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赵氏灭族是因为赵庄姬通奸?

揭秘:赵氏灭族是因为赵庄姬通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520 更新时间:2024/1/2 22:34:23

历史上著名的“下宫之难”,让赵氏遭受族诛之祸,几乎是全族覆灭。

而这一春秋史上的重大事件,在《左传》和《史记》中的描述却有着很大的出入,《左传》在记载春秋史事上是极具权威的,而《史记》一直都是以信史而著称。

《左传》的版本:

赵朔死后不久,赵庄姬赵婴齐有奸情的事情败露,赵婴齐被赵同、赵括兄弟逐出晋国。赵庄姬因此怀恨在心,在晋景公面前诬陷赵氏说,“赵同、赵括将要作乱”。与此同时,与赵氏家族早有矛盾的栾氏、郤氏家族趁机出面为赵庄姬作证。于是,晋国诛杀了赵同、赵括,并灭其族。当时,赵武跟着赵庄姬住在晋景公宫里。

《史记》的版本:

奸臣屠岸贾,为己谋利,屡次刺杀正卿赵盾,未遂。暗中记恨赵氏,但惧于赵盾的权威,不敢作乱。赵盾死后,屠岸贾得势,于是借当年赵盾族弟赵穿弑灵公于桃园的事情,诛杀赵氏。赵庄姬当时已怀有赵朔的孩子,她逃至公宫(晋宗室的宫殿)藏了起来。

两个版本,到底哪个是实情呢?

首先,我们来看“下宫之难”发生的时间。

《史记·赵世家》记载这一事件发生在晋景公三年,即公元前597年。《韩世家》中也有相同的记载。然而,《晋世家》中却将这一事件记载在晋景公十七年条下,即公元前583年。《史记》自己都自相矛盾了?《左传》记载这一事件是在鲁成公八年,即晋景公十七年,公元前583年。与《史记·晋世家》所载相吻合。此外,据《春秋经》的记载也是公元前583年。我们甚至可以依据《左传·成公八年》的记载,将这一时间精确到晋景公十七年(公元前583年)夏六月。

其次,关于“下宫之难”发生的原因。

屠岸贾这个人,《赵世家》言其原为晋灵公宠臣,时任司寇之职,从“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一语来看,他应是专擅国政的权臣,但记载晋事甚详的《左传》及《史记·晋世家》中从未有过他的事迹,就是《赵世家》与《韩世家》中除其“灭赵氏”一事外,也不再见有他的踪迹。这么牛的一个人,在史书上居然没有其它的记载,只能说,确实让人起疑。

而庄姬通奸进谗是否就真的能让赵氏灭族呢?鲁成公六年赵同、赵括参加了晋楚桑隧之役,并积极主战,为晋国争夺霸权尽力。时隔一年,晋景公就因赵庄姬空洞无物的一语而痛下杀手,族灭赵氏,似乎不近情理。它反而使人坚信晋景公之举别有深意,“孟姬之谗”只是他利用的一个借口而已。赵氏遭受“族灭之祸”的原因到底何在呢?

(1)是赵氏与栾、郤诸旧族的矛盾。

赵盾独掌晋政二十年,赵氏家族从总体来说发展迅速,然而具体到细节问题,赵盾还是相当谨慎的。在他执政期间,赵氏家族只有侧室赵穿出任卿职,而赵穿又有“晋君之婿”的身份。因此赵穿为卿,赵盾不必过多地承担培植私家势力的责任。

赵盾去世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赵氏家族势力的发展呈现急躁冒进的势头。赵氏一门三卿,加上能力颇强的赵婴齐,其势在晋国诸卿中仍是首屈一指。赵氏势力的膨胀,未免为其他卿族所侧目,尤其是受到栾、郤二氏的嫉视。赵氏虽然一门三卿,却无任为晋国主要执政者。在这种情况下,若是赵氏不自检点,就极容易与其它卿族,特别是与执政的栾、郤二氏发生冲突。

