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子牙就是一个诸葛亮,为了掌权周文王没被纣王害死却让他吓死

姜子牙就是一个诸葛亮,为了掌权周文王没被纣王害死却让他吓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528 更新时间:2024/1/19 6:51:02

到达西岐之后的姜子牙,开始想办法上位,从之前他对马氏所说,他去西岐之前就已经知道要身居一品,位列公卿,那么子牙的自信是哪来的呢?必然是源于元始天尊所说的“人间富贵”,而姜子牙要达到这个目的,他一没文凭,二没推荐,只有自己想办法,首要一点就是营造舆论优势,从这开始,到拜为亚父,活脱脱就是《三国》中的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

姜子牙首先要做的是要和当地人打好交道,这就需要一个中间人,于是乎就挑中了武吉,借着武吉打死人,子牙开始趁人之危(姜子牙之前要挟五个精怪为他工作,现在又拿“天数”要挟武吉当徒弟,之后又利用龙须虎的智力缺陷把龙须虎收服,如此种种,可见《封神》并没有想把他塑造成一个多么高大的形象)。

子牙曰:“‘数定难移’。你打死了人,宜当偿命。我怎么救得你?”武吉哀哭拜求曰:“老爷恩施,昆虫草木,无处不发慈悲,倘救得母子之命,没齿难忘!”子牙见武吉来意虔诚,亦且此人后必有贵,子牙曰:“你要我救你,你拜吾为师,我方救你。”

有了武吉这个宣传工具,很快他就布置好了舆论氛围,于是乎文王就可以梦到飞熊了,姜子牙虽然道术不高,但是通过帮武吉脱罪,瞒过文王先天数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子牙对付文王还是可以的,再加上封神是“大势所趋”,不管是谁做的手脚,文王这一梦是必然的。

等到文王出游,先是遇到渔人唱歌,引出子牙隐居之地磻溪,又遇到樵夫,再遇武吉,宿斋三日,南宫适的进言,分明是一出刘皇叔三顾茅庐,由司马徽、崔州平等人引出诸葛孔明。

而子牙除了舆论,另一个手段就是针对文王的强项,或者说是弱点,做出的布置,这一点和诸葛亮看穿了刘备的需求是一样的。

▲周文王,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

《封神》中文王最为倚重的是什么?自然是先天易数,吉凶祸福乃至西岐城的治安管理(画地为牢)都是靠它,所以姜子牙针对这个,以武吉为局,破了文王的易数,文王自以为他的先天易数是ChinaNo.1的,结果发现姜子牙居然能改命骗“天”,子牙的形象一下在文王心中高大了起来,就更是坚定了要求贤的决心。

文王悄悄的行至跟前,立于子牙之后,子牙明知驾临。故作歌曰:

“西风起兮自云飞,岁已暮兮将焉为?五凤鸣兮真主现,垂竿钓兮知我稀。”

子牙作歌毕。文王曰:“贤士快乐否?”子牙回头,看见文王,忙弃竿一傍,俯伏叩地。

这一段分明又是诸葛孔明装睡,诸葛亮种种出世都是装出来的(从他拿出西川地形图就可看出),那么姜子牙呢?他曾和武吉谈及,武吉说他每日“别无营运,守株而待兔”,连钓钩都是直的,等于是天天除了干坐着等文王,其他什么都不干!他对于出仕的执着,恐怕孔明拍马不及啊。

子牙那一句“吾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实在是君子之说,可是他做的事?

在这一段故事中,文王专门给散宜生讲了“洗耳不听亡国音”的典故,大体出自许由洗耳(其实很可能是害怕遭到清算,这段上古之事另说),文王感慨这是高洁之士,但是我们知道,不管是出于元始天尊的授意还是他自己的私心,姜子牙是挖空心思要来做官的,所以并不是什么“高洁”,“洗耳”这个故事的起因,可是要让位,而文王将这个故事之前,散宜生才刚刚把西岐比作尧天,这姜子牙对于他的“人间富贵”恐怕志不在小。

