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隆基政变时,为什么一定要杀死这三个女人?

李隆基政变时,为什么一定要杀死这三个女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349 更新时间:2024/1/16 16:33:51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李隆基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每一场政变,都夹杂着血和泪,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为什么大多数政变都要杀很多人呢?因为“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留着和自己方向不同的人一起共事,风险实在是大。公元710年,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一起发动了“唐隆政变”,杀了不少人,其中被杀的三个影响力很大的女人分别是: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李隆基为什么要将这三个女人杀了呢?为何如此狠心?

李隆基杀韦后,是因为韦后毒杀了唐中宗

武则天晚年时,下决心归政于李氏,因此将李显立为了太子,这就是后来的唐中宗。李显趁武则天大病,在公元705发动政变上了位。韦后就是唐中宗的皇后。韦后的偶像是婆婆武则天,她崇拜武则天的杀伐决断,她佩服武则天的雄才大略,她也羡慕武则天养面首无数。机会终于来了,那就是自己老公李显上了位,她感觉自己可以复制武则天的成功。实际上,韦后有“当皇帝”的“病”,没有当“武则天”的“命”,最关键是火候把握不好。人武则天前期是尽力辅佐李治,李治去世后扶儿子“上马”,不合适了,自己才当了皇帝。

韦后在男女之事上,没有原则和底线,自己老公还健在,就已经和武三思等权臣打得火热了,也许“及时行乐”才是人家的座右铭。在唐中宗二次在位的五年时间里,韦后祸乱朝政,让宫廷混乱不堪,最过分的是:为了自己早日能独掌大权,韦后没有底线地毒死了李显。对于祸乱朝廷,杀死自己大伯的韦后,李隆基发动政变,手起刀落,送韦大妈去了阎王殿。这样的人留着,只会对“自己父亲李睿的上位”制造更多风险,增加无数动荡。

李隆基坚决杀掉安乐公主,是因为她卖官获利,作风不检点

杀韦后,是出于报仇和防范,那么杀安乐公主是为什么呢?安乐公主是韦后的铁杆跟随者,是唐中宗李显被杀的帮凶。安乐公主跟母亲韦后近,所以思想、行为和母亲非常相像。在唐中宗年间,安乐公主对外卖官获利,搅乱正常的官场秩序;对内,则释放天性,很不检点,纵情于各类男色当中。如果韦后只是醉心于权势的话,安乐公主则天真地表达了自己想当女皇帝的想法,一度和母亲合力施压父亲,希望废了太子李重俊,同时希望父亲立自己为“皇太女”。

在安乐公主看来,如果立自己为皇太女的话,父亲百年之后,自己可以名正言顺地上位。但是,哪有那么美的事?长得已经那么美了,就不要想得太美了。李显没有同意。公元710年,李隆基发动政变,杀了韦后的同时,安乐公主这个帮凶自然不会留着,何况此人飞扬跋扈,坏事做了不少,在李隆基看来,阎王殿才是这个表姐命运的归宿。

李隆基杀了上官婉儿,实在看不上“随风倒”的风格

上官婉儿是个才女,李显上位时,被纳入了后宫,只是上官婉儿成为李显的女人时,已经是四十多的阿姨了,受宠自然不可能。于是,上官婉儿申请了宫外的住所,说是住所,其实是和各色人等会面的场所,特别是和她的情人们,可以放开了“欢乐”。上官婉儿本来是和武则天有不共戴天之仇,因为自己的父亲、爷爷都是被武则天杀的,但上官婉儿后来却成了武则天的粉丝。上官婉儿是“重度武则天疾病患者”,具体表现在思想和身体都很开放。一度为了迎合武则天,甚至对“武氏上位”都有支持的动向。

武则天去世后,中宗上了位,韦后专权,上官婉儿开始抱紧了韦后的大腿,这一手“随风倒”玩得不赖。这些情况,李隆基、李旦、太平公主等人看得很清楚。当“唐隆政变”发生后,就算上官婉儿拿出了曾经支持“李氏上位”的证据,并获得了太平公主的证明。但是,李隆基纵观上官婉儿的仕途之路,认为上官婉儿是个投机主义者,对于自己老爹的上位没什么帮助,对于自己将来的上位,还有一定风险,于是,上官婉儿在李隆基的坚持下,被杀了。

李隆基在“唐隆之变”时杀的三个女人,都是很有影响力的女人,虽然看起来残酷,但帝王手段,就是要行霹雳之事,否则以后如何安稳掌权?女人,还是不要过于站在“风口浪尖”为好,就算历史上有“武则天”这样的大女人,但是她的命运谁又能复制呢?