然而,赵同与赵括兄弟恰恰未意识到本家族所处的微妙地位。著名的邲之战,尚未为卿的赵同、赵括公开拂逆众卿之意与楚国贸然交战,结果大败。晋景公十五年,为争夺郑、蔡二国,晋楚之师遭遇于绕角及桑隧,赵同与赵括再次主战,而与荀首等众将佐对立。赵氏在晋国诸卿中已日益孤立,而当政的栾、郤二氏首当其冲地成为赵氏的政敌。所以,当赵庄姬向景公诬告“原、屏将为乱”时,栾、郤二氏便乘机为之出具假证,以图挤垮赵氏。

(2)是赵氏与晋公室之间的矛盾。

晋景公三年,邲之战,晋败失霸,赵氏兄弟难辞其咎,但并未受到追究。个中原由,除赵氏与晋公室之间的姻亲关系外,赵氏势力强盛恐怕也是初登君位的晋景公对之容忍的一个重要原因。邲之战后,晋景公鉴于国内卿大夫势力急剧膨胀的形势,产生与楚媾和结盟的愿望。晋景公十二年,晋国把在邲之战中俘获的楚公子羠臣与连尹襄老的尸体送还,楚国也将晋俘知’放还晋国,这显然表明双方均有求成的意愿。然而,赵氏兄弟似乎并不领会景公的意图,张扬跋扈,一味主战。这就难免加剧景公对赵氏的反感。晋景公十三年,晋国擢拔下军将栾书为执政正卿,公室旧支的突兴显然是景公深思熟虑的结果,借此遏制作为异姓卿族代表的赵氏之意图相当明显。到景公十五年,晋国又做出迁都新田的重大政治举动,史书中没有记载晋国迁都的原因,然而据当时的局势来分析,很可能是由于旧都为赵氏等卿族势力所盘踞,景公为打破被动局面而有此迁都之举。很显然,晋景公在谋求与楚结盟的同时,已开始处心积虑地对付国内卿族,族大势盛却不懂得审时度势的赵氏无疑成为景公首要打击的目标。迁都二年后,“下宫之难”爆发。

(3)是赵氏内讧。

赵盾让嫡引发了赵氏家族内部嫡庶地位的变化,赵盾一支从此自居于赵氏庶子的地位。而庄姬出身公室,身份高贵,从以后事态的发展来看,她对于沦落为赵氏支庶显然心怀不满。赵同、赵括与赵婴齐兄弟的反目,显然是因为赵婴齐与赵庄姬的亲密关系引起了赵括兄弟的猜忌。赵氏内讧不休,遂为他人所趁,“孟姬之谗”点燃了“下宫之难”的导火索。

标签: 赵庄姬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虎门销烟后,林则徐暴死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1841年5月,昏庸、刚愎的道光皇帝为讨好英帝国主义,将在广东查禁鸦片立有首功的林则徐罢去钦差大臣和两广总督的职务,调往浙江军营戴罪立功,一个月以后,林则徐又被道光皇帝一道谕旨发配新疆伊犁充军。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初冬,六十五岁的林则徐被朝廷重新起用为钦差大臣,带着三儿子林聪彝和亲信幕僚刘存

  • 唐朝统一战争主要战役介绍,唐灭刘黑闼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唐朝统一战争中的主要战役有:浅水原之战(公元618年)、柏壁之战(公元619年)、洛阳、虎牢之战(公元620年)、虎牢之战(公元621年)、唐平萧铣之战(公元621年)、洺水之战(公元622年)、下博之战(公元622年)、唐灭刘黑闼之战(公元622年)、唐灭辅

  • 清朝为什么这么多绍兴师爷?是因为绍兴盛产师爷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绍兴师爷,清朝,历史解密

    过去看清朝的影视作品,县衙之中除了县令之外,还会坐着一个叫做师爷的人,而这个师爷其实并不是公职人员,他们都是县令自己聘请来的。慢慢的师爷这一职位也成了清朝官员的标配,基本上一般的地方官员,都会重金聘请一位师爷,来帮助自己处理公务。到了最后,由于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大多是绍兴籍的,师爷也叫做绍兴师爷,那么