▲周文王求贤

综合这些可以看出,姜子牙对文王的算计可谓步步为营,用梦勾起文王的求才之心,用舆论勾起文王的好奇心,用武吉坚定文王的信念,同时让他更为迫切,再来个以退为进,让文王求而不得,最后才出仕,真不知道姜子牙在昆仑山上研究的是道家学说,还是鬼谷子。

文王封子牙为右灵台丞相,子牙谢恩,偏殿设宴,百官相贺对饮。其时君臣有辅,龙虎有依。子牙治国有方,安民有法,件件有条,行行有款。

等到子牙封相之后,好像治国有方,但不要忘了,之前的描述中,西岐本就“胜似尧天”,子牙不过是萧规曹随。

且言西岐姜子牙在朝,一日闻边报······崇侯虎蛊惑圣聪,广兴土木,陷害大臣,荼毒万姓,潜通费、尤,内外交结,把持朝政,朋比为奸,肆行不道,钳制谏官。子牙看到切情之处,怒发冲冠曰:“此贼若不先除,恐为后患!”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亦作姜尚

此时的子牙权利日盛,看到边报,好像坏事又都成了崇侯虎干的(书中说他主要是监造鹿台),难不成要为纣王洗白?姜子牙考虑的当然不是这些,崇侯虎作为四大诸侯之一,领土甚广,兵力雄厚,他想的是如果展开伐商之战,崇很可能成为纣王外援,那么怎么才能有一个合理的理由除掉崇侯虎,吞并其势力,同时也能赶鸭子上架,让文王没有退路呢?于是他开始游说文王。

子牙次日早朝。文王问曰:“丞相昨阅边报,朝歌可有甚么异事?”

子牙出班曰:“臣昨见边报······崇侯虎紊乱朝政,横恣大臣,簧惑天子,无所不为,害万民而不敢言,行杀戮而不敢怨,恶孽多端,使朝歌生民日不聊生,贪酷无厌。臣愚不敢请,似这等大恶,假虎张威,毒痡四海,助为虐,使居天子左右,将来不知如何结局。今百姓如在水火之中,大王以仁义广施,若依臣愚意,先伐此乱臣贼子,剪其乱政者,则天子左右见无谗佞之人,庶几天子有悔过迁善之机,则主公亦不枉天子假以节钺之意。”

文王曰:“卿言虽是,奈孤与崇侯虎一样爵位,岂有擅自征伐之理?”

子牙曰:“天下利病,许诸人直言无隐。况主公受天子白旄黄钺,得专征伐,原为禁暴除奸;似这等权奸蛊国,内外成党,残虐生民,以白作黑,屠戮忠贤,为国家大恶。大王今发仁慈之心,救民于水火。倘天子改恶从善,而效法尧、舜之主,大王此功,万年不朽矣。”

文王闻子牙之言,劝纣王为尧、舜,其心甚悦,便曰:“丞相行师,谁为主将去伐崇侯虎?”

子牙曰:“臣愿与大王代劳,以效犬马。”

文王恐子牙杀伐太重,自思:“我去还有酌量。”

文王曰:“孤同丞相一往。恐有别端,可以共议。”

姜子牙并没有劝动文王,就开始戴高帽,拿出尧、舜做大旗,以清君侧的名义,讨伐崇侯虎,表面上好像挺符合道义(书中商朝遵循法家忠君之道,周朝,或者说阐教为代表,推崇孔子忠恕之道,并不相同),但是细想一下呢?

▲崇侯虎,为崇城(今陕西户县)国君,侯爵,名虎

此时的崇侯虎在朝歌,清君侧可以去朝歌啊,带着大队人马去杀将夺城,划为属地是几个意思?还有为什么文王要随军,说是害怕子牙杀伐太重,四大诸侯中的两个火并,文王居然会怕杀伐太重,恐怕多半是对子牙“不放心”,此时的子牙已经封相,如果再掌握军权,西岐不都成他的了?

