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刘备把诸葛亮收入麾下后,便凭借着武将张飞和关羽、谋士诸葛亮,再加上他组成了一个高效、高能的铃领导班子,并且最终能够和曹魏、东吴三分天下,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诸葛亮刚加入的时候不仅张飞和关羽对其很是不满,就连刘备都心存疑惑。《三国志》当中有一段对关张二人的评价十分中立,“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张飞关羽本身又是武将,更是一向以武艺轮高低,他们又怎么可能对诸葛亮心服口服,关张二人对诸葛亮的态度由此可见。而当初刘备请诸葛亮时,又三顾茅庐礼贤下士,这让他们二人自然也是什么不服气,以为诸葛亮摆架子抬高身价,张飞还差点把诸葛亮的房子烧了,这一切一直到诸葛亮出山后第一仗后才得到解决,让关羽和张飞心服口服、刘备对其言听计从。
我们都知道在三国里面,刘备在得到诸葛亮后才开始慢慢的有了自己的班底,一点点的积蓄力量,并且最终依靠这诸葛亮的谋划成功的占据了蜀中,并于蜀中称帝,定都成都,这才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但是在开始的时候刘备是非常弱小的,可以说经常被打的四处逃窜,手下根本没有一站之力,所以诸葛亮出山后的第一仗打的也是困难重重,但是却必须得打胜,不然既显不出他卧龙先生的才能,也难以在刘备麾下立足了。
诸葛亮出山后打的第一仗是博望坡之战,这正是这一战大败曹军,刘备才有了逐鹿天下的资本,诸葛亮也才能够在刘备麾下站稳脚跟,并起主导作用,那么这一站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打的呢?首先就是刘备请出诸葛亮后,诸葛亮便为刘备出谋划策,让刘备在新野地带招兵买马,积蓄实力,但是这件事情被曹操知道了,当时的曹操刚刚统一北方,兵精粮足,军事实力雄厚,士气正盛,而刘备据守新野弹丸之地,兵粮及士气方面都无法与曹操抗衡,但是也不能跑啊 比较这是诸葛亮出山后的第一次打仗,所以诸葛亮便选择是在博望坡与曹操得军队打一仗。
诸葛亮决定选择博望坡之后,不仅张飞关羽不解,刘备也是疑心重重,要知道当时刘备和诸葛亮并没有真正共过事,虽然刘备相信诸葛亮的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但是两军交战,却是实实在在的事情,刘备没有心焦和忧虑是不可能的,这种情况也也被传达到了下面,以张飞、关羽为首的将士们更是对诸葛亮很不服气,这时候就能够看出刘备的心胸来了,经过几番深思熟虑刘备还是决定了压下诸多议论相信诸葛亮。
诸葛亮也没有辜负刘备的信任,在曹操派夏侯惇举十万大军杀奔而来以后,诸葛亮利用博望坡道路狭长,两边有山、有林,既可以占据战略制高点进行伏击。并利用周围的山林进行隐蔽,使得夏侯淳的十万大军人数多的优势在山林里变成了灵活性不足、人数过于集中的劣势。而诸葛亮牢牢抓住了这一点,也放了他出山后心里一直憋着的第一把火,这让刘备军队所占据的优势更加的放大了,而且可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并且最终大败夏侯淳的十万曹军。
这场战役纵然面对众多不利因素,诸葛孔明不仅在整个战争占据着完完整整的主动权,还大败了曹军,这不仅让刘备悬着的心放下,从此后对诸葛亮在没有一点野心,彻底把自己的前程交给诸葛亮去谋划,还让关羽。张飞等人信服口口,彻底稳固了自己的地位和受到了所有的尊重。小编认为这其实跟现在很多时候都是相似的,一个人哪怕你再有才华,再有人推荐你,如果你自己没有取得成绩,依然是不会让人尊重的,只有自己去做了,自己取得了骄傲的成绩,才能够让大家都信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