉武帝推行新政,折腾了一年后,窦老太太找借口把新政骨干御史大夫赵绾、郎中令王臧下狱(二人均自杀),丞相窦婴、太尉田蚡全被免职,新政也被废除……这是多大的权威啊!以汉武帝的性格要忍受多大的痛苦!因此,改变汉朝立国以来“外戚干政”传统不是选择题,是必答题,是汉武帝必然要解决的问题!

4、“巫蛊之祸”最终成为导火索。

专权近半世纪的卫氏外戚,最终因“巫蛊之祸”而被拨除。“巫蛊之祸”这根导火索的引火之人叫公孙敬声。公孙一家同属卫氏外戚集团,公孙敬声的父亲叫公孙贺、母亲叫卫孺,而卫孺是卫子夫的姐姐。公孙敬声被人诬告与阳石公主私通、行“巫蛊天子”。随后,公孙贺被抓,父子俩死于狱中。史载,太子刘据在朝堂之上再无外家,再也没有母亲家的人在朝堂上为他撑腰了。

因为“巫蛊之祸”,涉案人员诸邑公主、阳石公主被处死,卫青长子卫伉连坐被杀。卫不疑、卫登等被夺去王侯之位。汉武帝宠臣江充则构陷太子,逼迫太子刘据起兵诛杀了江充等人,汉武帝则“发兵讨逆”,刘据兵败自杀。在刘据“谋反”事件中,卫子夫曾把皇后玺绶给儿子助他起兵,此时汉武帝要卫子夫交回玺绶,卫子夫则自杀明志。至此,卫氏外戚最大一棵树倒下,让汉武帝耿耿于怀的“外戚干政”烟消云散了。

汉武帝作为一代明君又远非一般人想像的昏庸和无情,卫青长子卫伉虽然被杀,但卫伉的子孙、卫青次子卫不疑、幼子卫登没有受牵连。从汉宣帝开始,卫青后人被“皇帝诏命复家”,卫氏一族得以延续。

后人猜测除了汉武帝手下留情外,也与同属卫氏家族的霍氏有关。《汉书》记载,“武帝末,戾太子败,燕王旦、广陵王胥行骄,后元二年二月上疾病,遂立昭帝为太子,年八岁。以侍中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少主。明日,武帝崩。戊辰,太子即皇帝位,谒高庙。帝姊鄂邑公主益汤沐邑,为长公主,共养省中。大将军光秉政,领尚书事,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副焉。”

这就说明了:虽然卫氏淡出汉朝政坛,同属卫氏一门的霍氏尚在,而且霍去病的弟弟霍光在汉武帝死前被指定为辅政大臣。由此看来,汉武帝对霍氏的忠诚没有产生怀疑,是不是由此也念及卫氏,并为卫氏后人留下一条活路呢?这也是许多学界所热衷研究的话题之一。

最后讲个插曲:这个霍光辅政汉昭帝后,汉武帝的孙子刘贺即皇帝位,但是仅27天就被举报1127件“荒淫之事”,霍光把刘贺贬为平民,史称汉废帝。随后,他同群臣商议迎来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继承皇位,史称汉宣帝。霍光则效法殷商的伊尹,废立天子摄政天下,尽管被后人尊称为“伊霍”。但其死后一族被满门抄斩,被牵连灭族的有千余人家。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十大未解之谜,一个比一个渗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近代历史上的100多年里,人类的科技水平飞速上升,一百多年前人类对于飞天还只是个神话。但是100多年后人类确到达了比天更高的宇宙。随着人类科技的飞速进步,同时也伴随而来了一些非常多的未解之谜,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未解之谜吧。1.新墨西哥州一块80吨重的巨石上刻着神秘铭文学术界认为这是古希伯来语

  • 伊丽莎白一世的风云情史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1560年一位英国贵族的妻子离奇死亡,她并非普通的家庭主妇。死者是罗伯特达德利的妻子,达德利是被誉为“童贞女王”名号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情人。据历史记载达德利非常的英俊极富魅力,伊丽莎白一世对他用情至深,大臣们说女王没日没夜的流连在达德利的住处,所以一干人等不经开始怀疑达