更可笑的是,姜子牙嘴上说让文王帮助纣王变成尧、舜一样,其实他心里却不希望文王“德同尧、舜”。

子牙得胜回营,欲传令攻城。文王曰:“崇家父子作恶,与众百姓无干;今丞相欲要攻城,恐城破玉石俱焚,可怜无辜遭枉。况孤此来,不过救民,岂有反加之以不仁哉。切为不可!”子牙见文王以仁义为重,不敢抗违,自思:“主公德同尧、舜,一时如何取得崇城!”只得暗修一书

为了更快的攻破城池,姜子牙怎么会管百姓死活,可是无奈,文王还是头,手里刚有点权力的姜子牙,渐渐感到了文王的掣肘。

▲智取崇侯虎

于是用了一条反间计,要黑虎、侯虎兄弟相残。文王认为“一胞兄弟,反陷家庭,亦是不义。”姜子牙却说“崇侯不仁,黑虎奉诏讨逆,不避骨肉,真忠贤君子,慷慨丈夫!······天下恨侯虎恨不得生啖其肉,三尺之童,闻而切齿;今共知黑虎之贤名,人人悦而心欢。”

这“三尺童儿”本是成语,说的是年幼无知的孩童,试问侯虎要罪大恶极到什么程度,能让无知的小孩都“闻而切齿”,分明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进行夸大歪曲,这种舆论攻势日后在讨伐纣王的过程中不断上演。

崇黑虎这个文王眼中的“不义”之人,在姜子牙嘴里已经成了道德模范,这种价值观上的巨大差异(姜口是心非也有很大的可能),以及姜子牙自身的使命、野心(元始天尊可是都给他规划好时间了),再加上文王的掣肘,成了子牙要除掉文王的决定性因素。

子牙曰:“崇侯虎恶贯满盈,今日自犯天诛,有何理说?”文王在傍,有意不忍加诛。子牙下令:速斩首回报!”不一时,推将出去,宝纛旛一展,侯虎父子二人首级斩了,来献中军。文王自不曾见人之首级,猛见献上来,吓得魂不附体,忙将袍袖掩面曰:“骇杀孤家!”子牙传令:“将首级号令辕门!”

▲崇黑虎在《封神榜》中,为殷商北方侯崇侯虎的弟弟

文王有意不杀,子牙却说速杀,那还有半分将文王放在眼里?紧接着还要献到文王面前(书中言道文王亡年九十七岁),再挂到辕门上,难不成进进出出都要参观一下?分明是怕文王不死,自此文王“神魂不定,身心不安,郁郁不乐,茶饭懒餐,睡卧不宁。”可惜文王羑里七年,纣王都没害死他,却被姜子牙吓死。

文王曰:“我死之后,吾儿年幼,恐妄听他人之言,肆行征伐。纵天子不德,亦不得造次妄为,以成臣弒君之名。你过来,拜子牙为亚父,早晚听训指教。今听丞相,即听孤也。可请丞相坐而拜之。”姬发请子牙转上,即拜为亚父。

再则就是一出白帝城托孤,列位看官可还记得汗流遍体,手足失措的孔明,不过这子牙的地位要高于孔明,文王也要谨慎的多,所谓“恐妄听他人之言”,那是要嘱咐武王要听姜子牙的,可是这一句不要弑君,也为武王日后留下了不小的麻烦,姜子牙也在日后的博弈中受了不少苦头。

最终,文王在慨叹“孤蒙纣王不世之恩,臣再不能睹天颜直谏,再不能演八卦羑里化民也!”之后离世,而姜子牙,也开始了真正的大权独掌。

历史堂官方团队作品文:朔雪渔翁

更多文章

  • 封神演义又被翻拍,历史上纣王真那么昏庸、妲己真那么祸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纣王和妲己的第一次见面,妲己纣王吻戏完整,封神演义纣王简介

    借用一句名言“对名著的每一次翻拍都是名著的重生”——这部出自明代许仲琳之手的、号称中国“诸神之战”的《封神演义》如今又迎来了新的生命!一部《封神演义》,历史与神话交织,事实与传说并存。究竟熟真熟幻?今天,笔者就给大家谈谈!图1《封神演义》2019年王丽坤、罗晋主演电视剧纣王、妲己,真的很low么?妲