  • 朱棣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迁都燕京的 迁都燕京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朱棣,历史解密

    永乐迁都又称明成祖迁都北平,是指明成祖朱棣将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往北平,是具有中国历史重大意义的事件,其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造成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迁都北平,有利于控制全国的政局,同时有利于抗击北方蒙古人的南侵,也有利于经营东北地区。背景迁都前的南京自唐朝以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并超过北方,成为全国

  • 刘邦身边最聪明的人是谁?早早就辞官隐居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邦,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身为一国之君,尤其是不受老百姓待见的一国之君,嬴政一辈子遭到多次暗杀。身手一般的荆轲虽遭反杀,但是,却成就了“杀身成仁”的美名,然而,更多的刺秦者或死或逃,并未在史书中留下自己的名字。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刘邦麾下的大将张良也曾是“刺秦志士”中的一员。张良出身韩国,从爷爷那辈开始,张家世代在韩国从政,位

  • 《神探狄仁杰2》蛇灵六大蛇首之魁虺文忠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文忠,闪灵,文忠, 虺文忠,历史解密

    《神探狄仁杰》第二部中角色,蛇灵六大蛇首之魁,蛇灵第一杀手,也是蛇灵的元老,袁天罡的亲信。曾有天下第一高手之称,外号“闪灵”,李姓宗嗣,多年前徐敬业叛乱被平息之后,元嘉灵夔黄国公李霭等一批王宫贵胄,以附逆之罪被处死或流配,皇帝令其等改李姓为虺氏。武功盖世,善使燕子铛和竹筒长刀,而且精通东瀛忍术,是李

  • 唐朝著名宰相姚崇,在京城买不起一座宅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姚崇,唐朝,历史解密

    要说现在什么最贵?那肯定是房价啊,北上广的房价更是高的吓人,一般人在大城市根本买不起房子。可在古代,在唐朝,别说在京城买房子,就是买套四合院,一般官员也很容易做到。可在唐朝有这么一位,辅佐过三代皇帝,做过两任宰相,却始终在京城买不起房,只能住在郊区。为何宰相也过得这么凄凉?在我们印象中,别说是宰相,

  • 周瑜中了卧龙的计谋,竟然被活活气吐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周瑜,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较量之小气周瑜中了卧龙的计谋,被活活气吐血!周瑜和刘备约定好,假如周瑜不能攻下南郡,那么南郡就交给刘备来攻取。周瑜伪装箭伤复发,拐骗曹仁受骗来狙击自己,成果被周瑜打败了。所以周瑜以为自己能够拿下南郡的时分,成果逝世被刘备的手下诸葛亮给抢了先,结果周瑜看见自己辛辛苦苦到最终,什么都没有能够取得,也

  • 古代的三堂会审是哪三堂?主要流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我国传统剧目《玉堂春》有一出唱段,叫做《三堂会审》。说的是从良妓女苏三受人诬陷,被县官问成死罪,随后押解到太原,接受三堂会审。想不到的是主审官竟是旧时相好王金龙,这才洗刷冤屈。最后苏三和王金龙二人重结连理,皆大团圆。除了《玉堂春》外,许多文艺作品中都有重大案犯被“三堂会审”的情节。现代社会同古代社会

  • 年少只道薛蟠坏,中年方知薛蟠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薛蟠,历史解密

    薛蟠在红楼梦中是个什么样的人?外号“呆霸王”,薛姨妈之子,薛宝钗之兄。因幼年丧父,寡母又纵容溺爱,终日唯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一看就是一个纨绔子弟的模样,但是真正了解他的时候,就觉得他这样的人很值得交。第一,薛蟠是一个很简单的人,虽然有时蛮横霸道,但是他心思单纯很好相处薛蟠虽然一出场就惹了一场人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