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死前为什么不把兵权交给诸葛亮,而是给李严?

刘备死前为什么不把兵权交给诸葛亮,而是给李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336 更新时间:2024/3/20 11:32:16

三国时期,刘备创立蜀汉,然而却在与吴国的战争后,病逝于白帝城。《三国演义》中有这样的一段白帝城托孤的情节。可能很多人都认为,刘备最信任的应该是诸葛亮,那么军政大权应该都会交给诸葛亮,但实际上,刘备并没有把兵权交给他,而是交给了李严。那么,为什么刘备没有把兵权交给诸葛亮?他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安排?

221年7月,刘备为夺回荆州,亲率数万大军伐吴,却於次年被吴将陆逊大败於於猇亭,刘备收拾残兵退守永安(白帝城)。223年,刘备恼羞於夷陵惨败而一病不起,临终之前托孤於诸葛亮,并对诸葛亮说了一番“感人肺腑”的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而同时,刘备又以李严为副,让其与诸葛亮共辅少主刘禅,并将兵权交给了李严。据《三国志·李严传》..(章武)三年,先主疾病,(李)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那么,既然刘备对诸葛亮如此器重,却为何将最为重要的兵权交给李严,而不交给诸葛亮呢?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其一,刘备对诸葛亮放心不下,为预防诸葛亮大权独揽。故而让诸葛亮主政、李严主军,以互相制衡。那么,刘备临终之际,对诸葛亮所言“如其(刘禅)不才,君可自取”,不但不感人肺腑,反而令人不寒而栗。试想,刘备连“枪杆子"都交给了另外一位辅政大臣了,还让诸葛亮自立为巴蜀之主?这不是诏令李严,如果诸葛亮谋逆,就“毙”了诸葛亮嘛?

其二,刘备不认为诸葛亮有统帅之才,故将兵权给了李严。刘备得了诸葛亮之后,很少让诸葛亮随军出征。试看蜀汉的几场重大战事,刘备取益州带了庞统,刘备取汉中带了法正,刘备伐吴也没带诸葛亮。而据《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外出(征战),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蜀汉夷陵惨败,诸葛亮感叹道:"法孝直(法正)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伐吴);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可见,在战事谋略上,刘备从未倚重於诸葛亮。诸葛亮的才能,在刘备看来,是萧何型的人才(足食足兵),而非韩信型的人才。陈寿对诸葛亮评价道:...可谓识治之良才,管(仲)、萧(何)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刘备在夷陵之战后兵败身死,结局凄凉。但是刘备临死前的托孤却成了千古佳话。

历史上对于永安托孤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刘备和诸葛亮之间是坦诚相待、君臣相得的典范。因为刘备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个实在太让人惊叹了。自己儿子不行的话,就让辅政大臣自己取而代之。

而另一派的观点截然相反,认为这是先主刘备的故意试探,甚至还埋伏了刀斧手在后,只要诸葛亮敢说半句不敬的话,立马剁为麋粉。持这种观点的人,有几个理由。第一个是,自古以来,从来没有这样“坦诚”的方式的,因为这简直是多此一举。如果诸葛亮有反意,你这么说,只会逼他反的更快;如果诸葛亮无忠心耿耿,你又何必这样去试探他,那不是弄巧成拙吗?第二个原因是,除了诸葛亮之外,刘备还安排了另一个辅政大臣李严,作为副手。实际上是对诸葛亮的一种掣肘、一种制衡。

那刘备对于李严的安排,是不是对于诸葛亮的不信任呢?

只从后来李严的行为看,有这种可能性。刘备去世后,按照遗嘱,诸葛亮为首席辅政大臣,李严为次席。但实际上只实行了一半,那就是诸葛亮的那一半。诸葛亮本来就是丞相,又被刘禅封侯,而且还兼任益州牧。相当于全国的军政大事全都由诸葛亮来处理了,权力极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李严呢?李严没有,留在永安防备东吴,最后结果很惨,最后被诸葛亮废了,因为他犯了军法。

李严怎么回事呢?作为二把手的辅政大臣,他是要求分担政务的,但是诸葛亮不给。李严只能憋屈在永安这个地方。蜀汉政权一共就一个州,那就是益州。而益州牧是诸葛亮。李严也想弄一个平级的地方官当一下,他就上书要求从益州里面再划出一个州,让自己做刺史。被诸葛亮拒绝了。诸葛亮几次北伐,调用李严的军队,李严也诸多不从。

当时刘备的设计是诸葛亮为文,李严为武,相得益彰。诸葛亮在中央,李严在地方,互相制衡。如果诸葛亮有什么不轨行为,李严手握兵权可以直接勤王,从永安打过去。从这些设计上,说刘备有所防范,是说得通的。

