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令人费解的是,当时雨水熄灭大火之后,司马懿还在上方谷中,那诸葛亮为何不乘势追击,下令西蜀军向谷内射箭呢?毕竟这时候的魏军还处在惊险的状态中,那么诸葛亮为什么放弃这个大好的机会呢?难道说另有隐情?
其实要分析这件事情背后隐藏的原因,还要诸葛亮刚开始北伐的时候讲起。当时在第一次北上伐魏的时候,因为诸葛亮误用了马谡,导致西蜀军全军覆没,无功而返。在第二次北伐的时候,因为诸葛亮粮草用尽,而救援的部队迟迟不来,结果造成了西蜀军灰溜溜地回去。
等到第三次的时候,诸葛亮总结了前两次的教训,自己亲自出马,正在西蜀军势如破竹的时候。曹魏这边派出了司马懿守城,而司马懿知晓诸葛亮的厉害,所以就坚守在城内,死活就是不出来应战,于是诸葛亮就派人在城外骂街,可是司马懿还是不为所动。
因为司马懿知道,诸葛亮带领的西蜀军会因为粮草问题再次撤军的。哪怕诸葛亮派人给他送去女人的衣服羞辱他,司马懿居然还穿上这衣服,站在城墙之上让诸葛亮看。这诸葛亮也是不慌不忙,既然司马懿不动,那就在其他人身上下手,于是诸葛亮就施计将司马昭引了出来。
司马懿听闻消息之后立即派出士兵去救援,当司马懿的援兵马上就要追上司马昭时,而司马昭以及他的部队却进入到了诸葛亮埋伏好的地点,也就是前面我们所说的上方谷。这个地方又叫葫芦谷,地形像一个葫芦,两边很小,中间宽敞。
当司马昭以及司马懿的部队到达这上方谷的中间位置时,诸葛亮就派人放滚石堵住出口,接着又让一部分人放箭,一部分人倒石油,本来以为会一窝端的诸葛亮却失算了,因为却下起了大雨,将燃起了烈火都熄灭了,也把诸葛亮的愿望浇灭了。
这时候的诸葛亮已经心灰意冷,嘴里一直念叨着天不助我,当有人请求放箭的时候,诸葛亮已经看明白了,因为即使放箭,也未必能够扭转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