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琼到底有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秦琼和李世民关系怎么样?

秦琼到底有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秦琼和李世民关系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439 更新时间:2024/3/10 14:22:56

秦琼是李世民手下第一猛将,曾和李世民一起出生入死立下功劳无数,所以非常受到李世明的信任。所以李世明计划玄武门之变这样的事情肯定要事先通知秦琼,不过秦琼后来到底有没有参加呢?其实秦琼为人也是一身正气,不太喜欢做违背仁德的事情,所以很有可能并不支持李世民这样做。两人到底有没有在这件事上产生分歧呢?

玄武门之变的那天早上,李世民唯一的亮点,就是一箭射死了自己毫无准备的哥哥。在这之后,或者是因为眼看着自己亲生哥哥死于自己箭下的强烈刺激,李世民的表现就和沙场之上百万军中的英明神武判若两人了。他甚至不能驾驭好他的坐骑,被飞跑的战马扔了下来,差点儿被自己的弟弟勒死。如果不是彪悍的尉迟敬德及时赶到,射死了李元吉,那么玄武门之变的结果真的很难说会怎样。

在那一天的玄武门之变中,主角更像是尉迟敬德,先是射杀了李元吉救了秦王,然后又拿着两位皇子的脑袋,喝退了前来救驾的太子府和齐王府的卫队,接着又身着重铠、手持兵刃以保护李渊为名,从李渊手里拿来了兵符印信,剿灭了太子和齐王的余党。那么在这样一场你死我活的兄弟相争中,号称秦王麾下第一勇将的秦琼,却没有出现在那一天关于玄武门之战浓墨重彩的记载中,这是为什么呢?

秦琼成名很早,他最早是隋朝名将来护儿手下的一名下级军官。秦琼母亲去世的时候,来护儿专门派人问候,这使得来护儿手下的很多高级将领很不理解,不过是一名下级军官,何必如此。来护儿说:秦琼这个人,文武双全,志节完备,必成大器。而后果不其然,在以后的多次战争中,秦琼勇武过人,声名鹊起。

后来秦琼投奔了瓦岗军,当时的瓦岗军领袖李密大喜,立刻委以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在李密与宇文化及的黎阳之战中,李密中箭落马,而追兵又至,多亏秦琼以一当十死死捍卫,才保住李密脱离险境。后来,乱世之中的秦琼又寄身于王世充帐下,王世充立刻委以龙骧大将军的职位。但文武兼备的秦琼很快就发现王世充为人诡诈,做事喜欢装神弄鬼,绝非拨乱之主,于是决定和程咬金一起投靠长安的李氏政权。

离开王世充的时候,秦琼并不是偷偷溜走,而是明明白白告辞,王世充慑于秦琼的威名竟不敢威逼强留。这样秦琼投靠李唐,最终成为了李世民手下的右三统军。在李世民的手下,秦琼同样立下了赫赫战功,著名的尉迟敬德就是被秦琼击败并最终投靠李世民的。史书上说:秦琼随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每战身先鏖战,前无坚对。每当对手阵营中有骁将锐士震烁出入以夸众者,秦王则命秦琼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

在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心目中,秦琼是夺取帝位的最大威胁之一。李建成曾想方设法要把秦琼调离秦王府,李元吉更明白地说,一旦能杀了李世民,第一个要杀的就是秦琼。就是这样一个文武双全,勇冠三军,令人敬畏的人物,为什么在对于李世民最重要的一场战争中,史书中却没有记录他任何勇武过人的事迹?在史书中我们找不到秦琼积极帮助李世民谋划玄武门之变的只言片语,在《新唐书》中,他和玄武门之变唯一的一段有关记载只有一句话,是说玄武门之变后,秦琼被赏赐了封邑七百户。是因为他参与玄武门之战,表现突出的奖赏吗?未必,因为那位玄武门之变中除了秦王之外的第一男主角—尉迟敬德,在事变之后得到的封邑是一千三百户。比较有名的张公谨侯君集得到的封邑是一千户,比秦琼多得多。

《旧唐书》中说秦琼那天确实随从秦王到了玄武门。那么从封邑的多少,似乎不难判断出,公元626年的那个夏天,秦琼在玄武门事变中的表现和战场之上的勇猛无敌一定判若两人。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的人们大胆揣测一下。那么,最大的可能是秦琼一定很不愿意搅入到这场为夺帝位的骨肉相争当中,所以表现失常。事实上,唐代早期最著名的军事将领李靖和李绩,对于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的帝位之争都采取了严守中立的态度,不做任何政治投机。这使得李世民对他们更为敬重。而秦琼本身是秦王府的将领,在这场你死我活的帝位之争中,他不可能像二位李将军那样可以置身事外,保持中立。