标签: 李隆基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曾想迁都西安,为什么后来又改变主意了?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从明朝永乐大帝朱棣开始,北京始终作为中国的都城并延续下来。然而如果不是一位皇子的意外死亡,明朝的都城将会是西安了。而西安著名的钟鼓楼,正是那段历史的见证者。钟鼓楼是中国传统建筑之一,属于钟楼和鼓楼的合称,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报时的建筑。公元1380年,洪武大帝朱元璋下令在西安盖造钟鼓楼,并采取了极高的

  • 汉献帝是真心的喊刘备为皇叔吗 要知道汉朝辈分是如此之乱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献帝,刘备,风云人物

    汉献帝是真心的喊刘备为皇叔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原来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他们对剧中刘备的身份没有怀疑,但后来他们有了怀疑。刘备为什么称他为皇叔,当刘备提到他的资历时,基本上找不到。你为什么这么说?当时,刘备在曹操的介绍下才认识了汉献帝

  • 宋代是中国风俗画创作的高峰期,其中有哪些著名的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宋代,风俗画,文史百科

    风俗指的是某时代普遍的社会生活习俗。风俗画就是以这类习俗生活为题材的绘画,它采取客观的视角,真实地描绘社会习俗的场景,并不带政治的、宗教的或伦理的价值判断。当然,成功的风俗画,描绘的也一定是健康自然的社会习俗,带有浓厚的诗情画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介绍中国风俗画从历史

  • 穿鼻海战的经过如何?造成了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穿鼻海战,清朝,战史风云

    道光十九年九月二十八日(1839年11月3日),又一英国商船“撒克逊”号(船主当啷)也遵令前来具结。义律恼羞成怒,即派“士密”号(又称“窝拉疑”号)和“华伦”号两兵船于中午赶至穿鼻洋,阻止正报关入口的“撒克逊”号。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正欲向前查究,“士密”号竟先开炮,前来攻击,衅端遂开。关天培遂令本船

  • 北魏孝文帝为什么会英年早逝?他到底是得了什么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魏,孝文帝,历史解密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南北朝时期最有作为的皇帝。执政期间,他整顿吏治,倾心汉化,迁都洛阳,南征北战,对北魏和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白日光天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拓跋宏的这首诗表明了其心怀远大志向,念念不忘南北统一大业。然而,出师未捷身先死,拓跋宏只活了三十三岁便离开了人世。关于他的英年早逝,普遍

  • 揭秘:纪晓岚的墓室里为何会枯坐七个清朝女子?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纪晓岚,清朝,野史秘闻

    在河北,有清朝的一位大臣,被葬在了这里。在封建传统思想下,古代人民都讲究生前是可见生后事,他的意思就是一个人生前过的怎么样,在他死后也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所以,古代的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他们的陪葬品都会有很多。当地的百姓因为贫穷,于是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挖了三天三夜把清朝这位大臣墓室打开。但是人们惊奇的发

  • 夏侯惇和张辽谁的官职更大 曹操更看中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对夏侯惇和张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夏侯惇和张辽谁更厉害些,谁的官职更大,曹操更看重谁?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夏侯惇留居巢是为了监视张辽,这既不适合张辽的为人,也不适合曹操的性格。中军的责任之一就是作为机动,哪里需要就派去哪里,这里面应该没有什么内幕。廖化将军,曹魏的四征大

  • 隋文帝可以说是位杰出的好皇帝,他又是怎么取而代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隋文帝,皇帝,文史百科

    杨坚(公元541—604年),即隋文帝,弘农华明(今陕西华阴)人。他的父亲杨忠帮助宇文觉建立了北周政权,为北周的元老功臣。杨坚20岁时即承父爵,晋封为隋国公。后来又娶了大将军独孤信的女儿为妻,并将长女嫁给当时的太子。周宣帝继位后,杨坚就以外戚的身份居柱国、大司马等要职,地位显赫。由于宣帝暴虐,不理朝

  • 为什么太平军北伐或许就是一场假北伐?真相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太平军北伐,清朝,战史风云

    北伐,一般都是讨伐帝都,直接奔着皇帝宝座去的。中国历史上,有无数次北伐。发端于南方的革命力量,往往在占据了南方后,都会兴师动众北伐,希望能夺取京城,统一全国。有的北伐成功了,有的北伐失败了,而太平军的北伐也以失败告终,但仔细分析就感觉,这场北伐是一场“假北伐”。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占领南京。

  • 她出身卑微,生了个残疾的皇子晚年才被封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妃,清朝,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关于大清王朝时期康熙年间的故事。在中国古代人的心中,很是崇尚风水,星象之说,以及一些神话故事,并且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心中。所以经常会有一些人因为封建迷信丢掉性命,就比如在《延禧攻略》之中,当时的愉妃生五阿哥的时候,就因为五阿哥刚出生的时候浑身金黄,就被认为是不祥之物,差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