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正要杀鳌拜之时,他做了什么逃过一劫?

康熙正要杀鳌拜之时,他做了什么逃过一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21 更新时间:2024/1/16 19:47:29

鳌拜,清朝史书上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他是清朝当然不让的巴图鲁(勇士),也是顺治帝临终前的托孤大臣,如此军功赫赫而又深得顺治帝欣赏的大臣却因晚年对权力的迷失丧失自我,最终被康熙帝生擒。康熙帝生擒鳌拜后,经查证宣布其30条罪状,按律鳌拜应该革职,立马斩立决,可正当康熙帝宣布诛杀鳌拜之时,鳌拜做了一个举动,康熙帝看完,立马免他一死。那么有趣的问题来了,鳌拜做了什么,康熙帝会大度的免其一死呢?

鳌拜,出身瓜尔佳氏,苏完部族长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之侄,出身将门之家的他从小就精通骑射,从青年时代起鳌拜就开始效力军中,并屡立大功。其中最让他引得世人关注,并获赐巴图鲁称号的就是皮岛之战,当时后金军与明军在边境宁锦一线僵持不下,明军依靠皮岛之便经常骚扰和牵制后金军,后金军痛苦不已,是以从努尔哈赤开始,后金军都想拔掉这颗骚扰他们的钉子,可惜每次都功败垂成,到了皇太极时期,随着明朝的衰落,皇太极再次动起了攻占皮岛的想法,这时鳌拜主动请缨,并立下军令状,其言:“我等若不得此岛,必不来见王。誓必克岛而回。”最终经过艰苦交战,鳌拜夺岛而回,皇太极得知后,大喜,对鳌拜格外赏赐,赐号巴图鲁。

之后接下来的几个关键战役,鳌拜居功至伟,比如决定明、清生死的松锦会战,鳌拜冲锋陷阵,五战皆捷,因功晋爵一等梅勒章京;入关灭李自成的西充之战,鳌拜实居首功。除了战场上表现出色外,鳌拜对皇太极也是忠心耿耿。当时皇太极崩逝后,清朝皇室内部陷入了立谁为帝之争,关键时刻手握重兵的鳌拜坚决拥护皇太极子嗣继承大统,最终顺治帝福临继承皇位。

凭借着对顺治帝的忠心,鳌拜在顺治帝临终前被任命为辅政大臣。初掌至高权力的美妙后,鳌拜开始迷失自我。

当时的四大辅政大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索尼,四朝元老,虽德高望重,但已年老多病,畏事避祸,在很多事情上往往疏于过问。苏克萨哈原本是多尔衮的部下,在多尔衮突然暴死后,苏克萨哈率先臣服顺治帝,深得顺治帝的重用,可惜其他三位大臣不耻苏克萨哈的表现,看不起他。遏必隆名门世家,但为人庸懦,遇事无主见,见鳌拜强势,便时常附和鳌拜。鳌拜虽居四辅臣之末位,但由于资格老,军功高,因此在许多事情上常常掌握话语权。

权力的便利让鳌拜开始日益骄横起来,开始变得目中无人,并且不把小皇帝康熙帝放在眼里,康熙帝身边的侍卫倭赫不满鳌拜的表现就故意在御前对鳌拜表现得不怎么礼貌,鳌拜愤恨不已,随后以倭赫等人擅骑御马、取御用弓矢射鹿之罪名将其处死,康熙帝对此却无可奈何。至于鳌拜其他擅权之事,康熙帝碍于鳌拜势大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直接让康熙帝决定铲除鳌拜集团的就是四大辅政大臣之一的苏克萨哈被杀事件。公元1667年,索尼病重,临终前索尼上书请康熙帝遵循先帝顺治14岁亲政的先例,开始亲政。有了索尼临终遗言加持,鳌拜也不好反对,康熙帝开始亲政,。不过康熙帝虽然亲政但权力却依旧掌握在辅政大臣的手里,面对鳌拜的威胁,苏克萨哈自负不能应对,便上书请求解除辅臣之任,愿往遵化守护顺治陵寝。

鳌拜知道苏克萨哈此举是专门针对自己的,因为一旦作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卸任,也就意味着他这个辅政大臣也得交出权力,鳌拜不甘心就此退出权力的中心,他开始编织罪名,最终以苏克萨哈心怀奸诈、久蓄异志、欺藐幼主、不愿归政等24款罪名判处其死刑。康熙帝明知苏克萨哈不改杀,但在鳌拜“攘臂上前,强奏累日”的的胁迫下,下令将苏克萨哈处死。

苏克萨哈的被杀,让康熙帝意识到鳌拜已对皇权造成威胁,若不处置,也许自己就是下一个苏克萨哈。

之后康熙帝以练习布库为名不动声色的训练了一批身强力壮的亲贵子弟,在一次鳌拜无防备之时一举将鳌拜擒拿。擒拿鳌拜之后,康熙帝命人立刻审讯鳌拜,最终确定其犯30条罪状,按律鳌拜应该被立刻处死。这时鳌拜做了一个举动当着康熙帝的面掀开自己的衣服,露出满身伤疤给康熙帝看,康熙帝看完,念及他对皇太极和顺治帝的功绩,又考虑他确实没有谋反的举动,决定对他宽大处理,史书言:“念效力年久,迭立战功,贷其死,籍没拘禁。”就这样鳌拜在狱中度过自己的余生。

