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诸葛亮会被神化?

为什么诸葛亮会被神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366 更新时间:2024/5/3 16:58:21

长久以来,诸葛亮在我们的心中,一直都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一柄羽毛扇,好像一挥动,就可以退敌万千。这样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罗贯中《三国演义》对于诸葛亮的神化作用。的确,《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确实让人难以忘怀,总是一种运筹帷幄的样子。但是看史书,似乎他并没有小说里这样的出神入化,那么,为什么诸葛亮会被如此神化呢?他躬耕之地到底是南阳还是襄阳呢?

古隆中,又名诸葛庙,位于襄阳以西13公里的西山环拱之中。这里山峦叠翠,松竹繁茂,清静幽雅,钟灵敏秀,大有“路回山隐隐,树锁昼荫荫”的感觉。“勒马回望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雅秀,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罗贯中就是这样用生花妙笔在《三国演义》中描述隆中景致的。如今,罗贯中所述景致仍依稀可见,只是“猿鹤相亲”早己了无踪影了。

隆中之所以闻名天下,原因有三:一是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躬耕陇亩之地方;二是刘玄德“求贤如渴,礼贤下士”,三顾茅庐之所在;三是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策》,促成三分天下格局之策源地。这正是“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东汉瑯琊郡阳都人(今山东沂南县)。父母早亡,十四岁时随叔父诸葛玄投靠荆州刺史刘表,十七岁时到隆中,结庐而居。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豫州牧刘备徐庶和司马徽的推荐下,来隆中寻访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凡三顾而乃见。孔明为玄德分析了天下大势,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即《隆中对策》。从此,二十八岁的诸葛亮随刘备出山,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最终成为三国时期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的智慧故事,千百年来被世人传诵;他的人格品质,千百年来为世人景仰。隆中也因他而闻名于世。

今日之隆中,除了《三顾堂》、《武侯祠》还算是明末清初的建筑外,其它绝大多数景致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陆续建成的。游览于其中,只能穿越时空隧道,籍着对吴贯中所描述景致的想像,来凭吊诸葛武侯了。

古隆中的标志是建于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的《古隆中》石牌坊。牌坊正面两边石柱上镌刻着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既赞扬了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又褒奖了诸葛亮业济两朝的忠心。两边小门上雕刻着诸葛亮的名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牌坊的背面镌刻着古人(忘了姓名)的一幅对联,上联:伯仲之间见伊吕,下联:指挥若定失萧曹;横批:三代下一人。说的是,诸葛亮的才能与商朝的开国贤相伊尹、周朝的开国贤相吕尚(姜子牙)相比,也难分伯仲;指挥若定的本领不输于汉初的贤相萧何曹参。诸葛亮是夏商周三代以后出现的唯一一人。可见古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与敬仰比今人高多了。

诸葛亮之所以千百年来为世人所景仰,决非如时下有人说是由一部《三国演义》鼓吹出来的。在当年曹操占“天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占“地利”(拥有江东根据地)的条件下,诸葛亮辅佐一无所有,只占“人和”的刘备(所谓“人和”是指民心所向),并最终使孱弱的刘备能与曹、孙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实非凡人所能为也。

特别是诸葛亮治理蜀汉时,能“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吏不容奸,人怀自励;道不拾遗,强不侵弱”;务农殖产,开发水利。使百姓安堵,人人悦服。他去世后,“百姓巷祭,戎夷野祀”,梁益人民,追思不已。所有这些,都说明了诸葛亮在治理蜀汉时,赢得了民心,尽管诸葛亮最终没能实现复兴大汉的愿望。然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见,民心是何等的重要啊!虽然“民心”有时无法抗衡强权,可最终却会战胜强权。这就是千百年来诸葛亮被传颂,被景仰,被神话的道理。

诸葛亮逝世后,百姓十分怀念他,凡他到过的地方,纷纷为他立庙建祠,各地的武侯祠多不胜数,不少地方为谁更正宗争论不休。其中,尤以湖北襄阳古隆中与河南南阳卧龙岗最甚。“隆中派”以《隆中对》之“隆中”为证,而“南阳派”以《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为证。

至清咸丰年间,襄阳人顾嘉衡出任南阳知府,两地又把“正宗”官司打到知府衙门。一边要知府为家乡伸张正义,一边要知府秉公办案,不能偏袒乡里。顾嘉衡认真听取双方陈述,没有立即表态。第二天,双方又来到府衙,等候知府判案。只见顾知府取出文房四宝,提笔写了一幅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此联一出,双方口服心服,都十分叹服顾知府的才智,从此,这场争论告一段落。

