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鲁迅与袁世凯只见了一面,向来嘴上不饶人的他,却用30字高度评价

鲁迅与袁世凯只见了一面,向来嘴上不饶人的他,却用30字高度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384 更新时间:2024/2/6 8:26:15

中华能崛起离不开先辈们的奉献,这些先辈们不畏艰难困苦,无私的为人民奉献,他们是人民的领路人。中国从旧时代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世代,这其中的障碍与挫折,都没有让先辈们放弃拯救中国的想法。鲁迅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位,他弃医从文回到中国,用笔杆子打赢无数场舆论的战争,他知道中国人的病绝不仅是贫穷落后,而是心灵的贫瘠,先生留下无数佳品留后人赏读。鲁迅先生早年与袁世凯见过一面,先生厌恶军阀战争,与军阀交谈时会咄咄逼人,然而在面对袁世凯的时候却没有这样做。鲁迅与袁世凯只见了一面,向来嘴上不饶人的他,却用30字高度评价。

关于袁世凯的一生

袁世凯出生于河南的一个名门望族,他的父亲事当地有名的土豪,家财无数,而叔祖又是漕运商会的总督,在官道和商道,袁家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袁世凯从小就没有为生活条件发愁,日日与同龄子弟花天酒地,却从不做吸毒赌博之事,想来应是家训的缘故。

待袁世凯大了些,父亲便为他请了私塾先生,专门教他写字读书,后来还把他送到北平念书,袁世凯虽为武将,但不是一个胸无点墨的鲁莽之人。袁世凯一直想要入朝为官,无奈两次科举都失败了,这让他备受打击,一怒之下放弃从文之路,他认为大丈夫不应该局限于文墨之间,应该战死于沙场,为人民贡献。袁世凯转头加入军队,后赶上朝鲜战役,一待就是十年。在朝鲜从军的日子里,袁世凯屡建军功,其官品也渐渐上升,家中对他在外当兵之事颇为不满,但见他发展不错,也随着他去了。

朝鲜当兵的日子苦闷无聊,于是在1834年朝鲜爆发起义的时候,袁世凯找了个理由回到中国,开始在中国建立自己的军队。袁世凯在朝鲜有军功表现,加上朋友父亲的打点,清政府开始重用袁世凯,而袁世凯也没有辜负光绪帝的赏识,将军队训练的很好。不久后国内开始维新变法,最开始的袁世凯是支持变法,他以为这样就能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然变法触及到旧势力的利益,袁世凯的处境变得艰难起来,最后他还是选择站在慈禧一边,舍弃光绪帝,变法失败。

随着慈禧的死亡,袁世凯依附的大树已到,新掌权的摄政革除袁世凯的职位,但当时的中国能人极少,像袁世凯这样的能臣已经很少,而且袁世凯训练的军队确实很好,带兵打仗也从不退缩,不可否认的是清朝需要他。清朝覆灭后,属于袁世凯的军事力量一直没有改变,由于国内的特殊局势,孙中山需要找一个能人替他任职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袁世凯即位后,儿子的怂恿加上自己本就想称帝,他做了人生最糊涂的决定,复辟封建王朝称帝,但没过十几天,全国多地发生起义反对复辟,年老体弱的袁世凯忧思成疾,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与鲁迅的相遇

在袁世凯被推选为临时大总统的时候,鲁迅先生受邀前往北京教育部任职教授,而那年作为北京最著名的教授,先生和教育部长一同前往拜访袁世凯,鲁迅先生素来厌恶军阀的作风,他们只想着争天下,肆意挑起战争,被折磨的也只是普通人。但先生的回忆录中对袁世凯的评价是“整个民国期间,只有袁世凯略知怎样对待知识分子,对稳定统治最为有力”。

整个对话内容已无从得知,但能知道的是,先生是赞同袁世凯成为总统的这一决定,在交谈中对于袁世凯的教育方案是赞许与推崇的。

结语

鲁迅先生的许多文章都表达着他对中国青年的期盼,在《随身录》中写道“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袁世凯虽想复辟为王,但早年对于国家的统一还是有一定的贡献,晚年由于听信谗言,又误以为封建王朝复辟是一件容易的事,才干出称帝之事。时代早已变了,人民的意识早已觉醒,陈旧的观念完全无法立足,袁世凯的复辟之梦终究是昙花一现,一场黄粱美梦罢了。

参考资料:

《随身录》

《自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的大才子纪晓岚,曾凭借一副对联,就破了一桩伦理奇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纪晓岚对联故事,历史上的纪晓岚对联,纪晓岚所有对联大全

    在这各种的影视作品中,纪晓岚都被塑造成了一个,才思敏捷且生性诙谐的人,因为他曾是皇帝的“御用文人”,所以有关他的传说,很多都是他和乾隆皇帝,以及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珅之间的故事。但是咱们今天要聊的这个故事,却和大家以往熟知的有很大的不同……这个故事发生在纪晓岚去到地方当学政之时,当时他刚忙完了一些本地生

