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蒙恬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自杀死的吗?

蒙恬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自杀死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470 更新时间:2024/1/20 23:13:20

蒙恬是战国时期秦国著名的将领,也被称为是秦国四大名将之一。蒙恬的出身与王翦是完全不同的,王翦靠着自己的军事才能,使王家发扬光大,而蒙恬却是出身于武将世家,很早以前在蒙恬的祖父时期,蒙家就已经成为国家栋梁。但是,蒙恬能够成为四大名将之一,又怎么会是一个碌碌无为有勇无谋的人?可是蒙恬最终还是没能逃过赵高等人的毒手,秦始皇和扶苏死后,蒙恬又是怎么死的?

出身官宦世家

蒙恬的出身是非常高贵的,出身于官宦世家、武将世家.虽然其先祖是齐国人,但是其祖父蒙骜和其父蒙武都为秦国高官,都是秦国将军,都为秦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蒙氏家族的功勋在当时秦国很少有家族可以与之相比.也正是这样显赫的家世和武将世家为蒙恬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蒙恬祖父蒙骜早在秦昭公时就官至上卿,并且多次拜为将军带兵出征他国.公元前248年攻打韩国,占领成皋、荥阳等地,设置为三川郡.公元前244年再次攻打韩国,这次一下占领了韩国13座城池.公元前247年攻打与秦国同祖的赵国,占领太原.公元前246年平定原为赵国的晋阳后,又攻打赵国新城等地,并夺取37座城池,设为太原郡.公元前246年在攻打魏国时,遭到信陵君无忌率领的魏、韩、赵、楚、卫五国联军的抗击,结果蒙骜战败.

不过,公元前242年蒙骜利用信陵君去世的时机攻打魏国,占领长平、山阳等地,共夺取20座城池,设为东郡,报了上次战败之仇.

蒙恬父亲蒙武的功勋虽然没有其祖父蒙骜那么高,但是也是比较高的.比如在秦昭公22年,蒙武率军攻打齐国(田氏齐国),占领齐国9座城池.公元前223年蒙武和大将王翦一起攻打楚国,结果俘虏了楚王负刍,灭了楚国,而率军抵抗秦军的楚国大将项燕被杀,项燕就是后来西楚霸王项羽的叔叔项梁的父亲.

有谋远的蒙恬

蒙恬虽然出身武将世家,但他并非像多数武将那样仅仅是一介武夫,蒙恬是一位非常有谋略、才能和智慧的武将.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们可以从他的对手赵高和李斯对他的评价中看出.赵高在拉拢李斯扶植胡亥夺权时对李斯说,李斯的才能、功劳、谋远、民意支持率和受扶苏的信任度都不如蒙恬,这也得到李斯本人的承认.

其次,胡亥夺权后,以秦始皇名义赐死扶苏和蒙恬时,从扶苏和蒙恬两人对于诏书的反应也可以看出.当扶苏接到赐死诏书时,就哭着要自杀,而蒙恬却劝阻扶苏不要自杀,并对赐死诏书的真伪性表示怀疑,提出要重新核实真伪后再自杀.但是扶苏未听劝阻而自杀,蒙恬则拒绝自杀.如果说蒙恬没有智慧的话,是不决不会想到皇帝诏书是假的,而且蒙恬的怀疑并非胡猜,而是根据事实作出的判断.他认为,"陛下(秦始皇)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史记·李斯列传》)事实上,蒙恬早就知道秦始皇的心思,要让扶苏继承皇位.

那么蒙恬的智慧和谋远是不是天生的呢?显然不是.蒙恬的智慧和谋远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是后天培养的.蒙恬由于其优越的家庭环境,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且蒙恬学的也很好.一是因为蒙恬曾经"书狱典文学",二是蒙恬死前与胡亥使者的对话很有水平,能够多次引经据典.这些足以证明蒙恬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

这么一位有智慧的忠臣也有悲哀遗憾的一面,没能像扶苏一样反对秦始皇的暴政,未能体恤到民间的疾苦.

悲惨的结局

蒙恬乃至整个蒙氏家族的结局是相当悲惨的.胡亥夺位后,斩杀蒙毅,蒙恬被迫吃毒药自杀,其家族则被灭门,成为胡亥夺权的陪葬品、牺牲品.为什么这么一位有大智慧,又拥有重兵的人会有如此悲惨结局?

首先,蒙恬悲惨结局是赵高报复的结果.扶植胡亥上台的宦官赵高曾经被蒙毅判处死刑,差点就被蒙毅斩了,这件事一直让赵高怀恨在心,寻找报复机会.其一,赵高与李斯、胡亥夺权的原因之一就是赵高"怨蒙毅法治之而不己也."(《史记·蒙恬列传》)其二,赵高拉拢李斯帮助胡亥夺权的游说词就是把李斯和蒙恬进行对比,说李斯不如蒙恬.其三,在扶苏自杀后,胡亥本打算释放已被囚在阳周的蒙恬,但是遭到赵高的强烈反对,赵高是"日夜毁恶蒙氏,求其罪过,举劾之."(《史记·蒙恬列传》)

其次,蒙恬之死是胡亥巩固帝位的结果.虽然蒙恬一门三代忠良,对大秦王朝忠心耿耿,不会反叛秦朝.但是二世胡亥是阴谋夺权继位,是夺了与蒙恬关系亲近的扶苏的帝位,并谋害了扶苏,且把蒙恬囚禁在阳周以图杀害.胡亥是非常害怕活着的蒙恬,万一释放了蒙恬,而深受民众支持的蒙恬则率领他的30万大军为扶苏报仇的话,就严重威胁了胡亥的统治.从这个角度来说,蒙恬的悲剧是封建统治的必然.因为任何一个皇帝不会留着一位手握重兵且与自己有矛盾的将领活着.蒙恬只能叹息一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一代戍边名将就这样吃药西去.

