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

为什么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976 更新时间:2024/2/2 17:10:25

很多人在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因为守卫街亭不力,致使街亭丢失的马谡叹息时,也会猜想,如果诸葛亮当初派出去的不是马谡而是其他武将,街亭的结果会是如何。但是也可能忽略掉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派出马谡之前,诸葛亮是很清楚马谡的实力的,但是为什么在明知道马谡并没有实战经验,很可能坏事的情况下,诸葛亮还是派出马谡?他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

在名著《三国演义》中,“挥泪斩马谡”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实际上,这个故事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的。历史上,“斩马谡”发生在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起因是街亭的失守。

(据《诸葛亮传》中的“戮谡以谢众”,马谡最后应当是被斩杀的。至于《三国志•蜀书九》中所载“谡下狱物故”,我认为极有可能是陈寿“为传主讳”造成的。)

这一年,诸葛亮兵出祁山,派遣马谡镇守街亭。马谡违背诸葛亮作战部署,导致街亭失守,进军失去落脚据点,因此获罪下狱,后被斩杀,诸葛亮亦引咎,上疏请自贬三等。

一提起这个故事,多数人都会为街亭的失守感到惋惜,但鲜少有人深究诸葛亮为什么会派遣马谡镇守街亭。

奇怪的是,早在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在临终前就曾告诫过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既然如此,诸葛亮为什么还坚持令马谡把守街亭这样重要的隘口呢?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马谡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真的如刘备临终前说的那样“不可大用”吗?实际上,在刘备入蜀时,马谡就以荆州从事的身份随军了,在刘备病逝以前,他先后担任过绵竹令、成都令和越嶲太守,在刘备这句“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考语出现之前,马谡可以说是一个经验丰富,年少有为,履历十分惹人羡慕的年轻人了。

然而,或许是马谡的随军使得刘备有机会长时间地与他接触,又或许是刘备与生俱来的识人之明,总之,刘备不知道从哪里看出了些端倪,认为马谡做事不太靠谱,并且提醒诸葛亮最好不要委以重任。这句提醒在我们现在看来,确实是非常有先见之明的。

可是作为实干家的诸葛亮,一辈子都遵循“实践出真知”的行事原则,从来不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把一个人看死了(这点从其《与蒋琬董允书》中对李严的论述亦可看出)。况且所谓的“言过其实”,估计在他看来,只不过是很多有才学的年轻人都会经历的中二期。他自己当年躬耕隆中,自比管乐的时候,不也有好多人嘲笑他,认为他说大话么。

更何况,他和马谡的确非常投机。据《三国志》载,诸葛亮“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襄阳记》中也记载了诸葛亮南征时,马谡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诸葛亮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终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反”。

所以说,马谡在诸葛亮眼里不仅没有前科,而且是非常难得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自然需要大力扶植,这样日后才能够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

其次,从政治派系来看,马谡是在荆州时追随刘备的,属于旧部。

由于当时荆州已经丢失,蜀汉政权只有益州这一块地盘。而荆州旧部与益州新部的关系一向并不融洽,新部中有很多人一直看不惯所谓的“荆州客”。这种情况诸葛亮在世时,还能压制一时;但诸葛亮百年之后,如果继承人属于益州新部势力,两部关系难保不出问题,一旦内讧,对国家的发展极为不利。

所以继承人必须属于旧部(这一点在诸葛亮去世后,蒋琬的继任可以佐证),最好还有些处理政事的经验。从这点上看,马谡无疑是非常合适的。因此笔者认为,诸葛亮在一伐时重用马谡,有一方面是想锻炼他的能力,这或许也是出于培养继承人的考量。

诸葛亮让马谡镇守街亭,可能还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对马谡的兄长马良的惋惜和愧疚。

马良还年轻的时候,乡里就有谚语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就是称赞马良非常有才华。实际上,马良自少年时便与诸葛亮相识,在信中以“尊兄”呼之,可见二人私交非常好。

可惜的是,在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先主在彝陵大败,年仅三十六岁的马良亦丧于军中。

马良的去世,虽说他自身应该也负有一定责任,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对马良的意外死亡,都有着深深的痛惜和愧疚。刘备或许猜到以诸葛亮的性格,极有可能把这种愧疚的情感转移到马谡身上,所以在认真回忆、仔细考察了马谡的为人处世后,特地嘱咐诸葛亮不要重之太过。

可是,哪怕是“我心如秤”的诸葛亮,终究不可能没有感情。他始终无法排解心中对马良的那一分愧疚,并希望把对马良的亏欠用合适的方式补偿在其弟马谡身上。这可能也是诸葛亮派遣马谡镇守街亭的原因之一吧。

当然,对于如此重要的任务,一直坚信“欲思其成,必虑其败”的诸葛亮,在马谡出发前,详细地向他交代了战略部署。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个一向尊敬他,想法总与他不谋而合的聪明机智有才干的年轻人居然违反了他的调度,擅作主张,在实战时当了一回赵括,几乎是直接导致了一伐的失利。