  • 清朝军队为何放弃了金属铠甲,使用了简陋的棉甲?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一.制作成本小金属战甲的工序非常繁琐,而且想要制造金属铠甲需要庞大的开支。那个时代生产力可是非常的低下,盔甲都是纯手工制作,制造数量庞大的金属盔甲给清军的后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相比之下,制造棉甲就要方便很多。只需要将棉花浸水之后再进行反复的捶打,就可以制造成功。而且棉甲的造价低廉。虽然清朝军队并不缺

  • 讲究修身养性的曾国藩为何60来岁就去世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曾国藩的修身养性,曾国藩一生的三大心态,曾国藩47岁的人生低谷

    当年若没有曾国藩带兵镇压太平天国,可能清政府的统治早就土崩瓦解了,因此有学者甚至将他和收复新疆的左宗棠合并称之为清国续命二老。曾国藩除了军事和政治攻击非常卓越之外,他本人也因喜欢修身养性闻名于世。可是让人感到无语的是曾国藩却非常的短命,在61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虽然当时清朝非常的凌弱,但是毕竟他身为官

  • 李莲英长得不算好看,为何慈禧还那么喜欢他?李莲英懂得太多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毕竟如果李莲英真的丑到让人恶心或者看到让人难受的话,慈禧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将他带到身边,因为皇家的体统不能有失,更别说慈禧老佛爷还是皇家里面尤其讲究之人。而从我们目前现存的有关于李莲英晚年时的照片看着也并非像极度奸诈无比之人。不过李莲英长相普通,但慈禧对于他的喜爱确实是过于常人的,比如在清朝有祖训太

  • 雍正上位后,老八下场凄惨,与其相好的老十四为何能躲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雍正毒杀老八,雍正为什么到死不放过老十四,雍正为什么不杀老十四

    咱们先说老八。老八的下场一点都不令人意外。当时老八本来是最有希望当皇帝的存在,但是八阿哥对皇帝的位子非常渴望,这就导致他产生了夺权的想法。正因如此,康熙对老八的态度从喜爱的厌恶。值得一提的是,老八虽然不被皇帝看好,但是朝中不少大臣都是老八的支持者。在雍正上位之后,虽然部分原本支持老八的人转为拥护雍正

  • 太平天国如果不出广西,结局会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太平天国为何抛弃广西,太平天国天津情况,太平天国在广西人心中

    太平天国属于起源于广西,灭亡于南京的一个百姓起义政权。在权势最浩大的时候,几乎占据了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由于后来太平天国内部政治越发腐败,天王洪秀全在掌权之后变得荒淫无道,而且每日都沉迷于皇宫之中。再加上各个元老学历不高,还没做出成就的时候就争权不断,所以后期的太平天国由上到下一片腐败之象,最后太平

  • 雍正临终叮嘱儿子:保护此人,后登上皇位的新帝,却直接将其处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雍正将皇位传给了谁,雍正怎样坐上皇位的,雍正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康乾盛世是大清王朝最后一次在世界的舞台绽放异彩,其中功劳,自然与几位执政的皇帝的辛勤努力分不开。在这几位皇帝中,乾隆皇帝的故事是流传最广的,不过对于他,人们的看法却也是呈现着极大的差别,有人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明君,国家在他手中变得越发得繁盛,也有人觉得他是不孝子,对于父亲的嘱托并不放在心里。那这不孝

  • 他和总统为同榜进士,在清朝被流放新疆,著有《河海昆仑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河海昆仑录,新疆晚清名臣,清朝流放新疆的宰相

    1886年发生了很多事,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阿萨·坎德勒发明了可口可乐,阿森纳足球俱乐部成立……这些裴景福都不关心,他唯一关心的是自己是否考中了进士,不过当他真的得知自己考中时,却又并不觉得意外,因为他一直就是学霸,光绪五年,他曾在江南乡试中一举夺魁。不过他还不知道,和他同榜考中进士的,还有未来的

  • 嘉庆赐死和珅后,和珅的后人境遇如何?专家:下场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和珅死后和珅家人,和珅要是没死嘉庆敢杀和珅吗,和珅不死嘉庆敢动和珅吗

    但无奈当时和珅是乾隆身边最红的人,两个人甚至还是亲家关系,所以尽管嘉庆对于和珅很不爽,不过至少在表面上他不会流露出来什么。但不表露就没人知道吗?显然不是,至少乾隆与和珅两人肯定是门清的。乾隆知道和珅大肆揽财这并不是什么秘密,但乾隆实在是太喜欢和珅了,所以一直睁一眼闭一眼。但在后来乾隆却意味深长的对和

  • 光绪真是暴病而亡吗?多年后检测结果出来后令人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湖北光绪回收价格表,光绪不死大清能亡吗,解码光绪的死亡真相

    咱们先回归到史书当中。在清史稿当中,有着明确的记载,说光绪是因为疾病去世,即“癸酉,上大疾,崩于瀛台涵元殿”。这个说法乍听起来非常的靠谱,因为光绪皇帝一直是疾病缠身。但如果深究的话,会发现这段记载还是没有办法解释为何他与慈禧死亡时间如此接近。很多人都猜测,光绪不是自杀,而是死在了慈禧的手中。慈禧是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