蒙恬的悲剧并非蒙恬一个人独有,在历史的长河里是不断的重复上演着.因为在封建王朝里,专制统治着是无情的冷血动物,在他们眼里只有权力和地位,不择手段,不惜牺牲一切代价,任何忠臣良将的生命都是无关紧要的.蒙恬的悲剧并非蒙恬个人的悲剧,而是历史的悲剧,时代的悲剧,毕竟那是一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时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胡亥能轻易的夷李斯三族,为何却动不了一个赵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胡亥其实也还是很有说法的一个人,他是秦朝的第二位皇帝,但是他却不是长子,所以这个人的皇位是怎么来的?也还是很有说法的,其实别看胡亥是一位皇帝,他也有很多难办的事情,那就是他虽然能轻易的把李斯三族给灭了,但是他却连赵高这个人一根毫毛也动不了,所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

  • 明朝中期如此强盛,为何对西藏的统治始终微乎其微?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国之后,到后来朱棣称帝开创“永乐盛世”,明朝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永乐年间可以说是明朝最强盛的时期,那时的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大,百姓安居乐业,郑和下西洋就是发生在此时。可是如此强大的明朝,那个时候对西藏地区的统治还是微乎其微,这是为何呢?下面就让小编结

  • 历史上的纪晓岚真有那么聪明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纪晓岚这个人,我们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张国立老师在《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的精彩演出,他饰演的纪晓岚机智如狐,每次都耍的和珅团团转,又重情重义,为人正直,是个不可多得的清官。那么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真的像影视作品中描述的那般聪明吗?下面就让小编带你走进历史的背后,还原一个真实的纪晓岚

  • 武则天自立为“武周”,为何还要立李显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在历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后来武则天称帝之后,改国号“唐”为“周”,建立了“武周”,可谓是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大家都知道,武则天虽然称帝了,但是最后还是立了李唐的后代李显为太子,并

  • 历史上的李斯是儒家出身吗?为什么李斯宣传法家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最著名的有孔子孟子,当然了,孔子是古代的一位圣人,宣传的是儒家经典,关于孔子的议论也还是有不少的,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李斯,说到李斯很多人都会想到的是他宣传的法家思想了,那么,李斯却有人说是儒家出生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具体的一起来看看吧!千古一

  • 司马昭是怎么死的?是司马炎杀了司马昭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家篡权成功后为什么等到司马炎这一代才称帝?如果说司马懿是不想称帝,司马师是突然病死,为什么野心最大的司马昭也不称帝?司马昭死的时候已经54岁,而且当时整个曹魏的事情都是司马昭负责管理。不管是曹奂还是曹髦也都是傀儡而已,只要司马昭一句话他们就乖乖禅位了,为什么司马昭这样都不当皇帝呢,他到底是在等什

  • 古代战争结束后,如何处理战场上士兵的尸体?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古代社会不像现在,战争时很频繁的。古代国家众多,朝代的不断更替,新任统治者都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战争换来的政权。而且医疗不发达的古代,战争的伤亡率是非常大的,因此每次战争都会死上不少人。那么看到这里有的人可能就会问了,古代战争结束后,是如何处理战场上士兵的尸体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乾隆皇帝早年很守规矩,为何晚年却采用严刑峻法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乾隆皇帝大家肯定不会陌生,现在的影视作品中很多都是讲述乾隆时期的故事的。其“康乾盛世”赫赫有名,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一个盛世,也是清朝的回光返照。乾隆在位期间,做出了许多改革措施,使得当时的清朝经济和政治都得到了发展。但是细细观其行为我们会发现,乾隆早期执政和晚年完全不同

  • 荣禄与慈禧太后是什么关系?荣禄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慈禧太后那是当时清朝最典型的人物,慈禧太后是清朝晚期的掌握大权的人,虽然当时有皇帝,比如当时的光绪帝,虽然光绪帝是当时的皇帝,但是,光绪帝没有任何的实权,所有的权利都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中,那么,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清朝晚期荣禄和慈禧太后是什么关系呢?有人第一反应就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了。那么,我们今

  • 历史上真实的岳飞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南宋著名爱国将领岳飞,大家对他实在太熟悉了,其民间传说和影视作品多不胜数,其忠君爱国的思想一直流传至今。但是有时候民间传说对于一个人来说其实是有失偏颇的,大多数民间传说由于主观的印象对一个人过于“神化”,今天我们就通过历史客观的评价一下岳飞这位伟大的人物,还原一个历史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