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廉颇:负荆请罪能屈能伸,宽容待人报效祖国

廉颇:负荆请罪能屈能伸,宽容待人报效祖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21 更新时间:2024/1/7 17:07:09

俗话说,不打不相识,纵观历史长河,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历史上著名的友谊都承载着自己背后的故事,而故事的背后,又彰显了主人公的人格魅力。

战国时期,由于秦国强大,经对邻国进行政治上的干扰,赵国也经常受到秦国的威胁,为了缓解政治问题,赵希望能有一位能言善辩之人前往秦国进行游说,蔺相如主动为国请缨。

在渑池相会中,蔺相如不惧秦国与秦王的威势,为赵王与赵国赢得了脸面,得到了赵王的重用,被赵王封为上卿,在廉颇之上。

廉颇对此非常不服气,认为自己是在战场上,在腥风血雨中打拼出来的,为国效力的过程中,自己有功劳,自己的地位和身份也货真价实,不像蔺相如那般,只靠着唇舌功夫,花言巧语盗取来的。

廉颇发誓要在有蔺相如的场合羞辱他,蔺相如知道这些,便刻意回避,称病告假,不与他一起上朝。就算车马在路上相遇,蔺相如也会转身回避,两人碰面的机会极少。

蔺相如的门客因此非常气馁,纷纷劝诫道:“您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却口出狂言,在外辱没您的名声,您光明正大,却要处处回避他,这哪有道理可言。”

“再说了,我们离开家来侍奉您,真是因为您的道义与高尚的精神指引着我们,受到这样的羞辱,就算平凡人也会觉得羞耻,更况您身在将相之位呢,我们看不下去了,请让我们离开。”

相如回答道:“秦王与廉颇相比,是秦王更厉害些,但是我在渑池会上,丝毫不惧怕秦王,反而使他受辱,那我为何要畏惧廉颇呢?”

门客不解,在蔺相如的解释下,都明白了秦国实力强大,兵力也比赵国丰厚,而赵国之所以现在还没有收到秦国的侵略,正是因为赵国有蔺相如,有廉颇将军。

廉颇将军的军事水平与蔺相如的智谋,是赵国的财富,也是赵国强大的隐形兵力,如果将相不和,就相当于矛盾越积越深,必然有一方没法存活下去,反倒给了如虎狼一般的秦国机会。

为了国家的利益,蔺相如才选择了隐忍,将个人的矛盾放到后面,将家国大事摆在第一位,并不是甘心受辱,而是甘心为了国家的利益而退让,况且廉颇将军为人正直,心直口快,绝对不是奸臣小人,这才是蔺相如愿意忍受的原因。

这些话传到了廉颇将军那里,廉颇将军深感愧疚,于是将荆条背在自己身上,去蔺相如门前请罪,蔺相如也拥有大肚量,将廉颇扶起,两人真心交谈。

将相和好,是国家的一大财富,武之首,成为了患难之交,经常一起商讨国事,赵国也越发展越好。

知错能改,是世人都明白的道理,却极少有人能做到,廉颇这样做,是值得我们赞扬的。我们既应该学习学习蔺相如的宽宏大量,也应该学习廉颇的知错能改。

很多时候我们执着于眼前,忘记了退一步可能看见更大更蓝的天,有时候我们计较得失,却忘记了眼前人可能是自己的深切好友,因此,用大格局去看事情,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古人身上有优点也有缺点,现代人身上也是,我们应该积极克服自己的缺点,在合适的时机使其转化为优点,勇敢的做事,勇敢的认错,勇敢的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勇敢的学会改变自己,也能成为自己心中的英雄。

标签: 廉颇战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澹台灭明:孔子七十二贤人之一,复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澹台灭明,孔子,历史解密

    澹台(Tán tái )灭明[前512 年(一说前502年)前?年],复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鲁国武城(今属山东临沂市平邑县南武城)人。孔子弟子,教育家。比孔子小三十九岁,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唐封其为“江伯”、宋封其为“金乡侯”。澹台灭明死后,南昌人民为他立祠立墓祭祀,并设立澹台门以表纪念,进贤县也