有时候,我们不禁会思考,如果诸葛亮听了先帝的话,另遣他人去守街亭,街亭是不是就不会失守?如果马谡听从诸葛亮的调度,一伐是不是有可能成功?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无论发生什么事儿,都绝无可能读档重来。街亭失守后,尽管诸葛亮花了很长的时间反思自己,并及时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这件事终究对北伐事业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使得后世无数仁人志士为之扼腕叹息。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最重视的人并不是郭嘉关羽,而是周不疑的一位好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三国时期的枭雄那就要数曹操莫属了,曹操这个人真的是有太多的故事和事情去值得大家去诉说了,“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霸气言论也是让人觉得曹操这个人真的是也有另外的一面,所以曹操争议真的是大,最近也有人再说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曹操其实虽然宁让天下人负他,但是他也有非常非

  • 慈禧在位期间为百姓做了哪些好事?做的什么好事让女性受益?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清朝,说到清朝还是有很多人都在议论,因为清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王朝,在历史上,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能够灭掉之前的明朝其实也是时代的发展,同时,清朝的皇帝每一个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性格,同时,清朝最开始几个皇帝都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到了清朝晚期,当时的皇帝一个个都没有执政

  • 诸葛亮死后蜀国多久才灭亡?蜀国为什么还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死后,蜀国又存活了29年才被曹魏彻底灭亡,为什么没有诸葛亮的蜀汉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呢?一方面是因为姜维扛起了北伐大旗,曹魏和东吴也没想着要先把蜀国给消灭。另一方面诸葛亮死前交代要把魏延看好,他可能做出反叛之事。其实蜀国最怕的应该就是有人叛变了,如果魏延和曹魏里应外合那蜀国肯定一触即溃。所以诸葛亮

  • 张绣背叛曹操杀了其长子曹昂,为何曹操还愿意接受他的第二次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武将对于忠义这个问题是看得是很重的,轻易变节的武将一向不为人所喜,对于反复无常的臣子更是受到历朝历代君主的厌恶。三国时期,有一位割据一方的军阀名叫张绣,曾经投靠曹操,可是却背叛了他,还杀死了曹操的长子曹昂和其爱将典韦,按理说曹操应该很痛恨此人才对,可是曹操却接受他的第二次投降,这是为何呢?公元

  • 包拯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包拯其人,很多人都比较了解,民间流传中,他虽然生得很黑,但是为人却清清白白,当官期间为民做主,处理了不少案件,公正清廉,深受百姓的爱戴。只不过,人固有一死,但是像包拯这样的死,必定是重于泰山的。那么,包拯到底是怎么死的呢?有检测结果显示,包拯尸体内的汞含量比较高,但是又排除了汞中毒的可能,那么包拯到

  • 人类历史上发生过哪些比较严重的瘟疫?瘟疫的杀伤力究竟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现代人之所以能比古代人平均寿命更高,就是因为现代医术的进步,让很多病都可以通过治疗恢复健康。但是在古代就没有这样的条件了,如果碰到瘟疫那更是会有大批的人死去,而且一点办法都没有。那人类历史上都发生过哪些严重的瘟疫事件呢?这次就为大家讲讲真实的瘟疫到底是有多么的恐怖,可以算是人类的一大灾难了。在疫苗出

  • 历史上朱元璋上位后为什么要杀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到底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明朝的历史,说到明朝大家都不陌生了,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朝代,当时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朱元璋还是一位比较有自己想法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的朱元璋从小出生在农民家族,从小也就是受过苦长大的,后来通过革命等一系列的过程,辗转反侧最后终于成为了一位皇帝,

  • 三国中曹操真的是因为欣赏关羽的忠义才放他走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中曹操最钟爱的武将恐怕就是关羽了,当年关羽因和兄长刘备失散,暂时投入曹操门下,曹操可谓是极尽能事的讨好关羽,先是送他三国第一名马赤兔,然后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各种高官厚禄都封赏给关羽,只为关羽能留下为他效命。当时曹操的做法惹得一些最初和曹操南征北战的武将心中都有些不快,后来关羽发现了他大哥刘

  • 慈禧年轻时到底美不美?慈禧长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一位风流倜傥统治了清朝晚期的一位女人,她就是当时的慈禧太后,说到慈禧太后,可能会有很多人都觉得慈禧太后最大的特点就是奢靡成风,什么事情都不做,享受着很多的荣华富贵,当时的慈禧太后每天都要吃上百道菜,饭后的甜点也是有几十种,每天都有很多的人围着慈禧转悠,就像一个活宝贝一样。但是

  • 历史上刘邦是不愿意动吕后还是没能力动吕后?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汉朝事情的刘邦其实也还是有故事可言的,他其实到最后也是会有选择性的能杀吕后的,但是他却没有这样做,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也是有故事可言吧,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也都别错过了!我们在讨论刘邦与吕后的关系时,常常会不自觉地陷入一个误会,那就是以为刘邦生前就想对吕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