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八旗这样由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人中豪杰

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八旗这样由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人中豪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359 更新时间:2024/1/19 12:07:43

1644年,中原大地上发生了三起历史变革,首先是崇祯帝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中自缢身亡,存在二百七十六年的明朝正式宣告灭亡。然后是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攻破北京城后,北上招抚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两军没有谈拢随即发生激战,早早接到吴三桂投降消息的多尔衮,亲率清军联合吴军击败李自成。最后是清军南下入关,顺治帝问鼎中原,清朝正式入主天下。

自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至1644年左右清军攻入山海关,作为清军主力精锐的八旗兵功不可没。尽管在平定天下后,八旗子弟堕落腐化,以至于提笼、遛鸟、下象棋成了八旗子弟的有色标签,更是在以后的岁月里,国之将亡时面对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的坚船利炮而不堪一击。

八旗兵丁

可在其建立伊始,在清军与明军的数次大战中,八旗军的存在是后金巩固东北地区的根本,也意味着明朝设立的奴儿干都司彻底失去对女真的控制和管理。

八旗军分为三种,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其中满洲八旗设立最早,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是仿照满洲八旗建制的。

满洲八旗起源于牛录,牛录主要来自于建州女真在氏族部落时期的狩猎,当时的女真人不论人数多少,出去打猎必以家族或者村寨为单位,大约每十个人组成一个小组,每小组有都会有一个头领,名称是牛录额真。氏族时期的牛录不是官职,而是类似于家族的族长,小组内的成员具有血缘关系,往往是威信最高的人担任牛录额真,不过小组是临时性的,狩猎任务完成后,临时组成的小组就会一哄而散。《略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的建立》

牛录额真成为一种中级官爵名称,是在努尔哈赤起兵之后,那时努尔哈赤手中的军队不过几千人。

八旗

1584年,努尔哈赤不计前嫌,招降了射伤自己的洛科和鄂尔果尼两位守城勇士,让他们掌管三百人规模的牛录,这是牛录成为官爵名称的开始。随后的十年里,努尔哈赤南征北战打下了不小的一支军队,为了方便管理士兵,努尔哈赤陆陆续续地设立了多个牛录,牛录的规模大小不一。

1601年,努尔哈赤终于统一所在的建州女真,胃口逐渐变大的他,将目光放到相邻的海西女真身上,在攻打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时,大概是努尔哈赤在战争中发现了牛录大小不一、不易于管理的缺点。有的牛录多达近千人,有的牛录则不到一百人,真正打起仗来势必会带来不便利,努尔哈赤自然不想让自己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他对牛录做出了明确规定,每个牛录的规模为三百人,牛录的统领长官是牛录额真,均匀分散在努尔哈赤的统治区域里。后金士兵好比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胞,牛录是整合了细胞的组织,而八旗则是独立的器官,三者关系相辅相成。

八旗兵丁

当然八旗制度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建立八旗之前,女真军队还存在过一段四旗时期。随着努尔哈赤势力越来越大,跟随他的部众将士数量激增不下,努尔哈赤独自一人根本管不过来,因此他将部分军队分别交给胞弟舒尔哈齐、长子褚英和次子代善。努尔哈赤的牛录看似很神秘,其实就是女真版的百夫长,秦汉时期早已产生统领小股部队的屯长。

17世纪初,努尔哈赤将舒尔哈齐、褚英和代善各自掌管的军队进行整改,在四大势力的基础上设立四旗,努尔哈赤等四人分别担任四旗旗主。四旗存在的时间并不算长,努尔哈赤的势力日益增长,过去的制度早已不再适用,在这样的大环境里,努尔哈赤在四旗的基础上又新增了四旗,即满洲八旗。

皇太极剧照

八旗起初是以颜色和画龙为界定标准,四面画龙的旗和四面不画龙的旗,颜色分别为黄、红、蓝、白。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八旗演变成正镶标准,即正红蓝黄白和镶红蓝黄白,八旗制度在这时趋于完善。八旗的组织形式很是特别,每五牛录组成一甲喇,每五甲喇组成一固山额真,也就是一旗,每旗约有二十五牛录,七千五百人。当然旗的内部组织数量不固定,比如努尔哈赤手中的正黄旗,约有四十五牛录,十三甲喇。可不管女真军队数量有多少,八旗的数量始终不变,在八旗建立伊始,努尔哈赤的子侄是八旗的第一任主人。与明朝军队相比,女真军队的数量少之又少,为能够充分利用兵力,满洲采用兵民一体的制度,即女真成年男子都要做旗兵,类似于韩国的全民服役。