对于鳌拜的后代,康熙帝也没有赶尽杀绝,史书记载他的一个孙子达福,曾官至散秩大臣、前锋统领。

标签: 鳌拜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齐国灭宋为什么会遭到五国伐齐呢?很有可能是燕国的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一百多国,经过不断兼并,战国初年,约有十几个国。大国有秦,魏,韩,燕,赵,齐,楚,即“战国七雄”。此外还有越国一个较为强大的国家。小国有东周,宋,卫,中山,鲁,滕,邹等。另外还有不少少数民族分布在四周,北与西北有林胡,楼烦,东胡,仪渠,南有巴,蜀,越。熟悉历史都知道,齐国原本是各国中领土最多

  • 朱元璋十分信任太子朱标,为何康熙却提防太子胤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康熙,清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朱元璋和康熙皇帝都是很早就确立了太子。而且,他们都非常爱自己的太子。但是,让人不解的是,两人此后在对太子的培养,以及处理太子的问题上,却是截然相反的。朱元璋几乎把满朝文武大臣,都选为东宫太子的老师,让他们辅佐太子。并且朱元璋还多次放手让太子处理政事,还直接对大臣们说,你们有事情,先向太子上奏。上奏以

  • 五大臣出洋期间的笑话百出 连电梯都不认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义和团运动,历史解密

    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民族危机更加严重,人民反抗情绪高涨,要求改革体制。慈禧太后为缓和矛盾,不得不做出加强改革,预备立宪的姿态。1905年,清朝政府派载泽、戴鸿慈、端方、李盛铎、尚其享五位大臣出国考察宪政。考察团到国外是笑话百出。到美国旧金山时,旅馆服务员帮他们携带行李一起进了电梯,大臣们以为这是将他

  • 古代皇帝骂人会讲脏话吗 他们都是怎么骂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代,皇帝,历史解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且,现在人的素质也是越来越高了,现在的人也是崇尚说文明话,做文明人,不过,还是有很多的人讲脏话的,因为从小养成的不好的习惯,长大后是非常难改到的,那么,最近有不少的人也是在问小编,古代的时候,皇帝们会讲脏话吗?古代皇帝骂人都是说什么?具体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 都知道和珅是一个大贪官 那你知道他的三不贪是什么样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和珅,和珅,历史解密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和珅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她都有什么秘密呢,请听我详细道来。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中,不仅诞生了无数的王朝,而且也有着诸多的历史名人,每个王朝都有属于它们自己的故事,每个王朝也都有形形色色的各样人物,不管是有名的也好,还是无名之辈也罢,

  • 揭秘:锦衣卫的廷杖技巧是怎么练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而这样的状态,是需要通过很多途径来进行保障的。比如在明朝时期,为了加强皇帝的绝对统治,锦衣卫这个部门出现了,并且衍生出了廷杖这样的处罚方式。在电视上,我们很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大臣和皇帝有了争执,皇帝不同意大臣的观点,而大臣却又拼命阐述,不愿

  • 董卓怎么灭汝南袁氏全族的?阻挡仕途的人都铲除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汝南袁氏,东汉,历史解密

    董卓并没有什么世家大族的出身,然而他能从一个小山村里走到东汉的大殿堂,也是证明了自己有过人的能力、而且也能抓住机遇,可他成功的背后一定少不了世家大族力量的支撑。后对《后汉书》、《三国志》等史书上关于他的传记中,我们也能找到些许的痕迹。这些痕迹表明了汝南袁氏对董卓仕途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董卓也是一个

  • 明朝俩皇帝都曾御驾亲征,为什么结果差别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御驾亲征,汉朝,历史解密

    明朝有两位皇帝,都曾御驾亲征,一位一战把敌人打吐血,平安了35年,一位一战被敌人生擒。这两位皇帝是谁呢?就是明成祖朱棣和明英宗朱祁镇。朱棣北伐在历史上非常著名,这位不光坐在金殿上威风,打起仗来杀敌更是威风,他以后的皇帝很少有能和他相比的。朱棣可算是一生戎马,五次亲征北伐,打服了鞑靼、瓦剌和兀良哈,在

  • 吕伯奢一家阴谋不浅,曹操杀他并没有误会,而是他做得过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吕伯奢,曹操,历史解密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为了贬低曹操,着重的渲染了曹操错杀吕伯奢一家的故事,写的情节可以说是十分的精彩。但是这毕竟仅仅是小说之言,这种说法太过于主观,而且其中演绎的成分太多。那么罗贯中在写这段历史的时候,究竟是借鉴了哪里的资料呢?关于这一段历史主要是记载《魏书》和《魏晋世语》当中,根据《魏书》的记载,

  • 伊邪那岐:日本诸神的父亲,也是日本神话的起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伊邪那岐,天照大神,历史解密

    伊邪那岐,日本神话中的父神,伊邪那岐的妻子是其妹伊邪那美。其既是是日本诸神的父亲,也是日本神话的起源,并由此衍生出日本神话中诸神的出现,可以说其是日本神话中最重要的神灵之一,出现在日本神话的各个角落。因为当时的国土是漂浮在汪洋中,十分不稳定,于是众天神就诏示命伊邪那岐和 伊邪那美去修固国土。二神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