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托孤的时候,鳌拜虽然名列四大辅臣之末却在后来一步步的发展中占了首位。连后世历史学家都称四大辅臣时期,为鳌拜辅政时期,可见鳌拜是何等胆大妄为。在利益与忠义的天秤上鳌拜还是倾向于了利益,只可惜鳌拜后期的奸诈还是把之前大半生的忠义给抹杀全无了,鳌拜之所以实现人生的巨大变化,除了其自身的变化之外,也离不开外界环境条件的滋养,鳌拜一世英名的毁灭,从根本上说,其他三个辅臣也有责任。
索尼在当时的四位辅臣中,智力最高,并且他文武兼备,是四朝元老,比鳌拜资历还要深得多,只可惜年龄不饶人,人到老年之后对责任的认知度就会有所减弱,再加上也确实是年老体弱,很多事情都是力不从心,另一方面,索尼之所以对鳌拜采取放任态度。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四大辅臣中的苏克萨哈,实在不能入他的眼,因为苏克萨哈不是顺治的人,而是多尔衮手下又归顺于顺治的四大辅臣中,其他三位都看他不顺眼。所以在鳌拜和苏克沙哈产生矛盾,激烈斗争时,索尼的这个天秤就自然而然的倾向于鳌拜。其实这并不能说明索尼与老白之间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而是因为索尼对苏克萨哈有太多的厌恶
苏克萨哈虽然身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辅政大臣,却由于自己曾经有过变节经历,所以不但别人瞧不起他,就连他自己也多有自卑心理,两者加起来就造成了苏和沙哈,在四大辅臣中,是最没有地位的一个,可以说完全是一个摆设,对鳌拜或者索尼都没有牵制作用。尽管鳌拜与苏克萨哈有姻亲关系,但是在很多行动上,很多都是在针对苏克萨哈。四大辅臣中最后一位也就是遏必隆。他有一个背景深厚的家庭,他的父亲曾是后金的五大开国元勋之一。他的母亲则是和硕公主。尽管有如此强大的背景,但遏必隆本人却是个胆小怕事,随波逐流之辈,虽然官至副城,却完全没有乃父遗风能力非常有限。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