作为游牧文明,努尔哈赤深知后方支援是前线打仗的根本动力,他对后金兵民的规定是,每牛录要出四头牛、十位男丁,用来耕田生产。满洲八旗里的人并不都是女真族,随着蒙古的臣服和依附,还有少数汉人的投奔,满洲八旗里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以女真人为主,蒙古人和汉人隶属其中。

努尔哈赤剧照

后金第二任可汗皇太极继位后,单独将蒙古人和汉人分离出来,效仿满洲八旗先后设立蒙古八旗和汉人八旗。设立时间最晚的汉军八旗,1631年,皇太极任命汉族官员佟养性管理东北地区的汉族军政要务,为方便管理皇太极设立汉军一旗,旗帜的颜色是黑色。皇太极将汉旗视作重兵,因为那时的明军有红衣大炮,作战威力重大,在女真人会造大炮后,将这类重型武器交给汉旗适用。汉旗的扩编来源于清军每次获胜后虏获的汉人军民,明将孔有德尚可喜降清后,不肯改变所率明军编制,纷纷上奏皇太极,希望能够和汉人八旗协同作战,而不是编入汉人八旗。权衡再三后的皇太极,考虑到现在不是对降清将领持强硬态度的时候,因此皇太极没有强求孔有德等人接受汉八旗的改制,让他们带着现在的军队继续作战。

皇太极设立蒙古八旗和汉人八旗是有特殊意义的,首先可以扩大清军兵源,提升对明军的作战能力。其次是在释放一种政治信号,表示八旗不是满洲人的专利,可以相应地提高蒙古人和汉人的社会地位,这是皇太极的聪明之处。

皇太极剧照

历朝历代少数民族政权层出不穷,可却很少能够统一天下,这是因为他们本身对中原人民持对立态度,始终将自己看作外来之客,如南北朝时期先后出现的前燕、后赵等十六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北魏的孝文帝改革,将北魏由纯粹的游牧政权转变为汉化鲜卑政权,尽管遭到保守官员的反对,但事实证明孝文帝的做法巩固了北魏的政权稳定。清朝统治者格外注意这一点,希望既能缓和同中原蒙古的矛盾,又能保障清政权的整体利益,想一个一举两得的万全之策。

自1615年满洲八旗建立,到1642年汉人八旗的最后组建,二十四旗的存在局面终于形成。不过尤为注意的一点是,皇太极接受汉学教育,却不希望被汉化。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就效仿明朝改称牛录额真为备御,甲喇额真为参将,固山额真为总兵官。可等到皇太极继位的时候,他又将汉化的八旗官职改了回来,意在表示满洲八旗是满洲人的。直到清军入关后,为了便于管理,又将各级组织和官员的名称译成汉语,牛录的名称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佐领。

参考资料:《满文老档》、《略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的建立》

更多文章

  • 大清灭亡上百年间,一直有人在守皇陵,那到底谁给他们发工资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溥仪刚死的时候埋葬到了八宝山,后来考虑到各种原因,又将溥仪改葬到清西陵隔壁,也就是现在的华龙皇家陵园。尽管清王朝已经灭亡100余年,但在这些清朝皇陵里面一直都有守墓人。当年还是清朝统治的时候,有清朝统治者给这些守墓人发工资,而现在清朝已经灭亡了100多年,又是哪些人给他们发工资的呢?当年溥仪宣布退位

  • 康熙朝比妃子都得宠的宫女,不爱财不爱权,朝野上下无人敢冒犯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康熙的宫女阿露,康熙一见钟情独宠宫女的小说,康熙皇帝皇后宫女

    苏麻喇姑是孝庄文皇后的侍女,她是蒙古族人,因为家境贫寒被贝勒府选中当成了孝庄文皇后的丫鬟。苏麻喇姑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女子,她在陪伴孝庄文皇后学习的时候掌握了满文,而且还会各种织布的针线活,做事机敏能干,她将孝庄文皇后的生活起居照顾地井井有条,所以孝庄文皇后对苏麻喇姑非常满意,在她心中,苏麻喇姑不是丫鬟

  • 努尔哈赤一生从不碰的一样东西,如今的人却疯狂追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泽尔哈赤,努尔哈赤一生简介,哈赤最后和谁结婚