  • 皇帝冠帽上为何挂那么多的珠子 里面可是大有讲究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皇帝,帽子,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典文献《礼记·玉藻》里面,有句天子玉藻,十有二旒。意为天子冕冠前后各悬垂的十二条玉串,在历代有些朝堂里面,往往会有一些帝王头上高戴一种叫冠的头饰,冠上在加冕,横在冕上的长方形板状物叫做廷板,从廷上垂下来的珠串就叫做玉旒,主要有旈、玉簪、延板、朱缨、等几部分构成。这顶玉旈在古代除了最高统治者之

  • 南北宋朝竟然封了六十多个异性王爷,有些人真的意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宋朝,历史解密

    王爵之显赫,无须多言,古有公侯伯子男的说法,这五等爵位,皆在王爵之下。非昏君在世,爵位分封从来是慎之又慎,更不提帝之下、公之上的王,不说大臣,就是历代宗室,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爬到这个位置上。以两宋来讲,异姓王却出了不下六十位,这个数字,堪称恐怖。当然,这里面也分为了两种情况,就是在世而封和去世追封

  • 布衣天子朱元璋在寺庙题诗一首,后人称很霸气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古代帝王之中,不乏文武全才之人。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武能上马带兵打仗,文学方面也很擅长,尤其在书法方面,造诣颇深,对王羲之推崇备至。魏武帝曹操,军事上统一北方,又是建安文学的倡导者,被后人称作“三曹”之一。他的《龟虽寿》,《观沧海》等作品,都是名垂青史的经典之作。然而,纵观历史上文武全才帝王,大多数都

  • 康熙正要杀鳌拜之时,他做了什么逃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鳌拜,清朝,历史解密

    鳌拜,清朝史书上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他是清朝当然不让的巴图鲁(勇士),也是顺治帝临终前的托孤大臣,如此军功赫赫而又深得顺治帝欣赏的大臣却因晚年对权力的迷失丧失自我,最终被康熙帝生擒。康熙帝生擒鳌拜后,经查证宣布其30条罪状,按律鳌拜应该革职,立马斩立决,可正当康熙帝宣布诛杀鳌拜之时,鳌拜做

  • 齐国灭宋为什么会遭到五国伐齐呢?很有可能是燕国的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一百多国,经过不断兼并,战国初年,约有十几个国。大国有秦,魏,韩,燕,赵,齐,楚,即“战国七雄”。此外还有越国一个较为强大的国家。小国有东周,宋,卫,中山,鲁,滕,邹等。另外还有不少少数民族分布在四周,北与西北有林胡,楼烦,东胡,仪渠,南有巴,蜀,越。熟悉历史都知道,齐国原本是各国中领土最多

  • 朱元璋十分信任太子朱标,为何康熙却提防太子胤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康熙,清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朱元璋和康熙皇帝都是很早就确立了太子。而且,他们都非常爱自己的太子。但是,让人不解的是,两人此后在对太子的培养,以及处理太子的问题上,却是截然相反的。朱元璋几乎把满朝文武大臣,都选为东宫太子的老师,让他们辅佐太子。并且朱元璋还多次放手让太子处理政事,还直接对大臣们说,你们有事情,先向太子上奏。上奏以

  • 五大臣出洋期间的笑话百出 连电梯都不认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义和团运动,历史解密

    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民族危机更加严重,人民反抗情绪高涨,要求改革体制。慈禧太后为缓和矛盾,不得不做出加强改革,预备立宪的姿态。1905年,清朝政府派载泽、戴鸿慈、端方、李盛铎、尚其享五位大臣出国考察宪政。考察团到国外是笑话百出。到美国旧金山时,旅馆服务员帮他们携带行李一起进了电梯,大臣们以为这是将他

  • 古代皇帝骂人会讲脏话吗 他们都是怎么骂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代,皇帝,历史解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且,现在人的素质也是越来越高了,现在的人也是崇尚说文明话,做文明人,不过,还是有很多的人讲脏话的,因为从小养成的不好的习惯,长大后是非常难改到的,那么,最近有不少的人也是在问小编,古代的时候,皇帝们会讲脏话吗?古代皇帝骂人都是说什么?具体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 都知道和珅是一个大贪官 那你知道他的三不贪是什么样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和珅,和珅,历史解密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和珅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她都有什么秘密呢,请听我详细道来。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中,不仅诞生了无数的王朝,而且也有着诸多的历史名人,每个王朝都有属于它们自己的故事,每个王朝也都有形形色色的各样人物,不管是有名的也好,还是无名之辈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