  • 朱元璋为什么恢复活人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一说到“活人殉葬”,那基本上都是两千年前的事情了,在汉朝时期,这项制度就已经被废除,这是社会的一个进步。然而谁也没想到,明明已经进步了一千多年,到了明朝时期,朱元璋打下了天下做了皇帝,却恢复了这项制度,着实令人匪夷所思。那时被迫殉葬的妃子们,不知心中该是多么绝望?那么,为何朱

  • 春秋时期楚国都称王,其他国家怎么都称公?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事情也还是挺有意思的,因为当时的情况也实在是复杂啊,就拿楚国人来说吧,话说楚国人都是称王的,什么楚庄王,但是其他的国好像都称是公了,什么齐桓公等等,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呀?这又有什么样的讲究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楚国称王就是耍无赖,恶心诸侯国!自东周礼崩乐坏

  • 李渊明知兄弟争斗,为什么没有将李世民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玄武门之变,将李渊原本预定好的历史走向全部打乱,自己原定的继承人被杀,不得已将李世民立为太子,之后自己也让出了皇帝的位置,李世民成为大唐的最高领导人。其实在这之前,李渊是知道自己两个儿子之间的争斗的,但是李渊既然将李建成立为太子,又为什么不干脆直接杀了李世民以绝后患?李渊又是怎么想的呢?作为一个皇帝

  • 赵姬与吕不韦在7天里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赵姬,大家可能并不是很耳熟,但是只要说起秦始皇的母亲大家可能就有略知一二了。在大家的印象中秦始皇的目前是一位歌姬是一位淫妇。赵姬就是秦始皇母亲的名字,赵姬其实不仅仅只是一个单纯的淫妇,她是还是个非常聪明的具有头脑的女人。心机颇重,有着实际权力,除了对性的需求外,他在政治上也实现了报复。现在我们就

  • 越王勾践剑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越王勾践剑,是历史上一把非常有名的剑,它是越国君主勾践的佩剑,勾践大家都知道“卧薪尝胆”,是忍辱负重最终一举击败敌人的典型例子,也一直被拿来当做教导。再说他的佩剑,很多人知道这把剑很有名很厉害,但是我们肉眼看得到的其实并不多,如果从考古的角度来解读一下,你就会知道为什么这把剑

  • 80年代香港黑帮突然消失,之后他们去了哪里?又做了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在看过香港的早期电影中,有很多是反映当时香港黑帮题材的电影,尤其是当年的古惑仔系列尤为的出名。众所周知,黑帮就是现代社会中的毒瘤,做违法和伤天害理的事情。在70年代,中国香港对当地的黑帮进行了狠狠的打压,到了80年代突然就销声匿迹了。那么这群黑帮去了哪里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上个世纪的香

  • 战国时期九鼎代表什么意思?秦国向周朝要九鼎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在战国时期,九鼎代表了最高权力,也是国家统一的象征。据说这个传统是从夏朝、商超一直延续到周朝。不过周天子势力衰弱以后,这个九鼎也开始不保,秦国和楚国都曾到周王那里求鼎,想要分权。不过周天子并不敢随意分权,怕自己的地位可能从此不保。其实周王曾把九鼎要送给齐国,但是齐国根本就不敢手下,他知道这个东西有可

  • 岳飞是怎么击败铁浮屠?拐子马其实成了最大的缺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岳飞其实很多人想到的就是他被冤死这些事情,但是其实我们不妨看看岳飞真在历史上有哪些比较有意思的功绩了,话说岳飞打败过当时战无不胜的铁浮屠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岳飞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能耐呢?其实这就是岳飞聪明的地方啊,那么岳飞到底聪明在什么地方下面就跟随小编继续来揭秘看看!其实这件事情还是比较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