    努尔哈赤可以说是被李成梁一手提拔出来的,李成梁在管理女真各部族期间。采用的是分化手段,让他们自相残杀。而这其中努尔哈赤就成了他最大助力。某种意义上,李成梁和努尔哈赤仅仅是达到共同的政治目的罢了,我们知道,最终努尔哈赤起兵谋反,是因为自己的亲人受害没有得到公正。但是,在民间有一个关于努尔哈赤造反的传说

  • 清朝时期有一群人,女子死活不愿嫁,娼妓称病都不愿伺候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女人为什么不愿进宫,清朝灭亡后为什么不愿娶宫女,清朝奴才伺候小孩

    根据相关记载,葡萄牙人一来就把澳门给占领了,而这其中的原因并不只是我们的军队抵制不过他们,而是另有隐情。早在明朝末年,葡萄牙人就已经来到中国澳门了。他们用了大量的金银珠宝贿赂澳门官员,并拿出一块牛皮说他们只要有这块牛皮这么大的土地歇脚就好。官员贪财,中了他们的诡计,加上威逼利诱被他们圈走一大块地。中

  • 清朝县令是如何管理乡村的?乾隆朝的这份四川档案对此有所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县令,历史上真实的清朝县令,清朝县令怎么升迁

    在封建社会,乡村是整个国家的最基础单位,乡民就是国家具体的管理者主体。因此,治理国家的水平如何?常常需要通过了解乡村中的情况来着眼。通过了解乾隆年间的司法类著作--《清代巴县档案汇编》,就可以了解当时清廷对于乡村的管理情况。其中内容涉及到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是一部综合类的档案记录。巴县

  • 和珅贪了那么多钱,难道乾隆不知道?真实的原因让人跺脚骂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和珅那么贪乾隆为什么不杀他,和珅给乾隆送美女,和珅贪了8亿两银子他是如何做到的

    随着权力的不断增大,和珅的私欲也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不仅如此还在民间,亲自经营商业,再后来,和珅“翻船”以后,在抄家清单中查出,他开设了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有商业往来。乾隆皇帝在位时,为什么会如此宠幸贪官和珅?让和珅担任清

  • 乾隆皇帝死后,嘉庆皇帝是如何对待乾隆剩下妃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一生共娶了50多个老婆,其中有大半都先于乾隆一步去世了。而在乾隆坐上太上皇之后,还活在世上的妃子们屈指可。那么,当年在乾隆皇帝去世之后,嘉庆皇帝是怎样对待剩下的妃子的呢?婉贵妃陈氏她是由雍正作主许配给乾隆的,乾隆继位后封她为贵人,而后又晋升为婉嫔,一直到几十年后才升为婉妃,直到乾隆去世,她也还活

  • 为何说嘉庆不会后悔抄家和珅?原因有很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嘉庆抄家和珅后悔,宰相刘罗锅和珅被嘉庆抄家的视频,嘉庆为什么急着处死和珅

    嘉庆曾在审阅《和珅列传》的时候,有感而发,批了“和珅并非一无是处”这几个字,所以外界便谣传嘉庆后悔杀死和珅。如果大家仔细品读这句话,会发现这句话当中只是包含对和珅能力与功绩的认可,体现不出任何他对杀了和珅的悔意。史书对嘉庆的评价是:“以其有好学不倦之精神,宽大爱民之治术,谨事惜时。”所以说嘉庆做事还

  • 清朝覆灭后,皇族成员为何还可以住紫禁城,没遭到清洗和打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满清皇室可以在退位后享受如此的优待,还要多亏了一个人,这就是背负了一身骂名的袁世凯。袁世凯被很多人认为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但是如果真正的去了解历史后就会发现。如果袁世凯没有接受和谈,那么手握重兵的袁世凯肯定会发动对革命党的战争,那么辛亥革命的发起地武昌估计也保不住,按照武昌起义组织者之一张振

  • 一高僧路过京城,给顺治测国运,最后结果很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顺治和高僧的故事,一高僧送给顺治22个字,顺治皇帝身边的高僧

    满清当年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但是满族人与汉族人相比要少很多,而且当时国内的政局也不稳定,反清复明的运动到处发生,所以作为皇帝的顺治非常想知道大清的命运如何,于是他选择了一位得道高僧来为大清占卜国运。顺治皇帝从小开始就崇尚佛教,所以他对高僧特别尊敬。当时有一位高僧路过北京城,顺治得知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