他只能站在秦王一边。可是他一定知道,这场帝位之战一旦打响,那么长安城内,必定是血流成河,这样的杀戮和在战场之上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完全不同。在这样的一场不是为了大唐,而是为了秦王帝王野心的血战中,志节完备的秦琼所能做的恐怕只能是消极避战。

这样的一场骨肉相残,日后却成为了大唐贞观之治的起点。或者也正因为贞观之治的辉煌斑斓,玄武门的血腥气总是被人们有意无意地淡漠。玄武门事变中,秦王手下的刀手尉迟敬德等人,更成了英雄被人崇拜。

但是,人们可能并不知道,在那一天,唐高祖李渊,失去的不仅仅是38岁的长子—李建成,24岁的四子李元吉,还有李建成、李元吉所生的十个未成年的孙子和他们的家眷亲信上百人。

那一天,太子府与齐王府一定是血流成河。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在那个你死我活,众人都在用杀戮和屠灭,追求功名的日子里,在大唐的将军中,总还有一位志节完备的秦琼,在血色的悲凉中仍能尽可能地谨守着做人的良知。这种坚持的勇气,恐怕更值得1300年后的我们深深的敬重。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扇子是谁发明的?最开始的扇子是怎样的?起源于哪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一则有趣的故事,那就是扇子的来源,说到扇子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其实,扇子的历史还是非常悠久的,其实,扇子也是代表了先进的中国文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扇子一般是用竹子做的,而且扇子上面还有很多的雕刻,以及墨汁的描绘,有些扇子的制作也是非常的精致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扇子是谁

  • 为什么中国很少拍元朝的历史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蒙古帝国的建造者,其后代忽必烈更是后来元朝的开国皇帝。说起蒙古不得不提到当时纵横欧亚大陆的蒙古骑兵,这个马背上的民族简直是各国的噩梦,中原甚至欧洲都被蒙古铁骑所征服,成吉思汗铁骑所到之处,敌人纷纷望风而逃。但是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现在的电视剧多不胜数,可是关

  • 樊哙只忠心于刘邦,为什么刘邦还想杀掉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汉高祖刘邦的成功,绝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他的背后有很多辅佐他的人和为他征战卖命的人,这些人也许有一些心怀二心,但是更多的却是对他忠心不二的忠臣,就比如樊哙。说到樊哙,很多人第一个出现的,就是“屠夫”,没错,在最开始,樊哙就是沛县一个卖肉的屠夫,但是却一直追随刘邦。然而,刘

  • 历史上古人是如何降暑的?有哪些方法和技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现在的天气越来越热,很多人晚上都要开启空调来能入睡,确实,炎炎夏日,现在人降暑的方式是越来越多了,不仅有吃雪糕,喝冰水,以及游泳,还有开空调等等,可以说是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确实是这样的,不过,在古代那么落后的朝代,古人们是怎么度过夏日的呢?古人有这哪些自己独特的方式呢?其实,小编还是觉得古人

  • 古代斩首为什么会选在午时和午时三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午时三刻这个事情很多网友都知道的这个是古代的一个时辰了,大家看电视剧的时候也发现了,很多犯人什么的都是会选择在午时三刻问斩了,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单独的要选择这个时辰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可一定别错过了!古人斩首一般有两个时辰,一个是午时

  • 古代靠虎符调兵遣将,为何没人仿制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虎符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很多影视作品中都出现过它的身影。在古代的通讯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因此每次军队的调动都需要用到这个东西。所持虎符的人必须与将帅的那枚完全契合,才能使之动用军队,这也是皇帝为了防止别有用心之人私自调用军队,所以才出现了虎符这种特殊的物件。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就要问了,古代既然靠虎

  •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什么?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美国是现在的超级大国,不过,美国的历史也还是比较惨的,因为最开始的美国是被英国所统治的,通过美国独立战争,所以才得以解放出来,独立出来的美国全称叫做美利坚合众国,当时的美国经济政治文化还是非常落后的,不过,好在有了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从改变美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分别入手,去解决当时最迫在眉

  • 为什么中国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一直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但是被别人突然问其原因,却只知道个大概,具体的又答不上来了,好像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是这么称自己的。那为什么中国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呢?这个问题的答案还要追溯到上古时期,从中华民族的起源说起。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穿

  • 历史上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有怎样的联系?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步入近代史后奋发图强的中国人也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当时中国的面貌,一系列的变法也是兴起,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比较著名的洋务运动,说到洋务运动,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当时在洋务运动时期,左宗棠,李鸿章开办了一系列的工厂,企图来拯救中国,但是

  • 吕布称霸东南,马超雄踞西北,为何却被同一人所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素有“金吕银马”之说,说的便是吕布和马超此二人勇武冠绝整个三国。虽然两人的命运各有不同,但是早前都是割据一方的军阀,吕布在徐州称霸东南,马超在西北雄踞凉州,可是最终都被一人所败,他便是“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的曹操曹孟德。下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