  • 纣王囚禁周文王一案相当诡异,真相并非《封神演义》里的那般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1.为何被囚?姬昌之所以被囚禁,《封神演义》的说法是,商纣王想要将姬昌在内的四镇大诸侯统统杀掉,但因为大臣们的求情而决定放他一马。岂料,有奸臣费仲、尤浑从中作梗,姬昌再次陷入生命危机,最后虽然因为非凡的占卜术而免于一死,但却失去了人身自由,被囚禁在了羑里。真实故事当然没有这么一波三折。根据《史记》记

  • 1976年安阳古墓挖掘,人殉数量惊人,墓主是商朝皇族的女版黑旋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河南挖出500年前古墓,河南安阳发现商代大墓,安阳古墓考古图

    这就是当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成果”之一的商周妇好墓,商朝皇族的女版黑旋风,也是殷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该墓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商朝如同现在的(阿联酋)阿拉伯联合酋长王国,部落首领集中制,贵为商王但权力松散,

  • 周朝时期,齐国公主为何备受欢迎,各国国君都愿意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朝齐国公主,齐国历代公主一览表,春秋时期的齐国公主

    除了上面所说的人物外,还有庄姜,她是齐国东宫太子得臣的妹妹,后来嫁给了卫庄公。哀姜、叔姜也是齐国的公主,他们都嫁给了鲁庄公。当然这些公主里面,地位最尊贵的当属邑姜,她是姜太公姜尚的女儿,嫁给了周武王,生下了周成王、唐叔虞。之所以齐国的公主受到诸侯国的欢迎,这里面是有着特殊原因的!一、同姓不婚在中国古

  • 连170万年前的人都被发现了,4000年前的夏朝,为啥一直没找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夏朝历史见证,国际史学界为何一直没有承认夏朝,有考古证明夏朝存在吗

    在夏朝建立之前,部落联盟内主要采用“禅让”的方式来推举联盟的共主,比如尧禅让给舜,舜又禅让给禹。禹即位后期,曾推举东方颇具威望的偃姓首领皋陶为继承人,但不料皋陶还没等到禅让,就怅然离世,死在了禹之前。禹又命东夷首领伯益为继承人。禹死后,伯益便将王位让给了禹的儿子启。从此之后,“公天下”便转而成为了“

  • 三门峡博物馆有件虢硕父簠,虢硕父是周朝奸臣,有句成语和他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一九九一年元旦,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公园里人山人海,他们来这里只有一个目的:修建了近三年的三门峡市博物馆终于要开放了。三门峡市位于豫西地区,由于靠近黄河流域,这里自古就有人类活动的古迹。博物馆是

  • 周朝如何打官司,古鼎上都写着呢,那时候打官司的程序比现代复杂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大古鼎,打官司程序,周朝打仗的规矩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西周的历史在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间,距今已有2789年的历史。因为时间漫长,今天,我们在史籍中,仅能知道一些西周时期较大的历史事迹,至于民间,普通人的事,则知道得很少。尤其是西周

  • 这座商代陵墓里,发现最早的古排箫,可以因三个问题已无法吹响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班得瑞排箫名曲,排箫远方,排箫比笛子容易吹响吗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专家们在研究音乐历史时,不免要翻阅大量的史料典籍,如《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记载,“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取竹于嶰(xie)谿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次制十二筒……以别十二律”。其中的伶伦,

  • 禹迹图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上面虽有两处错误,却是最好的古地图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北宋禹迹图在西安碑林哪里,禹王遗址图片大全,碑林博物馆在哪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公元1127年,北宋在金兵的入侵下消失了,虽然南宋政权随即建立,但后期迁都临安(今杭州),北方的大片土地都还被金人占领,同时金人又扶持了一个傀儡政权——伪齐,对北方百姓进行残暴的统治,并充当金

  • 溥仪有枚重要的甲骨文图章,解放后,侍卫才弄清上面文字的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溥仪印章大全,溥仪身上的三连印,溥仪侍卫李顺结局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但溥仪自幼就被几个老师陈宝琛、袁励准和陆润庠等人给“洗脑”了,在他的心中,他存在的目的,不是收拾封建社会余下的“垃圾”,而是要在帝制的废墟之上,重新建立大清,重新恢复皇权,故此,1917年6月