但实际上刘备安排李严为副,有一个更加深层的原因。就是蜀汉政权内部的矛盾。益州这个地方有3股势力。这一点易中天说的很详细。第一股是刘焉进来时候带来的人,称为“东州集团”;第二股是益州本地的士族,“益州集团”;第三股是刘备的带进来的,是刘备的故旧和从荆州带进来的人,称为“荆州集团”。这三股势力之间有很深得矛盾。刘焉和刘璋治理蜀中的时候,东州集团是最得力的,因为他们都是刘焉的亲信。益州集团受到排挤和打压。而刘备入主之后,情况又发生改变,刘备自己带进来的“荆州集团”成了最得势的,东州集团次之,益州本土士族最低。

既然三派别之间有很严重的矛盾,那做任何的事情就必须要权衡了。辅政这样的大事一样是这样。诸葛亮是荆州集团的典型代表。刘备为了平衡三大集团的利益冲突,也安排了李严。因为李严属于东州集团。这样大家的利益可以兼顾。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林则徐是怎么销毁鸦片的?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虎门销烟,说到虎门销烟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虎门销烟是当时清朝时期发生的事情,当时的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清朝的综合国力迅速下降。最终,外国侵略者通过发起鸦片战争强行的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当时在鸦片战争中林则徐到底是怎么销毁鸦片的呢?林则徐虎门销烟

  • 历史上李鸿章的妻子是谁?后代又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李鸿章,说到李鸿章其实大家都还是知道的,李鸿章是当时晚清时期一位非常厉害的人物,当时的李鸿章在社会上做出的贡献还是很大的,李鸿章在清朝晚期创办了很多的工厂,对清朝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好处,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李鸿章的妻子是谁?后代又有谁呢?道光三年,即公元1823

  • "烽火戏诸侯"是真实的吗?司马迁的记录也不一定真实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烽火戏诸侯”的事情已经流传了千年,基本上已经被当做史实用来教育后人了。人们会把西周灭亡的罪责归到荒乱可笑的周幽王身上,更会归到只因为貌美而被周幽王收入宫中的褒姒身上。但其实,如果结合出土实物和前代记录来看,司马迁所记录的这件事情可以说是漏洞百出。其实《史记》也不是这一处出现

  • 历史上的岳飞老婆是谁?岳飞的妻子有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岳飞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岳飞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人物,在当时还算得上是一位伟大的英雄,那么,岳飞的事迹也是有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岳飞在当时是一个很厉害的猛士和军事家,政治家,那么,历史上的岳飞到底有几个老婆呢?岳飞一生当中的妻子有几个?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岳飞是宋朝著名抗金将领

  • 刘禅为什么要主动投降?诸葛亮死后蜀国是怎么又坚持了29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举得刘禅无能,和刘备根本没办法比,其实刘禅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而且诸葛亮死后他还带领蜀国坚持了29年,这对于刘禅来说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大部分的人对刘禅的误会都很深,其实刘禅对于蜀国来说也算是一位明君了。至于说刘禅最后主动投降也是不想再让士兵们去送死了,毕竟当时他也知道天

  • 清朝晚期光绪帝死后城里为什么都是鞭炮声?老百姓为什么要庆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清朝时期的历史,说到清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我们今天要说的是晚清时期的故事,历史上的晚晴已经是腐朽不堪,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也是让当时清朝的经济雪上加霜,当然了,闭关锁国也只是当时人一种落后的思想罢了,最后还是被列强强行的打开了国门,发动的鸦片战争导致当时清朝上上下下人心涣散,

  • 崇祯皇帝如果没有杀袁崇焕,大明朝的命运会改变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明朝皇帝崇祯其实也还是很有说法的一位的皇帝了,有的人说这个皇帝智商欠费,有的人说其实他也是没有办法的,做的最大的错事就是把袁崇焕给杀了,那么有的人问了如果崇祯皇帝不杀袁崇焕的话,那大明朝是不是就会彻底的改变命运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如果崇祯没杀袁崇焕,那就说明他智商还算正

  • "康乾盛世"真的称得上是盛世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每当谈论起清朝的皇帝,说的最多的就是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位皇帝了,许多影视作品中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在位期间,对国家各方面政策都进行了的改革,使得当时的中国在封建社会已经开始走向没落的情况下,能够“回光返照”,确实和他们的努力密不可分,因此“康乾盛世”也

  • 清朝最短命的皇帝同治帝最终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清朝时期的历史,说到清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因为清朝是中国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灭亡标志着中国封建史彻底的结束,那么,清朝的皇帝还是有很多的,早起的清朝还会比较的繁荣,特别是乾隆康熙皇帝年间,当时的清朝国力繁盛,社会还是很太平,到了后面,因为皇帝的无作为是导致很多问题的

  • 古代怎么防止纸币造假?古代造假币怎么判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不光是现代才出现假币,早在古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制造假币了。不过古代造假的成本比较高,因为钱都是真金白银,如果是假的一下就能被认出,所以造假几乎没有利润可言。但是到了宋朝,当时的纸币和钱币的材料并不是银为主了,所以造假也逐渐冒出了头。那在宋朝的时候,政府都是怎么防止纸币造假的呢?对于造假币的人处罚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