可谁知近些年争论又起。不过,此时非彼时,此时的争论已不是出于景仰,而是为了争夺旅游资源。这与诸葛先生“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胸怀简直判若云泥。其实。只要认真读一读历史,孔明躬耕之处并不难辩别。隆中汉时属南阳郡管辖,所以孔明先生便自称“躬耕于南阳”;明代以后,隆中划归襄阳,而襄阳又属湖北,南阳则属河南,因而才有了以上争论。只不过,不同的时代,争论的目的不尽相同罢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西汉丞相萧何是怎么死的?他的后代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萧何,是西汉时期的开国功臣,也是西汉的丞相。他与汉高祖刘邦本时同乡,跟随刘邦起事,又在刘邦四处征战的时候,帮助他处理内政,虽然听起来并没有什么大的功劳,可是他做的却是最重要的事情,如果后方乱了,刘邦也就没有办法继续征战了。那么,这样一个功不可没的功臣,他最终是怎么死的呢?萧何的后代又是怎样的呢?在刘

  • 秦琼到底有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秦琼和李世民关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秦琼是李世民手下第一猛将,曾和李世民一起出生入死立下功劳无数,所以非常受到李世明的信任。所以李世明计划玄武门之变这样的事情肯定要事先通知秦琼,不过秦琼后来到底有没有参加呢?其实秦琼为人也是一身正气,不太喜欢做违背仁德的事情,所以很有可能并不支持李世民这样做。两人到底有没有在这件事上产生分歧呢?玄武门

  • 扇子是谁发明的?最开始的扇子是怎样的?起源于哪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一则有趣的故事,那就是扇子的来源,说到扇子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其实,扇子的历史还是非常悠久的,其实,扇子也是代表了先进的中国文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扇子一般是用竹子做的,而且扇子上面还有很多的雕刻,以及墨汁的描绘,有些扇子的制作也是非常的精致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扇子是谁

  • 为什么中国很少拍元朝的历史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蒙古帝国的建造者,其后代忽必烈更是后来元朝的开国皇帝。说起蒙古不得不提到当时纵横欧亚大陆的蒙古骑兵,这个马背上的民族简直是各国的噩梦,中原甚至欧洲都被蒙古铁骑所征服,成吉思汗铁骑所到之处,敌人纷纷望风而逃。但是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现在的电视剧多不胜数,可是关

  • 樊哙只忠心于刘邦,为什么刘邦还想杀掉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汉高祖刘邦的成功,绝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他的背后有很多辅佐他的人和为他征战卖命的人,这些人也许有一些心怀二心,但是更多的却是对他忠心不二的忠臣,就比如樊哙。说到樊哙,很多人第一个出现的,就是“屠夫”,没错,在最开始,樊哙就是沛县一个卖肉的屠夫,但是却一直追随刘邦。然而,刘

  • 历史上古人是如何降暑的?有哪些方法和技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现在的天气越来越热,很多人晚上都要开启空调来能入睡,确实,炎炎夏日,现在人降暑的方式是越来越多了,不仅有吃雪糕,喝冰水,以及游泳,还有开空调等等,可以说是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确实是这样的,不过,在古代那么落后的朝代,古人们是怎么度过夏日的呢?古人有这哪些自己独特的方式呢?其实,小编还是觉得古人

  • 古代斩首为什么会选在午时和午时三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午时三刻这个事情很多网友都知道的这个是古代的一个时辰了,大家看电视剧的时候也发现了,很多犯人什么的都是会选择在午时三刻问斩了,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单独的要选择这个时辰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可一定别错过了!古人斩首一般有两个时辰,一个是午时

  • 古代靠虎符调兵遣将,为何没人仿制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虎符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很多影视作品中都出现过它的身影。在古代的通讯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因此每次军队的调动都需要用到这个东西。所持虎符的人必须与将帅的那枚完全契合,才能使之动用军队,这也是皇帝为了防止别有用心之人私自调用军队,所以才出现了虎符这种特殊的物件。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就要问了,古代既然靠虎

  •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什么?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美国是现在的超级大国,不过,美国的历史也还是比较惨的,因为最开始的美国是被英国所统治的,通过美国独立战争,所以才得以解放出来,独立出来的美国全称叫做美利坚合众国,当时的美国经济政治文化还是非常落后的,不过,好在有了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从改变美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分别入手,去解决当时最迫在眉

  • 为什么中国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一直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但是被别人突然问其原因,却只知道个大概,具体的又答不上来了,好像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是这么称自己的。那为什么中国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呢?这个问题的答案还要追溯到上古时期,从中华民族的起源说起。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