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起义的军事统帅,朱元璋有能力我们毋须怀疑。康熙皇帝评曰“明太祖天授智勇,崛起布衣,纬武经文,统一方夏,凡其制度,准今酌古,咸极周详,非独后代莫能越其范围,即汉唐宋诸君诚有所未及也。”,甚至康熙本人发出“洪武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的感叹。毛泽东主席更是这样评价“自古能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可见朱元璋的军事能力和治国天赋。
大凡在乱世中能脱颖而出,能力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别说问鼎中原了,即便是割据一方安身立命都不得也。既然朱元璋能力超群,那大明的江山真的是完全凭他的能力打下来的吗?
我看未必。至少朱元璋自己承认了这一点。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四方诸侯混战不休,在那个“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的时代,元朝陷入了全面崩溃的险境。而恰巧在大元的统治危如累卵之际,大元的救星察罕帖木儿横空出世了,说他是蒙元的救命稻草丝毫不为过。我们来看看他的军功战绩就知道了。
察罕帖木儿,蒙古族,布衣出身的他在元末天下动荡不安时,他拉起了一支几百人队伍攻破了元朝正规军几次攻打都惨败的罗山起义军,接着他马不停蹄收罗了一万多人兵马,然后调转枪头杀向了河南、安徽一带的30万红巾军,红巾军自起事到迅速占领元朝大半个领土,按道理说战斗力绝不是乌合之众,但察罕帖木儿的大军所至,30万红巾军流血千里,红巾军首领刘福通一路如惊弓之鸟、仓皇而逃。
经过十年艰苦卓绝的战斗察罕帖木儿拿下了安徽、河南地区,下一个目标剑指山东,荡平山东后,察罕帖木儿便会挥师南下,一扫江南。
面对北方即将重归一统,盟友刘福通又溃不成军,倘若察罕帖木儿大军南下,那么应天必然是首当其冲的重要目标。十年未曾一败的察罕帖木儿对朱元璋来说是一道道挥之不去的噩梦,朱元璋深知跟察罕帖木儿对仗必然招致惨败,于是他暗中差人多次与察罕帖木儿互通书信表示愿意归降元朝中央政府,察罕帖木儿也答应了朱元璋的请求。
正当朱元璋准备投降时,北方传来消息,察罕帖木儿被人刺杀而亡。朱元璋激动的高呼“天下无人矣!”,从朱元璋的这话中我们能看出察罕帖木儿对他的造反事业是何等的威胁,而后世史学家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良将亡,胡运终矣!”由此可见倘若察罕帖木儿再世,天下也就没有朱元璋的什么事情了,后世也就更不存在“治隆唐宋远迈汉唐”的铁血大明了。
参考资料:《明史》、《太祖实录》、《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