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征死后,为什么李世民会怀疑这位凌烟阁功臣?

魏征死后,为什么李世民会怀疑这位凌烟阁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533 更新时间:2024/1/17 19:37:41

还记得李世民的一句话,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就是在自己想念魏征的时候对群臣说的。魏征就像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可以让自己知道自己有哪里做的是错的,及时更正,可见,魏征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然而,在魏征死后,原本将他视为心腹的李世民不仅取消了原本的联姻,还把自己给他题的墓碑毁掉了。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以至于李世民会这么恨魏征?

魏征和李世民一直以来都被看做是贤君直臣的楷模,甚至出现在课本上用于教育。李世民把魏征比作“明镜”,主动提出跟他结为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李世民为了他“废朝五日”,并且亲笔为他撰写碑文。千古君臣,不提。

魏征死了之后,李世民当着世人的面对他毫不吝啬地称赞,可后来,李世民又出人意料地突然变了卦,不仅仅是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亲手毁了这门亲事,而且在一怒之下砸烂了自己给魏征题的墓碑——虽然后面又建回来了。

或许是因为魏征在去世前曾经拼命推荐的杜正伦侯君集一个个地出事落马;也曾将自己记录的跟唐太宗之间的对话拿给负责编写历史纪录的人作参考,魏征的许多谏言都存有底本。犯了唐太宗的忌,李世民觉得受骗了,才下了狠手。

其实不然。按李世民的性格,应该是对魏征的期待之大,得来的失望就有多重。再加上被触动了内心最深处的伤口:太子逼宫。

魏征,最初是太子的人。王夫之曾经暗中说过魏征,认为他先是处于观望状态,看太子这一死,就马上去向李世民示好。李世民对魏征,是从一开始的互相防备,再到普通君臣关系,再成为心腹。虽然有很多次都冲动地想要杀了他,但“杀此田舍翁”,最后还是不了了之。最后魏征死了,他却思念不已,也算投入了心血。

在魏征活着的时候,悄悄地跟李世民引荐当时正当中书侍郎的杜正伦和吏部尚书侯君集,说他们有那种能力去胜任宰相的职位。可是在魏征死后,杜正伦就负罪而被罢免官职,而候君集更是因为涉及谋反被斩首。魏征推荐的两个人都出现了大问题,于是李世民不免开始怀疑魏征这位他认为很老实的人在朝廷是否也有因私营党的嫌疑。

魏征生前担任的职务是谏官,他心直口快,有什么说什么,在工作中难免得罪了不少人,在他去世之后不断有人揭发检举魏征,堆积的恩恩怨怨一时间爆发。在李世民有所怀疑的时候,有人提醒他:陛下,魏征生前可能跟杜正伦、侯君集有些什么阴谋,会不会是和太子谋反的事情有关呢?他私下还编了语录,想把好名声传给后人呢!

“三人成虎”,大家的说法打击了李世民对魏征的信任。而太子之事,是李世民的逆鳞,多年来的隐痛,谁都不能碰。“魏征可能伙同太子一起谋反我?”这是李世民一辈子的阴影,于是他相信了,砸碑去了。

一段君臣佳话,竟以此为终,让人叹息。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藩之乱"前期吴三桂占据了半壁江山,为何后期败得如此迅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末年,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选择引清军入关,随后打败李自成,满清开始入主中原,清朝的统治就此来临。因战功显著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后来康熙看到藩王的实力太强,决定撤藩。于是吴三桂和另外两位藩王便商议联合反清,“三藩之乱”就此爆发,在战争的初期,吴三桂一度顺利地占据了清朝的半壁江山

  • 一计害三贤是什么?害了哪三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姜维是三国时蜀汉后期的名将,也是诸葛亮亲自挑选和培养的弟子,在诸葛亮死后还进行过多次北伐,只可以最终也没能挽救即将灭亡的蜀汉。而他始终不甘心,想要重新翻盘,于是在曹魏的钟会与邓艾之间,选择了投降钟会,用这一个计谋,想要将这两员大将离间。只可惜,看起来虽然是成功了,最终也的确害了他们两个,但是&ldq

  • 荀彧之死与曹操并无太大关系,为什么很多人相信是曹操害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曹操的谋士荀彧,总是被人认为是死在曹操的手上的。有的说是曹操送了空食盒,荀彧看过后就自杀了,也有的说是曹操赐了毒酒,直接毒死的。不管是什么说法,总会与曹操扯上关系。只是,这些说法再怎么逼真,再怎么有理有据,也只是坊间流传,不能说明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那么在史书记载中,荀彧又是怎么死的呢?荀彧

  • 韩信为什么要背叛刘邦?韩信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在西汉被称为是战神,能正面和项羽交锋的可能也就只有韩信了。不过韩信的下场却非常的悲惨,想要背叛刘邦的消息被吕后提前得知,就联系萧何用计把刘邦给除掉了。不过韩信为什么要选择背叛刘邦呢?这其中真正的原因也有很多种解读,有人认为其实是因为刘邦担心自己的位置被韩信威胁,所以就找了一个理由除掉了韩信,如果

  • 历史上的赵云有勇有谋为什么不受重用?真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赵云,说到赵云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赵云是当时三国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武将,当然了,在蜀国赵云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因为赵云非常能够打仗,而且充满了智慧和谋略,在当时,很多人也是在问小编,赵云这么厉害,既然充满了谋略为什么不受到重用呢?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其实,小编觉得应该是赵

  • 古代富人三妻四妾,穷人为什么很少出现打光棍的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中国目前男女比例好像已经不是很均衡,以后会演变成“男多女少”的情况,这对广大男性同胞可不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将来会有不少男性会“打光棍”。看到这则消息我们不禁心里会犯嘀咕,古代不是一夫一妻制,有钱的人家可以三妻四妾,可为何穷人却不会出现&ldqu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还攻打过蜀国么?司马懿为什么不灭掉蜀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的对决,虽然最后的胜者是司马懿,但实际上司马懿心里还是非常忌惮诸葛亮的。所以司马懿才会选取这一套最稳妥的方法迎战诸葛亮,就是拿时间去拖,因为曹魏的国力还是要比蜀汉强上不少,最后肯定还是诸葛亮吃亏。不过诸葛亮死后,司马懿还有没有进攻过蜀国呢?司马懿为什么不灭掉蜀国那这份功劳?其实司马

  • 当时英军为什么要焚毁圆明园?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清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当然了,清朝的结束也就意味着中国的封建式正式结束,进入近代史了,清朝当时实行闭关锁国,导致当时清朝的综合国力迅速下降,当然了,闭关锁国导致最后的后果就是被其他国家强行的打开国门,一系列的战争便爆发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

  • 一吕二赵三典韦顺口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一吕二赵三典韦这句话想必大家都清楚这个是怎么说的什么了,其实就是说的三国时期的武将的排名情况了,有的网友说了这个其实也还是比较的可靠的,但是好像我们也经常是看到了就这句话,那么后面的几句又是什么样的呢?所以很多人都在求这个顺口溜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完整的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其实这句话还

  • 魏延怎么死的?魏延到底是被诸葛亮害死还是杨仪?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魏延在三国演义中被当作了蜀国的叛徒,关键是魏延还没起兵造反就先被杀了。原因就是诸葛亮临死前看出魏延长了反骨,而且日后必定会对蜀国产生威胁,所以就先下手为强。不过诸葛亮看人一向很准,为什么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呢?所以有些人觉得魏延真正的死因和杨仪有关,杨仪和魏延一直不和,当好诸葛亮去世前杨仪就在身边,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